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10篇
  •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发表时间:2023-07-01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10篇。

    教育的成败在于能否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者,教案在教学工作建立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小编根据您的提要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资讯:“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篇1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知识分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部分,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知识,因此,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

    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

    1、分组活动探究、猜想、讨论、归纳

    学情分析:

    在氧气、氢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实验仪器及药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1、“二氧化碳在大自然中自由地翱翔”,拉开了本课的序幕。讨论与交流,归纳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二、创设情境,学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1、教师出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学生思考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可告知我们哪些信息?

    讨论与交流:由学生通过感知得到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气味。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小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三、实验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演示:在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倒入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

    现象: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

    提问:由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进一步解释上述事故的发生及蜡烛熄灭的原因)

    结论: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讲解: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处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提问: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学生讨论后归纳)

    讲解:在菜窖里做一个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进去。

    演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观察现象。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颜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

    结论:能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讲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演示:二氧化碳气体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实验,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能二氧化碳气体和澄清石灰发生水反应。

    本节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的同时,我们以从中获得什么新的知识?

    课堂练习:利用多媒体展示。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密度

    溶解性

    熔沸点

    无色

    无味

    气体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无色液体、雪状固体“干冰”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不供给呼吸。

    3.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水=碳酸

    CO2+H2O===H2CO3

    H2CO3====CO2+H2O

    4.能与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CO2+Ca(OH)2===CaCO3+H2O(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篇2

    一、教学方式方法

    1、针对本班的具体情况,由于本班化学成绩不是很好,尤其是基础较差,学生反应慢,作业大部分相互抄袭。针对这种情况,本人采取了“低起点,低难度,注重基础”的教学方针,对学生的问题尽量作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直到学生弄懂为止。

    2、对学生的作业作到全批全改,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问题集体评讲,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个别问题,单独找个别学生辅导,对学生中出现的不交作业现象和抄袭现象坚决制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屡教不改的给予适当的处罚。

    3、课前反复研究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忽略的问题加以强调,对考纲中的重点考点反复讲解,反复练习,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熟练。

    4、对学生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反复练习,特别是实验题,学生尤其头疼,对实验原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的误差等不清楚,更谈不上将实验原理进行转换,进行实验的设计。针对这些问题,除了仔细给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等,还让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反复训练,反复体会,让学生逐步克服心理障碍,掌握实验题的基本解法。

    5、针对当前高考的特点。在注重基础考查的同时,特别注重能力的考察。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

    二、教学方案

    1.坚持精心设计和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仔细分析高一新教材的特点,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加强学科内综合的意识。

    2.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授课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新知识的引入

    (2)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树立化学课堂教学是化学活动教学的观念。

    (3)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4)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5)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造精神。

    4作业布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适量性

    (2)层次性

    (3)针对性

    (4)实践性

    (5)探索性

    (6)试卷化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篇3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的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

    本课时选自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在课程内容标准中主题2化学实验基础中是这样规定的:让学生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实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并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好奇心强,同时以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知识储备上,他们已经熟悉了过滤和蒸发这两种固体液体的分离方法,但对于两种都是液体的混合物如何分离还不太明确,有这方面的学习渴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也需要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蒸馏及萃取的原理

    (二)教学难点 萃取的操作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萃取原理,掌握萃取的实验操作。

    2、了解蒸馏原理,练习蒸馏操作。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3、会用合理的方法检验离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对实验探究有进一步的认识 2、通过对初中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以及分离提纯物质一般方法的复习巩固,培养学生综合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和评价辨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2、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实验仪器和实验设计的巧妙,感受化学之美

    四、教学用品、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一)教学用品

    药品:制取蒸馏水装置1套、50ml分液漏斗、10ml量筒、烧杯、铁夹台、铁圈、CCl4、碘水。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实验探究

    (三)主要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实验探究、练习五、教学流程示意图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篇4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

    一、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矗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方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

    二、知识教学优化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的本来面目全非。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

    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再比如,当学习到有关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的计算时,学生往往习惯于按数学计算的思路,急于代公式求解,这时教师要把住方向,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先集中到充分理解概念或原理上,在明确了计算依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准相关项(量)的关系后,再求解。在这里的关键是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掌握符合逻辑的解题格式和方法。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学生实验一定要课前准备好,课上教师组织、指导好。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篇5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电解质的判断、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年级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程度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本节概念比较抽象,应适当增加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指导发现法、微观演示法。

    四、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探究活动为:让每组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物质(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馏水、自来水、硫酸溶液)进行思考并动手操作,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通过小组内统一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组内交流评价,参与评价。

    探究结束之后,各组推荐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本组的做法边用实物投影展示,边进行介绍。动员全班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每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本组的优缺点,确定最佳小组,并说出最佳的理由。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

    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分类方法,对导电材料进行分类。然后引导学生从纯净物和混和物、单质与化合物等分类标准对能导电的物质进行分类,从而引出电解质概念。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标准,学会分类。

    之后,让每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理解电解质的定义,把自己的理解与其它组员交流,组内形成统一意见,举手发言。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对学生的说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学生交流。同时为了加深对电解质定义的理解,让学生说出开始呈现的物质哪些是电解质。结合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学生开展评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解质概念。(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 酸、碱、盐等。)

    提出梯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相关内容。问题1:氯化钠是电解质,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它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呢?利用flash课件展示氯化钠固体不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本质。从而引出电离的概念,像NaCl这样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同时强调电离的条件有2个:溶于水或受热熔化,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都能发生电离。)

    问题2:如何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呢?从而引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开展组内讨论,提出预设。让学生走上讲台试着书写电离方程式,教师对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学生阅读课本,学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点(写电离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分析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的特点,推导出酸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写出NaOH、KOH、Ba(OH)2的电离方程式。

    NaOH=Na+ + OH-

    KOH=K+ + OH-

    Ba(OH)2 = Ba2+ + 2OH-

    学生通过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

    接着进行探究学习,请学生写出Na2SO4、KNO3、NH4Cl的电离方程式。

    Na2SO4=2Na+ + SO42-

    KNO3=K+ + NO3-

    NH4Cl=NH4+ + Cl-

    引导学生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盐的定义,即,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三)小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发言,自主概括本节课内容(电解质、电离的概念,需要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知道酸、碱、盐的定义)。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1-4题

    2.书写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硫酸钠溶液 (2)氯化铁溶液 (3)硫酸铝溶液(4)氢氧化钡溶液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篇6

    要求回放: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搜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把它们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写完后,大家交流交流,选出写出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要求分析:

    1、小学语文课标明确: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因此,这节习作指导课只是把上节课中了解到的有关“生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写下来,这是对学生综合性学习成果的一种展示方式,也是检查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描述的训练过程,是对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的检验和升华。

    2、学习段式,作文时注意做到表达清楚,描写具体,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写出自己的感想。

    习作范围:

    1、学会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写下来。

    2、可以写本次活动过程。

    教学目标:

    1、学会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

    2、引导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介绍一个传统文化。

    3、把学生的习作装订成册,让学生有成就感,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课前准备:

    1、组内交流,让组内同学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国传统文化。

    2、各小组将自己的资料展示出来。

    3、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言人”,准备代表本组向全班作介绍。

    4、中国传统文化调查表。

    教学难点以及对策:

    1、第一个难点是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综合课时做好做足前期工作,要让学生充分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明白,这次写作范围很广,可以介绍一个文化传统,一个风俗习惯,一处人文景观,一个古建筑,一种民间工艺,一个戏曲,甚至于活动的过程可以写,同学们活动中的表现也可以写。只要是你感兴趣的,都可以写下来。

    2、第二个难点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学生通过综合课的学习,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点简单的了解,但没有头绪,在脑海里是一团乱麻,不知道如何把这些材料组织起来,整理好,形成文字写下来。

    3、本次习作训练的难点还在于它的综合性,在于如何体现着一个学生的认识能力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如何突破难点?我想,应该结合这个单元的重点训练来进行,在前面几篇课文的教学中,提前渗透,有意识地指导。如在讲《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会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一座桥,介绍一幅画。在进读《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把一件历史故事介绍清楚。

    教学过程:

    一、再现传统文化,体会写什么。

    1、回忆上节课口语交际内容。

    你知道哪些中华传统文化?举例说说。

    2、你最喜欢我国的哪个传统文化?你最想向大家介绍哪个?

    、学生展示,老师小结。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

    一个神话故事、一处古建筑、一种民间工艺、一种戏曲、一幅名画、一个节日、一个传说、一个吉祥物、一个习俗、一个少数民族……[1]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篇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硅、二氧化硅的主要性质。

    2、认识硅、二氧化硅在生产、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3、认识物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硅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硅单质的用途

    难点:二氧化硅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设疑引导、变疑为导、变教为导的思路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材料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没有感光材料,我们就没法留下美好的回忆;没有高纯的单晶硅就没有今天的电脑;没有特殊的新型材料,火箭就没法上天,人类的登月计划也无法实现,因此说材料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从化学的角度来说,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那元素与这些材料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元素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板书:硅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一下问题

    1、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哪些?

    2、这类材料的特点有哪些?

    讲解:

    1、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玻璃、无机非金属涂层等

    2、这类材料的特点是耐高温、硬度高、抗腐蚀,有些材料还有独特的光电性质。

    一、半导体材料与单质硅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一下问题

    1、什么是半导体材料?

    2、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什么?为什么能广泛使用?

    3、现在广泛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什么?为什么能广泛使用?

    讲解:

    1、半导体材料是指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材料;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

    (2)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感悟语言的能力。

    3、德育目标:积累民居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感悟语言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互动讨论法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

    导入:如果到北京旅游,你会游玩那些景点?

    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

    故宫。皇上住的地方,不到故宫很遗憾。

    前些年新兴旅游的.热点:胡同。坐上一个老实黄包车,到胡同里面逛逛,感受一下原汁原味得北京市民文化。

    (我们的导游)作者介绍: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受戒》 、《大淖记事》等。虽是江苏人,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对北京文化有深厚感情。其写作风格和沈从文相似,取材自由,讲历史、掌故、花鸟虫鱼、四方食事。其作品以营造气氛为手段来抒发情感,语言平实自然,较多使用口语,很有表现力。

    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然后梳理文章思路。

    1. 北京胡同的特点(1----4)

    2. 北京胡同文化的特征(5----12)

    3. 胡同文化发展的趋势(13----15)

    我做一个示范:读文章第一段。然后找到中心句:“北京城象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反正不当影响了北京人得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下面大家按照这个方法,快速默读文章2------4段。

    提问,然后归纳。

    胡同特点:

    胡同特点——正

    名字来源——广

    胡同数目——多

    胡同环境——静

    第五段是一个过渡段落。

    胡同居民的日常生活市民生活体现一定的文化特征。

    居住习惯——安土重迁

    邻里关系——过往不多

    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处事态度——置身事外

    先让学生欣赏电影片段,提示注意北京的方言。然后在此过程注意品味语言。

    1.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2.“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市民生活体现一定的文化特征

    市民生活 胡同文化

    安土重迁

    封闭

    过往不多忍

    要求不高 易于满足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13―――15自然段,重点品味作者的感情。

    品味语言:

    1.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2.再见吧,胡同

    讨论作者的感情:

    1. 喜爱与批判

    2.伤感与留恋

    3.理智与豁达

    七、作业

    课本84页。研究性学习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篇9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不仅为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提供感性基础,也为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密切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二氧化硅的性质、硅酸盐的性质、硅及化合物的用途。在教学中可采用碳和硅(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进行对比,突出它们的相似性与不同性。另外多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彩图、实物照片等形式,增强教学的直观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硅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硅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2、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采用对比的方法,联系碳、二氧化碳大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介绍硅、二氧化硅等新知识。

    2、 运用日常生活中事例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硅及其化合物的广泛哟鸥鸟国土,体会化学的创造性与实用性,并关注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2、 利用实物、模型及学生自己手机的有关实物或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 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二氧化硅的性质

    教学难点:

    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学方法:

    对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二氧化硅、硅酸

    第二课时:硅酸盐、单质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导入]美国的硅谷——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南郊,圣克拉拉县和圣胡安两城之间的一条长48公里,宽16公里的长条形地带上。由于它集中了全世界90%以上的著名半导体公司(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 ,而半导体的基本元件是硅片,所以该地区被称为“硅谷”。该地区客观上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

    现在硅谷已成为世界各国半导体工业聚集区的代名词。也是高新科技的象征。

    [师]既然硅这么重要,那么他是如何存在,有些什么性质呢?

    [板书]§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师]主角,我们足以看出硅的地位。我们看课本P46 图3-1,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二,仅次与氧。

    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和土壤、约占地壳总量的90%以上。

    [学生活动]看图4-1

    [师]大家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硅,并且写出硅和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

    C Si

    [师]它们最外层均为四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也不容易失去,性质稳定。但他们却是不可以忽视的:碳--统治了有机界:碳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硅—统治了无机矿物界:硅是构成岩石与许多矿物的基本元素。

    下面我们的学习就围绕着碳和硅的相似性进行学习。

    [学生活动]回顾碳的相关知识

    存在 酸性氧化物 弱酸

    性质

    [师]阅读课本P74-76页内容,从碳的性质总结硅、二氧化硅、硅酸的性质。

    [学生活动]

    [资料卡片] 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由单质生成1molCO2时放热393.5kJ;而在同样条件下,生成1molSiO2时放热910.9kJ.放热越多,其生成物通常越稳定,可见SiO2比CO2更容易生成,而且更稳定。

    [思考] 比较碳、硅亲合氧的能力及硅在自然存在形式?

    [归纳] ①硅的亲氧性强于碳的亲氧性。

    ②因此硅元素在氧化气氛包围的地球上,硅主要以SiO2及硅酸盐形式存在。

    [板书]1、二氧化硅 SiO2

    [师]从课本P74-75的内容,大家对二氧化硅进行树型分类?

    [学生思考、书写]

    [展示]二氧化硅的结构模型

    [师]二氧化硅晶体,基本结构单元是正四面体,每个Si结合4个O,每个O结合2个Si,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正是这种结构,决定了其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思考与交流] 请根据SiO2的存在和应用思考:

    二氧化硅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如何?你的根据是什么?SiO2的这些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活动]

    [归纳、总结、板书]

    ① 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

    ② 用途:建筑材料、饰品、工艺品

    ③ 化学性质:稳定性好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SiO2的化学性质,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硅酸盐,我们通过其性质,来看SiO2的性质。

    [师]我们可以用玻璃瓶来装试剂:酸、碱、盐,这可以看出其化学性质稳定,不能够跟一般的酸发生反应,除HF外。

    [板书]a、不与酸反应,氢氟酸除外

    SiO2+4HF=SiF4↑+2H2O

    用途:可以在玻璃上雕刻花纹等

    [师]因为HF酸可以和SiO2反应,所以HF的保存就不能使用玻璃瓶,而用塑料或橡胶瓶,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在玻璃上雕刻花纹,量器上雕刻刻度等。

    [展示]装有NaOH的试剂瓶

    [思考]一般的试剂瓶都使用玻璃瓶塞,而这个试剂瓶使用的是橡胶塞,为什么?

    [思考、讨论]

    [总结]我们开始将CO2和SiO2比较,CO2是酸性氧化物,SiO2也是酸性氧化物,所以其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即能与碱、碱性氧化物反应。

    [板书]b、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与碱反应

    SiO2+2NaOH=Na2SiO3+H2O

    [师]正是因为其能与NaOH发生反应,所以其瓶塞使用的是橡胶塞。

    [过渡]CO2溶于水生成H2CO3,SiO2我们知道它是不能溶于水的,它有没有对应的酸呢?如何制取呢?

    [思考]碳酸的制取,使用的是强酸制弱酸的方法,那么硅酸是不是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获得呢?

    [探究实验4-1]试管中取3ml Na2SiO3溶液,滴入2滴酚酞,逐滴加入稀HCl,边加边振荡,至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

    [总结、归纳、板书]2、硅酸

    实验过程:

    现象:红色消失,生成白色凝胶

    结论:硅酸钠转化为硅酸

    反应: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

    [师]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后的到多空的硅酸干凝胶,称为“硅胶”。硅胶多空,吸附水的能力强,常用作实验室和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的干燥剂,也可以作催化剂的载体。

    [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有关性质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溶解性:CO2H2CO3

    C.熔点:SiO2 > CO2(干冰) D.硬度: SiO2

    2、要除去SiO2中的CaO杂质,最适宜的试剂是( )

    A、纯碱溶液 B、盐酸

    C、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

    [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二氧化硅的存在、用途、性质和硅酸的制取、用途。需要重点掌握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硅酸的制取。

    板书设计:

    §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1、二氧化硅 SiO2

    ① 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

    ② 用途:建筑材料、饰品、工艺品

    ③ 化学性质:稳定性好

    a、不与酸反应,氢氟酸除外(WWw.liuXue86.cOm 出国留学网)

    SiO2+4HF=SiF4↑+2H2O

    用途:可以在玻璃上雕刻花纹等

    b、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与碱反应

    SiO2+2NaOH=Na2SiO3+H2O

    2、硅酸

    实验过程:

    现象:红色消失,生成白色凝胶

    结论:硅酸钠转化为硅酸

    反应: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用途和硅酸的制取用途。

    对照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学生活动]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创设情境]在农田的施肥中,如何才能使 ,K+更大程度的吸收呢?联系胶体的性质进行思考。

    [学生活动]阅读P77 ,科学视野。

    [师]硅酸盐岩石长期在水和大气中二氧化碳侵蚀下,风化为黏土,并且形成土壤胶体。土壤胶体带负电,与 ,K+等营养离子相结合,使土壤具有保肥作用。

    土壤、岩石中都含有大量硅酸盐,硅酸盐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其结构复杂,大多数不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

    [展示]Na2SiO3溶液

    [师]SiO2与NaOH反应生成的Na2SiO3就一种最简单的硅酸盐,其能够溶于水,水溶液俗称为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主要原料。

    [实验4-2]取两个滤纸片,分别浸在水和水玻璃中,取出,放在酒精灯外焰上。

    [学生活动]观察、填表。

    放入蒸馏水 放入Na2SiO3饱和溶液

    现象

    结论

    [师]浸泡在Na2SiO3饱和溶液的滤纸不能燃烧,所以其可以作木材的防火剂。

    [师]看图4-8 应用广泛的硅酸盐产品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78-79内容,填写下表

    [板书]

    原料 生产设备 主要成分

    水泥

    玻璃

    陶瓷

    [师]以上我们介绍的是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现在非金属材料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

    介绍SiC、硅钢、硅橡胶、新型陶瓷等内容。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79,单质硅,完成下列问题。

    [板书] (1)硅单质的存在形式:有__________和 ________两种。

    (2)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性质:常温下___________。

    (4)硅的用途:高纯硅是良好的_______材料,于制造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

    [师]指导学生完成,并介绍相关内容

    [课堂练习]

    1、熔融烧碱应选用的器皿是( )

    A.石英坩埚 B.普通玻璃坩埚

    C.铁制坩埚 D.陶瓷坩埚

    2、生产水泥、普通玻璃都要用到的主要原料是( )

    A.黏土 B.石灰石

    C.纯碱 D.石英

    3、下列所列各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A.石英砂:制玻璃、制单晶硅 B.硅胶:干燥剂、吸附剂、催化剂载体

    C.碳化硅:砂纸、砂轮 D.硅酸:粘合剂、耐火材料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硅酸盐和单质硅的相关知识。需要重点掌握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的原料,生产过程和主要成分,以及硅做半导体的特性的用途。

    板书设计:

    3、 硅酸盐

    原料 生产设备 主要成分

    水泥

    玻璃

    陶瓷

    4、 硅单质

    (1)硅单质的存在形式:有__________和 ________两种。

    (2)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性质:常温下___________。

    (4)硅的用途:高纯硅是良好的_______材料,于制造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

    教学反思: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篇10

    一、对教材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2、教材内容的分析

    教材是通过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并引出电子式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点:

    ①离子键;

    ②电子式的书写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标》的内容标准:认识化学键的含义,知道离子键的形成。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

    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再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我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我确定了一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①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我将运用实验演绎法,归纳总结法,提问引导法来实施教学。

    我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使用讨论总结,板书演绎,习题巩固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设计的程序

    提出问题→实验(钠和氯气的反应)→进行表征性抽象→再进行原理性抽象→得出结论(离子键的定义)→离子键的实质→离子化合物的概念→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电子式书写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实例→反思与评价程序进行教学。

    七、具体教学设计:

    1、新课引入:

    引入问题,请同学思考:

    ①为什么物质的种类远远多于元素的种类?

    ②分子、原子、离子是怎么构成物质的?这些微粒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

    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2、新课教学:演示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的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我会给学生演示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①这个反应的微观过程是怎么样的?②产物NaCl是怎么形成的?通过实验演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接着由我来引导学生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知识解释NaCl的形成,并引出离子键的概念,分析其成键本质,相互作用等。

    由于离子键的概念比较抽象,用电脑演示离子键形成的过程并设计成动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及概念。

    3、组织讨论

    从产物NaCl和其他常见的离子化合物中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构成离子键的物质。之后,由小组派代表发表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由我来评价总结。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互相沟通、增进友谊、交流观点、合作性学习,而且其归纳总结能力也将得以锻炼。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4、过渡并设问引出电子式:

    在了解完离子键的概念之后,我将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①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②如何用较为形象直观的方法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来引出电子式并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究问题的好奇心。

    讲解电子式的概念并带领学生了解原子,阴、阳离子的表示方法。尽量用较为形象的记忆方法进行讲解。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是

    师生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形式,是突破重难点的重要手段,是老师点拔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会设置思考题判断电子式的正确性,采取提问的方法让学生订正,巩固新学的知识点。 从错误中归纳总结出书写原子和阴阳离子的要点,同时,因为电子似的书写,尤其是阴离子的书写学生较容易犯错,故以习题巩固归纳其要点加深学生印象。

    5、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这是本节的课重难点,在学习中,学生最易犯的是眼高手低的毛病。为了加深学生对错误的认识,课堂上我会先用电子式表示出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说出书写重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出写出一些常见的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之后再指出错误所在,得出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听起课来十分专心,印象也深。

    八、课堂小结:

    我会带着学生一起回顾这节课所讲的内容,列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并留给学生的思考问题: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非金属单质及化合物之间存在什么作用?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10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