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计划
  • >导航
  • >热!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最新模板 4篇
  • 热!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最新模板 4篇

    发表时间:2022-04-05

    【www.jk251.com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新学期在年复一年中如期而至,按照学校对我们个人的要求,我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用心制定好教学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写教学计划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最新模板 4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现在共有学生240人。从学生的年龄结构看,分为两个年龄段。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刚刚从外校转过来的,转学生大部分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没有学,因此学生的基础层次差了一些其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不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师应尽量将他们缺失的知识补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更多的发展。另外从去年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的基础较扎实。但还是有少数学生的听课习惯、行为习惯不太好,影响了学习成绩,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已经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体。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①数一数与乘法;②乘法口诀(一);③观察物体; ④分一分与除法;

    ⑤方向与位置; ⑥时、分、秒; ⑦乘法口诀(二); ⑧除法;

    ⑨统计与猜测; ⑩总复习。

    三、主要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 乘法口诀(一) 第七单元 乘法口诀(二)

    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八单元 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 时、分、秒

    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2、第五单元 方向与位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

    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正文或习题中,至少安排了11项实践活动: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2、把10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说一说可以怎么分,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3、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4、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先想一想,再看一看。

    5、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

    6、观察夜晚的星空,你能找到北斗星吗?

    7、做一件你喜欢的事情,估计用了1分后停止,看谁估计的时间最接近1分。

    8、唱一首歌,估计用了几分时间。

    9、1分你大约能跑多少米?

    10、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在小组内说一说。

    11、调查你们小组的同学每天睡多长时间(不到10时、达到10时)。

    经历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并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五、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六、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3、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4、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6、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7、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8、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算法多样化。

    9、作业除了基础统一之外,要分层次留作业,多留研究实践性作业。

    10、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七.全册教时安排(略)

    第四篇:

    我班有学生39人,男生22人,女生17人。一年来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有几位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题速度慢,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今后要加强辅导。

    本学期教学任务和要求

    1、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总复习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乘法的初步认识与镜面对称的教学。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5、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7、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8、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我班共有36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多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刚分到这个班级,对于这些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一),图形与变换,表内除法(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找规律.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时、分、秒的教学活动,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二】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33人,同学们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少数学生在计算速度、正确性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一),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除法和混合运算。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设想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倾听,合作,表达等习惯的培养。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六、不断学习,研究课标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三】

    一、先学探究

    1.口算:

    15+4 8+9 20+3 7+16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2.出示例1的情境图。学校跳绳比赛活动,你从图中能知道什么?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红跳了多少下?小军跳了多少下?

    二、交流共享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分别怎样列式呢?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算式。

    (2)学习口算45+23

    像这样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以前我们是列竖式计算的。今天我们要学习怎样口算。

    提问: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是怎样算的。在此基础上,在指名说说,并适当加以点评。对于不同的口算方法,提倡第二种方法,并板书:45+20=65,65+3=68,口答。

    (3)学习口算45+28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是怎样算的,再全班交流,并板书:45+20+8=73,写答。

    (4)归纳算法。引导学生比较两道算式的共同点,提问:这两道题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小结:这两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可以先加几十,再加几。只是第一道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相加时需要进位。

    三、交流中小结:

    这两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只是第一道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相加时需要进位。今后在口算时要注意适当加以区分。

    反馈检测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的结果直接写在教材上。

    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第1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第2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选出其中一组题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的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验证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根据要求在教材上填表。

    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算。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集体订正。让学生将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学间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28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四】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级数的读、写法则,再学习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了。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认数的重要基础知识。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在加、减法计算方面,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这些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等等。

    解决问题是在学习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包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和认识"锐角和钝角"等内容。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学会进行最简单的图形平移,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这一册教材也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因此有以下几点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课时安排

    周次起讫月日教学内容课时

    12.18-20开学 注册

    22.21-2.27解决问题(1-4)

    4课时

    32.28-3.6平均分

    除法(1-2)2课时

    2课时

    43.7-3.1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4)4课时

    53.14-3.20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 7)

    整理和复习3课时

    1课时

    63.21-3.27图形与变换4课时

    73.28-4.3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1)

    巩固练习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2课时

    2课时

    84.4-4.10巩固练习

    解决问题2课时

    2课时

    94.11-4.17整理和复习

    万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104.18-4.24万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114.25-5.1期中复习、检测

    4课时

    125.2-5.8克和千克

    巩固练习2课时

    2课时

    135.9-5.15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1-4)

    4课时

    145.16-5.22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

    有多重3课时

    1课时

    155.23-5.29巩固练习

    统计1课时

    3课时

    165.30-6.5找规律4课时

    176.6-6.12总复习(一)

    186.13-6.19总复习( 二)

    196.20-6.26期末考试

    206.27-7.4期末考试

    jk251.cOm扩展阅读

    【热】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汇编4篇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篇一)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共设有22课,分别为:神奇的小画册,三个好伙伴,五彩树,顶天立地,瓜果飘香,高个子和大胖子,条纹乖乖,猜猜我是谁,形形色色的背景,小蝌蚪,点点聚会,排排队,花格子小牛,自画像,神鸟变树,小小手,看医生,请你告诉我,折纸动物,纸杯变变变,翻新的纸盒,会飞的娃娃。本册教材包含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方面教学内容。具体有以玩具为题材,以儿童生活与科技益智结合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与创作学习。有以动物为题材,以想象为手段,以编织动物童话故事为目的的进行设计。有以“学生与生活、自然”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表现大自然、生活物象的情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有以“学生与文化生活”为切入点,学习小泥人、泥面具等内容,让学生感知中国陶瓷,体会民间玩具独特的审美趣味,培养对劳动人民热爱的情感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为目的,形式多种多样,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满足各种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愿望。

    三、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

    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

    四、教材重点难点

    1、灵活运用工具材料,进行绘画和工艺制作。

    2、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

    五、个人教研专题:组合作学习中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六、主要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3、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4、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

    七、课时安排

    第一周1、神奇的小画册

    第二周2、三个好伙伴

    第三周3、五彩树

    第四周4、顶天立地

    第五周国庆节放假

    第六周5、瓜果飘香

    第七周6、高个子和大胖子

    第八周7、条纹乖乖

    第九周8、猜猜我是谁9、形形色色的背景

    第十周10、小蝌蚪11、点点聚会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12、排排队

    第十三周13、花格子小牛

    第十四周14、自画像

    第十五周15、神鸟变树

    第十六周16、小小手17、看医生

    第十七周18、请你告诉我19、折纸动物

    第十八周20、纸杯变变变21、翻新的纸盒

    第十九周22、会飞的娃娃。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篇二)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总指针,以《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为切实做到从具体学情出发,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条件,实现《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我校二年级学生因入校刚一年,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差。行为习惯有待加强培养。经过一年的培养,不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浓厚,绘画表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丰富美术教学的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处理好审美教育、思品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材简析:

    二年级一期采用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该教材注意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科内容和学科间的综合效应,扩充了知识的交融性和通知性。而且该教材课程量仅为14课针,极大的减少了课时量,便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利于教学形式及课评方式的探索、改革。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还可根据学情、教学进度自编教材。

    四、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爱美、寻美、创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

    2、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各种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3、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尝试使用多种媒材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能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造型活动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4、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欣赏美,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5、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探索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想象画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绘画练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3、进行折纸、捏泥等手工制作,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

    4、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培养美术兴趣。

    难点:

    1、想象能力的培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在工艺教学中,使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动手能力,折纸、捏泥造型,空间想象力也有所发展。

    六、教学措施:

    1、以情导入,以趣启智,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的习惯。

    3、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拓宽学生学习、体验渠道,丰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和意愿的能力。

    4、注重课评方式的多样性,课评标准的鼓励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宗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能力。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篇三】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对象是二(6)班44名学生,因为有过对本班一年级一年的美术教学经历,比较了解本班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状况,归纳起来本班学生学习美术有以下特点:学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学生已具有必须的分析决定潜力和造型表现潜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

    二、教材分析:

    各课资料的编排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展示了学生活动过程及其学生作品图片,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和学生自学。全册共22课,活动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教材编排方式较一年级教材有所改变,所以教学的设计也要有所变化:

    1、更加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

    2、加强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综合。

    3、各学习领域没有十分明确的划分,它们总在必须程度上发生综合。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爱美、寻美、创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

    2、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透过各种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3、鼓励学生透过多种途径尝试使用多种媒材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能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造型活动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4、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欣赏美,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5、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探索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潜力。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审美潜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潜力。要帮忙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构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美术学习不单是一种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要在美术教学中创设必须的文化情境。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到达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要尊敬和爱护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创造成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理解美术对生活的独献,使他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潜力。

    6、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突出评价的过程和个性差异性,建立发展评价体系。

    7、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用生动搞笑的教学手段,如影像、范画、参观、访问等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潜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努力开发当地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9、设置各种奖励措施。除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之外,奖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设置各种奖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篇四】

    一、全册教学理念目标:

    (一)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三)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法,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四)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分析立方体、圆柱体的结构特征,认识立方体、圆柱体的透视变化规律,能写生简单的生活物体透视现象。

    2、继续传授中国画笔墨技能,学生进行彩墨画练习;欣赏中国现代中国画大师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习浅显的手工技法。

    (二)难点:

    1、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实物中提炼几何体的能力。

    2、提高学生彩墨画的技法与概括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画的内容。

    3、在手工中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能力。

    三、教学情况分析

    1、从学生学习习惯分析:

    该年级段学生表达力强,有自己的独到的想法,生活习惯上比较讲究自我能力体现,不敢落与他后,学习能动性强,上课纪律上比较活跃。

    2、从教师教中分析,每一个班的.优劣情况不同。

    经过一年半对该年级段的了解,每个班级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特色,根据情况的不同,针对性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五(1)抓美术技能技巧的基本功,多让他们看看优秀作品,多采取鼓励性评语,多发挥他们自我能力的表现,展示每一个的自我特色;五(2)班是一个美术基础特别好的班级,班内美术爱好特多,优秀作业常常出现在他们班,因此教学中注重体现作品的价值的不同,学生自我感情的不同,各科知识、日常生活百态、各种欣赏相结合,来让学生有更多的创作空间;五(3)班上课纪律认真专心,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该班处于其他两班的中间,但在手工方面还缺乏创意与自我体现。

    四、措施:

    1、强造型能力的培养,对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写生,并指导正确的观察方法,以确定如何对事物进行造型处理,特别对困难的学生进行仔细研究分析。

    2、具体手工能力比较弱的班级,多渗透本人最拿手的工艺能力,使该年级段的总体水平,有一定能力的提高。

    3、班内、班际作品展评及各种教学手段,以增强竞争意识及荣誉感,互相学习,提高美术兴趣。

    五、全册课时安排:

    本学期新授教学19课时,机动2课时,总结、考核2课时。

    小编分享: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例4篇


    新的学期马上到来了,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需要制定个人的教学计划。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才能在新学期有序地工作!好的教学计划都有哪些内容?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小编分享: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例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今年继续教二(2)、二(3)两个班的数学,两个班共有102名学生。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多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但没有养成认真检查的学习习惯,而且分析表达能力也不够强;学生乐于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不注意审清,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培养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来。有个别学困生基础差,学的死板不灵活,学起来比较吃力。今后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目的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课程标准对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基本要求:

    1、数与代数:

    ①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②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的数字的意义。

    ③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羡慕能进行估计

    ④能熟练的口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⑤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⑥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和千克,羡慕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⑦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2、空间与图形:

    ①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②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统计与概率:

    ①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②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③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4、实践活动:

    ①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②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工作思路(措施)

    (1)落实教学具体措施特别重视的地方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5、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6、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

    7、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律。

    8、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9、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10、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2)、自身业务提高方面

    1、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多钻研教材,上课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4、有效地组织练习,讲究练习形式。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不满足于讲一节好课,要通过备课、说课、评课等环节努力地学习和应用教学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8、及时将教学中的点滴记录下来,将课堂生成和反思提升得到补充,并积极投稿,以期在刊物上发表。

    9、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和比赛。

    10、在学校领导的有力领导下,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五、提高效果所采取的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六、培优辅差主要策略

    对于优秀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能力培养和数学素养上(分析、解决问题迁移能力),而学困生的主要目标是放在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能力上。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3、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4、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5、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要讲究教法。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进行网络,把知识进行列表比较,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点、易混点、热点及考点。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5、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二】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33人,同学们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少数学生在计算速度、正确性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一),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除法和混合运算。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设想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倾听,合作,表达等习惯的培养。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六、不断学习,研究课标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三)

    一、班级概况

    经过了一学期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好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基础薄弱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困难。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4课时二、时分秒4课时三、认识方向4课时

    四、认识万以内的数11课时五、分米和毫米3课时六、两位数、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17课时七、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八、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4课时九、期末复习4课时

    三、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1)在把若干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千位,知道计算单位百和千的关系,掌握三位数的组成,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的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

    (3)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算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2。空间与图形:

    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会用直角判定锐角与钝角。

    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计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3。统计与概率:

    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四、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科书一共编排了9个单元教学内容。各单元的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通过实实在在的平均分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2.结合事理,探索并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合理性。

    3.联系现实背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过程,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4.有层次地安排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时、分、秒】

    1.从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入手,引入对钟面的认识。

    2.结合对钟面的认识,探索时和分的关系,感受1时和1分的实际长短。

    3.由易到难,逐步掌握几时几分的认读方法,突破相应的学习难点。

    4.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从不同角度体验1秒的实际长短。

    5.联系生活经验,体会时间是有序的,生活需要有序地安排。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

    1.方向具有确定性和相对性的双重属性。

    2.东北、西北、东南、西南都是指一个区域,是对一类方向的粗略描述。

    3.在平面图上辨认东、南、西、北是教学的重点。

    4.不要求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述行走路线。

    【测定方向(综合与实践)】

    1.教材提供的是场景图,不是平面图,判断不同方向景物的依据是图中指南针所显示的结果。

    2.选择的观测点不同,观测结果也随之变化。

    【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2.用方块表示数,突出的是数所表示的数量多少。

    3.用计数器和算盘表示数,突出的是计数的位值原则。

    4.借助计数器和算盘数数,突出的是“满十进一”。

    5.结合数数认识千和万,突出的是千和万的双重含义。

    6.用计数器表示数过渡到用算盘表示数,是为了落实课标的要求。

    7.数的读、写要特别关注中间、末尾有0的情形。

    8.从不同角度理解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9.用不同方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10.探索数的排列规律具有丰富的教学功能。

    【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

    1.联系对米和厘米的已有认识教学分米的认识。

    2.在现实背景中引出毫米的认识,体会认识毫米的实际意义。

    3.借助典型物体的长度,丰富对分米、毫米的感知。

    4.联系数的含义进行不同单位数量的换算。

    5.适当指导测量方法,合理表达测量结果。

    6.对长度的估计要突出“单位选择”和对“数量级”的把握。

    【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在练习过程中逐步优化。

    3.从表内加、减法的口算,类推出整十(百)数加(减)整十(百)数以及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

    4.恰当把握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要求。

    5.笔算加法的重点是计算过程中进位的处理。

    6.隔位退位是笔算减法的学习难点。

    7.结合加、减法验算,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加、减法的关系。

    8.充分发挥不同计算题组的教学功能。

    9.联系现实背景,初步掌握相应的估算方法。

    【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让学生经历角的抽象过程,知道角是指一类平面图形。

    2.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含义不尽相同。

    3.通过不同形式的操作感受角是有大小的。

    4.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直角的表象。

    5.认识锐角和钝角时,要注意规范地表达。

    6.要联系对多边形的初步认识,体会认识角的价值。

    【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1.突出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和整理数据。

    2.收集数据的方法有调查、实验和测量。

    3.记录和呈现数据的方法有文字、符号、图形和表格。

    4.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分类、汇总、分组和排序。

    5.分析数据的方法:极值数据→特定数据→分布情况→整体水平。

    6.从不同范围获得的数据存在关联,但也有区别。

    【了解你的好朋友(综合与实践)】

    1.重视活动过程的完整性。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3.通过回顾反思明确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在“数与代数”领域先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然后依次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加法与减法,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结合计算,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分米和毫米,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方向和简单的路线图,直观认识角(包括直角、锐角、钝角)。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并分别计算。全册教材编排了二次实践活动,《测定方向》是操作型活动,利用指南针在校园内测定各个方向的景与物;

    五、提优补差主要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4、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5、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6、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四】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级数的读、写法则,再学习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了。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认数的重要基础知识。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在加、减法计算方面,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这些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等等。

    解决问题是在学习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包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和认识"锐角和钝角"等内容。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学会进行最简单的图形平移,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这一册教材也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因此有以下几点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课时安排

    周次起讫月日教学内容课时

    12.18-20开学 注册

    22.21-2.27解决问题(1-4)

    4课时

    32.28-3.6平均分

    除法(1-2)2课时

    2课时

    43.7-3.1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4)4课时

    53.14-3.20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 7)

    整理和复习3课时

    1课时

    63.21-3.27图形与变换4课时

    73.28-4.3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1)

    巩固练习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2课时

    2课时

    84.4-4.10巩固练习

    解决问题2课时

    2课时

    94.11-4.17整理和复习

    万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104.18-4.24万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114.25-5.1期中复习、检测

    4课时

    125.2-5.8克和千克

    巩固练习2课时

    2课时

    135.9-5.15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1-4)

    4课时

    145.16-5.22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

    有多重3课时

    1课时

    155.23-5.29巩固练习

    统计1课时

    3课时

    165.30-6.5找规律4课时

    176.6-6.12总复习(一)

    186.13-6.19总复习( 二)

    196.20-6.26期末考试

    206.27-7.4期末考试

    关于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文简短 4篇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跟着教学的脚步,我们可以开始编写新的教学计划了。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你是否在烦恼教学计划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关于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文简短 4篇》,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今年继续教二(2)、二(3)两个班的数学,两个班共有102名学生。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多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但没有养成认真检查的学习习惯,而且分析表达能力也不够强;学生乐于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不注意审清,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培养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来。有个别学困生基础差,学的死板不灵活,学起来比较吃力。今后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目的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课程标准对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基本要求:

    1、数与代数:

    ①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②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的数字的意义。

    ③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羡慕能进行估计

    ④能熟练的口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⑤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⑥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和千克,羡慕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⑦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2、空间与图形:

    ①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②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统计与概率:

    ①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②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③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4、实践活动:

    ①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②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工作思路(措施)

    (1)落实教学具体措施特别重视的地方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5、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6、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

    7、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律。

    8、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9、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10、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2)、自身业务提高方面

    1、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多钻研教材,上课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4、有效地组织练习,讲究练习形式。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不满足于讲一节好课,要通过备课、说课、评课等环节努力地学习和应用教学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8、及时将教学中的点滴记录下来,将课堂生成和反思提升得到补充,并积极投稿,以期在刊物上发表。

    9、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和比赛。

    10、在学校领导的有力领导下,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五、提高效果所采取的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六、培优辅差主要策略

    对于优秀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能力培养和数学素养上(分析、解决问题迁移能力),而学困生的主要目标是放在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能力上。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3、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4、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5、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要讲究教法。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进行网络,把知识进行列表比较,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点、易混点、热点及考点。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5、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二)

    一、班级概况

    经过了一学期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好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基础薄弱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困难。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4课时二、时分秒4课时三、认识方向4课时

    四、认识万以内的数11课时五、分米和毫米3课时六、两位数、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17课时七、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八、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4课时九、期末复习4课时

    三、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1)在把若干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千位,知道计算单位百和千的关系,掌握三位数的组成,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的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

    (3)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算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2。空间与图形:

    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会用直角判定锐角与钝角。

    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计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3。统计与概率:

    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四、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科书一共编排了9个单元教学内容。各单元的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通过实实在在的平均分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2.结合事理,探索并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合理性。

    3.联系现实背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过程,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4.有层次地安排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时、分、秒】

    1.从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入手,引入对钟面的认识。

    2.结合对钟面的认识,探索时和分的关系,感受1时和1分的实际长短。

    3.由易到难,逐步掌握几时几分的认读方法,突破相应的学习难点。

    4.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从不同角度体验1秒的实际长短。

    5.联系生活经验,体会时间是有序的,生活需要有序地安排。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

    1.方向具有确定性和相对性的双重属性。

    2.东北、西北、东南、西南都是指一个区域,是对一类方向的粗略描述。

    3.在平面图上辨认东、南、西、北是教学的重点。

    4.不要求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述行走路线。

    【测定方向(综合与实践)】

    1.教材提供的是场景图,不是平面图,判断不同方向景物的依据是图中指南针所显示的结果。

    2.选择的观测点不同,观测结果也随之变化。

    【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2.用方块表示数,突出的是数所表示的数量多少。

    3.用计数器和算盘表示数,突出的是计数的位值原则。

    4.借助计数器和算盘数数,突出的是“满十进一”。

    5.结合数数认识千和万,突出的是千和万的双重含义。

    6.用计数器表示数过渡到用算盘表示数,是为了落实课标的要求。

    7.数的读、写要特别关注中间、末尾有0的情形。

    8.从不同角度理解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9.用不同方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10.探索数的排列规律具有丰富的教学功能。

    【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

    1.联系对米和厘米的已有认识教学分米的认识。

    2.在现实背景中引出毫米的认识,体会认识毫米的实际意义。

    3.借助典型物体的长度,丰富对分米、毫米的感知。

    4.联系数的含义进行不同单位数量的换算。

    5.适当指导测量方法,合理表达测量结果。

    6.对长度的估计要突出“单位选择”和对“数量级”的把握。

    【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在练习过程中逐步优化。

    3.从表内加、减法的口算,类推出整十(百)数加(减)整十(百)数以及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

    4.恰当把握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要求。

    5.笔算加法的重点是计算过程中进位的处理。

    6.隔位退位是笔算减法的学习难点。

    7.结合加、减法验算,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加、减法的关系。

    8.充分发挥不同计算题组的教学功能。

    9.联系现实背景,初步掌握相应的估算方法。

    【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让学生经历角的抽象过程,知道角是指一类平面图形。

    2.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含义不尽相同。

    3.通过不同形式的操作感受角是有大小的。

    4.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直角的表象。

    5.认识锐角和钝角时,要注意规范地表达。

    6.要联系对多边形的初步认识,体会认识角的价值。

    【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1.突出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和整理数据。

    2.收集数据的方法有调查、实验和测量。

    3.记录和呈现数据的方法有文字、符号、图形和表格。

    4.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分类、汇总、分组和排序。

    5.分析数据的方法:极值数据→特定数据→分布情况→整体水平。

    6.从不同范围获得的数据存在关联,但也有区别。

    【了解你的好朋友(综合与实践)】

    1.重视活动过程的完整性。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3.通过回顾反思明确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在“数与代数”领域先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然后依次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加法与减法,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结合计算,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分米和毫米,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方向和简单的路线图,直观认识角(包括直角、锐角、钝角)。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并分别计算。全册教材编排了二次实践活动,《测定方向》是操作型活动,利用指南针在校园内测定各个方向的景与物;

    五、提优补差主要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4、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5、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6、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现在共有学生240人。从学生的年龄结构看,分为两个年龄段。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刚刚从外校转过来的,转学生大部分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没有学,因此学生的基础层次差了一些其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不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师应尽量将他们缺失的知识补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更多的发展。另外从去年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的基础较扎实。但还是有少数学生的听课习惯、行为习惯不太好,影响了学习成绩,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已经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体。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①数一数与乘法;②乘法口诀(一);③观察物体; ④分一分与除法;

    ⑤方向与位置; ⑥时、分、秒; ⑦乘法口诀(二); ⑧除法;

    ⑨统计与猜测; ⑩总复习。

    三、主要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 乘法口诀(一) 第七单元 乘法口诀(二)

    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八单元 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 时、分、秒

    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2、第五单元 方向与位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

    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正文或习题中,至少安排了11项实践活动: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2、把10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说一说可以怎么分,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3、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4、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先想一想,再看一看。

    5、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

    6、观察夜晚的星空,你能找到北斗星吗?

    7、做一件你喜欢的事情,估计用了1分后停止,看谁估计的时间最接近1分。

    8、唱一首歌,估计用了几分时间。

    9、1分你大约能跑多少米?

    10、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在小组内说一说。

    11、调查你们小组的同学每天睡多长时间(不到10时、达到10时)。

    经历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并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五、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六、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3、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4、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6、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7、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8、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算法多样化。

    9、作业除了基础统一之外,要分层次留作业,多留研究实践性作业。

    10、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七.全册教时安排(略)

    第四篇:

    我班有学生39人,男生22人,女生17人。一年来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有几位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题速度慢,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今后要加强辅导。

    本学期教学任务和要求

    1、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总复习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乘法的初步认识与镜面对称的教学。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5、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7、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8、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我班共有36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多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刚分到这个班级,对于这些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一),图形与变换,表内除法(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找规律.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时、分、秒的教学活动,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四】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现在共有学生240人。从学生的年龄结构看,分为两个年龄段。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刚刚从外校转过来的,转学生大部分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没有学,因此学生的基础层次差了一些其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不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师应尽量将他们缺失的知识补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更多的发展。另外从去年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的基础较扎实。但还是有少数学生的听课习惯、行为习惯不太好,影响了学习成绩,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已经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体。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①数一数与乘法;②乘法口诀(一);③观察物体; ④分一分与除法;

    ⑤方向与位置; ⑥时、分、秒; ⑦乘法口诀(二); ⑧除法;

    ⑨统计与猜测; ⑩总复习。

    三、主要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 乘法口诀(一) 第七单元 乘法口诀(二)

    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八单元 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 时、分、秒

    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2、第五单元 方向与位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

    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正文或习题中,至少安排了11项实践活动: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2、把10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说一说可以怎么分,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3、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4、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先想一想,再看一看。

    5、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

    6、观察夜晚的星空,你能找到北斗星吗?

    7、做一件你喜欢的事情,估计用了1分后停止,看谁估计的时间最接近1分。

    8、唱一首歌,估计用了几分时间。

    9、1分你大约能跑多少米?

    10、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在小组内说一说。

    11、调查你们小组的同学每天睡多长时间(不到10时、达到10时)。

    经历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并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五、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六、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3、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4、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6、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7、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8、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算法多样化。

    9、作业除了基础统一之外,要分层次留作业,多留研究实践性作业。

    10、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七.全册教时安排(略)

    第四篇:

    我班有学生39人,男生22人,女生17人。一年来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有几位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题速度慢,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今后要加强辅导。

    本学期教学任务和要求

    1、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总复习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乘法的初步认识与镜面对称的教学。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5、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7、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8、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我班共有36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多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刚分到这个班级,对于这些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一),图形与变换,表内除法(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找规律.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时、分、秒的教学活动,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值得参考!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4篇


    马上就要迎接新的学习了,贯彻教学的各项指标,我们需要对教学工作有计划。用心制定好教学工作计划,才能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何才能写好教学计划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值得参考!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篇一】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7人,他们多数活泼好动,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学习,并对学习语文有一定的积极性,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但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差,势必会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如有的因接受能力慢是班上学习最吃力的学生,有的因书写速度慢影响了学习,有的学习不专心,学习一直上不去……所以,尽可能转化后进生是本学期重点。我要加大力气引导这部分后进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整体提高全班语文学习的水平。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科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加注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生字一律注本音,在文中的具体语句之中,有的要读轻声或者变调。

    本册共有36篇课文。其中有6篇略读课文,它们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新增了“宽带网”。“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及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在复习已经学过的字词的同时学习生字新词,感受和强化词语之间的搭配习惯,并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日积月累”中增添了能突显中华文化的、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的成语韵语、对联、节气歌、古诗词等内容;它们使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话题与本组专题有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习作能力的培养,在“口语交际”中特别增设了“写一写”栏目,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写话训练。“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宽带网”——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要求认识的字,有470个。要求会写的字,有330个。

    三、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70个字,会写33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措施:

    1、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重点的联系。

    2、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3、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4、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投入情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精心设计问题,锻炼孩子的思维反应能力。扩大问题的覆盖面,减少无意义、无价值问题的数量;注意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价值,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阅读的感受。

    6、本学期我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7、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另外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8、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是游戏、唱歌、猜谜语,可以是开故事会、朗诵会、演课本剧等,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新的学期我会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继续努力,以课堂为主阵地抓好教学工作,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为目的扎实工作,使学生们在本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篇二)

    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养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能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自觉地完成各项作业,平时学生比较喜欢阅读一些趣味性强的图书,但读书的习惯和方法还需要教师多指导。而且从语文的课堂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不断训练,想象能力也有待提高。

    一、教学目标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4、准确认识386个生字,掌握本册安排的13个常用偏旁。

    5、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281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6、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

    7、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8、能就所听所读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

    9、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10、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

    11、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12、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1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14、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15、学会“转述”、“劝阻”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16、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二、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程导航”教学模式的优势,精心设计预习作业,使学生在走进课堂前就心中有数,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乐学、会学。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

    4、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前精心准备课件,吃透教材,保证每节课的教学质量。认真批改每一次作业,及时反馈。

    5、做好学生的课外辅导和补缺补差工作。充分利用课内课外的时间加强学困生的辅导转化工作。

    6、注重学生书写的指导和训练,养成良好的坐,写姿势,并且培养学生能专注做事的好习惯,同时也使他们受到书法艺术美的熏陶。

    关心每一位学生,致力于每位学生的长足发展,坚持分层作业,让优等生享受挑战的乐趣,让后进生找回成功的信心,给他们以实实在在的、平等的鼓励和帮助。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篇三】

    一、学情分析:

    上学期,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身上。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多下功夫,收集相关的成语,加大读、写、背的力度,逢周六日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和日记,对于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教学中,我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课堂上做到讲练结合。

    但是,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二年级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有些家长溺爱孩子,所以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针对这种问题,在工作中注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多表扬、多鼓励。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第四册教科书围绕着八个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教学内容。

    1、春天里的发现;2、奉献与关爱;3、爱祖国、爱家乡;4、用心思考、勇于创造;5、美丽神奇的大自然;6、培养优秀的品质;7、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8、走进科技的世界。

    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2、本册共有32篇课文。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

    3、"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在上册教材四个栏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宽带网"。

    4、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可作灵活处理。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标明。

    5、除了随课文识字以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既可以利用熟字认识生字,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在同类事物的列举中认字。

    三、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熟练使用两种查字方法,借助它独立识字,理解词语意思,选择意思。。

    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初步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思考简单问题。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和格言警句。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完成阅读练习,参加学校的学科竞赛。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写话中,学习使用逗号。

    10、对周围事物额,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利用周末作业和学校作业展示的要求,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6、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举手发言,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篇四】

    学科学情分析

    一、班级概况:

    二年级共有学生27人,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孩子们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而且在上个学期里通过阅读课外书,扩大了识字量,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积累了很多词语。为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依然有少数学生学习语文的接受能力差,不喜欢读书,识字量少,这部分同学是我这学期需要监督和帮助的对象,力求让他们都有或多或少地的进步。我对这学期语文教学充满信心,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会有更大的进步。

    二、教材的特点:

    1、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2、重视汉语言的特点,科学地整合学习内容。

    3、尊重儿童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

    4、重视培养儿童的语文实践能力。开放性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5、能引导和帮助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难点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养成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的习惯。

    2、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认识隔音符号。

    3、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能在观察图和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通顺的话。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6、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借助字典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方法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利用周末作业和学校作业展示的要求,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6、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举手发言,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殊生辅导策略

    转化学困生的根本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思想转变,使后进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有道德、有教养、有纪律,从而少犯错误。培养学生具有爱学、肯学、勤学的学习习惯,帮助、教育学生敢于克服惰性思想,培养学生的吃苦进取精神。所以我们必须注意运用科学的批评教育的艺术和方法。

    具体措施

    1、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2、课外组织学困生加以辅导训练,特别是要落实巩固基础,阅读训练和写话训练的辅导,要有实效。

    3、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4、对于学困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5、积极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多尊重不歧视、多鼓励不嘲笑,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在生活上、思想上关心他们。

    6、进行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制定共同的教育目标。

    【热】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大全4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一】

    一、教材分析:

    1、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鼓励学生猜想和估计,加强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十册已经教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都是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本册教学两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这两种立体图形都是含有曲面的几何体。教材教学时,同以前各册一样,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种形体时,都引导学生先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教材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内容先猜一猜或估一估,在猜测或估计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本册教材在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一方面在教学形体概念加强联系周围的实物,另一方面适当增加了实践活动和先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习题。

    2、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为此,例题中在统计图后面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有的练习题还专门安排看统计图回答问题。考虑到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教材中一方面注意说明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另一方面在安排练习时基本上都安排半独立完成的。以免对制作统计图的要求过高。

    3、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函数关系。修订后的教材中,比例知识趋于简化,教学的重点是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只保留一些较简单的。本册教材为了突出比例的概念的应用,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比例尺安排到比例的概念教学之后教学,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比例的概念,又便于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和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⑵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对比。⑶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用不同知识解的练习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总复习,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本册教材对这一单元的编写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分为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分数和百分数、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的统计七部分,依次分别复习。⑵在复习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⑶选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并整理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⑷在练习中既注意基本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习,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做法与前几册基本相同,另外还结合本册特点加强灵活运用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⑴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⑶培养判断、推理能力。⑷培养迁移类推能力。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进度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二)

    一、 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继续担任六(1)班、六(2)班的数学教学。六(1)班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17人。六(2)班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18人。

    从上学期的期末成绩来看,六(1)班的数学成绩与六(2)班有一定的差距,其实六(1)班学生很聪明,思维活跃,接受新知识能力强,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都比较强,但本班同学两极分化现象和偏科现象比较明显,学习好的同学成绩一直很突出,对学习也始终保持着热情,但由于各种原因,处于中上水平的学生人数较少,而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较多。班级中有30%的学生是在学习上还暂时处于困难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只有六、七十分,甚至还会出现不及格,严重地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总体水平。这些同学对数学学习不够重视,作业不认真完成,偷工减料,个别还有抄袭现象。课堂上不肯动脑思考,学习较被动,学习兴致不高,自信心不足。这学期有待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后20﹪学生的辅导,尽量缩小差距,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2)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较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比较扎实,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课后也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稳定。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时较懒散,浮躁,依赖性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做题时粗心马虎,不看清题目,丢三落四,缺心眼,缺乏耐心。

    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两个班学生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有效地探究新知识,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既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能力的指导。

    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负数、圆柱和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其中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进行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显示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单元教学要点第一单元:负数的认识包括:负数的意义,负数的读写法、负数的大小比较等相关内容。

    单元教学重点: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

    单元教学难点:比较负数的大小。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包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较等相关内容。

    单元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体积的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及有关的综合性问题。

    第三单元比例包括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意义以及比例尺和用比例解决问题等知识。

    单元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单元教学难点: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第四单元统计主要是结合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一步学会分析统计数据,并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单元教学重点:学会看统计图表。

    单元教学难点:通过统计表回答问题。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主要研究“抽屉原理”。使学生在理解“抽屉原理”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

    单元教学重点: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主要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成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大块进行梳理和复习,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单元教学重点: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单元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期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做坐标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观察、比较、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丰富学生对空间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发展分析、推理能力。

    4、通过系统的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法制意识、环保意识等,形成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四)学习常规习惯1、加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常规的落实,从小培养认真,自觉的习惯。

    2、完善课前准备工作制度,使课前准备工作条理化、规范化。

    3、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自觉验算习惯的培养。

    4、继续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管理,养成认真作业、数学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学期教学重难点学期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2、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和整理。

    学期教学难点:

    1、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2、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3、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六、教学措施1、要注意做好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习学生的知识缺漏。

    2、教学相长,加强自身学习,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3、教学中尽量创设有生动有效的教学情景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找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起点和生长点,注重知识的衔接和延伸。

    5、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创设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究,自我建构知识,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6、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7、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8、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9、加强个别辅导,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提高后20%学生的学习成绩。

    10、课堂训练形式注重多样性,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给予优生成功的体验,也树立后20%学生学习的信心。

    11、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12、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生动地呈现数学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七、后20%学生转化措施后20%学生:李温昊、刘健文、郭冰倩、项遥遥、张业明、张天豪、黄存泓范建特、张铣、何敏捷、张锡伟、季文波、王锦炜、胡顺泽等1、在班内开展“一帮一,一对一”活动,让后20%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李温昊——董博文 胡顺泽——王朝鑫 刘健文——季杉杉 郭冰倩?——李安妮 项遥遥——潘一瑶 张业明——张文涛 张天豪——周理尧 黄存泓——杨拓 范建特——吴锟锟 张铣——李奇纳 何敏捷?——林志浩 张锡伟?——周健雄 季文波——王珂 王锦炜——胡杨杨2、对后20%学生抓双基,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学生辅导,并给予三优先:先回答、先板演、先面批。

    3、给后20%学生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关注他们的成长,经常找他们的进行真诚地谈心,了解他们再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予以帮助。

    4、及时做好课后强化辅导,针对后20%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例,进行分析,强化辅导,及时做好跟踪辅导,力求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不把没搞懂的问题累积下来。

    5、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共同督促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6、重视错题集的分析指导,及时收集后20%学生的错题集,提取他们作业中出现的一些典型性的错题,进行错例分析,找到问题的诊断方案,进行有效地指导。

    7、作业分层布置,适当降低后20%学生的作业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后20%学生的成绩逐步得到提高。

    八、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本学期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自行车里的数学》安排在第8周学习了第三单元“比例”之后进行。主要研究两个问题: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这一实践应用活动的安排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问题,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并加深对所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节约用水》安排在第10周进行的,是结合前面学过的量的计量、统计等知识设计的。旨在通过测量等操作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此外,还可让学生积累节约用水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 这个综合应用活动主要安排四大环节:1、收集信息: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实际调查一下学校或家里漏水水龙头的数量,测量一个漏水水龙头在一定时间内漏水的量以及收集节约用水的资料等。2、分析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水龙头每分钟漏水的速度。3、解决问题4、提出方案:提出具体的节约用水的方案,加强学生的环保教育。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三)

    一、班级情况分析

    1、任教班级学风、同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分析。

    班共有同学44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6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同学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同学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同学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同学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学困生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困生有吴志强、张裕华、羊小弟等同学。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同学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二、指导思想及教学理念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同学知识,并对同学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材内容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和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同学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同学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教材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同学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同学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同学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同学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同学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培养同学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 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培养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全册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

    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③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

    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同学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同学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同学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同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六、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同学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同学的学习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同学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同学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同学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同学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同学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同学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习中,让同学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同学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同学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5)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同学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习同学的知识缺漏。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四】

    一、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主要的调整与变化)

    (一)新增选择统计图的内容,删去众数和中位数。

    根据本套教材“统计与概率”部分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本册教材教学扇形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与实验教材相比,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考虑到在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以准确、有效地表示数据。教材在扇形统计图教学之后,体会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与方法,增强数据分析观念。二是由于数学课程标准不再要求学生认识众数和中位数,且学生在现阶段很难弄清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联系与区别,本次修订删去了实验教材中众数和中位数的内容。

    (二)前移转化的策略,增设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内容。

    首先,转化的策略是数学学习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策略,且在六年级上册学习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时,经常需要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适当前置转化的策略,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用策略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验转化策略的实际价值,提高运用策略的自觉性。因此,本套教材把“转化的策略”安排在五年级下册教学。其次,解决问题时,一般不会单纯、机械地套用既有的经验和模式,而要根据已知信息,灵活运用已经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方法,尝试把新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或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教材在六年级下册增设“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内容,引导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选择策略的灵活性,形成相应的策略意识。新|课 |标|第 |一| 网

    (三)合理整合“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内容。

    本次修订,对实验教材中“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筛选与重新整合。全册共安排了三次活动,分别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安排的《大树有多高》,以及在《总复习》单元安排的《制订旅游计划》和《绘制平面图》。其中,《大树有多高》由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移来,主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比例等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制订旅游计划》由实验教材中的《旅游费用的预算》改编而成,主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部分知识,解决旅游行程规划、旅游费用预算等问题;《绘制平面图》是新编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绘制简单的平面图。

    此外,教材还前移了实验教材中《百分数的应用》单元,安排在六年级上册;增设了“探索规律”的活动——《面积的变化》,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建议。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尺度。

    本册教材较实验教材有较大的改动,选择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了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钻研教材,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既不能降低思维训练水平,也不能随意拔高要求。

    2、加强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学生空间思维水平较低,动手操作是他们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途径,它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与探索欲望。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其实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同合作的过程。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通过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想象出几何图形形成现实空间,能准确地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使学生能进一步在大脑中留下空间图形的形象,从而发展空间观念。特别是在学习圆柱和圆锥这部分知识时,动手操作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尤为重要。动手操作,应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必须让学生自备实物圆柱体和圆锥体,通过看、摸、说、画、比等方法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形状及性质。

    3、创设教学情境,正确理解概念。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概念的提出、发现、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概念,理解它本身的价值。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研究教学策略,通过逼真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活泼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更好地掌握和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数学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和生活中的放大、缩小不是完全相同的。生活中往往把图形由小变大视作放大,由大变小视作缩小。数学里的图形放大与缩小,它的每一条边都按相同的比变化,即所有边的长度都放大到原来的几倍或者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所以,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必须选择数学含义鲜明的素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概念。教材中选用了非常贴近学生的风景照,教师也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进行创新和重组。

    4、引导学生探索,积累活动经验。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让学生在探索中,唤起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获得成功的快慰,积累活动经验,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探索规律《面积的变化》这一课中,专题研究图形放大后,它的面积是怎样变化的。通过图形放大,它面积变化的倍数和边长变化的倍数不同,进一步加强图形放大的概念。也为计算放大后图形的面积,找到一种方便的算法。教学可以分四段进行:提出问题——探索实践——总结规律——回顾反思。提出问题,重点引导学生弄清要研究什么;探索实践,研究不同的平面图形按不同的比放大,放大后的面积是原来图形的几倍;总结规律,要做三件事情: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用含有字母的比表达面积的变化规律,放大平行四边形验证规律;最后回顾探索规律的过程与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通过这四段的教与学,有层次有步骤地帮助学生探索规律,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5、运用新理念,精心组织总复习。

    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的一次系统地、全面地回顾与整理、以达到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形成整体性的数学“认知框架”,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小学数学的复习质量和效率,就必须掌握和遵循数学复习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数学总复习的目标任务是:查漏补缺,夯实“四基”,提高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6、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提升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十分重视以问题为先导,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为了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材适当安排了一些”长作业”,组织学生利用一段较长的时间完成一项专题活动,以获得更丰富的经验积累。

    例如,组织“制订旅游计划”的活动时,需要先在课堂上通过阅读、讨论和计算等活动,完成小芳一家去北京旅游的往返行程规划、游览日程设计、旅游费用预算等任务;再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资料、比较和分析,完成自巳一家人外出的旅游计划;然后回到课堂上交流各自制订的旅游计划,完成有关数据的统计,解决几家人结伴旅行能否节省旅游费用的问题。这样的活动,既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热!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最新模板 4篇】相关推荐
    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

    即将迎来新学期的工作,紧跟学校的步伐,我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只有规划好新学期教学计划,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教学计划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供大家参考。一、指导思想:为了树立文明的行业新风,科学规范地带好班、上好...

    [热]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

    马上就要迎接新的学习了,根据我们自身的要求,我们需要着手撰写一份教学计划。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未来教学才会更有干劲!那么如何写一份教学计划?小编为你推荐《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希望您喜欢。春季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中班,本学期我班幼儿人数有所变动,转走5人,新来4人,共有48人。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