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计划
  • >导航
  • >历史期末复习计划集锦
  • 历史期末复习计划

    发表时间:2023-05-18

    历史期末复习计划集锦。

    时间过得真快,新的学期即将到来,学校教师们可以将新学期的教学做一份计划,写好教学计划,才可以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工作。一篇属于自己的教学计划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历史期末复习计划集锦,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历史期末复习计划 篇1

    1、准确掌握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形成时空线索,有助于系统了解知识体系。历史学科是记忆为主的科目,但要理解记忆,不要单纯地机械记忆。历史知识是互相联系的,如因果关系、类比关系等。将知识点归纳后形成知识链,记忆会更加深刻。掌握各种记忆方法:抽象的概念形象地记,复杂的内容简单记,散乱的知识联系起来记……巧记能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如口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想象记忆法等。希望同学们能在记忆方法上有所创新,提高学习的兴趣,找到学习的捷径。

    2、挖掘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正确运用知识解答历史问题的重要前提。在学习知识和进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到知识点与标题,标题与课节,课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这有助于对知识及其运用的深入理解,提高分析史料和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因此,我们不仅要注意历史事件的时序性,还要将知识点进行对照理解,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挖掘出题干的延伸点。例如:在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时,就要先透过“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一现象,分析出导致社会变革最根本的因素和最重要的因素。进而分析出商鞅变法中对社会性质变化有最有利的措施,加深了解社会变革这一概念,将知识融会贯通。

    3、仔细审题,把握题干,加强答题技巧。经过多次教学改革,历史试题的设计图文并茂,史料丰富,紧扣时代脉搏,体现历史教育的前瞻性和借鉴性。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学会从花样繁多的图片图示、言语晦涩的史书选段和看似与历史无关的文章中提炼和概括出历史信息。因此平时做题时要注意到时间、国别、领域等关键的限定词,以及分值分布对答题采分点的要求,培养带着问题去审题。这样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答题的信息,进而达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目的。

    最后给各位同学几个复习小贴士:

    1、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名字书写要正确。这是得分的要点,历史和语文学科一样,错字不得分。希望能将知识点上的生僻字、易错题字整理出来,反复识认。如:“嬴政”不能写成“赢政”,“司母戊鼎”不能写成“司母戌鼎”等。

    2、答题语言要规范。回答问题要做到用词准确,陈述内容有因有果,有头有尾,有史实有结论。如:北魏孝文帝促进了民族交融,而不能写成“融合”。改革的内容也不能用“说汉语”、“穿汉服”这种笼统的文字来概括,切记不能用记忆方法代替答题内容。

    3、在复习冲刺阶段可以按时间版块或专题版块,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更多地接触到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向高分冲刺。

    历史期末复习计划 篇2

    一、回顾整体感知

    上课伊始,首先向说明复习的范围,让明确复习目标,之后根据课文进行知识回顾,从整体上感知本课的复习内容。

    二、构建网络 形成体系

    这一环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可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准重点:抓住关键,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

    2、讲透难点:采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混知识相对照等。

    3、讲明疑点: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4、讲出知识的规律:重在讲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依线巩固 内化知识

    学生根据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巩固,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自主、合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达到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之目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再认识。

    四、题例剖析 培养

    典型题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能突出教材的重、难点。这一环节重在教师通过对题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科学习基本功和解答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五、拓展训练 提高能力

    练习题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梯度性,题型应多样化,题量应控制在十分钟以内。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回答问题的技巧。

    六、小结 升华情感

    以“三次科技革命”为例科学复习历史

    夯实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同学们首先要对每一个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都要掌握好、理解透,才能为下一步的综合奠定基础。切忌囫囵吞枣,吃夹生饭,否则将后患无穷。比如三次科技革命的,课程标准确定的世界近代史目标中,要求掌握的“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类”点是27个,单第一次工业革命就占了“珍妮机的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英国工业革命、蒸汽机的改进、大工厂生产”等5个点,将近20%。由此可见,工业革命的基础在中的地位不能轻视。因此必须首先归纳牢记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况:时间、发源地、范围、内容(成就)、开始或结束标志等这些基础史实,并结合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以及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等方面分析科技革命的巨大影响。

    提升

    在把握基础知识后,同学们可通过纵向(即按时间的顺序)复习、横向(即同类事件或同一时期的事件归纳比较)复习、综合复习(结合世界史和中国史的知识、历史和政治知识)来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1、纵向复习: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努力让知识前后系统化、完整化。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它的影响非常重大,在中考中考查它的影响的可能较大。对此,同学们就可以利用此进行归纳,打破单元的界限,按照时间的延续归纳所带来的一系列的潮流。像世界史第三单元的内容,正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即殖民扩张所引发的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第四单元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即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潮流: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而第五单元正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即分裂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后所引发的世界潮流: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再比如,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使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了一战。这样知识就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

    2、横向复习:打破单课复习的内容框架,比较归纳同类事件异同点或同一时期出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比如,比较前两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

    相同点:

    ①两次科技(工业)革命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

    ②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

    ③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

    ④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不同点:

    ①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劳动者凭借经验和技能,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之上取得的。

    ②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多源的。

    ③从突破口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3、综合复习:包括历史学科内中外史的综合复习及跨学科的史政综合复习。这要求高度综合,抽象,构建宏观框架。关于三次科技革命,在综合复习中 初中政治,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总结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中国丧失前两次科技革命机会的原因?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影响?并结合今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总结提高科学技术的现实意义。

    历史期末复习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学科共七个单元,课程内容较多,依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重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着眼于对学生成长终身有益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训练,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和历史事实下的事物发展本质的探究。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及环境保护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期中考试成绩整体优良,优秀率、及格率均有待提高。全年组不及格有66名同学,部分同学考试分数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历史是一门记忆内容较多的课程,而对于要求记忆的内容没有重点强调,课堂上讲的内容学生只是初步理解并没有牢固的记下来。从总体上观察,最近因为学校各班筹办元旦联欢会,学生的情绪都不太稳定,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看一时的心情或喜好来决定是不是认真听课,所以在课堂上表现差异较大,还不具备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性较差。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学习已经逐渐适应了,但是仍有大部分同学不能够主动提出问题或者不能自己解决问题。

    三、具体计划

    根据本学期实际情况,特作计划如下:

    1、复习目的要求

    通过对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的复习,使学生融入中国近代历史的氛围,掌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演革,使学生对中国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我们着重培养学生两方面的东西: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另一方面,通过教材的复习,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情操教育,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复习重点

    八年历史第一册是政治思想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强,图文并茂,趣味性较强。 内容是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各个历史时期的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共22课。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重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3、复习难点

    本册内容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时间跨度不是很大,但是内容多而且杂,各个历史时期课时都偏短,理论知识强,学生不易理解,时间短是复习的又一难点。

    4、复习的方法措施

    (1)、严要求、严格规范好课堂复习秩序,确保复习效率。

    (2)、挑选出精练的复习资料,并配备好答案。

    (3)、课堂上把注意力应放在中下层学生身上,检查他们的复习情况。

    (4)、课后一定要让未过关的学生补测过关。

    (5)、通过模拟训练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复 习的内容。

    历史期末复习计划 篇4

    为迎接期末考试,特制订如下复习计划:

    第一遍复习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大小子目及具体的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非有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

    第二遍复习以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为重点。历史学科的试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对历史发展沿革(即历史基本线索)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及创新能力。因此复习时要注重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整理并力所能及地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

    第一周复习课本内容第一、二单元

    第二周复习课本内容第三、四单元

    第三周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

    第四周综合复习,利用试卷检测学生的复习效果,并进行查漏补缺。

    例:第二单元复习题纲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P22

    夏朝(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商朝西周

    时间公元前20xx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建立者禹(启继承-"家天下"开始汤周武王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都城阳城亳、殷镐京

    末代国君夏桀(暴君)商纣王(暴君)周幽王(昏君)

    (公元前771年)

    ***公元计算(公元前558年用世纪和年代表述;你出生在多少世纪多少年代;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8世纪比公元前19世纪;西周建立距你出生多少年)

    ****西周经济:1、农作物品种增多,已有人工灌溉2、手工业分工较细,原始瓷器制作普遍3、建筑物开始使用瓦

    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P28

    实行目的:为了巩固国家的统治

    西周的分封制主要内容:P28两点(P33材料读)

    历史作用: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贵族、平民与奴隶(社会网络示意图P)

    统治人民的手段: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与思想上的礼仪教化双重手段(作用)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P34

    背景:周王室衰微,几个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先后出现"春秋五霸"(齐、宋、晋、秦、楚)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国富兵强,成为第一个霸主

    概况晋文公:城濮之战打败楚军后成为中原霸主

    楚庄王:必之战打败晋国,成为中原霸主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地图)

    政治外交策略:"合纵"、"连横"

    *****成语(见大题)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春秋战国时期)P41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铁器(春秋)牛耕(战国)广泛使用(引起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生产方式的变革(个体生产代替集体耕作)铁器牛耕引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春秋战国时期)

    发社会变革历史背景

    富国: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

    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强兵:奖励军功;(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影响最大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卫鞅、秦孝公)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历史意义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

    (历史作用)并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商朝)P46

    龟甲、兽骨甲骨文汉字(意义)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铸刻在青铜器金文

    代表

    C、司母戊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列举商朝以前的三项世界之最

    历史期末复习计划 篇5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

    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③主要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等。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2、“新世纪曙光”: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李大钊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建立了《每周评论》

    3、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推动五四运动的发生。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局限性)。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最终结果怎样?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结果: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

    启示:

    ①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③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④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成功。

    ⑤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会向帝国主义低头。

    历史期末复习计划 篇6

    第四单元:

    一、民族团结:

    (1)政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2)经济上: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补充:民族居住特点: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一干部代表:孔繁森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

    (1)“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改革开放以后,一针对一(最早)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2)“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英、葡政府同意把香港、澳门归还给中国(具体时间)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4)港、澳回归祖国的意义和影响: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改革开放,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海峡两岸的交往:

    (1)对台基本方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①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放弃“三不‘政策。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出现了历史性变化;②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汪辜会谈)。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③一八项主张;

    (4)港澳问题与一的比较:港澳问题是中国的外交事务,需要中国与英国、葡萄牙平等协商解决,而一则是中国内政,任何国家都不得干涉。

    (5)对我国一的看法(有利因素)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台湾回归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一国两制”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

    ③港澳的回归为台湾回归树立了成功范例;

    ④一个中国的原则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认可;

    (6)补充:近现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两次分离:

    ①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②1949年一蒋介石集体退守台湾,直到今天。

    第五单元:

    一、钢铁长城

    1、新中国建立前夕,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

    3、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4、1956年仿制歼5型歼击机;(空军发展历程:购买——仿制——自制)

    5、20世纪50年代中国创建导弹部队;(1957年)

    6、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二、新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

    1、1953年底,中印谈判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经中印缅三国总理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2、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3、日内瓦会议: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美、苏、英、法、中)之一的身份参加。

    4、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5、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正常化。

    6、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新中国终于重返联合国。

    7、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8、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简称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P83图)

    11、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12、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3、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

    ①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②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历史期末复习计划 篇7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1957年;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3)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场、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铁路;川藏、新藏公路等。

    (4)特征:以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

    (5)影响: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

    (6)取得成就原因:①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②制定一五计划;③三大改造的完成;④人民群众的努力。

    2.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农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

    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Www.jK251.COm

    【历史期末复习计划集锦】相关推荐
    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

    即将迎来新学期的工作,紧跟学校的步伐,我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只有规划好新学期教学计划,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教学计划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供大家参考。一、指导思想:为了树立文明的行业新风,科学规范地带好班、上好...

    [热]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

    马上就要迎接新的学习了,根据我们自身的要求,我们需要着手撰写一份教学计划。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未来教学才会更有干劲!那么如何写一份教学计划?小编为你推荐《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希望您喜欢。春季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中班,本学期我班幼儿人数有所变动,转走5人,新来4人,共有48人。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