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总结
  • >导航
  • >江南春教学反思模板
  • 江南春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3-04-25

    江南春教学反思模板。

    时间是一条金河,一学期的教学即将在我们身后关闭。身为一名教师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之后就可以对其做一个总结了,我们能写一篇教学总结来总结自己的问题,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江南春教学反思模板,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江南春教学反思 篇1

    教学中,能抓住古诗特点,在学生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想象,解诗意悟诗境,感受江南春色之美,体会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热爱。巧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借助资料自主解疑,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品味诗歌中那淡淡的忧伤。在解意悟情的同时,设计了个人读、小组展示读、男女生比赛读、情境引读等多样化的朗读,朗朗书声中激起学生与诗人的情感共鸣,并让学生明白了: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则能看到文字背后的秘密。整节课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思考,大胆交流,自信展示,精彩不断。

    身为师者一定要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古诗教学亦是如此。因此我打破课堂界限,适度拓展,引入杜牧的《泊秦淮》、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以诗带诗,拓宽学生的知识积淀,为学生长远发展服务。

    不足及改进措施:

    1、整节课虽然书声琅琅,但是朗读的形式多停留在小组读、男女生读、集体读等层面,学生个人展示的机会较少,且朗读的层次性不强,不能体现螺旋式推进的课堂节奏。

    2、在借助想象理解诗意和引入背景感悟诗情的环节,由于课堂节奏把握不准,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充分,,因而孩子口中的江南春景不够生动丰满,课前设计的“看着烟雨迷蒙中的座座寺庙,诗人杜牧仿佛在说……”的说话训练未能进行,因此整节课总有点稍欠火候的感觉。今后在教学环节的取舍和课堂节奏的把控上还应多下功夫。

    3、课堂中虽然有意识的关注全体,但在真正的实施中总有些不善于展示的孩子被忽视。于我们而言,他只是一个学生;于家长而言,他就是一家人的希望。因此我们不经意间的忽视,对一个家庭来说影响的可能是未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在“注视”的同时,多些“扫视”,多关注教室边边角角的学生,多关注那些默默无闻孩子,让每位学生都被重视,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在古代诗歌中,描写江南春景的诗不胜枚举。杜牧的《江南春》,以其画面的优美和情思的含蓄而受到人们的青睐。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美丽动人的江南春景: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遍野绿树红花。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镇,酒旗在迎风飘展,行人在不断来往。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建立的寺院,在蒙蒙细雨和淡淡薄雾中隐约可见。只是由于写得含蓄蕴籍,因此,凭吊南朝、讽谕当代这些意思不易被人看出,其实他写《江南春》是有现实的讽谕意义。

    再加上诗歌的教学特点——朗读与意境的体悟是重点,所以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通过个别读、范读、配乐读等形式能正确、有节奏的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

    2.抓字词理解及想象画面理解诗意,领会诗的意境。借助资料领悟诗情,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

    3.通过本堂课的学诗方法拓展学习《题临安邸》,感受不一样的抒情方式。

    通过这次的古诗教学赛课,我从教学上和自身谈谈自己的感触:

    在设计上从来没有这样认真的去思考过古诗的教学,从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最后也能完整的设计出整个教学流程,我觉得这就是我的进步。在摸索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诗歌教学朗读与意境的重要。在学法上刚拿到古诗时,我就在思考:古诗教学应该带给学生怎么样的学习方法呢?人们常说“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所以,除了借助注释这一方法之外,想象画面,借助背景资料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江南春教学反思 篇2

    在教学这一课之前,我就琢磨着,有关春天的古诗这么多,编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歌放到一起呢?我们知道,古人很多的写景状物文章其实都是在借此抒发自己的心情。那么这两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的目光停在了这两个作者身上,还真让我摸清了一些眉目。杜牧和程颢在思想上都是有点反对佛教的。在此我只说说杜牧的《江南春》,杜牧诗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即有人认为是对南朝(宋、齐、梁、陈)尊崇佛学造成国家动荡衰亡的绝佳讽刺。

    从根本上说,儒家重视人生的现实,重视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故而要求从个人本身开始,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使每一个人都在家庭、国家处于适当的地位,以达到家庭和谐、国家富强、天下太平的目的,这是积极的入世思想。而佛教则认为人生是痛苦,社会是苦海,要求人们出家,脱离现实,以达成佛的目的。这是消极的出世思想。前者重生,后者重死,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中国人历来喜欢春,因为春天来了,新的希望开始了,阶段性的目标开始启程了,不管是青年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对春天都有着这种美好的心理,所以中国有个非常古老的“爱春”传统。但这种“爱”方式非常多。四年级下册选择的两首以“春”为题材的古诗,展现出的方式的确是两种风格。《江南春》可以读出诗人用“春”创造出一种“责任”。从这首诗可以清楚地看出,那时的江南真的没有思危,即使春天来了,这种心理还是没有走进人们的心中,走进官员的心中。也许这种思危不能非常透彻地讲给学生听,也许我们不能借古说今,但背诵这首古诗,积累这首诗,给予学生不应该是单单一首诗,应该把思想还给学生。杜牧看到这一切,以诗的方式记载着历史。我们常说读史可以明智,历史上越是盛世,越隐藏着最终坍塌的危机。诗人是创造者,创造者本身就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首诗其实把这一切也都写了进去。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我们的教材安排的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本课《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全诗一二句写今: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三四句吊古: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已经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

    在教学过程我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读书人的素质,以适应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绝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积极、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艺术修养、阅读经验等)进行创造,进而形成对语言文化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把握,并把语言文化知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信念和行为,最终升华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在突出学生为主体原则的同时,我还:

    ①抓朗诵。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靠读来感受,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也靠读来体会。读,不仅是自己的领悟所必需;读,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所以对诗歌不仅要求朗读,还应要求能朗诵,读出情和意。因此我让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我在本课教学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每个层次的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②坚持启发式。问题要精简,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点拨手法。在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朗读,运用联想、想象,体会词的意境,理解词的感情,使学生学会阅读诗歌的方法。

    ③变教知识为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教导他们养成配合工具书积极理解诗文内容的阅读习惯。

    诗是美好的创造,学生在教室里读着,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读着,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读着。而春天的诗可以说非常多,这两首诗学完后,引导他们继续寻找,尽可能地多研究几首,这对于他们综合了解春天,了解春天其它方面负载的东西,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

    江南春教学反思 篇3

    诗歌教学,朗读与意境的体悟是重点。所以设计这堂课的重点之一就是朗读,让学生充分朗读,引导学生读出七言绝句的节奏与韵味,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语感。重点之二是带领学生了解诗意,解读画面,进而体悟诗情诗境,通过朗读、听读、看图、想象等方式让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

    这首诗的难点在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上。因为具有政治抱负的杜牧,有反佛的思想,而他又生在内忧外患、走向衰落的晚唐时期,所以对这首诗的争论各种声音都有,写景还是讽喻?从诗歌字面来看,前两句诗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江南大地,后两句又把人的视线引向烟雨中屋宇重重、悠远古老的佛寺,展现的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所以我把本诗定位于写景诗,但后两句诗延伸的历史背景也是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的。

    基于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我将本诗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朗读、听读、看图、想象等方式,让学生体会诗歌意境及诗人对江南美丽春景的赞美与神往之情。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唐诗宋词,热爱中国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这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预设的重难点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的目标达到了。课确实是一堂真实实在的课而非表演课,我一直认为,一堂课应教给学生什么,学生上课后从知识、能力、情感上会收获什么,这都是备课时教者应重点考虑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能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朗读,注重引导学生想象这一诗歌的教学特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因为是高年级的教学,我特别注意了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注重了诗歌相关知识的梳理,而自制的课件也能清晰地体现我的教学重点与教学思路:这是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江南春教学反思 篇4

    春天将至,在这时节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的古诗,很合时宜。诵读经典,春的气息迎面扑来,温馨备至。

    《江南春》是首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诗之一。杜牧擅写绝句,尤其擅于写景抒情的句子。《江南春》写今吊古,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由烟雨迷蒙的楼台佛寺联想南朝覆灭,借古讽今,诗情画意中寓含讽喻之情。江南水乡的秀美画卷:黄莺、红花、绿叶、水村、山郭、酒旗这些江南特有之物构成了一幅江南春景图。这是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图画,意趣盎然,充分体现了杜牧诗歌明媚流畅,清新有致,情境悠然的特色。

    古诗教学,应从古诗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学是这样思考的:自主预习侧重了解作者生平和其他诗作,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从而降低理解的难度。课堂教学交流讨论为主。前两行诗的意思可以让学生看图自主理解,以学生的交流为主。难点在后两句,但经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对南朝和作者所处时期的了解,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拨,应该不困难。这样,品读悟情也就容易多了。

    江南春教学反思 篇5

    对于小学生的诗歌教学我始终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一来在诵读环节上,结合诗句引导诵读的技能比较生疏。虽然学生在读,但是只是机械的认读文字,很难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景之美。二来在悟情环节上。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如何引导他们理解诗中情的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

    另外,学生辅导书的内容比较完整,在帮助孩子们课余自学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依赖性。这节课的“明诗意”环节进行的十分顺利,但是我明白,这背后是《教材全解》在给他们“撑腰”,至于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转化,我感觉不是很乐观。所以我有这种设想:在下次的诗歌教学时随堂上,不按照课本的顺序,给学生一个“措手不及”。这主要是想真实的考察一下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最后的一点点小感就是:小学诗歌教学在某一个范畴比较中,比初高中诗歌教学的难度要大。这个范畴就是教学方法。

    江南春教学反思 篇6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咏春,因为春天来了,新的希望开始了,本册教材中第一单元选取的几篇课文皆与春天有关。但这种“爱”春方式非常多。有散文、诗歌、古诗。其中本册课本中选择了两首以“春”为题材的古诗,展现出的却是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

    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听本年级组张莉老师的课后,有了一些对比与反思。

    在教学《江南春》时,我是先布置学生预习了古诗,再根据课堂交流的情况适时地点拨,提升,积累,内化。教学《江南春》这首诗时,课前学生已经通过预习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同学之间讨论过,课堂交流时,大部分孩子能准确说出“莺啼”、“绿映红”、“酒旗风”“郭”等词语的意思,但是让学生找一找诗中描绘了那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学生就显得理解不深了,这时我作了适当的引导,点拨,学生就能明了,在此基础上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就容易了。但是诗歌的难点“南朝八百四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能讲透。

    江南春教学反思 篇7

    《江南春》一诗是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位内容都是人与自然相关。因此,导入部分是从单元导读开始,引入到中国的江南地区,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以前所学内容想象一下江南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出示江南图片,进入题目江南春天是什么样子。第二步,介绍作者,着重强调“小李杜”和“李杜”分别指的是谁。第三步,初学诗篇,自读,解决生字词。第四步,小组讨论掌握诗意。第五步,结合课后题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第六步,拓展延伸。

    经其他老师评课,总结出以下优点和不足。

    优点:环节设计好,诗的内容掌讲解细致,实用性强,对多音字,生字指导到位,并且结合本学期诗歌书写规范螺旋式教学。

    不足:对板书设计不够到位,没有体现出重点内容,课堂语速稍快,学生气氛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总之,通过本次公开课,我受益良多,尤其是听了其他教师的点评,更是醍醐灌顶。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每一次的公开课都是发现缺点努力提升的机会和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再接再厉,讲好每一节课。

    江南春教学反思 篇8

    这节课上下来,我感到特别的失落。虽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目标进行有层次的教学,体现了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走进了美的意境,但是还有很多的不足,试梳理如下,以作今后教学之鉴。

    一、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我想首先是我个人的亲和力不够,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另外就是教师的语言不能打动学生,而且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这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欲望?

    二、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

    比如说在对“莺啼”的理解时,有学生就说这里的莺是指黄莺,我没有及时的更正,因为自己当时也不敢肯定,上完课之后,细细的分析了一下,“莺”不能单指“黄莺”而是包括了春天里各种各样的鸟类。

    三、在第一句中的“绿映红”中的“映”字,

    学生体会的很好,学习完第二句后,我想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前两行的江南的明朗绚丽之美,但在这一环节中,我的引导还不够巧妙,让学生体会的不够细,其实这两种美也是相互映衬的,可惜我没有点到。

    四、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

    在课堂中反映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环节设计得不够紧凑,在讲解诗意的时候浪费了过多的时间,以致后面的对诗人的情感感悟时,只是浮光掠影。

    认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只要多学习、多钻研,我想我们会上出更多高效地课。总而言之,一节有效,精彩纷呈的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习处理好生成点中的智慧火花。

    江南春教学反思 篇9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对于小学生的诗歌教学我始终有些迷茫。一来在诵读环节上,结合诗句引导诵读的技能比较生疏。虽然学生在读,但是只是机械的认读文字,很难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景之美。二来在悟情环节上。如何引导他们理解诗中情的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为此,我播放了一些江南的美景,以期加强学生对整首诗的感悟。

    本课《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全诗一二句写今: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三四句吊古: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已经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

    在教学过程我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读书人的素质,以适应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绝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积极、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艺术修养、阅读经验等)进行创造,进而形成对语言文化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把握,并把语言文化知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信念和行为,最终升华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在突出学生为主体原则的同时,我还:

    ①抓朗诵。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靠读来感受,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也靠读来体会。读,不仅是自己的领悟所必需;读,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所以对诗歌不仅要求朗读,还应要求能朗诵,读出情和意。因此我让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我在本课教学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每个层次的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②坚持启发式。问题要精简,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点拨手法。在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朗读,运用联想、想象,体会词的意境,理解词的感情,使学生学会阅读诗歌的方法。

    ③变教知识为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教导他们养成配合工具书积极理解诗文内容的阅读习惯。

    诗是美好的创造,学生在教室里读着,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读着,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读着。而春天的诗可以说非常多,这两首诗学完后,引导他们继续寻找,尽可能地多研究几首,这对于他们综合了解春天,了解春天其它方面负载的东西,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

    江南春教学反思 篇10

    就我自己的这堂课,上完后,我主要有以下感受:

    认真备课与仅求完成教学任务的结果大不一样。

    因为组内的老师以及主管教学的校长要进行听课,所以自然不能像平时上课那样随意,都想上好课。为此,课前我自己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找资料,借鉴他人的教学设计,观看教学视频等,在自己理清了教学的思路后,才着手进行备课。所以我的这堂课,真是彻底打破了自己以往教学古诗的模式,不再仅仅拘泥于讲、抄、背,主要是以“赏”为主。课堂更为活跃,更有趣,更生动。

    这堂课我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地方有两处:一是穿插了大量的学过的古诗词。用回忆、复习古诗词的方法,来更好地掌握、理解教学内容。如:在理解“绿映红”这个“映”字时,我们就联系了“人面桃花相映红”中的“映”字帮助理解。在讲“酒旗风”的这个“风”字时,我们也联系了以前学过的许多带“风”字的诗句对比学习。二、对诗歌中字的赏析比较到位。学生们首先不会讲,不知道怎么讲,于是我抛砖引玉先讲了个“风”字。接着学生们就讲到了“啼”“烟雨”“映”等等,就在对这些字的赏析中,体会到了诗的美。

    当然,不足之处也有不少。1.对诗的整体把握不够,诗意的落实不到位。2.主题思想的引导过于生硬。

    江南春教学反思 篇11

    《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全诗一二句写今: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三四句吊古: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已经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WWW.yjs21.COM 幼儿教师教育网】

    课前我先布置学生预习了古诗,因此在教学《江南春》这首诗时,学生已经通过预习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同学之间讨论过,课堂交流时,大部分孩子能准确说出“莺啼”、“绿映红”、“酒旗风”“郭”等词语的意思,但是让学生找一找诗中描绘了那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学生就显得理解不深了,这时我作了适当的引导,点拨,学生就能明了,在此基础上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就容易了。

    当然,这首诗上得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对诗的整体把握不够,诗意的落实不到位,全诗的主题思想的引导过于生硬,这些都是我在诗歌教学上需要改进的地方。

    【江南春教学反思模板】相关推荐
    推荐!小学生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范文优选120字

    时光飞驰,新学期即将来临。是时候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了,看自己在教师这份工作有多少成长,通过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这一学期有哪些成长,一篇教学总结要怎么把它写好呢?这篇《推荐!小学生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范文优选120字》应该可以帮助到您。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

    范文参考:小班教学总结420字

    时光荏苒,我们即将翻开新学期的篇章。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后我们就该进行一次总结了,通过写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思想上与工作上的变化,教学总结是怎么样写的呢?这篇《范文参考:小班教学总结420字》应该可以帮助到您。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现将小班上学期工作总结如下:一、保育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