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计划
  • >导航
  • >推荐!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 推荐!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发表时间:2022-07-17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马上到来了,按照学校对我们个人的要求,我们需要作新学期的教学计划。只有规划好了教学计划,新学期的教学会更有目标和方向!什么样的教学计划比较高质量?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推荐!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五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一】

    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一年级现有四个教学班,共有学生145人,他们的有效注意只有8—10分钟,很多学生还不懂课堂的规矩,不懂提问的方法、回答问题的方法,通常对感兴趣的问题说起来就刹不住车;学生在幼儿园里、家庭里都有经验多少接触过……教师要耐心组织课堂教学,随时表扬好的提问、倾听、回答等习惯。还要注意通过问话交流方式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活动探究答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玩玩具等活动,引导从生活与经验中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2、通过用眼看身边事物的颜色与形状、用耳辨别各种声音、用皮肤感知物体的冷热与干湿、用鼻闻物体气味、用舌尝物体味道等活动,来感受物体外部特征及现象,初步学会运用感官去认识周围事物。并综合运用观察、比较与分类法进行探究活动,学会用简单语言初步描述所观察物体或现象的信息进而得出结论的意识。

    3、通过认识和使用放大镜、削笔刀等工具,初步认识使用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学会运用简单工具的功能和方法,结合身边材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

    4、科学探究不但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课内充分参与活动,经历探究的全过程;课外运用学到的方法,自主参与家庭实验探究,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好奇心。

    教材分析

    本套教科书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学生生活经验的扩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为富先进行整体建构;将“探究技能”、“方法指导”、“安全提示”等多种探究元素融合在探究过程之中,提高探究水平;通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等模块化设置,形成完整的探究链条;设置单元评价,以融合化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目标为依据,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内容

    1、本册书共有5个单元,共计16课。《我们一起学科学》、《我们怎么知道》、《玩中学》、《水》、《工具是个好帮手》。第一单元是绪论单元起着把学生领进门的作用。第二单元是方法单元,让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方法来认识事物。第三单元引导学生用感官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第四单元借助水让学生发现和多有趣的现象;第五单元初步了解实用工具可以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

    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继续遵循在玩中学、做中学、用中学、想中学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3、配合科学教研组举办的创“海洋知识多少”吉尼斯纪录活动,将继续坚持课前五分钟的科学小知识问答,小知识大学问,培养学生读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二】

    一、教学目标

    1.“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①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厚薄、表面粗糙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描述。

    ②不同的物体之间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他们进行分类。

    ③水和空气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的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②能以讨论、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③尝试以图标的形式组织信息。

    ④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⑤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科学态度目标

    ①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②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③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④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⑤具有分析、反思探究过程的能力。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认识到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

    ②知道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二.“动物”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①知道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②知道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有个体差异。

    ③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④知道动物会运动、呼吸、生长、繁殖和死亡。

    ⑤体会动物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他们需要空气、食物、水、阳光等。

    ⑥知道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⑦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名称及其特征。

    ⑧知道按一定的标准可以给动物分类。

    (2)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

    ②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③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④能饲养小动物一段时间。

    ⑤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⑥能按自己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3)科学态度目标

    ①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

    ②对动物的特征和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③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④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②了解动物是地球家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三、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学习兴趣对于科学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37人,21个男生,16个女生。入学已经有一学期,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学生进取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大自然的美妙,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

    1、体验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的快乐。

    2、学会与他人一起合作完成任务,体会团结力量大。

    3、体验分享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五、教学进度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四】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5人。由于学生刚从幼儿园转入小学,学习习惯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加上他们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所学技能与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别。学习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教学的课堂常规对于刚入学的他们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内容,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指导,才能让他们逐渐步入学习的轨道。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五官”兄弟共三课:1、“五官”兄弟,2、观察水果,3、不一样的立豆子;第二单元认识小动物共3课:

    1、兔子,

    2、金鱼,

    3、蚂蚁;

    第三单元元我在哪里共3课:

    l、我的前后左右,

    2、太阳和东南西北,

    3、逃离冒险岛;第四单元磁铁“魔法”城堡共3课:

    I、磁铁小屋,

    2、磁铁游戏,

    3、多种多样的磁铁。

    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内容。重点培养学生认知与发现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搛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五】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半年时间的科学学习与训练,已经对科学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初步的探究能力。但是,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比较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比较薄弱,动手能力不强,还不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学生之间也没有形成合作探究的习惯。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苏教版教材,共分四个单元和一个专项学习。

    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有三课内容,分别为《石头》《玩泥巴》《沙子与粘土》。本单元的设计,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石头”和“泥土”,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泥土以及颗粒更小的沙子和粘土的外形特征,通过操作这些材料,丰富对岩石、土壤的感性认识。本单元力求尽可能的多给学生创造玩石头、玩泥巴的机会,在玩中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斑纹、质地等方面的特征。

    第二单元水,本单元包含三课内容,分别为《水是什么样的》《玩转小水轮》《盐和糖哪儿去了》。第一课和第三课从科学概念层面入手,着力于帮助学生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知道有些物质在水里能够溶解,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第二课则从工程技术层面入手,针对第一课习得的科学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第三单元空气,本单元有三课组成《找空气》《这里面有空气吗》《空气是什么样的》。本单元对空气的观察和描述采用先感知再观察的设计思路,层层递进,前两课运用多种方法,充分感知空气的存在。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第三课首先引导学生通过一组活动,发现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以及空气会流动,再运用前两单元认识泥土、石头、水的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尽可能多的描述空气在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的特点。第四单元动物与植物,本单元由三课组成《形形色色的动物》《多姿多彩的植物》《动物·人》。《形形色色的动物》在认识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基础上,学会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而归纳出动物的主要特征。《多姿多彩的植物》在认识生活中常见植物的基础上,学会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植物的主要特征,进而归纳出植物的主要特征。《动物·人》先比较人和动物的异同之处,归纳出共同本质特征,再比较人和黑猩猩的异同之处以及人与机器人的异同之处,进一步认识到人是最具智慧的动物,生命体与非生命体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异。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道石头和泥土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沙子和粘土的特征。

    2、喜欢玩石头、玩泥巴并从中有所发现,乐于与同伴分享发现。

    3、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并描述水的特征,通过观察把物质放入水中的现象,知道溶解是怎么一回事。

    4、制作小水轮,探究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方法,能够与同学共同完成观察、实验等活动,体验动手的乐趣。

    5、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找出空气,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空气,并且意识到人类离不开空气。

    6、能够积极参与对空气的研究,通过观察和类比描述出空气的特点,并且乐于与同伴交流与分享。

    7、知道动物、植物以及人都是自然界重要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喜欢动物和植物。

    8、初步学会用科学语言描述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并且能利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对动植物进行分类。

    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创设科学探究的情景,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的课外拓展,充分利用课程和校本资源,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充分运用教具、现代媒体、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单元课题课时备注

    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

    1、石头12

    2、玩泥巴13

    3、沙子与粘土14单元复习15

    第二单元水

    4、水是什么样的16

    5、玩转小水轮17

    6、盐和糖哪儿去了18-9单元复习1机动1课时10

    第三单元空气

    7、找空气111

    8、这里面有空气吗112

    9、空气是什么样的113单元复习114

    第四单元动物与植物

    10、形形色色的动物115

    11、多姿多彩的植物116

    12、动物·人117-18单元

    复习1机动1课时19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4篇


    新的学期即将到来,根据我们自身的要求,我们要开始规划新的教学计划。对教学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新学期的教学才有期待!如何才能写好教学计划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4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总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和思想,逐步形成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

    2、已有知识经验: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

    3、学习心理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各单元目标: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沉和浮”。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本单元设计的对物体沉浮的解释有两条途径,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释沉浮现象。因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将物体的沉浮原因定位在物体的密度上。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密度概念要求过高,因此,教科书没有直接出现密度概念,而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用同体积的重量作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密度的前科学概念。

    石块放人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人水中,浮起来了。沉和浮是学生见过的十分熟悉的现象。一方面,学生对于“沉和浮”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对于“沉和浮”他们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例如“在水中,钢铁会沉下去,用钢铁制造的轮船却为什么能浮呢?”“潜水艇为什么既能潜人水下,又能浮出水面呢?”

    人们对浮沉现象的关注已经有几千年了。表面上看是一些物体在液体中上浮而另一些物体下沉,实际上涉及了许多变量。这些变量包括物体的体积、重量和液体的密度,归根结底,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有关(阿基米德定律)。有许多人试图去寻找一个简单的规则来解释这个现象,如他们通常说:“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些不精确的概念同样存在于学生的认识中。

    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描述的语言可能和科学家精确的定义不很相同,但通过这些探究可以修正或完善他们的想法,使他们在理解上得以提高。这个探究过程会使学生认识到他们也可以弄明白事物的规律。

    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二】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由“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五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本大院从我们的身体切入到人体生理的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体的胜利的奥秘,从而了解肌肉和骨骼,人体消化、呼吸和血液循环、脑与神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搜集资料,了解人体的奥秘,懂的卫生习惯,意识到要珍爱生命,关爱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物体: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放大镜切入,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猜测与假设、动手制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凸透镜的相关知识、照相机和眼球的结构、是觉得行形成、眼睛常见病等内容。引导学生街注意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汇总发现问题,寻求解缺的途径。

    (3)第三单元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本单元通过通过研究种子、花的结构和果实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植物的生殖器官有一个完整认识过程。

    (4)第四单元春夏星空:本单元使学生秋冬星空观察的持续,主要研究春夏季星空,知道春夏季星空主要星座,并对四季星空变化规律进行总结,从而形成统整的认识。

    (5)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集中收集有关简单的机械方面的科学知识,使学生对物质世中的“运动与力”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体验并意识到到物质运动与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3、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

    试管,烧杯、碘酒、滴管、漏斗

    (2)第二单元:

    放大镜(3)第三单元:

    植物标本

    (4)第四单元:

    星空图

    (5)第五单元

    小车、测力计、木板、简单机械盒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5个班中,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4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4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1、3、5班基本情况可以。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

    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五年级的学生平时能自主完成作业、能关心、留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试着利用以前学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这些现象;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性很高,但对活动的热情持续性不长;学习工具准备有一定难度,大部分同学的课前学具准备总是要打一些折扣,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说五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主动性仍旧不够,自觉性不高,可见学生对科学学习还是不够重视。

    二、指导思想

    以注重查漏补缺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目的要求

    通过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四、复习措施

    1、认真上好每一节复习课。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2、以教材为本,结合课堂作业册和练习卷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3、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真复习。

    4、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比如,老师出题,学生答;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

    5、以优帮差,加强督促与辅导,使每一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篇四)

    一、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技能,又经历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自己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

    本学期任教五(2)班一个班。通过和班主任以及一堂课的交流,发现孩子们对科学课兴趣浓厚,喜欢做实验,喜欢科学活动的,但总体上科学课习惯不好,在汇报的过程中喜欢插嘴,而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自觉性不高,科学的作业习惯在课堂上完成。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不过从去年的科学成绩上看,同极段还是可以的。所以这学期主要着手去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从规范进入课堂到整理好材料离开实验室,能关心、留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试着利用以前学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这些现象。通过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存在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4、通过充分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地科学素养地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次科学学习中。在教学中不仅向学生提出学习的主题和探究的问题,还必须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要经历进行设计。

    5、不断丰富学生探究的方法。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充分了解学生知识的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六、教学进度

    周次日期内容课时

    18.31—9.6科学第一课

    29.7—9.13种子发芽实验(一)

    蚯蚓的选择

    种子发芽实验(二)3

    39.14—9.20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机动

    食物链和食物网3

    49.21—9.27做一个生态瓶

    改变生态瓶

    中秋放假2

    59.28—10.4维护生态平衡

    单元梳理

    国庆放假2

    610.5—10.11国庆放假

    第一单元检测1

    710.12—10.18第一单元反馈

    光和影

    阳光下的影子3

    810.19—10.25光是怎么样传播的

    光的反射

    机动3

    910.26—11.1光与热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3

    1011.2—11.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单元整理

    期中3

    1111.9—11.15期中反馈

    地球表面的地形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3

    1211.16—11.22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土壤中有什么

    机动3

    1311.23—11.29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3

    1411.30—12.6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单元整理

    单元检测3

    1512.7—12.13单元反馈

    我们的小缆车

    用橡皮筋作动力3

    1612.14—12.20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测量力的大小

    机动3

    1712.21—12.27运动与摩擦力

    滑动与滚动

    运动与设计3

    1812.28—1.3设计制作小赛车

    单元整理

    元旦放假3

    191.4—1.10第四单元检测

    第四单元反馈3

    201.11—1.17知识点梳理3

    211.18—1.24期末复习3

    221.25—1.31期末考试

    机动为校对作业本或者梳理学习过的重难点。

    范文推荐: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范文990字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一】

    本学期我继续一年级包班,故计划如下: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一、教材内容及其编排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二、本册教材的学习目标

    1.认识550个常用汉字,会写250个汉字。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词句的意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说明:朗读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画面,这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当然,在朗读中还应适当抓一点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4.初步学习默读,逐渐养成默读的习惯。

    5.重视和加强语言的积累,在生活中学语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安排了550个要求认识的字,250个要求会写的字。多认少写,既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又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

    识字写字任务主要安排在课文的后面。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

    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力求每次写的几个字有一定的规律。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课文中出现的字,便于学生感悟,也便于教师指导。

    另外,每个语文园地里也安排认几个字,用“我会认”的图标标示,并以生字条的形式体现。

    教学策略:

    本册安排的550个要求认识的字,绝大多数是常用字。在教学时,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与旧的联系,发现识字方法。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有的识字知识、方法来认记这些生字。学生的认记方法不尽相同,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方法认识汉字。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当小老师的方式

    在识字要求上,一是要求要适当,二是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识字的第一步,可以放低要求: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就算认识。从第一学期期末提供的测查意见中,可以体现我们的这一观点。因为,大量识字的目的是为了尽早阅读,在阅读时认识即可。这样,实际上是先求模糊识记,不要求记忆每个汉字的细节,在字形的指导上要从整体出发,可以注意到字形的结构特点,但切忌细致到指导每一个笔画。要要求认的字中,如果有新出现的偏旁,要提示学生注意。只要依靠上下文连读,尽管并非字字识透,但可以进行阅读,就达到了提早阅读的目的,并且通过阅读还可以复习汉字,巩固识字。

    另外,不能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对某些学生,应当允许他们慢一点。识字是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如何巩固识字就成了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采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复习、巩固工作,防止回生。

    教材重视写字教学。与第一册识字完全分开不同,每课要写的5-6个字都是本课中出现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规律。如,第二课要求写的六个字中,有两个8单人旁的字(你、们)两个绞丝旁的字(红、绿),两个草字头的字(花、草),便于教师分类指导,便于学生领悟书写规律。总之,本册写字的编排,力求体现写字本身的规律。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二)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共有xx人,其中男xx人。这群孩子天真活泼,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养成了学习习惯,能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自觉的完成各项作业,平时学生比较喜欢阅读一些趣味性强的图书,但读书的习惯和方法还需教师多加指导。而且从语文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不断训练,想象能力,也有待提高。通过年底其末考试情况看来,平均分是97.15,优秀率太低,分主要丢在写字上和填空上。今学期要多关注后进生,在教学中注重写字教学。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11、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三】

    一、教材简析

    一年级下册(以下简称第二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编排形式,共有16个单元,每个单元大致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课文编选的指导思想:除了顾及文体、儿童兴趣、知识等方面,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是这样考虑的:

    1、《元宵节》——了解中国民族文化风俗(歌谣、元宵、对联、花灯、灯谜等)

    2、《家园》——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3、《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

    4、《植物》——热爱自然,了解植物及一些生长知识

    5、《动物》——热爱自然,了解动物及一些生长知识

    6、《爱护》——珍惜、保护环境

    7、《愿望》——合理的、善良的个人愿望,努力实现愿望

    8、《认真》——认真做事(有一点植物知识)

    9、《车的世界》——认识车,浅显认识社会生活

    10、《雨》——热爱自然,互相帮助

    11、《星空》——热爱自然,了解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学一点天文知识

    12、《朋友》——友谊

    13、《时间》——珍惜时间,利用时间

    14、《丁丁冬冬学识字》——感悟汉字

    15、《长大》——理解成长的含义

    16、《快乐》——乐观生活,助人为乐

    第二册的内容较之一册更广泛,特别是增多了反映儿童生活的篇目,与学生生活更加贴近,同时也注意了保持一册的趣味性教学目标。

    二、目的和要求:

    1. 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发展。

    2. 认字423个(下限),学习30个(下限)常用偏旁(部首),学习看上下文猜字等认字方法,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认字,独立认读“语文天地”中的现代诗文。

    3.写字230个(下限)

    4.抄写字母和音节,能为生字标音。

    5.阅读42篇诗文(下限),背诵15篇(下限)。能借助手指但不出声,或者小声但不用手

    指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6.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用普通话、积极地、又创造地完成教材中的口语交际,

    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

    7.学习教材传授的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8.继续培养天天阅读、收集图片资料、经常“回头看”等好习惯。

    9.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三、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45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语文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四、教学措施:

    1、理解教材编辑意图,以组为单位整体设计教学。

    2、倡导合作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3、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

    4、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与旧的联系,发现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方法认识汉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5、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成果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产生成就感。

    6、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当时、当地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五、教学重点

    1、仍然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拓展课外识字、识词量。

    2、写话训练和口语交际训练贯穿整个教学中,从基本素句教学抓起,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而已,着实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3、把语文教学放入社会这个大语文环境中

    小编推荐: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4篇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两个班的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三、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总共9课:《春天》、《放牧》、《手拉手》、《长鼻子》……让学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独唱等,这是一种以音乐为纽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赏有《杜鹃圆舞曲》、《春晓》、《牧童短笛》、《牧童》、《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小象》、《大象》、《火车波尔卡》《跳绳》、《小宝宝睡着了》、《摇篮曲》、《采蘑菇的小姑娘》、《铁匠波尔卡》、《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喜鹊串梅》、《猜花》等,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1.音乐表现要素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2)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木鱼、碰钟)

    (3)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2)乐曲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4.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9首。

    2.演奏

    (1)学习木鱼、碰钟、镲、大锣、鼓的演奏。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综合性艺术表演

    (4)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5)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

    (6)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3.识读乐谱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2.即兴创造

    (1)能够将词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

    (2)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

    (3)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

    3.创作实践

    (1)能够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与音乐。

    (2)能够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2)能够通过广播、电视、CD等传媒听赏音乐。

    (3)能够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2)能够用简明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3)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了解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

    (2)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接派情绪的音乐。

    五、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4.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六、教学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七、教学课时安排

    课题课时数

    第一课春天4课时

    第二课放牧3课时

    第三课手拉手4课时

    第四课长鼻子5课时

    第五课游戏4课时

    第六课美好的夜4课时

    第七课巧巧手5课时

    第八课时间的歌3课时

    第九课猜一猜4课时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二)

    一、基本情景分析: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景预计不均衡,情景参差不齐。所以,对不一样学生应用不一样教法,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

    (一)资料

    1、唱歌:共计21首。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唱歌姿势、坐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学习自然地呼吸,做到不耸肩;咬字清楚,口型正确。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随教师的要求整齐地开始和结束。18首歌曲能够基本背唱。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一样情绪、节奏、节拍的变化,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乐感的培养。

    4、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能够认真聆听音乐;欣赏中外优秀的儿童歌曲、民族和器乐曲;初步感受活泼、雄伟、优美、抒情等不一样情绪的歌曲与乐曲。

    5、音乐知识:学习的音乐知识: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

    (二)编排特点

    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课改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和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贯穿始终。

    本册教材的曲目选择,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听。在乐谱使用上运用了字母谱。还有自制打击乐器,创编小音乐剧、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三)教学条件及学生情景分析

    教学条件

    我校教学条件优越,各教室配备电子白板,录音机等,为教学供给了有力的保障

    学生情景

    一年级共两个班,共有学生45人,本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进取性较高,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进取与教师呼应。

    (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本事。

    四、改善教学工作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学习有关音乐教学的理论书籍,以课改为契机,推动音乐教学的课程改革,向科学的课改靠拢,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

    2、进取参加各种课改活动,注意经验的总结与整理。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学科教学资料的在整体教学之中的地位及作用。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后小结。

    4、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与考查。

    5、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本事。如:制作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6、平时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本事和实践操作本事的培养。

    以上是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会根据学生、工作具体情景进行适当的调整,并随时修改、完善本计划。

    五、课时安排

    (略)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三】

    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课改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和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贯穿始终。

    本册教材的曲目选择,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听。在乐谱使用上运用了字母谱。还有自制打击乐器,创编小音乐剧、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一年级第二学期音乐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将实践的过程转化为创新的过程。根据二年级的实际情况,制订音乐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以便圆满完成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

    二、一年级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唱歌:共计22首。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唱歌姿势、坐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继续学习自然地呼吸,做到不耸肩;咬字清楚,口型正确。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随教师的要求整齐地开始和结束。18首歌曲能够基本背唱。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节拍的变化,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继续学习音乐剧、集体舞、歌表演、音乐游戏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乐感的培养。

    3、器乐:继续认识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注意与律动、音乐剧、音乐游戏、歌表演等相配合。继续学习口风琴的基本指法及演奏方法,能够吹奏教材内简单的歌曲,可以进行简单的乐曲伴奏及表演;学习口琴的吹吸方法,可以演奏、表演简单的乐曲及歌曲。

    4、欣赏: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能够认真聆听音乐;欣赏中外优秀的儿童歌曲、民族和器乐曲;初步感受活泼、雄伟、优美、抒情等不同情绪的歌曲与乐曲。

    5、音乐知识:学习的音乐知识: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能够准确的拍读二拍子、三拍子等节奏。

    三、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鼓励学生自信地演唱、演奏,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

    四、教学要求: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

    2、注意音乐教学与各个领域间的有机结合。

    3、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4、建立民主、和谐、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5、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辅助音乐教学工作。

    6、因地制宜实施《新音乐课程标准》。

    7、落实器乐进课堂,做好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将器乐教学与其它音乐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五、年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本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与老师呼应。

    2、学习能力: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点,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并且掌握。教学实践活动中,有学困生,他们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感受能力、创作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相比有一定距离。教师将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帮助他们,使他们与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3、潜能开发:对于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为有特长的学生及学习较突出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六、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有关音乐教学的理论书籍,以课改为契机,推动音乐教学的课程改革,向科学的课改靠拢,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

    2、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注意经验的总结与整理。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学科教学内容的在整体教学之中的地位及作用。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后小结。

    4、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与考查。

    5、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如:制作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6、平时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会根据学生、工作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并随时修改、完善本计划。

    教学时间安排:

    时间内容

    2月21日—2月27日《再见吧冬天》、《小小雨点》

    2月28日—3月6日《我和小树来比赛》、我的创造

    3月7日—3月13日《大树妈妈》、《小宝宝睡着了》

    3月14日—3月20日《家家就是妈妈》、摇篮曲欣赏

    3月21日—3月27日《劳动最光荣》、《勤快人和懒惰人》

    3月28日—4月3日《快乐的小木匠》、律动、欣赏

    4月4日—4月10日《大鹿》、《守株待兔》

    4月11日—4月17日音乐剧、采集与分享

    4月18日—4月24日《哈里罗》、《彝家娃娃真幸福》

    4月25日—5月8日舞曲欣赏、集体舞

    5月9日—5月15日《数蛤蟆》、《颠倒歌》

    5月16日—5月22日《滑稽歌》、音乐游戏

    5月23日—5月29日《闪烁的小星》、《月儿弯弯》

    5月30日—6月5日《闪亮闪亮的小星》、欣赏及创造

    6月6日—6月12日《柳树姑娘》、《萤火虫》

    6月13日—6月19日《爱唱什么歌》、欣赏

    6月20——复习、评价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四】

    一、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必须的兴趣。但由于孩子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1、总情景: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一至四班的音乐教学,学生啥样还真的不明白呢。大部分以6周岁为主,但不足龄的也会有,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较宠溺,稳定性差,很好动,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小孩子肯定比较喜欢唱歌,能够感受音乐律动的美。

    2、学习习惯、心理特点:学生入学,活刚刚入学。天生活泼好动、烂漫天真,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构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团体主义观念还未构成,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构成的阶段。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景预计不均衡,情景参差不齐。所以,对不一样学生应用不一样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根据年龄特点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本事,让学生能够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资料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日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教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本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提出音乐教育要应对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一年级上册共编成8个主题单元,《好朋友》、《欢乐的一天》、《祖国您好》、《可爱的动物》、《爱劳动》、《小精灵》、《小小音乐家》、《过新年》。基本资料包括:欣赏、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研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低年级教材以图为主,欣赏曲主题旋律以图形谱为主,生动活泼。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歌唱的知识,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

    2、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形象等。

    3、学习乐理知识,能初步理解乐曲。

    难点:1、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

    2、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情操。

    3、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4、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

    5、重视学生鉴赏音乐的美。

    6、使学生逐步构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本事。

    四、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用自我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3、体验不一样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经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5、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6、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五、教学资料和要求

    1、能够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我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

    2、体验不一样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3、体验不一样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活动,配合歌曲、用身体做着动作。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律动、团体舞、音乐游戏、儿童歌舞等表演活动。

    六、教学措施

    1、聆听乐曲时,注意初听的完整性,给学生完整的印象,使学生对乐曲有良好的感受,并能哼出自我喜欢的旋律。

    2、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时,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分句听唱或纠正错误,在完整的听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辨本事、记忆本事。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进取性,使学生能够动起来听、动起来唱,全身心地感受音乐及音乐的欢乐。

    4、歌曲教学时,要重视范唱,并经过手势、表情的提示,随时纠正学生唱歌时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姿势,提醒学生不要大声喊叫,克服耸肩、伸颈等毛病,做到简便、自然、愉快地歌唱。

    5、教材中有很多表现动物的活动,在教学中,注意提示学生说出小动物的神态、动作,并模仿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使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6、低年级学生对乐曲的聆听以感受为主,多听曲目,增加感受,聆听每一曲,都要引导学生认真听辨,说出自我对乐曲所描绘的资料及音乐情绪的感受。引导学生随着乐曲做动作,用动作感受节拍。注意学生节拍感的培养。

    7、将编创与活动融入其他教学资料之中,构成教学的整体。

    8、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评价时应注意与学生的平等地位。能够学生间互评、自评、小组评等多种方式。

    9、学期末测试,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趣味化,重点突出培养学生歌曲的记忆本事。

    七、教学进度

    (略)

    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有关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汇编8篇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入学已经有一学期,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的生活好习惯

    1、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培养学生进取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二单元:学校生活真快乐

    1、 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 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自救自护我能行

    1、体验四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危险,注意远离危险,规避风险。

    第四单元:温暖你我他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爱国教育,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二、基本情况

    全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0人,他们大部份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教育是件不容易的事。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全书共有五个单元,包括我上学了、上学路上、我的同学和老师、家里的我、大自然真美丽。每个单元又分为三个主题,其中第四单元有四个主题。

    2、教学要求

    1)知道生活、学习中常常会有不顺心的事,有困难,不要怕。

    2)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险,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

    4)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5)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3、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恒心和毅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

    3)引导孩子了解生活中基本的.健康安全常识,引导孩子学会生活,保护自我。

    4)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从小形成关注家乡,为建设家乡做好准备。

    5)让学生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能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6)初步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7)使学生从小懂得珍爱生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教材的编排特点

    1)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教材内容的主要源泉。

    2)重视生活情感的陶冶。

    3)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4)课堂从教师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2、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

    4、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

    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3一、总体目标:

    我中队共有学生56人,其中女生31人,男生25人。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让他们讲文明,懂礼貌,学会宽容,学会与他人合作,营造良好的班内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尽快的适应学校环境,投入到学习当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小学生。

    二、工作重点及要求:1、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

    利用晨会及班队会的时间学习《小学生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行为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学生安全是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时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知不觉让学生的安全意识也逐渐加强起来,我要留心观察孩子们的动态活动和学校内的活动环境,即时发现安全隐患,制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培养班级小干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着重培养2个帮助管理班级的小干部(即班长和副班长)另外再培养3个小组长,让他们协助老师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

    4、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利用我过的一些传统节日多学生进行宣传活动,使他们能做到尊敬长辈,孝敬长辈,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乖孩子。

    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4(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五个单元:1、今天吃什么;2、我的手儿巧;、我有许多好朋友;4、快乐的小问好

    二、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并学会看天气。

    三、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四、教学难点: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二)、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一、一年级的小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好的习惯。

    (三)、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四)课时安排

    今天吃什么………………………………………………………9课时

    我的手儿巧………………………………………………………9课时

    我有许多好朋友…………………………………………………9课时

    快乐的小问号…………………………………………………10课时

    我爱美丽的生命…………………………………………………9课时

    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5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大致可分为:我的家人与伙伴走进大自然健康生活每一天

    三、教学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并学会看天气。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6一、 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课程。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的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连接中单性的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

    、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材,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教学理念

    1、道德存于儿童生活之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认识和道德体验。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

    2、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该是通过由浅入深 的道德的、科学的 、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好基础。

    3、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三、总目标和分目标

    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的生活需要的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

    四、教学内容重难点:

    本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逐个单元分别是:今天吃什么……、我得手儿巧……、我有许多好朋友……、快乐的小问号……、我爱美丽的生命。在这五个单元中又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组,这这其中包括:萝卜白菜我都爱、我设计的午餐、小心,病从口入、我有两件宝、做个小玩艺儿、打扮我的小天地、谁的朋友多、你真行、我们一起成长、你留心了吗、我的问题卡片、到哪找答案、让我走进你、美丽的生命、我能做什么。

    五、教学难点: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养成搜集所需要的资料的好习惯。

    2.对学生进行美育,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美。

    3.指导学生通过对各种事情的观察、比较,知道什么是对的好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归类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7一、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本班有学生48人,这学期转出2人,转进一人,共47人,其中更读生13人,正式生34人。

    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在上个学期的期末测试中,最高分100分,最低分69分,其中算术题和看图列式的失分率较高,因此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1、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四、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4、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学进度安排:

    生活中的数..............................5课时

    观察与测量..............................4课时

    加与减(一)...........................10课时

    有趣的图形..............................8课时

    加与减(二)...........................15课时

    购物.......................................5课时

    加与减(三)...........................6课时

    统计.......................................3课时

    总复习....................................4课时

    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8一、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本班有学生48人,这学期转出2人,转进一人,共47人,其中更读生13人,正式生34人。

    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在上个学期的期末测试中,最高分100分,最低分69分,其中算术题和看图列式的失分率较高,因此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1、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4、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学进度安排:

    生活中的数..............................5课时

    观察与测量..............................4课时

    加与减(一)...........................10课时

    有趣的图形..............................8课时

    加与减(二)...........................15课时

    购物.......................................5课时

    加与减(三)...........................6课时

    统计.......................................3课时

    总复习....................................4课时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优质范文


    关于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6篇

    时间一晃而过,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计划吧。那么教学计划要怎么写才能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篇1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虽然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已一个学期,但仍存在习惯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年龄特征。通过上学期狠抓学生的行为教育,这学期的行为习惯(课堂纪律、绘画习惯)有明显好转,但还是不令人满意,这只能说明我的教学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起决定作用,如果能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那么孩子将自然地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美术课的喜爱。所以这学期要加倍努力工作,尽量让学生能在一种宽舒、融洽的氛围中学习美术,让所有学生轻松接受美术。其次,学生的学习差异很大,还有部分学生基础很薄,有待加强练习、提高。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要求

    1、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各学习领域目标: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各个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制订如下:

    造型·表现: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二)、教学目标任务:

    1、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2、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三)、教材重点、难点:

    1、学习有关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等。

    三、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策略。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精心准备,做好课前工作。利用课堂教学,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影子的游戏

    第2周走近大自然

    第3周花地毯

    第4周分蛋糕

    第5周有趣的半圆形

    第6周摸一摸画一画 第7周小挂饰

    第8周瓢虫的花衣裳

    第9周生活中的趣事

    第10周泡泡飞呀飞

    第11周太空里的植物

    第12周妈妈的节日

    第13周香甜的水果

    第14周运动场上

    第15周乘上大船游世界

    第16周打开的冰箱

    第17周会摇的玩具

    第18周电脑美术

    第19周化装晚会

    第20周有趣的汉字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篇2一、指导思想:

    小学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与艺术水平,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初步培养了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九年义务教育湘版美术实验教材。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安排了四个新的学习领域。

    1、“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2、“设计、应用”(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梅花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3、“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4、“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四、教学要求:

    1、 知识教育要点

    (1)感知各种随意形状。

    (2)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

    (3)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

    (4)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2、 能力培养要点

    (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

    (4)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 审美教育要点

    (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五、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课时

    1 七彩飞虹 ……………………………………………………… 1

    2 飞旋的纸条 ……………………………………………………… 1

    3 民间玩具……………………………………………………………1

    4 小小手………………………………………………………………1

    5 月亮走我也走…………………………………………………………1

    6 蝶儿飞飞……………………………………………………………1

    7 划划印印 …………………………………………………………… 1

    8 踢踢腿弯弯腰………………………………………………………1

    9 纸拖鞋…………………………………………………………………1

    10 泡泡乐……………………………………………………………… 1

    11 彩球滚滚…………………………………………………………… 1

    12 小树快快长……………………………………………………… 1

    13 折纸动物…………………………………………………………… 1

    14 瓜果飘香…………………………………………………………… 1

    15 由小变大的画…………………………………………………… 1

    16 蚂蚁搬家……………………………………………he

    17 鼓儿响咚咚………………………………………………………… 2

    18 办家家……………………………………………………………… 1

    19 小动物 小人物……………………………………………………1

    20 你的家 我的家……………………………………………………1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篇3一、 全册教学目标:

    (一)绘画

    1、学习记忆画、想象画的画法,用这些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事物,体会表现的喜悦。

    2、用硬笔线描的方法,绘制简单动植物。

    3、继续学习以平涂为主的硬笔着色方法。

    (二)工艺

    1、学习简单的纸工、泥工、拼贴、拓印等技法。

    2、用撕、折、拼贴等方法,制作以纸工为主的简单图形。

    3、用团、搓、压、捏、拉、接等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工模型。

    (三)欣赏

    1、观赏有趣的动、植物。

    2、欣赏富有童趣的儿童画。

    3、欣赏儿童题材的美术作品。

    二、 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用水彩笔或蜡笔的形式进行平涂作画,描绘观摩、记忆、想象中的动植物,线条要求流畅,色彩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夸张,生动活泼,富有一种童趣。

    2、传授折纸的方法和步骤,并进行一系列练习。

    3、学习用费材料进行简单纸工制作练习。

    4、欣赏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及优秀儿童美术作品。

    (二)难点:

    1、在绘画训练中,要求达到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生动,富有儿童情趣以及创造性。

    2、在工艺制作中,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识图能力,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以及动脑创新能力。

    3、在欣赏过程中,提高欣赏表达能力,培养初步的鉴赏美的能力。

    三、 教学情况分析:

    该年级段学生在前一学期教学情况来看,这些学生学习接受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同时对工艺制作大感兴趣。

    但也有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在绘画上构图能力较差,色彩运用不够丰富,画面排放不够整齐,有零碎感,态度不够仔细。

    2、工艺制作上精细度不够,意图能力较差。

    3、优、差生差异太大。

    四、 措施:

    1、 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构图、上色、勾线等)的渗透。

    2、 要求在构图时饱满、大胆、略有夸张,富有童趣。

    3、 通过课堂讲评优秀作业与较差作业之间区别,让学生有互相学习的机会。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篇4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十九课。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xx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美术课程实验教材。

    本教材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富有情趣和启发性。通过组织学生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造型表现方面: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方面: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方面: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方面: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三、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1、画自己绘画课、1

    2、长呀长绘画课、1

    3、太阳绘画课 手工课(重点)、2

    4、漂亮的瓶子、2

    5、洗澡绘画课、1

    6、船绘画课(重点)、手工课、2

    7、手形的联想绘画课 手工课(重点)、2

    8、狮子大王手工课、1

    9、可爱的动物手工课、1

    10、介绍我喜爱的动物欣赏课、1

    11、春天的色彩绘画课、1

    12、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设计课手工课、1

    13、我们身边的线条绘画课、1

    14、下雨了绘画课、1

    15、童话城堡绘画课、1

    16、钓鱼手工课、1

    17、好吃的水果绘画课(重点)手工课、2

    18、伙伴绘画课、1

    19、花的世界绘画课手工课、2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篇5一、 全册教学目标:(一)绘画

    1、学习记忆画、想象画的画法,用这些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事物,体会表现的喜悦。

    2、用硬笔线描的方法,绘制简单动植物。

    3、继续学习以平涂为主的硬笔着色方法。

    (二)工艺

    1、学习简单的纸工、泥工、拼贴、拓印等技法。

    2、用撕、折、拼贴等方法,制作以纸工为主的简单图形。

    3、用团、搓、压、捏、拉、接等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工模型。

    (三)欣赏

    1、观赏有趣的动、植物。

    2、欣赏富有童趣的儿童画。

    3、欣赏儿童题材的美术作品。

    二、 全册重难点:(一)重点:

    1、用水彩笔或蜡笔的形式进行平涂作画,描绘观摩、记忆、想象中的动植物,线条要求流畅,色彩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夸张,生动活泼,富有一种童趣。

    2、传授折纸的方法和步骤,并进行一系列练习。

    3、学习用费材料进行简单纸工制作练习。

    4、欣赏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及优秀儿童美术作品。

    (二)难点:

    1、在绘画训练中,要求达到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生动,富有儿童情趣以及创造性。

    2、在工艺制作中,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识图能力,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以及动脑创新能力。

    3、在欣赏过程中,提高欣赏表达能力,培养初步的鉴赏美的能力。

    三、 教学情况分析:

    该年级段学生在前一学期教学情况来看,这些学生学习接受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同时对工艺制作大感兴趣。

    但也有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在绘画上构图能力较差,色彩运用不够丰富,画面排放不够整齐,有零碎感,态度不够仔细。

    2、工艺制作上精细度不够,意图能力较差。

    3、优、差生差异太大。

    四、 措施:

    1、 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构图、上色、勾线等)的渗透。

    2、 要求在构图时饱满、大胆、略有夸张,富有童趣。

    3、 通过课堂讲评优秀作业与较差作业之间区别,让学生有互相学习的机会。

    五、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1


    第1课 雪


    2


    第2课 水墨游戏


    3


    第3课 雕泥板


    4


    第4课 我的地图


    5


    第5课 美丽的盘子


    6


    第6课 春天的颜色


    7


    第7课 转转儿


    8


    第8课 校园真热闹


    9


    期中复习


    10


    期中考试


    11


    第9课 这是我呀


    12


    第10 课 纸线绳小浮雕


    13


    第11课 神奇的瓦楞纸


    14


    第12课 画味觉 画嗅觉


    15


    第13课 送你一个书签


    16


    第14课 中国民间玩具


    17


    第15课 外国民间玩具


    18


    第16课 好大一幅画


    19


    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篇6一、教学目的、要求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各个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制订如下:

    造型·表现: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二、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并能用英语表示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在教学中穿插双语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二)难点:

    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发表,并用简单的英语口语来表示。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充分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进行探究。

    4、领会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美术作品中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5、怎样使双语教学在美术课堂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三、教学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狠抓学生的行为教育,这学期的行为习惯(课堂纪律、绘画习惯)有明显好转,但还是不令人满意,这只能说明我的教学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所导致的结果,所以这学期要加倍努力工作,尽量让学生能在一种宽舒、融洽的氛围中学习美术,让所有学生轻松接受美术。其次,学生的学习差异很大,有多数学生基础很薄,有待加强练习、提高。

    四、措施: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最新!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4篇)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两个班的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三、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总共9课:《春天》、《放牧》、《手拉手》、《长鼻子》……让学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独唱等,这是一种以音乐为纽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赏有《杜鹃圆舞曲》、《春晓》、《牧童短笛》、《牧童》、《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小象》、《大象》、《火车波尔卡》《跳绳》、《小宝宝睡着了》、《摇篮曲》、《采蘑菇的小姑娘》、《铁匠波尔卡》、《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喜鹊串梅》、《猜花》等,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1.音乐表现要素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2)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木鱼、碰钟)

    (3)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2)乐曲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4.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9首。

    2.演奏

    (1)学习木鱼、碰钟、镲、大锣、鼓的演奏。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综合性艺术表演

    (4)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5)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

    (6)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3.识读乐谱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2.即兴创造

    (1)能够将词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

    (2)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

    (3)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

    3.创作实践

    (1)能够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与音乐。

    (2)能够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2)能够通过广播、电视、CD等传媒听赏音乐。

    (3)能够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2)能够用简明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3)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了解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

    (2)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接派情绪的音乐。

    五、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4.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六、教学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七、教学课时安排

    课题课时数

    第一课春天4课时

    第二课放牧3课时

    第三课手拉手4课时

    第四课长鼻子5课时

    第五课游戏4课时

    第六课美好的夜4课时

    第七课巧巧手5课时

    第八课时间的歌3课时

    第九课猜一猜4课时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二】

    一、基本情景分析: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景预计不均衡,情景参差不齐。所以,对不一样学生应用不一样教法,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

    (一)资料

    1、唱歌:共计21首。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唱歌姿势、坐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学习自然地呼吸,做到不耸肩;咬字清楚,口型正确。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随教师的要求整齐地开始和结束。18首歌曲能够基本背唱。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一样情绪、节奏、节拍的变化,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乐感的培养。

    4、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能够认真聆听音乐;欣赏中外优秀的儿童歌曲、民族和器乐曲;初步感受活泼、雄伟、优美、抒情等不一样情绪的歌曲与乐曲。

    5、音乐知识:学习的音乐知识: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

    (二)编排特点

    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课改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和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贯穿始终。

    本册教材的曲目选择,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听。在乐谱使用上运用了字母谱。还有自制打击乐器,创编小音乐剧、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三)教学条件及学生情景分析

    教学条件

    我校教学条件优越,各教室配备电子白板,录音机等,为教学供给了有力的保障

    学生情景

    一年级共两个班,共有学生45人,本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进取性较高,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进取与教师呼应。

    (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本事。

    四、改善教学工作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学习有关音乐教学的理论书籍,以课改为契机,推动音乐教学的课程改革,向科学的课改靠拢,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

    2、进取参加各种课改活动,注意经验的总结与整理。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学科教学资料的在整体教学之中的地位及作用。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后小结。

    4、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与考查。

    5、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本事。如:制作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6、平时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本事和实践操作本事的培养。

    以上是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会根据学生、工作具体情景进行适当的调整,并随时修改、完善本计划。

    五、课时安排

    (略)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三】

    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课改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和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贯穿始终。

    本册教材的曲目选择,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听。在乐谱使用上运用了字母谱。还有自制打击乐器,创编小音乐剧、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一年级第二学期音乐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将实践的过程转化为创新的过程。根据二年级的实际情况,制订音乐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以便圆满完成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

    二、一年级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唱歌:共计22首。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唱歌姿势、坐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继续学习自然地呼吸,做到不耸肩;咬字清楚,口型正确。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随教师的要求整齐地开始和结束。18首歌曲能够基本背唱。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节拍的变化,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继续学习音乐剧、集体舞、歌表演、音乐游戏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乐感的培养。

    3、器乐:继续认识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注意与律动、音乐剧、音乐游戏、歌表演等相配合。继续学习口风琴的基本指法及演奏方法,能够吹奏教材内简单的歌曲,可以进行简单的乐曲伴奏及表演;学习口琴的吹吸方法,可以演奏、表演简单的乐曲及歌曲。

    4、欣赏: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能够认真聆听音乐;欣赏中外优秀的儿童歌曲、民族和器乐曲;初步感受活泼、雄伟、优美、抒情等不同情绪的歌曲与乐曲。

    5、音乐知识:学习的音乐知识: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能够准确的拍读二拍子、三拍子等节奏。

    三、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鼓励学生自信地演唱、演奏,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

    四、教学要求: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

    2、注意音乐教学与各个领域间的有机结合。

    3、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4、建立民主、和谐、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5、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辅助音乐教学工作。

    6、因地制宜实施《新音乐课程标准》。

    7、落实器乐进课堂,做好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将器乐教学与其它音乐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五、年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本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与老师呼应。

    2、学习能力: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点,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并且掌握。教学实践活动中,有学困生,他们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感受能力、创作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相比有一定距离。教师将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帮助他们,使他们与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3、潜能开发:对于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为有特长的学生及学习较突出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六、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有关音乐教学的理论书籍,以课改为契机,推动音乐教学的课程改革,向科学的课改靠拢,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

    2、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注意经验的总结与整理。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学科教学内容的在整体教学之中的地位及作用。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后小结。

    4、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与考查。

    5、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如:制作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6、平时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会根据学生、工作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并随时修改、完善本计划。

    教学时间安排:

    时间内容

    2月21日—2月27日《再见吧冬天》、《小小雨点》

    2月28日—3月6日《我和小树来比赛》、我的创造

    3月7日—3月13日《大树妈妈》、《小宝宝睡着了》

    3月14日—3月20日《家家就是妈妈》、摇篮曲欣赏

    3月21日—3月27日《劳动最光荣》、《勤快人和懒惰人》

    3月28日—4月3日《快乐的小木匠》、律动、欣赏

    4月4日—4月10日《大鹿》、《守株待兔》

    4月11日—4月17日音乐剧、采集与分享

    4月18日—4月24日《哈里罗》、《彝家娃娃真幸福》

    4月25日—5月8日舞曲欣赏、集体舞

    5月9日—5月15日《数蛤蟆》、《颠倒歌》

    5月16日—5月22日《滑稽歌》、音乐游戏

    5月23日—5月29日《闪烁的小星》、《月儿弯弯》

    5月30日—6月5日《闪亮闪亮的小星》、欣赏及创造

    6月6日—6月12日《柳树姑娘》、《萤火虫》

    6月13日—6月19日《爱唱什么歌》、欣赏

    6月20——复习、评价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四】

    一、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必须的兴趣。但由于孩子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1、总情景: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一至四班的音乐教学,学生啥样还真的不明白呢。大部分以6周岁为主,但不足龄的也会有,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较宠溺,稳定性差,很好动,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小孩子肯定比较喜欢唱歌,能够感受音乐律动的美。

    2、学习习惯、心理特点:学生入学,活刚刚入学。天生活泼好动、烂漫天真,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构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团体主义观念还未构成,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构成的阶段。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景预计不均衡,情景参差不齐。所以,对不一样学生应用不一样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根据年龄特点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本事,让学生能够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资料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日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教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本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提出音乐教育要应对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一年级上册共编成8个主题单元,《好朋友》、《欢乐的一天》、《祖国您好》、《可爱的动物》、《爱劳动》、《小精灵》、《小小音乐家》、《过新年》。基本资料包括:欣赏、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研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低年级教材以图为主,欣赏曲主题旋律以图形谱为主,生动活泼。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歌唱的知识,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

    2、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形象等。

    3、学习乐理知识,能初步理解乐曲。

    难点:1、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

    2、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情操。

    3、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4、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

    5、重视学生鉴赏音乐的美。

    6、使学生逐步构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本事。

    四、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用自我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3、体验不一样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经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5、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6、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五、教学资料和要求

    1、能够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我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

    2、体验不一样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3、体验不一样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活动,配合歌曲、用身体做着动作。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律动、团体舞、音乐游戏、儿童歌舞等表演活动。

    六、教学措施

    1、聆听乐曲时,注意初听的完整性,给学生完整的印象,使学生对乐曲有良好的感受,并能哼出自我喜欢的旋律。

    2、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时,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分句听唱或纠正错误,在完整的听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辨本事、记忆本事。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进取性,使学生能够动起来听、动起来唱,全身心地感受音乐及音乐的欢乐。

    4、歌曲教学时,要重视范唱,并经过手势、表情的提示,随时纠正学生唱歌时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姿势,提醒学生不要大声喊叫,克服耸肩、伸颈等毛病,做到简便、自然、愉快地歌唱。

    5、教材中有很多表现动物的活动,在教学中,注意提示学生说出小动物的神态、动作,并模仿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使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6、低年级学生对乐曲的聆听以感受为主,多听曲目,增加感受,聆听每一曲,都要引导学生认真听辨,说出自我对乐曲所描绘的资料及音乐情绪的感受。引导学生随着乐曲做动作,用动作感受节拍。注意学生节拍感的培养。

    7、将编创与活动融入其他教学资料之中,构成教学的整体。

    8、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评价时应注意与学生的平等地位。能够学生间互评、自评、小组评等多种方式。

    9、学期末测试,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趣味化,重点突出培养学生歌曲的记忆本事。

    七、教学进度

    (略)

    【推荐!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五篇】相关推荐
    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

    即将迎来新学期的工作,紧跟学校的步伐,我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只有规划好新学期教学计划,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教学计划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供大家参考。一、指导思想:为了树立文明的行业新风,科学规范地带好班、上好...

    [热]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

    马上就要迎接新的学习了,根据我们自身的要求,我们需要着手撰写一份教学计划。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未来教学才会更有干劲!那么如何写一份教学计划?小编为你推荐《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希望您喜欢。春季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中班,本学期我班幼儿人数有所变动,转走5人,新来4人,共有48人。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