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必备10篇
  •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05-16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必备10篇。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按要求每个老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重要内容被忘记。教师范文大全小编整理了一份“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的详细资料以满足您的需求,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1

    四年级数学上册《画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42页例4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画角的步骤,能正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形成画角技能,养成学生良好规范的作图习惯。

    2、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培养学生灵活发散的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尝试和小组合作过程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画角的步骤,能正确地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画角技能。

    教具学具: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测量角的大小要用什么工具?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2、同桌结合说一说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

    3、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并能对角进行分类,那么这些角又是怎样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角。(板书课题:画角)

    二、揭示目标:(教师口述)

    三、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课本第42页例4

    2、自学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自学时间:8分钟

    4、自学要求:

    (1)自学课本第42页例4中的画角步骤

    (2)试着按例4中的画角步骤画一个65的角。

    (3)小组交流:你是怎么画角的?

    四、质疑探究:

    1、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角的步骤和方法。

    3、师生共同小结画角的具体步骤:

    ①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

    ②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线点一个点(找点);

    ③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连线)

    4、用量角器画出以下度数的角。

    6540110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并尝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经历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

    学情分析

    1.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比较容易的接受本节的知识。

    2.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并能通过折叠寻找对称点,会对所给图形作出正确地判断。观察操作归纳判断。

    3.对称轴和对称点的寻找。

    重点难点

    重点: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建立轴对称图形的表象。

    2.经历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并尝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游戏引入

    教师活动:

    帮暖羊羊找角

    观察图片找出问题,确定角的位置。初步建立轴对称图形的表象。

    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游戏,帮暖羊羊找角。

    活动2【讲授】分类

    教师活动: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表象来给学具袋里的图形来分类,并汇报分类的理由。

    引出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动手分类将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分成一类,将不能完全重合的分成一类。汇报发现

    活动3【活动】学习轴对称图形

    2、动手制作一个轴对称图。教师示范,边示范边说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集体展示创造出来的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3、摸一摸折痕看有什么感觉

    引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指导画对称轴,教师示范画的方法,强调易错点。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独立画出它的对称轴。

    (摸折痕。选择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独立画出它的对称轴,同桌互相检查纠正不准确的画法。)

    4、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活动4【导入】练一练,巩固对称

    (1)练习1

    同学们,老师想考一考你们,引导学生完成书上P68做一做。先明确题目要求,再动手完成

    (读出题目要求,找到题目中两个具体要求,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同桌互查。再集体汇报。)

    (2)练习2

    同学们,请你拿出2号学具袋中的图形,折一折,画一画,看看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自己独立先折一折,再画一画,能够发现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活动5【讲授】总结

    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不但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还创造了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够创造出更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美化我们的生活。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减法的计算法则。

    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温故知新

    1.直接讲出得数。(课件出示):

    80-735-842-532-9

    63-443-626-765-9

    2.竖式计算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笔算时应当注意什么?(回顾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例1

    1.谈话:同学们,喜欢去旅游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云南旅游去,好吗?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课件播放飞机飞到昆明机场动画)

    2.提出问题(课件出示主题图片):①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已经走了348千米,

    (1)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从大理到丽江有多少千米?从昆明到丽江有多少千米?

    从昆明到丽江比从大理到丽江多多少千米?问我们还要走多远?

    师:(指导学生看线段图)旅游图弯弯的,不大好看,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现在老师把它用线段来表示这三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2)指导学生列式计算。问:要求大理到丽江有多远?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17-348=

    3.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减法(板书:减法)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让生先估估看大约是几千米?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同的估算方法与结果。

    方法一:把517看作是500,348看作是350,估算的结果是150.

    方法二:把517看做是500,348看做300,估算的结果是200.

    方法三:把517看作是520,348看作是350,估算的结果是170.

    (1)哪个同学估得准呢,下面请同学们用笔算算一下,会算吗?试试看。

    (让学生先自己算算,然后再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演。

    517-348=169(千米)

    517

    348

    169

    (3)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4)提出问题(出示竖式):聪聪也算了517-348=179(千米)谁对?为什么?

    517

    348

    179

    学生指导错误原因:十位上的1退了1给个位,还剩0,

    0-4不够减,从百位上的5退1,十位上是10-4=6。

    (5)教师小结:我们在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再进行计算。

    (6)引导学生与估算比较,哪个估算最接近准确答案?为什么?

    把每个数看得越接近准确数,估算的结果也越接近准确值。

    (7)比较准备题与例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说说相同点:都是退位减法不同点:例题是连续退位

    根据学生发现补充课题:连续退位减法

    例2

    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被减数个位不够减,需从十位退1,而十位是0,无1可退,需再从百位退1.)

    学生自由发言

    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若一名学生没讲清楚,可再找两名学生说明计算方法,或有其它意见的学生发言)

    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

    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教师小结:

    1.在连续退位减法中,必须把握计算法则,够减直接减,不够减的退位减,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2.当被减数中间某一位是0时,退位后,直接用9减。

    四、巩固应用,拓展思维

    出示歌诀:计算遇到退位减,本位不够向前点。前位退1变成10,再和本位加后减,哪位上有退位点,先退1后再来减。

    例3

    师:接下来我们看这样一道题:500-185=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汇报

    方法一:185分成100和85500-100=400

    400-85=315

    方法二:185看成200-15500-200=300

    300+15=315

    方法三:500看成485+15485-185=300

    300+15=315

    方法四:笔算

    师:谁能口述竖式计算的过程(生口述,师板书)

    集体交流:整百数减三位数时应注意什么?

    笔算整百数减三位数时:当个位不够减时,要从百位连续退位,然后再减。(课件出示技巧)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准备】

    主题图、小白兔图、砖图、小猪图和木头图。

    【学具准备】

    三角形、圆片、小花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三只小猪》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2、师:这一天,河里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咦,那边为什么这么热闹?

    原来是热心的小猪们正在帮小白兔盖房子。房子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好

    吃的东西,这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们用来招待小猪们的。

    3、教学同样多。

    (1)有几只小猪?几只小兔?

    小兔子们正在干什么?

    1只小兔搬了几块砖?(出示兔子和砖一一对应图)

    那4只兔子共搬了几块砖?

    有多余的兔子吗?

    有多余的砖吗?

    师: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那我们就说兔子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1)找一找,图上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2)小组交流,指名反馈。

    4、教学多与少。

    (1)找一找,图上有不一样多的两样东西吗?

    学生说,教师现场板书,并适机提问:谁多?谁少?

    5、刚才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多和少,那你们知道图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吗?课间活动。

    三、动手摆一摆

    (1)教师摆橡皮和铅笔,学生模仿。(教师强调一个对着一个摆。)

    学生同桌互相说:橡皮和铅笔同样多。

    (2)学生随意摆数个学具。

    数一数自己的学具,再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多?谁少?

    在小组内比一比。

    四、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第4题。

    五、发散练习

    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看一看,比一比教室里的物体,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整5分的),知道1时=60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闹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展示钟面)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那老师今天就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出示谜语)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师:对,钟表,有了钟表,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知道时间。

    师:同学们,一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谁能举手说说钟面上的时间,(投影逐个出示9时,11时)(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小朋友真能干。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时间,(边说边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来读一遍课题。二、自主探索,认识几时几分。师:孩子们,请看大屏幕。

    1、(投影展示钟面。)师: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钟面,和同桌说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呢?(学生观察后汇报。)(时针、分针、数字等)

    师:哪位小朋友来说说你的发现?(提问三人),你观察得真到位。

    2、认识时针的运行。

    师:钟面上有12个数字,我们把连续的两个数字之间叫一大格,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面马上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几大格?(生:12大格,请2至3名学生说)是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时针走2个大格,是几时?时针走一圈又是走了几时?3、认识分针的运行。

    师:(教师边演示边说)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叫一大格,那这就叫———小格(师手指课件,生齐说)师:一大格里面有几小格呢?请同学们拿出钟面数一数,同学们数好了吗?

    生:5小格。

    师:两大格呢?(10小格)

    师:那整个钟面一共有几个小格呢?请小朋友再数数,和同桌交流交流。

    师:小朋友,你们数完了吗?(提问2人)你是怎么数的?

    师:下面跟老师数一数。(优化5格5格数的方法)并和学生一起演示一遍。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有谁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多长时间呢?(回答并板书,让学生读一遍)那分针走一大格呢(回答并板书,让学生读一遍)?

    师:如果分针从12走到3,是几分?分针从12走到6,是几分?

    师:对,当分针从12走到6,是30分。我们在生活中也把30分叫做半小时,因为这个时分针刚好走了半圈,所以我们叫它半小时。师:下面老师再来考考大家,分针从12走到9,又是几分?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0页,完成钟表的钟表的填空。

    师:做完的同学请举手。你们填得对不对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这里填几...(课件显示答案)

    4、探究时分的关系。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那分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60分)师:分针走1圈有的认为是60分,有的认为是1时,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观察“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师:现在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睁大眼睛,看好了。

    (播放课件: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请小组讨论。师:哪组先来汇报,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那时针走1大格是多长时间?(板书1时)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分针走一圈是60分(板书:60分)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1时和60分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谁再来说一说?师:看来孩子们都发现了“分针走1圈的同时,时针走了1大格。分针走1圈是60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所以1时=60分,反过来:1时=60分。(板书:1时=60分)师:请同学们现在把课本合上,再来读一遍1时=60分。

    5、读写时间

    师:同学们已经会看整时的钟面,下面请大家看这一个钟面,谁能说说这个时刻?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看的?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现在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的?

    生:4时5分。我的方法是:时针走过4就是4时,分针指着1就是5分,所以是4时5分。师:这位同学说得很棒,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师:我们除了会读时间,还要会写时间。同学们还记得一年级学的两种方法吗?一种是普通计时法(板书),一种是电子计时法,(边板书边说)是几时就在左边写上几时,中间写2个小圆点,是几分就在右边写上几分,特别要注意,如果分不够10,就要在这两个小圆点后面加上一个0,然后再写分。

    (电脑出示4:30,4:45钟面)

    师:下面再来考考大家。看到这两个钟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用两种方法来表示这2个时刻,1、2组写左边的时间,三、四组写右边的时间,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巡堂)从一、二组找一个代表,从三、四组找一个代表上黑板书写。之后教师评讲。

    师:一、二组同意你们代表的这个答案吗?三四组呢?

    师:这位同学写4时30分,除了这种写法,同学们还有其它写法吗?

    生:4时半。

    师:为什么?

    生:因为分针这时候刚好走了半圈。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学会了读时间的方法,这就是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师: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三个时间,注意到它们的时针了吗?4:05的时针只是刚刚走过了4一点点,4:30的时针则是在4和5的中间,4:45,时针非常的接近5,但还没有走过5,所以不是5:45分。

    现在请同学们写一写课本91页的.做一做,并对易错题评讲。6、拨时间练习(课件出示)。师:同学们现在已经学会了读时间和写时间,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动手拨一拨时刻,请同学们做好准备,老师说,你们拨。(3:20,5:50),拨完的同学请举手,让老师看看,拨对了没有?

    师:拨完了老师所说的时间,接下来同学们再拔一个你们喜欢的时刻,并和同桌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时间。

    师:好了,同学们,拨钟时间结束,请同学们把手中的钟面放好。

    三、生活中的时间。

    向学生展示升旗和动车票,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师: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你们看这2幅图,同学们可以从图中找出今天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吗?

    四、提高题

    课本95页第8题。让学生写时间,并能根据规律画出时针和分针。

    五、总结:时间总是匆匆走过,今天这节课你们都学到了时间的哪些知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非常的宝贵,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时间,认真学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找次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找次品的操作活动和分析、归纳的理性思考,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把待测物品平均分3组。

    2、以找次品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让学生体会用缩小范围逐步逼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和口头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学情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几节课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学习等式的性质时,学生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学生比较喜爱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较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

    教学难点:

    理解并认可最佳策略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看视频,谈感受。

    播放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视频。看后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2、发现次品。

    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产品与合格产品不一样。有的是外观瑕疵,有的是成分不过关,还有的是产品的质量与正常的不同我们把这些不合格的产品称为次品。(板书:次品。)你身边有哪些次品?和同学交流。

    今天我们要找的次品的就是外观一样,质量不同,或轻一些、重一些的次品。(板书:找)

    活动2【讲授】初步感知、寻找方法

    1、出示例题。

    有81瓶木糖醇,其中有一瓶少了10片,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呢?

    数一数,掂一掂,摇一摇等方法,选择最优化的方法,用天平。

    2、天平的原理。

    如果两端重量相等,天平就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下沉,轻的一端上扬。

    3、华罗庚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自由猜测称的次数。

    师:同学们猜的结果不一样,可能是数量太大了。数学中有种方法叫做化繁为简,这正和华罗庚思想不谋而合,让我们从数量较小的来研究吧!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方法多样

    1.研究2瓶

    师: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需要几次可以找出次品呢?板书做好记录:2次(1,1)

    2.讨论3瓶的问题

    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生叙述称球的过程。板书记录:3(1,1,1)

    注重天平一共有3个空间可以利用,这样节省次数。生将探究结果填入导学案中。

    3.研究4-8瓶的问题

    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2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的可以是几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手中的小圆片动手操作,并记录在导学案中。

    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1)把待测物品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2)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4.重点汇报8瓶的设计方案。

    (1)师引导学生:比较3、4种分法,并展开讨论:想想为什么方法3的次数是最少的?你觉得它会和什么有关系呢?

    (2)师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的次品时,把待测的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板书:把待测物品分3份。

    (3)师:比较1、2、3种分法,讨论为什么同样分3份,为什么第3种方法只用了2次哪?

    (4)师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中的次品时,只要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果不能平均分成3份,就尽量平均分成3份。每份之间的差尽可能少。板书:每份之间的差尽可能少。

    5.研究9瓶

    学生根据总结的方法直接说出次数,小组验证。

    活动4【练习】拓展提高,优化方案

    1.运用掌握的方法找方法:12瓶、15瓶、24瓶需要几次能找到次品?

    2.举一反三:从26瓶木糖醇中,找到一个次品,至少称几次一定能找出次品?在导学案上完成。

    3.发散思维:有2187瓶矿泉水,其中2186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7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笔算减法练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减法的法则,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认识数量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算减法。谁能说一说,笔算减法要记住哪几条今天我们按照减法的法则来练习减法计算。

    二、计算练习

    1、口算第9题

    2、完成第11题。做之前让学生观察每组中两个算式中相应的特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3、笔算:练习十三第10题第一行。指名板演。做完后提问:这三道题在计算时有不同的地方吗

    4、小结:笔算减法要按减法的法则计算。在计算退位减法时,有时要连续退位,有时不要连续退位,所以在每一位计算时,该退位的要按退位的方法算,不该退位的只要直接减。

    5、做练习十三第12题。

    三、应用题练习

    1、做练习十三第13、14题。做完后让学生说说这样做的理由。

    2、做练习十三第15题,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再解答。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三第10题剩下的三题,第12题前面两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通过主动发现的讨论式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养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比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支红粉笔、 五支白粉笔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意义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过完国庆节,你知道今年10月1日是祖国几周岁的生日吗?56年前的10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让每一位中国人为之自豪。但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国旗中还隐藏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出示出一面国旗:

    3、判断:小强身高1米,他的爸爸身高173厘米,小强和爸爸身高比是1∶173。

    明确:同类量相比单位名称要相同。

    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1、去年奥运会中国女排在首场比赛中以3∶0击败了美国队,打出了我国的女排风采。这里的3∶0表示什么意思?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比相同吗?为什么?

    强调:这里的3∶0是表示两个队各赢了几局,不是相除关系,而今天学的比是指两个数的相除关系。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你知道吗?公元4世纪希腊数学家欧多克斯,利用线段找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几何比——黄金分割,它的比值大约是0.618,比大约为2∶3。

    介绍:黄金割应用非常广泛,国旗的宽与长的比是2比3,接近黄金分割,现在你们知道五星红旗为什么这么美观了吧!

    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黄金分割:

    T型台上选模特也要求模特的身长与腿长的比符合黄金分割。

    理发师也将黄金分割运用到发型设计中去。

    ……

    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去调查。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材内容:

    《解简易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第二节内容。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定义,方程的性质和利用方程性质解方程。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及其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关键。本节课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这为过渡到下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从认知结构上看:本节课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生在学习代数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要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根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解简易方程》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利用方程性质解未知数,它是后续知识发展的起点,学生对未知数的理解对今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起着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及难点是: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学情: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但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学生往往更习惯运用算术方法解题,这是因为他们之前长期用算术的思路思考问题,再学列方程时,往往会受到干扰。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过渡和对比,克服干扰,多让学生体会列方程解题的优越性。而在整节课的设计上,我想着重突出这么几点。

    1、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串,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根据题目中信息的叙述方式,通过顺向思考列出数量关系。由于是刚接触方程,列出文字性的数量关系对于学生正确地列出方程是很重要的。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借助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抛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旧知识,巩固旧知识,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义。结合引导复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2)4x<36+17(3)234a>12

    (4)72=x+16(5)x+85(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它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设计意图】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教法,课堂讨论法。巩固方程的性质,承接后面利用方程的性质解方程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图写方程

    师:说的真好,那么请同学观察这幅图(P57主题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生:100+X=250.(板书)

    【设计意图】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方程的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列出方程。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生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设计意图】这样的提问,有多种回答,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那么它对不对呢?

    生:对,因为X=150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这时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刚才我们求X的过程就叫做叫解方程。(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请同学在书中找到这两个概念(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出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并齐读。

    【设计意图】学生齐读的时候,把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板书在黑板上,并且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印象。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你们能说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么?讨论一下,然后汇报。

    生: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通过组内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2、例1解析

    师:(出示例1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吗?

    生:x+3=9(板书:x+3=9)

    (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方程。

    师:怎样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借助天平(电脑显示)

    师: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求想x,怎样使天平一边只剩x呢?

    生:天平两边同时减去3个球。(电脑显示)

    师:天平两边还平衡吗?怎样反映在方程上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师:为什么同时减3而不是其它数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就可以使方程一边只剩x。

    (2)检验方程的解。

    师: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是,因为X=6使方程左边是6+3=9,右边是9,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6是方程X+3=9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我们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设计意图】自学思考汇报交流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强调解方程的格式步骤

    解方程要注意:(1)先写解,等号要对齐。

    (2)做完后要注意检验。

    【设计意图】再一次强调,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掌握解方程的正确格式和步骤,再今后的解题中不会出现格式错误的问题。

    3、巩固练习

    师:你会学老师这样解方程吗?

    请同学们解方程x+3.2=4.6,x+19=30。

    先独立完成,再招学生板书练习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在理解例1的解法后再完成本题,巩固对同种题型解题方法的认知,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4、小组讨论怎样解方程x-2=15,x-1.8=4

    师:刚才的题同学们都做的非常好,那么下面的题你们会解么?(出示题目:x-2=15,x-1.8=4)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怎样解方程x-2=15,x-1.8=4并说出你这样做的根据。

    学生小组讨论并解出上面两道方程,并板书、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

    师:在这个过程中哪些是解方程,哪些是方程的解。

    生:我们计算的过程是解方程,而x=17和x=5.8是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出不同类型方程的解法,让学生享受到自学的乐趣,明白解这类方程就是要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相同的数,让方程的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与此同时再复习巩固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三、实践应用。

    1、填空

    (1)含有()的()叫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方程的解。

    (3)求()叫做解方程。

    (4)x-15=20这个方程的解是()

    指名学生口头回答。

    2、解下列方程

    x+0.3=1.8x-1.5=4

    x-6=7.6x+5=32

    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

    3、列方程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请同学们思考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运用解方程和知识帮我们解决问题,把你想到的和同伴一起分享。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营养午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5页的例5,练习八的4~8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口算、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要信息的能力。

    3.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的午餐食谱。

    4.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合理搭配营养午餐

    2.教学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准备:菜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平时你们喜欢吃什么菜?(有的喜欢吃荤菜,有的喜欢吃素菜,有的混吃素菜都喜欢吃)

    2.学习旁边新开了一家餐馆,里面的大厨做了许多拿手菜,大家一起来看看

    欣赏各种菜肴

    3.大家想吃吗?如果请你点三个菜,你会吗?写上所点三道菜的编号

    4说说为什么要点这些菜?

    5.我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但哪一种配菜符合人体需要的营

    养标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营养午餐)

    二、新授

    1.听听专家的讲话

    (1)听了营养专家的话你知道10岁左右儿童每餐午饭的营养标准是多少?

    (2)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不低于是什么意思脂肪不超过

    50克不超过又是什么意思?(板书不低于就是大于或等于,不超过就是小于或等于)

    举例说说什么是不低于,什么是不超过?

    (3)热量低于2926会怎样?脂肪超过50克会有什么后果?

    2.出示菜谱中各种成分表

    从表格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分析自己所点的菜,看看是否符合营养标准?

    (1)先指名一名同学说说怎样检验,在各自检验自己点的菜是否符合营养标准

    (2)展示几名同学的检验过程,不符合营养标准的说说理由。

    4.刚才有很多同学所点的菜不符合营养标准,现在大家都会点了吗?

    小组合作:帮餐馆大厨配套餐,一份套菜点三个菜,比一比哪个小组点的套餐符合营养标准,份数最多。

    5.小组汇报,展示,并说说理由

    6你最喜欢哪种套餐?为什么?

    三、给特殊人配菜

    1.出示胖子小朋友照片,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这么胖?给他搭配午餐要注意什么?

    2.出示瘦子小朋友照片,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这么瘦?给他搭配午餐要注意什么?

    3.看看老师,你觉得老师身材怎样?我的午餐搭配需要注意什么?

    4.你想对我班的哪位同学的饮食提什么建议?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必备10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