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热力学定律
  • 热力学定律

    发表时间:2022-02-09

    【www.jk251.com - 欧姆定律】

    随着高中的教学工作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没有可以参考的高中教案呢?小编为你推荐《热力学定律》,希望您喜欢。

    教学目标

    (1)知道宏观热学过程的方向性

    (2)知道

    (3)知道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4)知道能量耗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内容首先由热现象的方向性,说明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分析二: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但有些能量便于利用,而有些能量不便于利用,我们没办法将流失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能量转化的方向性造成能源不可能“用之不完,取之不尽”.

    教法建议

    建议:本节内容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对有所了解,因此可采取学生自学,教师对难点简单引导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知道热传导的方向性以及

    教学难点:

    学生先自学,教师再难点简单引导、讲解.

    探究活动

    题目:的发现过程

    组织:个人

    方案:科技小论文

    评价:论文的科普性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热力学定律 精选版


    教学目标

    (1)知道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2)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有简单认识

    (3)知道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由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引出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的知识总结出能量守恒定律,最后通过能量守恒定律阐述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分析二: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物体内能的改变量,运用此公式时,需要注意各物理量的符号:物体内能增加时,为正,物体内能减少时,为负;外界对物体做功时,为正,物体对外界做功时,为负;物体吸收热量时,为正,物体放出热量.

    分析三:各种形式的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保持总量不变,无任何附加条件,而某种或几种能的守恒是要有条件的(例如机械能守恒需要对于系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教法建议

    建议一:在讲完热力学第一定律后,给出其表达式,为增进学生对其理解,最好能举出实际例子,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或解释.

    建议二:在讲能量守恒定律后,最好能用它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要使学生认识到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的规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其一个具体表达形式.另外,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阐述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可以简单介绍一下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永动机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运用此公式时,需要注意各物理量的符号:物体内能增加时,为正,物体内能减少时,为负;外界对物体做功时,为正,物体对外界做功时,为负;物体吸收热量时,为正,物体放出热量时,为负.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必增加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必增加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减少

    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

    答案:C

    评析:在分析问题时,要求考虑比较周全,既要考虑到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又要考虑到改变内能也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例题2: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中,空气向外界传递的热量2.0×105J,同时空气的内能增加了1.5×105J.这时空气对外做了多少功?

    解: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

    1.5×105J-2.0×105J=-0.5×105J

    所以此过程中空气对外做了0.5×105J的功.

    二、能量守恒定律

    1、复习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学生看书学习能量守恒定律内容).

    3、能量守恒定律的历史意义.

    三、永动机

    永动机的原理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是不可能的.

    举例说明几种永动机模型

    四、作业

    探究活动

    题目:永动机

    组织:分组

    方案:收集有关永动机的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评价:材料的丰富性

    热力学定律 万能通用篇


    教学目标

    (1)知道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2)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有简单认识

    (3)知道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由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引出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的知识总结出能量守恒定律,最后通过能量守恒定律阐述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分析二: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物体内能的改变量,运用此公式时,需要注意各物理量的符号:物体内能增加时,为正,物体内能减少时,为负;外界对物体做功时,为正,物体对外界做功时,为负;物体吸收热量时,为正,物体放出热量.

    分析三:各种形式的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保持总量不变,无任何附加条件,而某种或几种能的守恒是要有条件的(例如机械能守恒需要对于系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教法建议

    建议一:在讲完热力学第一定律后,给出其表达式,为增进学生对其理解,最好能举出实际例子,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或解释.

    建议二:在讲能量守恒定律后,最好能用它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要使学生认识到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的规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其一个具体表达形式.另外,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阐述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可以简单介绍一下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永动机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运用此公式时,需要注意各物理量的符号:物体内能增加时,为正,物体内能减少时,为负;外界对物体做功时,为正,物体对外界做功时,为负;物体吸收热量时,为正,物体放出热量时,为负.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必增加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必增加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减少

    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

    答案:C

    评析:在分析问题时,要求考虑比较周全,既要考虑到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又要考虑到改变内能也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例题2: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中,空气向外界传递的热量2.0×105J,同时空气的内能增加了1.5×105J.这时空气对外做了多少功?

    解: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

    1.5×105J-2.0×105J=-0.5×105J

    所以此过程中空气对外做了0.5×105J的功.

    二、能量守恒定律

    1、复习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学生看书学习能量守恒定律内容).

    3、能量守恒定律的历史意义.

    三、永动机

    永动机的原理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是不可能的.

    举例说明几种永动机模型

    四、作业

    探究活动

    题目:永动机

    组织:分组

    方案:收集有关永动机的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评价:材料的丰富性

    力学单位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主学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用较短的篇幅介绍了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介绍了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明确了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教法建议

    如何确定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和如何使用单位的问题已经渗透在平日的教学当中了,这里可以采用自学的方法学习.

    探究活动

    题目:研究某一物理基本单位的由来

    组织:个人

    形式:查阅资料,撰写文章.

    评价: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及材料组合、表述能力

    牛顿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伽利略理想实验;

    (2)惯性概念;

    (3)掌握的内容;

    (4)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能用解释惯性现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

    情感目标

    对任何现象的发生不能够想当然,要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分两块内容介绍的,先是介绍了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发展历史,并着重讲述了伽俐略的理想实验及其重要的实验思想.然后引入了,引入了惯性概念,并由此分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教法建议

    1、本节所述内容在初中课本上已涉及到,初中课本中用到的标题是惯性定律,所以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2、适当介绍一些学史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一个规律的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或者是一开始的认识就是对的,而是需要人类不断探索才能形成的,它们的学习也是这样.

    3、重点讲述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思想,让学生学会一种科学思维方法.

    4、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真正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教学难点: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

    示例:

    一、历史的回顾

    1、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最初认识及亚里士多德其人.(见扩展资料)

    2、伽利略理想实验:

    (1)动画模拟该实验,并指出不能够真正试验的原因.或做课本所讲的气垫导轨实验(有视频资料),并指出为什么只是近似验证.由实验结果推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矛盾的焦点蚀是试实验条件的不同.

    (2)分析伽利略理想实验:它是一个理想化的过程,但并不是凭空想象的来的,而在抽象思维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种科学推理,理想化实验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3)介绍伽利略.

    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3、注意:(通过实例分析)

    (1)惯性与惯性定律不同.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任何时候物体都具有惯性,这与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无关.

    (3)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4、实例参考(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

    分析刹车时人往前倾;启动时人往后仰.

    做小实验:惯性实验器演示惯性现象,并分析.

    让学生举例分析,并指出哪些惯性现象有利,哪些惯性现象有害.

    探究活动

    题目:可以观察的惯性现象

    组织:小组或个人

    方案:自己设计小实验并展示、讲解,由同学互相评判.

    评价: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灵活应用.

    【热力学定律】相关推荐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

    关于电流教案示例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的1.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3.知道什么叫电源和电源的作用。(二)教具验电器两个,带绝缘柄的金属棒一根,橡胶棒一根,毛皮一块,带座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干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