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计划
  • >导航
  • >关于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二)
  • 关于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二)

    发表时间:2022-05-16

    【www.jk251.com -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要充满活力,随着教学的推进,新一年的工作计划也要开始了。必须要写好了教学工作计划,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如何才能写好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二)”。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1.“磁铁”单元 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2.“我们自己”单元 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已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已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二、学情分析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磁铁”单元的学习学生是有良好的学习基础的。因为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许多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就成为教学的起点。 “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和“动物”之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元。从一年级开始,不同的观察活动都将感觉器官的观察活动作为一个活动重点来处理,学生对于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所以在感觉器官的认识活动中,重点呈现了感觉器官对于人认识世界所具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教学中的活动表现出从感觉入手到知觉判断的过程。三、教学目标1.“磁铁”单元(1)科学概念目标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一些物体对铁-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强弱不同,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 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钢针经过磁铁摩擦能变成小磁针,可以用来自制指南针。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2)科学探究目标能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能通过移动小车感受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能用语言、示意图初步描述观察到的磁铁实验现象,并由此开展基于证据的、初步的科学论证活动。能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倾听、评价对磁铁性质的想法。能仿制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3)科学态度目标能对磁铁及磁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表达有关磁铁的信息。能围绕磁铁的相关研究故出自己的猜测,并尝试用多种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常见的利用磁铁及其性质的产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应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实施过程。2.“我们自己”单元(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这些可以被观察和描述。 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具有学习的功能。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在不断生长。(2)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已身体内部的情况。 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事物。 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做出反应。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3)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如实讲述观察到的事实。 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能够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学研究的兴趣。 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必要的准备。四、单元科学词汇1.“磁铁”单元力: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力:向前推动物体的力。拉力:拉动物体的力。磁力: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和磁体的作用力。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一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我们自己”单元 身体:人或动物各生理组织构成的整体。 感觉器官:人体能够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一般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感觉:人对某一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如眼睛看到颜色是视觉,耳朵听到声音是听觉等。 感知:人通过一个或多个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后做出的分析,如一块白色的石头摸着又硬又凉。 比较:对比几种事物的相同和不同。反应:人体接收信息后引起的活动。 生长:人体的体重、身高等方面的增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五、具体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备注1

    2.28-3.6

    始业教育课2

    3.7-3.13

    1-1.磁铁能吸引什么3

    3.14-3.20

    1-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4

    3.21-3.27

    1-3.磁铁的两极5

    3.28-4.3

    1-4.磁极与方向6

    4.4-4.10

    1-5.做一个指南针清明假期7

    4.11-4.17

    机动8

    4.18-4.24

    1-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9

    4.25-5.1

    1-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劳动节放假10

    5.2-5.8

    第一单元学习梳理11

    5.9-5.15

    2-1.观察我们的身体12

    5.16-5.22

    2-2.通过感官来发现13

    5.23-5.29

    2-3.观察与比较14

    5.30-6.5

    2-4.测试反应快慢六一、端午节放假15

    6.6-6.12

    2-5.发现生长16

    6.13-6.19

    机动17

    6.20-6.26

    2-6.身体的“时间胶囊”18

    6.27-7.3

    学期总结评价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Jk251.coM编辑推荐

    2022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分享)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1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二、教材内容分析 六年级下册教科书由“小小工程师”“生物的多样性”“宇宙”和“物质的变化”四个单元组成。四个单元分别隶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生命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和“物质科学领域”。本册教科书的整体编排,以核心概念的进阶发展为线索,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同时兼顾了四个领域的年段安排,着力促进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小小工程师”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一个工程建造的系统过程。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房屋建造工程入手,以建造塔台为任务目标,让学生一步步地体验、学习工程的过程:明确任务—设计—建造(模型)—测试—评估—改进。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工程的各个要素,了解设计是工程的核心,同时渗透工程思维,体会到工程实践与科学探究的不同魅力,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学习,是基于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进行的。第 1~2 课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物入手,通过调查、统计等方法,认识到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第 3~5 课扩展到种群内不同生物个体的千差万别,引导学生构建地球生物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概念;第 3~6 课还组织了遗传变异及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存活、灭绝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第 7 课组织学生研究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研究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宇宙”单元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地球、月球等天体的认识基础上的再次扩展,通过对太阳系、星座和宇宙的逐步认识,学生初步形成宇宙是一个大系统的观点。第 1~3 课是对太阳系的认识,第 4~5 课是对星系的认识,第 6~7 课是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逐步扩大,对大尺度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发展。本单元的学习特点是通过建模并结合想象推理,这是学生认识宇宙的重要方法,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空间观念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也是本单元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此本单元还设计了一些课后需要学生持续观察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建构理解概念。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希望学生认识到宇宙是一个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星系构成;组成宇宙的星系或星体都在运动变化,分布在不同的宇宙空间并有不同的特征;宇宙是庞大的,但又是可以被人类探索、发现和认识的。“物质的变化”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物质科学领域”的总结单元。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经历了对物体特征、材料性能的研究实践,逐渐发展到对物质变化的探索。本单元从学生身边的物质变化现象开始研究,观察物质变化及其伴随的现象,认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学生的探索视野从身边熟悉的物质变化逐渐扩展到地球家园与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主要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特征,通过资料阅读、信息交流、推理论证等方法,发展正确的物质观。通过学习,学生将认识到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变化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物质世界,物质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本册四个单元,是整个小学阶段总结性的单元,也为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整册教科书的设计立足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考虑小学阶段的内容进阶,按照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精选探究实践的主题。在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助推下,帮助学生建构起相关科学概念,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打下扎实的基础。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2.一项工程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各系统内部需要协同工作。3.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4.工程无论大小都要经历相类似的建设过程。5.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设计需要经历不断改进的往复过程,直至满足建造要求。6.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需要集合多人的智慧共同协作完成。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搜集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信息。2.能结合自己家的住房,说出住房的基本结构(功能分区)及供水、采光、供暖等主要系统。3.通过查阅资料,能简述出住房及其他工程的建造过程。4.能举例说出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5.能根据建造塔台的具体任务,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制订出建造方案。6.能根据限制条件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塔台模型,并能用文字和绘图的方式表达创意。7.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并能宣讲自己的设计理念与思路。8.能按照评价表给定的指标测试塔台模型。9.能根据测试结果梳理塔台模型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提出改进设想。10.能正确评估本组与他组的塔台模型,反思并提出建议。11.能综合考虑各种建议,改进原设计方案,并基于调整后的设计方案对塔台模型进行重整。12.能自觉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科学态度目标: 1.对工程建设抱有极强的兴趣与探索愿望,对担当小小工程师的角色充满期盼。2.乐于投入建造塔台的工程实践之中,认识到细心、耐心、务实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3.乐于通过测试的方式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设计,体会坚持与信念的重要性。愿意4.与同学合作、交流与反思,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感受到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密切关系,认识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认识到工程是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付诸的行动,意识到人工世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 及时查漏补缺, 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时 间内 容备注12.28-3.6始业课;第 1 课 了解我们的住房;第 2 课 认识工程;23.7-3.13第 3 课 建造塔台;第 4 课 设计塔台模型;机动1课时33.14-3.20第 5 课 制作塔台模型;第 6 课 测试塔台模型;机动1课时43.21-3.27第 7 课 评估改进塔台模型;单元小结2课时53.28-4.3第 1 课 校园生物大搜索;第 2 课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机动1课时64.4-4.10第 3 课 形形色色的植物;第 4 课 多种多样的动物;清明假期74.11-4.17第 5 课 相貌各异的我们 ;第 6 课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机动1课时84.18-4.24第 7 课 保护生物多样性;单元小结2课时。94.25-5.1第 1 课 太阳系大家庭;机动1课时劳动节假期10

    5.2-5.8

    第 2 课 八颗行星;第 3 课 日食;机动1课时11

    5.9-5.15

    第 4 课 认识星座 ;第 5 课 夏季星空;机动1课时12

    5.16-5.22

    第 6 课 浩瀚的宇宙;第 7 课 探索宇宙;单元小结1课时13

    5.23-5.29

    第 1 课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第 2 课 产生气体的变化;机动1课时14

    5.30-6.5

    第 3 课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机动1课时六一、端午节假期15

    6.6-6.12

    第 4 课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第 5 课 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机动1课时 16

    6.13-6.19

    第 6 课 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第 7 课 美丽的化学变化;单元小结1课时17

    6.20-6.26

    期末复习18

    6.27-7.3

    期末复习及检测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2022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示例)


    一、教材分析

    1.整体情况

    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物体的运动”“动物的一生”和“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8个教学内容,共计24个教学内容。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10课时左右,预计一学期共需30课时。

    本册的三个单元虽然属于不同的领域,但都强调学生建构科学模型。例如,“物体的运动”单元引导学生建构机械运动中质点的模型,“动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建构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引导学生建构日地月的天体模型……这些科学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学生用科学的观点系统地认识世界。

    特别要注意的是,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其中大单元的组织形式,是为了体现科学概念的连贯性和综合性,挖掘科学探究中的思维和认知发展过程,将新课标中的每一个具体知识条目以最优的方式组织到一起。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是借鉴学习周期的策略,将探究活动的组织过程显性化,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一定是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共生的方式发生的。

    2.单元概述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本单元是将机械运动作为研究对象的主题单元。对于运动,学生有许多正确的生活经验,但也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无法准确描述某个物体的位置、习惯用感觉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等。本单元希望学生经过对机械运动的系统学习,对物体的位置、运动形式、运动速度等有初步的科学认识,由此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来重新审视现实世界中各种物体的运动。此外,本单元还将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从而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综合应用跨学科和跨领域知识,体会科学实践的成功和乐趣。

    本单元共8课,这8课的编排逻辑如下:第1到6课,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这三方面展开;第7课,设计制作;第8课,综合应用。本单元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其中第7课延伸到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 制造产品的活动”,第8课回归到本单元“物体的运动”的知识应用,实现跨领域的综合学习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本单元是研究动物生命周期的主题单元。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生命过程,这样的生命过程循环往复,使种族得以延续,呈现出动物的生命周期现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两条线索:一条是研究蚕的生命周期现象;另一条则是由蚕拓展到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在此过程中认识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常见的动物类别。本单元的饲养、观察、记录、交流、展示等活动贯穿始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录、整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形成结论等能力。

    本单元共8课,包括两条线索,第1、3、4、5、6课以蚕为主要研究对象,呈现了蚕的生命周期现象。第2、7、8课是对蚕卵、蚕的繁殖、蚕的一生认识的延伸,引导学生形成对更多动物卵、繁殖和动物一生的认识,从个别到一般,逐步构建动物生命周期模型,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类别的动物。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本单元是研究三个天体的本质特征以及相互关系的主题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三个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地球上万物正常运作的基础,人类一直保持着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探索热情,小学生也是如此。本单元将通过观察活动、模拟实验、制作海报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三个天体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本单元也将充分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享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共8课,通过学习,学生对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天体的认识将更上一层楼。前3课学生将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的光影关系。第4到第7课,学生将对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有足够认识,同时逐步探索三者关系。第8课,学生将通过制作主题海报的形式,对地球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索。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多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1.“物体的运动”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物体的运动有不同形式。

    ●物体的运动按运动轨迹(运动路线)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可以用“当运动距离相同时,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和“当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运动距离的长短”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

    (2)科学探究目标

    ●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描述某个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通过观察和比较,记录和描述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

    ●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借助秒表、软尺等工具进行测量,并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

    ●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制作、评价、改进自己小组的“过山车”。

    ●基于探索活动中获得的信息,开展基于证据的科学论证活动。

    (3)科学态度目标

    ●亲历对物体运动的探究活动,表现出相应的探究兴趣。

    ●采用合适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讲述有关物体运动的信息。

    ●体会到重复测试在提高证据有效性中的意义。

    ●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过程。

    ●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2.“动物的一生”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像蚕一样,动物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不同动物从生到死经历的时间不同,具体过程也不相同。

    ●动物有卵生和胎生等不同的繁殖方式。

    ●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动物与植物以及其所生活的环境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动物生存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适宜的条件。

    ●动物可以分为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不同的类群,每类动物都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同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制订研究蚕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

    ●能根据观察计划进行长期观察,研究蚕的一生。

    ●能运用摄像、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使用观察记录表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能基于证据描述蚕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

    ●能利用建模的方法呈现昆虫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

    ●能抓住主要特征对动物及动物卵进行分类。

    ●能根据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对蚕的生长发育的趋势进行预测。

    ●能对自己饲养和观察蚕的过程、方法进行反思和评价。

    (3)科学态度目标

    ●对饲养蚕以及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表现出浓厚兴趣。

    ●能客观记录蚕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能坚持不懈对蚕的一生进行长期观察。

    ●能在养蚕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可爱和可贵。

    ●愿意与人分享养蚕经验和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先进的技术有利于人类进行有效的科学研究。

    ●了解人类生活可能对生物环境造成破坏。

    ●初步具有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一天之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地球是一个液态水资源十分丰富的星球。

    ●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2)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观察比较图片的方式获取天体信息,并描述天体的外部特征。

    ●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推理、论证实验猜想。

    ●能使用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模拟实验结果。

    ●能在一天之中坚持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情况,制作和使用简易日晷。

    ●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加工、筛选和整理资料。

    ●能利用维恩图的方式收集、整理、对比两个天体的信息特征。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对探索天文保持兴趣。

    ●通过模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根据有说服力的事实证据调整自己的观点。

    ●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探究,体会发现规律的乐趣。

    ●愿意与他人合作,善于分工协作,乐于分享自己的收获。

    ●能用科学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别人意见,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亲历人类认识和探索宇宙的过程,感受技术的进步对人类认知深度的推动作用。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发现和掌握能对人类生活、技术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意识到与其他星球相比较,地球是十分特别的星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地球。

    四、主要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前概念,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

    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5.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6.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五、教学进度表

    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备 注

    1

    2.28-3.6

    开学第一课2

    3.7-3.13

    运动和位置3

    3.14-3.20

    各种各样的运动4

    3.21-3.27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5

    3.28-4.3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6

    4.4-4.10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清明假期7

    4.11-4.17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8

    4.18-4.24

    我们的过山车、测试过山车9

    4.25-5.1

    第一单元复习劳动节放假10

    5.2-5.8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1

    5.9-5.15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2

    5.16-5.22

    蚕长大了13

    5.23-5.29

    蚕变了新模样14

    5.30-6.5

    茧中钻出了蚕蛾六一、端午节假期15

    6.6-6.12

    蚕的一生16

    6.13-6.19

    动物的繁殖17

    6.20-6.26

    动物的一生18

    6.27-7.3

    复习与检测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特别是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内容需要配合气温和实际生长情况进行教学。

    2022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示例)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多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限制,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

    由于本学期探究的多是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规律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强调实验前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学生还将面临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要求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情况

    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由“植物的生长变化”“电路”和“岩石与土壤”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8个教学内容,共计24个教学内容。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8课时,加上复习和检测时间,预计一学期共需30课时。

    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其中大单元的组织形式,是为了体现科学概念的连贯性和综合性,挖掘科学探究中的思维和认知发展过程,将新课标中的每一个具体知识条目以最优的方式组织到一起。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是借鉴学习周期的策略,将探究活动的组织过程显性化,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一定是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共生的方式发生的。

    2.单元概述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本单元共8课,从种子开始,追随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按照植物新器官出现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与一年级的《植物》、《动物》单元以及三年级的《动物的一生》单元形成学习进阶。本单元以种植绿色开花植物和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活动为主要线索,在实践活动中发现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发现种子萌发先发育出根、再长出茎和叶,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会开花、结果、长出新的种子。伴随着植物新器官的出现,引领学生观察各器官的形态结构,探究植物体器官的功能,初步建立植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认知。组织学生经历这样的科学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栽培植物的方法,发展学生进行长期观察记录的能力,以及根据观察现象推测植物未来生长变化的趋势等科学研究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和珍爱生命的自觉。

    第二单元“电路”

    学生对电非常好奇,但碍于用电安全的考虑,学生平时对电的研究是非常有限的。本单元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电是可以在特定的物质中流动的,电是我们生活中重要能源的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并学会安全用电。整个单元的编排结构严密,学生从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课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在本单元中,学生使用的是电池这样一个安全的电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电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电,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家里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把安全用电的教育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

    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

    岩石和土壤的特性反映了它产生的环境和条件,是研究地球运动变化历史的重要客观依据,通过研究岩石和土壤,我们能够知道地球演变的许多故事。为此,本单元的设计不只是引导学生观察并初步建构岩石与土壤在特征、组成、类别等方面的科学概念,更重要的是将岩石和土壤放在一个更加广阔和深层次的视野下来展开学习,即岩石和土壤本身的意义与价值。具体来说,第1课作为起始课,主要从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故事的视角,拉开本单元学习的序幕,2-7课,带领学生们探究岩石和土壤的组成、类别及特征等知识,构建起相关科学概念,培养相应科学探究能力,第8课作为总结课,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回顾与梳理,认识到岩石、矿物和土壤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对岩石、矿物和土壤的认识获得整体提升。

    三、教学目标

    1.“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植物种子多种多样,大小、形状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乳。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新的植物是由胚发育来的。

    ●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会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

    ●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种子内部结构的探究兴趣。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种子是人类的主要粮食资源,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电路”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电路是包括电源、导线、用电器在内的闭合回路,可以用开关来切断和闭合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

    ●知道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极不容易导电。

    ●知道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能源,它可以驱动用电器做很多工作。

    ●知道电有时是非常有危险的,知道安全用电的知识。

    (2)科学探究目标

    ●组装简单的电路。

    ●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

    ●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

    ●给房间设计简易的照明电路。

    (3)科学态度目标

    ●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岩石与土壤”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岩石和土壤记录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不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土壤的形成是岩石风化作用的结果。

    ●土壤具有一定的成分,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岩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资源。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多种方法,描述和记录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特征。

    ●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将事实与认识相关联,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能根据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对它们进行识别。

    ●会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3)科学态度目标

    ●欣赏岩石和矿物晶体的美。

    ●培养收集研究岩石和矿物的兴趣。

    ●认识到使用多种方法认识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性。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岩石、矿物和土壤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自然资源,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并合理开发与利用。

    四、主要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前概念,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

    2.落实实验材料,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5.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6.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7.收集和整合资源,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预定教学内容

    实际教学调整备注

    1

    2.28-3.6

    始业教育课

    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2

    3.7-3.13

    1.2种植凤仙花

    1.3种子长出了根

    3

    3.14-3.20

    2.1电和我们的生活

    2.2点亮小灯泡

    4

    3.21-3.27

    2.3简易电路

    2.4电路出故障了

    5

    3.28-4.3

    1.4茎和叶

    机动

    6

    4.4-4.10

    2.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2.6导体和绝缘体

    清明假

    7

    4.11-4.17

    2.7电路中的开关

    2.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

    8

    4.18-4.24

    期中复习

    期中测验

    9

    4.25-5.1

    3.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劳动节假

    10

    5.2-5.8

    五一放假

    11

    5.9-5.15

    1.5凤仙花开花了

    3.3岩石的组成

    12

    5.16-5.22

    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3.5岩石、沙和黏土

    13

    5.23-5.29

    3.6观察土壤

    3.7比较不同的土壤

    14

    5.30-6.5

    1.6果实和种子

    3.8岩石、土壤和我们

    六一、端午节假

    15

    6.6-6.12

    1.7种子的传播

    1.8凤仙花的一生

    16

    6.13-6.19

    期末复习

    17

    6.20-6.26

    期末复习

    期末测验

    18

    6.27-7.3

    机动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分享)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3、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50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504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504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分享)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总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和思想,逐步形成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

    2、已有知识经验: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

    3、学习心理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各单元目标: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沉和浮”。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本单元设计的对物体沉浮的解释有两条途径,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释沉浮现象。因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将物体的沉浮原因定位在物体的密度上。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密度概念要求过高,因此,教科书没有直接出现密度概念,而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用同体积的重量作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密度的前科学概念。

    石块放人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人水中,浮起来了。沉和浮是学生见过的十分熟悉的现象。一方面,学生对于“沉和浮”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对于“沉和浮”他们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例如“在水中,钢铁会沉下去,用钢铁制造的轮船却为什么能浮呢?”“潜水艇为什么既能潜人水下,又能浮出水面呢?”

    人们对浮沉现象的关注已经有几千年了。表面上看是一些物体在液体中上浮而另一些物体下沉,实际上涉及了许多变量。这些变量包括物体的体积、重量和液体的密度,归根结底,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有关(阿基米德定律)。有许多人试图去寻找一个简单的规则来解释这个现象,如他们通常说:“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些不精确的概念同样存在于学生的认识中。

    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描述的语言可能和科学家精确的定义不很相同,但通过这些探究可以修正或完善他们的想法,使他们在理解上得以提高。这个探究过程会使学生认识到他们也可以弄明白事物的规律。

    二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3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1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孩子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孩子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孩子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所教年级孩子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孩子五个班。这些孩子是新课改后的孩子,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孩子。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孩子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孩子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孩子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孩子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孩子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5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5)课,以孩子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孩子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孩子“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6---9)课,以“孩子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孩子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0--14)课,以“孩子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孩子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孩子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15---19)课,以‘‘孩子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孩子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0.-22)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6.(23、24)课,以“孩子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孩子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单的器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种养,植物外部特征与生长情况的观察,以及生活中其它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了解等,初步培养孩子“模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的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孩子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教材主要围绕“走近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孩子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孩子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重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使孩子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⒈措施∶从孩子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孩子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孩子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孩子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孩子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孩子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第1课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二十二周 期末考试

    第二周 第2、3课 第十二周 第13、14课

    第三周 第4 、5课 第十三周 第15、16课

    第四周 第6、7课 第十四周 第17、18课

    第五周 第8课 第十五周 第19课

    第六周 第9课 第十六周 第21、20课

    第七周 第11、、10课 第十七周 第22、23课

    第八周 第12课 第十八周 拆装玩具

    第九周 机动 第十九周 科学探索的故事

    第十周 复习 第二十、二十一周 机动

    二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2一、学情分析

    XX小学二(2)班共有33人,他们度过了一年愉快的校园生活,通过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和健康教育课、讲座等一系列的活动,他们已经了解了最基础的健康卫生知识,并养成了一定的健康卫生习惯。但学生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和身心素质还需不断培养,不断地坚持。

    二、教学目标

    1、增进“健康意识”,促进“自我保健”习惯的养成,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帮助孩子巩固胃与肠的知识,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胃,并知道如何预防急性肠胃炎。

    3、帮助孩子巩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变质腐烂的的食物的卫生习惯的养成。

    4、帮助孩子了解怎样预防蛔虫病、蛲虫病、细菌性痢疾。

    5、帮助孩子了解腹痛不能盲目服用止痛药、如何保护皮肤、怎样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及如何和同学友好相处。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有教案上课。

    2、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成立各班卫生委员为成员的健康教育督查小组,定期检查和公布学生健康教育情况。

    4、加强常见病预防。利用上课、录像、广播、卫生专栏、卫生知识讲座、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近视、肠道蠕虫、贫血与营养不良、龋齿、沙眼、地方病的预防。

    5、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开展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检查,做到每天有检查,一周有评比,学期有表彰,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提高健康水平。

    6、加强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多利用课外知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培学生兴趣爱好,注意平时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积累卫生知识,保健身体,以良好的生理、心理状况投入学习。

    二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3

    本学期,按照“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将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抓好卫生管理工作,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现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1、在学校主管领导的指导下,制定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计划。

    2、继续做好晨检工作,对因病缺勤学生做好追踪调查,发现一个班级内缺勤人数有暴发趋势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告校领导。如确诊是传染病,应立即上报疾控中心。

    3、处理好学生的常见疾病和外伤,有针对性地搞好预防工作,要和附近医疗单位建立联系,对急诊和转诊能及时进行处理,保证医治。

    4、狠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学校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认真做好预防工作,春夏季节呼吸道,肠道传染病高发,通过晨检要求教室多通风,教导学生多喝水,多参加户外活动,以避免传染病流行。

    5、作好药品和器械的添置,同时作好各种消毒准备工作,时刻为师生就诊作好准备,做到小伤、小病、常见病就校处理,使学校卫生工作正常运转。

    6、保证医务室的整洁,保管和使用好卫生器械,卫生器械帐目清晰,完整、准确,经常检查器械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并给予处理。

    7、经常向校长提供有关学校卫生情况及改进措施,向领导汇报卫生经费使用情况及卫生器械情况。

    8、做好医务室档案、资料的分类管理,有空缺的资料及时补充完整。

    9、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为学生健康努力工作。

    此外,本学期安排我从事二年级心理课的教学工作,由于刚开展这门课程,且没有课本,我将通过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以及多种课堂教学形式,针对二年级的学生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心理课教学具体计划如下: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选好课题,幻灯片制作尽量新颖、别致。

    2、没有课本,课堂教学难免枯燥,我将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比如小游戏、讲故事、观看视频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3、针对二年级学生还比较小,存在的心理问题少,课程内容要求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积极乐观的心态,开朗自信的性格。

    4、平时多学习有关心理学的书籍,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再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

    5、由于缺少教学经验,所以在平时还要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多和他们交流,多吸取经验。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精选)


    一、 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的音乐课。 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比较感兴趣,

    上课也较认真。 女生的对音乐中的音准的把握、 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

    生要好。 学生们的唱歌习惯有所好转, 但聆听的习惯不尽人意, 总对有一点熟悉

    的歌曲自然地哼唱出来。 也有可能与他们爱表现的心理有关。 他们不能长时间安

    静地欣赏一首乐曲, 根据音乐展开想象的能力还不够好; 但是欣赏简短的歌曲时

    他们还是饶有兴趣的, 大多数能简单地描绘出歌曲的意境, 比较容易听出乐曲的

    速度、 力度与情绪的变化。

    二、 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总共 8 课, 分别是《春天来了》 、 《难忘的歌》 、 《飞呀飞》 、

    《美丽的家园》 、 《快乐的舞蹈》 、 《兽王》 、 《跳动的音符》 、 《新疆好》 ,

    其中歌曲有《大树妈妈》 、 《新疆是个好地方》 、 《我爱雪莲花》 等歌曲。 让学

    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 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

    动, 如: 齐唱、 独唱等, 这是一种以音乐为纽进行的人际交流, 它有助与学生养

    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欣赏有《春之歌》 等, 以审美为

    核心, 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 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 使学生逐步

    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 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三、 教学目标

    (一) 感受与鉴赏

    1. 音乐表现要素

    (1) 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2) 感受乐器的声音。 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 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 长短

    不同的音。

    (3) 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 速度的变化。

    2. 音乐情绪与情感

    (1) 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 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2) 乐曲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3. 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儿歌、 童谣、 进行曲和舞曲, 能够通过模唱、 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

    应, 能够随着进行曲、 舞曲音乐走步、 跳舞。

    4. 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不同国家、 地区、 民族的儿歌、 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 初步感

    受其不同的风格。

    (二) 表现

    1. 演唱

    (1) 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 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 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3)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 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 能用不同的力度、 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 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五首。

    2. 综合性艺术表演

    (1) 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2) 能够配合歌曲、 乐曲用身体做动作。

    (3) 能够在律动、 集体舞、 音乐游戏、 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3. 识读乐谱

    (1) 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2) 能够用声音、 语言、 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3) 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三) 创造

    1. 探索音响与音乐

    (1) 能够运用人声、 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 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 音色、 长短和高低。

    2. 即兴创造

    (1) 能够将词语、 短句、 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 速度、 力度等加以表现。

    (2) 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

    (3) 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

    3. 创作实践

    (1) 能够用线条、 色块、 图形, 记录声音与音乐。

    (2) 能够用人声、 乐器或其他音源, 创作 1——2 小节节奏或旋律。

    (四) 音乐与相关文化

    1. 音乐与社会生活

    (1) 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2) 能够通过广播、 电视、 磁带、 CD 等传媒听赏音乐。

    (3) 能够参加社区或乡 村的音乐活动。

    2. 音乐与姊妹艺术

    (1) 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2) 能够用简明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3) 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3.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 能够了解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

    (2) 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 接派情绪的音乐。

    四、 教学重点

    1. 能自然流畅的唱歌,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 使

    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3. 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 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自

    信心,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 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 教学措施

    1. 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 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 课堂形式设计多样, 充满知识性、 趣味性、 探索性、 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并注

    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用轻松的课

    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 因材施教, 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 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 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 丰富课外音乐活动, 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 使学生在平时生活

    中学习音乐。

    6. 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 在本校多实施, 使学生开阔眼界。 教师从中总结经

    验。

    六、 教学进度安排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表

    教学 进度 安 排 表

    周次教 学 内 容目 标 和 要 求

    德育点

    1-2第一单元: 春天来了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 演唱《大树妈妈》、

    《郊游》 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

    乐器。

    3.认识“0” 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 的节奏。

    2

    热爱大

    自然

    3-4第二单元: 难忘的歌

    1、 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

    歌》, 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 了解共产儿

    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 启发学生热爱

    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并能用坚定、 有力的声音

    演唱歌曲。

    2、 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2

    热爱祖

    5-6第三单元: 飞呀飞

    1、 通过本课内容的聆听和表演, 感受音乐所表现的

    “飞” 的形象。 渗透热爱大自然、 保护动物的教育。

    2、 能演唱并准确唱出四个唱名的歌。

    3、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

    保护小

    动物

    7-8第四单元: 美丽家园

    1、 通过聆听和演唱, 感受草原歌曲的不同情绪, 学

    习表现歌曲的不同音乐情绪。

    2、 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发音练习。

    2

    热爱及

    保护我

    们的家

    9-10

    第五单元:

    快乐的舞蹈

    1、 了解及聆听《加伏特舞曲》 和《霍拉舞曲》

    2、 通过聆听和演唱, 感受乐曲和歌曲的舞蹈性。 并

    能用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 培养动作的协

    调性。

    2

    热爱生

    11-12 第六单元: 兽王

    1、 通过聆听和演唱, 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

    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 提高保护动物的

    意识。 2、 能用打击乐及自制乐器尝试编创有情景的

    打击乐合奏。

    2

    保护动

    13-14

    第七单元:

    跳动的音符

    1、 通过聆听和演唱, 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 学习表

    现歌曲的不同音乐情绪。

    2、 学习发音练习和力度几号。

    2

    热爱学

    15-16 第八单元: 新疆好

    1、 通过聆听本课歌(乐)曲, 使学生感受新疆风格的

    音乐与舞蹈。 并通过维吾尔族舞蹈动作的学习实践,

    感受维族舞的美。

    2、 学习用热烈欢快的情绪、 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

    唱歌曲。

    2

    热爱祖

    17

    乡 间的歌, 游戏宫,

    欢乐谷

    指导学生用纯真、 优美的声音唱好这首歌, 并对学

    生进行艰苦朴素的传统教育。

    2

    爱学习

    爱生活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范文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大部分同学有责任心,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向上,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常会出现喊歌现象,导致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5、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6、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7、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8、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9、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10、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

    1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12、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着。 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1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14、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共编成8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充分考虑到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并开展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作为全新的教材,此书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的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以审美为中心;3、以文化为主线;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一潭死水。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课程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本教材就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教材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他自身的体系,音乐也不例外,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这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所造成的。无论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他们都与各种形式的时间活动密不可分。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延长、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时间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让学生爱听、爱唱。另外还有自制乐器、创编小品、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五、改进教学的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5、总结每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指出,在下一节课中增加练习,对学生感兴趣的、能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总结出来,加以提倡发扬。

     6、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反思,想相应的对策,可以向其他老师请教并交流。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锦集9篇

    时间一晃而过,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学计划,就是在准备做教学计划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1教材分析

    二年级用的是《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这套书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一潭死水。

    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课程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

    本教材就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教材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

    朗朗上口,让学生爱听、爱唱。另外还有自制乐器、创编小品、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培养目标

    音乐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的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因而其对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回有所不同。音乐本身就具有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所以一切的音乐教学活动都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给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1、从聆听有关"春"的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展开想象、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要保护环境,不能破坏生态,这样才能永远看见春天。

    2、从充满童趣的作品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教育学生要珍惜童年的大好时光,从不同风格的乐曲中感受不同音乐作品的情绪并能听辩独奏乐器的音色。

    3、聆听表演中外牧童题材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

    4、在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的感染下,进异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欣赏、表演爱国主义题材的音乐作品,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5、教育学生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2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二年级段的音乐教学,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得比较透彻,毕竟相处一学期了,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常会出现喊歌现象,导致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二、教学目的要求及重难点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着。

    2、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 教学的具体措施与要求

    (一)创设情境 ,培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使学生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利用教具,培养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

    (二) 精选教法,快乐学习 ,提高音乐教学实效

    1、 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

    2. 趣味游戏,快乐学习

    无论是什么样的游戏对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愿意参与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

    3、以“赛”激趣促学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这一点,实现教学目的。

    (四)教学渗透,展开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开放的音乐教学

    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应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践辩正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主带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开放音乐教学过程,应为学生拓展音乐学习空间,创设广阔的自主创新的音乐学习环境。

    2、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

    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指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而不是机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这一理论说明音乐具有动态的特征,应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行、走、跑、跳、拍手、点头等动作来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四.课程安排

    第一课 《春天来了》 2课时

    第二课 《难忘的歌》 3课时

    第三课 《童趣》 3课时

    第四课 《快乐的舞蹈》 3课时

    第五课 《兽王》 2课时

    第六课 《愉快的劳动》 3课时

    第七课 《小音乐家》 3课时

    第八课 《静静的》 3课时

    第九课 《飞呀飞》 2课时

    第十课 《跳起舞》 3课时

    游戏宫 有趣的运动会 2课时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3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二年级段的音乐教学,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得比较透彻,毕竟相处一学期了,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常会出现喊歌现象,导致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二、教学目的要求及重难点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着。

    2、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 教学的具体措施与要求

    (一)创设情境 ,培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使学生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利用教具,培养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

    (二) 精选教法,快乐学习 ,提高音乐教学实效

    1、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

    2. 趣味游戏,快乐学习

    无论是什么样的游戏对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愿意参与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

    3、以“赛”激趣促学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这一点,实现教学目的。

    (四)教学渗透,展开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开放的音乐教学

    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应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践辩正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主带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开放音乐教学过程,应为学生拓展音乐学习空间,创设广阔的自主创新的音乐学习环境。

    2、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

    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指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这一理论说明音乐具有动态的特征,应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行、走、跑、跳、拍手、点头等动作来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4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方面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演唱时很开心、充满了感情。每名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音乐方面比较差的同学在班中占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准不佳,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视谱不会等。这些学生对音乐课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也学不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小学音乐二年级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

    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三、教学目的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4、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5、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6、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7、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8、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9、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10、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1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1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13、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14、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15、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16、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学措施

    1、 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2、 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

    3、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求使学生掌握知识。

    4、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性。

    5、 加强自身基本功训练,提高工作水平。

    6、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工作尽职尽责。

    7、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8、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9、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10、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五、课时安排:

    二年级本学期每周上两节音乐课,共十二单元,每三节课上一单元音乐课,期中考试复习一周的音乐课,根据平时学生课堂上的各方面表现和期末音乐成绩测查,得出学生的总成绩,报与学校。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5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律动,创编等。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渐渐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能力。律动:要求学生配合音乐,跟老师示范,在技能训练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每班人数多、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演唱

    (1)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2)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能够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1)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2)能够配合歌曲、音乐用身体做动作。

    (3)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4、识读乐谱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5、创作实践

    (1)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3、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

    4、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教学难点: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难点: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素材,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表演。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多渠道的创造自制打击乐器。

    五、教学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六、教学进度安排

    课 题 课时数

    第一单元 到郊外去 4课时

    第二单元

    进行曲 3课时

    第三单元 劳动最光荣 4课时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5课时

    第五单元 五十六朵花 4课时

    第六单元 童谣 4课时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6

    曾听过一位专家对于好课的评价,他认为:好课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运用多种感官全方位的参与学习;好课应该是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不是单纯地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而是增长学生的智慧;好课应该为每一个人的参与提供机会,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好课应该能让学生受益一生,对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

    在倡导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今天,你教我学、你说我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所代替。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音乐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音乐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不少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本学期我将遵循音乐教学中培养兴趣,精选教法这条途径进行教学: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二、三、五、六年级音乐教学工作。低、中、高三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参差不齐,个性差异很大。因此要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音乐教育的规律以及设计教材内容与教学形式,通过各种富有新意的音乐栏目,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并将音乐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各环节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从对音乐的简单认识到音乐具有的的内在魅力,让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教学目的要求及重难点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

    2、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的具体措施与要求

    (一)创设情境 ,培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他们获得直接的体验,并激发其创造的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需要,创设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电教媒体能产生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生动、更具有吸引力,从而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条件。

    2、利用教具,培养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思维能力弱,但感性认识相对较强,生动、鲜艳的教具格外被孩子们所喜爱。因此,在课堂教育中,运用与课文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直观教具,既形象直观,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实物、图片、录音设备等现代教学手段,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认识从无声走向有声,从单调走向多彩,从单一走向多元,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心理活动,获得更为新奇、深刻的印象。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勤思考、勤总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最主要的是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二) 精选教法,快乐学习 ,提高音乐教学实效

    儿童如同一株花苗,要浇之以爱,灌之以鼓励,她才能绽放美艳的花蕾。因此,音乐教师应有意营造一种非常宽松、活泼、自由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王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状态。这样,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开心。

    1、 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们进行集体演唱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王国”。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应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为学生提供“动起来”的机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获得知识、掌握新技能。

    2. 趣味游戏,快乐学习

    无论是什么样的游戏对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愿意参与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音乐课堂借助游戏,使得教师乐之教,教的.新,学生乐之学,学的活。教育在发展,教学手段要革新,教学艺术要提高,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勤奋钻研,投身教改,才能开拓一条成功的课堂教学之路!

    3、以“赛”激趣促学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渗透,展开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开放的音乐教学

    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体现人的个性。而主题活动恰恰就能提供这样的自由。游戏、表演等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

    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2、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

    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指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这一理论说明音乐具有动态的特征,应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行、走、跑、跳、拍手、点头等动作来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

    四、方法措施

    1、开学初,探讨新的音乐教学方向,以便指导音乐教学。

    2、坚持常规月查,把好备课、上课质量关,保证教学高标准的正常进行,并及时公布总结,以便改进音乐教学。

    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如正确的站姿,练声,练耳,视唱,唱歌习惯。

    4、充分利用学校的可用资源。如:各种音乐器材、多媒体设施等,充分体现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

    4、利用课堂、课余时间对音乐方面有一定天赋的学生进行指导, 让他们沿着自己的特长方向去发展,在班级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充分去展示,让其体会成功的喜悦,进而激起他们的创作火花,在锻炼中不断进步,达到在高年级后能进行创编活动。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7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3人,其中男同学20人,女同学13人。大部分同学有责任心,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向上,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常会出现喊歌现象,导致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二、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共编成8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充分考虑到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并开展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作为全新的教材,此书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的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以审美为中心;

    3、以文化为主线;

    4、加强实践与创造。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一潭死水。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课程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本教材就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教材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他自身的体系,音乐也不例外,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这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所造成的。无论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他们都与各种形式的时间活动密不可分。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延长、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时间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让学生爱听、爱唱。另外还有自制乐器、创编小品、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三、教学目的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5、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6、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7、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8、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9、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10、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11、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

    12、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13、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着。

    14、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15、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16、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三、具体目标

    教学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1、总结每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指出,在下一节课中增加练习,对学生感兴趣的、能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总结出来,加以提倡发扬。

    2、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反思,想相应的对策,可以向其他老师请教并交流。

    课时安排

    七、教学进度和活动安排(略)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8

    曾听过一位专家对于好课的评价,他认为:好课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运用多种感官全方位的参与学习;好课应该是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不是单纯地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而是增长学生的智慧;好课应该为每一个人的参与提供机会,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好课应该能让学生受益一生,对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

    在倡导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今天,你教我学、你说我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所代替。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音乐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音乐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不少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本学期我将遵循音乐教学中培养兴趣,精选教法这条途径进行教学: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二、三、五、六年级音乐教学工作。低、中、高三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参差不齐,个性差异很大。因此要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音乐教育的规律以及设计教材内容与教学形式,通过各种富有新意的音乐栏目,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并将音乐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各环节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从对音乐的简单认识到音乐具有的的内在魅力,让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教学目的要求及重难点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

    2、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的具体措施与要求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他们获得直接的体验,并激发其创造的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需要,创设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电教媒体能产生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生动、更具有吸引力,从而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条件。

    2、利用教具,培养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思维能力弱,但感性认识相对较强,生动、鲜艳的教具格外被孩子们所喜爱。因此,在课堂教育中,运用与课文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直观教具,既形象直观,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实物、图片、录音设备等现代教学手段,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认识从无声走向有声,从单调走向多彩,从单一走向多元,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心理活动,获得更为新奇、深刻的印象。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勤思考、勤总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最主要的是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二)精选教法,快乐学习,提高音乐教学实效

    儿童如同一株花苗,要浇之以爱,灌之以鼓励,她才能绽放美艳的花蕾。因此,音乐教师应有意营造一种非常宽松、活泼、自由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王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状态。这样,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开心。

    1、 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们进行集体演唱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王国”。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应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为学生提供“动起来”的机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获得知识、掌握新技能。

    2。趣味游戏,快乐学习

    无论是什么样的游戏对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愿意参与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音乐课堂借助游戏,使得教师乐之教,教的新,学生乐之学,学的活。教育在发展,教学手段要革新,教学艺术要提高,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勤奋钻研,投身教改,才能开拓一条成功的课堂教学之路!

    3、以“赛”激趣促学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渗透,展开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开放的音乐教学

    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体现人的个性。而主题活动恰恰就能提供这样的自由。游戏、表演等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

    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2、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

    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指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这一理论说明音乐具有动态的特征,应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行、走、跑、跳、拍手、点头等动作来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

    四、方法措施

    1、开学初,探讨新的音乐教学方向,以便指导音乐教学。

    2、坚持常规月查,把好备课、上课质量关,保证教学高标准的正常进行,并及时公布总结,以便改进音乐教学。

    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如正确的站姿,练声,练耳,视唱,唱歌习惯。

    4、充分利用学校的可用资源。如:各种音乐器材、多媒体设施等,充分体现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

    4、利用课堂、课余时间对音乐方面有一定天赋的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沿着自己的特长方向去发展,在班级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充分去展示,让其体会成功的喜悦,进而激起他们的创作火花,在锻炼中不断进步,达到在高年级后能进行创编活动。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9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3人,其中男同学20人,女同学13人。大部分同学有责任心,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向上,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常会出现喊歌现象,导致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二、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共编成8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充分考虑到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并开展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作为全新的教材,此书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的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以审美为中心;3、以文化为主线;4、加强实践与创造。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一潭死水。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课程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本教材就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教材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他自身的体系,音乐也不例外,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这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所造成的。无论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他们都与各种形式的时间活动密不可分。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延长、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时间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让学生爱听、爱唱。另外还有自制乐器、创编小品、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三、教学目的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5、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6、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7、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8、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9、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10、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11、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

    12、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13、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着。

    14、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15、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16、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三、具体目标

    教学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1、总结每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指出,在下一节课中增加练习,对学生感兴趣的、能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总结出来,加以提倡发扬。

    2、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反思,想相应的对策,可以向其他老师请教并交流。

    课时安排

    七、教学进度和活动安排(略)

    小学二年级体育学科教学计划范文


    小学二年级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龙州中心小学 叶霜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在7岁左右,对一切东西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身体素质较差,意志力比较薄弱,针对这些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入门教育和纪律性教育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初期,运动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处于发展期,运动能力较低,身体各部分肌肉发展不平衡,上下肢协调性差;好动喜玩,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二个年级各有千秋,因此在教学中根据班级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主要内容

    走和跑

    ① 知道自然快速跑的动作方法 。

    ② 会做出两臂曲肘前后摆动的自然快跑及前脚掌着地沿直线进行快速跑动作。

    跳跃:

    ① 了解在踏跳区内起跳的重要意义

    ② 能做出快速助跑、起跳迅速有力、起跳后向前上方跃起、两腿屈膝上提的跳远基本动作;做到在踏跳区内准确起跳。

    投掷:

    ① 知道投掷的正确动作方法。

    ② 能掌握巩固肩上屈肘、自然挥臂的投掷动作。

    技巧:

    ① 道前滚翻的动作方法和要求

    ② 能做出连续前滚翻的动作,几个前滚翻之间的连接紧密,方向正,翻滚动作正确。

    韵律活动:

    ① 道节奏操的名称和动作方法。

    ② 能随音乐节拍将全套操连贯起来练习。

    体质测试:

    (1)身高、体重

    (2)坐位体前屈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增强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动作,跑步的基本方法,学会学习方法, 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和一些动作方法,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积极参与体质测试,争取优秀。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

    3、在一、二年级体育课教学中,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适应社会需求及体育课的特点和一、二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在教学中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为主要学习领域,充分利用游戏,教学比赛等有主题的教学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让学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掌握学习的方法。

    4、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德育渗透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育人是教育的本质。把德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激活教学,优化课堂,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每一个老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课教学应从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诚实守信等各种优良品质。

    六、提高教学效率的措施:

    1、年龄普遍较小,多采用游戏

    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备课时研究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确定训练项目找出练习点;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采用由易到难,逐步递进,分散难点,分步教学方法。

    4、练习上,精讲多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动作逐步过渡,步步引课练;指定分组与自由结合组织形式,采用辅助与诱导,讲解示范与模仿练习;增强练习强度、密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掌握和技能形成与提高。

    5、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创新。有了合适的机会,才能充分让学生去创造,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发展特长,而且还大大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于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二)】相关推荐
    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

    即将迎来新学期的工作,紧跟学校的步伐,我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只有规划好新学期教学计划,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教学计划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供大家参考。一、指导思想:为了树立文明的行业新风,科学规范地带好班、上好...

    [热]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

    马上就要迎接新的学习了,根据我们自身的要求,我们需要着手撰写一份教学计划。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未来教学才会更有干劲!那么如何写一份教学计划?小编为你推荐《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希望您喜欢。春季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中班,本学期我班幼儿人数有所变动,转走5人,新来4人,共有48人。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