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古诗《画》教案汇总8篇
  • 古诗《画》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25

    古诗《画》教案汇总8篇。

    如果您从未听说过“古诗《画》教案”那么请看下面的文章介绍,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牵扯到教学的所有环节都需要教案的支持。

    古诗《画》教案【篇1】

    1.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重难点、关键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出示苏东坡画像

    2. 出示写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月饼盒

    3. 了解苏东坡

    4. 出示教学挂图

    5. 导语:苏东坡是怎样用诗描绘这秋景的呢?请自由朗读诗歌:赠刘景文

    二、 学习生字

    1. 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2. 组词、读准字音

    3. 注意平舌音:赠 残

    4. 指导写字

    枝 记 刘

    注意字的结构

    三、 学习诗歌

    1. 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 听录音,画出朗读节奏

    3. 自由读,齐读后找出疑难之处

    4. 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点拨

    (1) 出示荷叶田田图解诗句1

    (2) 出示菊花盛开与衰败图解诗句2

    (3) 导语:荷尽菊残的时候还有什么呢?(看图)

    橙黄橘绿。对,这才是秋天最美的时候,齐读3、4句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5. 朗读诗歌

    (1) 这么优美、这么丰富的秋天给人带来什么?

    (2) 这么快乐、这么幸福的秋天该怎样读?

    (3) 齐读诗歌

    注意重读以下词语:

    擎天盖 傲霜枝 君须记 正是

    6. 背诵诗歌

    四、 拓展学习(再被一、二首写秋天的诗)

    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会认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 背诵其他写秋的古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背诵《赠刘景文》

    2. 导语:丰收的秋天令人欣喜,秋天的山林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3. 出示教学挂图

    4. 讲枫林美(要求用上学过的词汇)

    5. 诗人是怎样描绘这美景的呢?

    6. 自由读诗《山行》

    7. 找出生字

    二、 学习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 组词认读

    3. 摘苹果游戏

    4. 指导书写:于 首 枫

    三、 学习诗歌

    1. 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

    2. 听录音,画出节奏

    3. 自由读诗,齐读后找出疑难之处

    4. 略知诗意

    (1) 课件演示山路弯弯曲曲伸向深山的情况

    (2) 提问:秋天的山里有什么呢?(看图)

    (3) 诗人登上寒冷的山坐在石头上是为了看什么?

    (4) 引导:能否读出诗人爱看枫林的诗句:

    (5) 出示春花与枫叶比较图

    (6) 了解“二月”之意:二月即春天

    (7) 教师在学生讲后归纳总结

    (8) 出示平时的枫叶与经霜的枫叶进行对比。认识霜叶红的原因

    5. 朗读诗歌

    (1) 这时候的枫林像什么?

    (2) 这么美的枫林该怎么读?

    6. 齐诵诗歌

    7. 背诵诗歌

    四、 拓展学习

    背诵课外搜集的写秋的诗

    五、 作业

    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荷尽

    菊残

    赠刘景文 好景

    橙黄

    橘绿

    古诗《画》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

    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

    (板书课题)

    先来学习《草》。

    〖对话平台

    一、自学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二、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

    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

    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4、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合作意识。

    三、朗读

    1、自由读:

    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

    (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

    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在充分地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四、背诵

    1、情境背诵:

    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表演背诵,既训练了形义较难的字,又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利于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五、练习

    1、填空:

    离离______,一岁一____。野火______,春风______。

    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入无处寻____。

    2、按要求分类:

    未 追 店 枯 徐 烧 荣 菜 宿

    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六、书写

    1、学习书写枯 、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

    木: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回顾

    背诵古诗《草》。

    二、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

    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

    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

    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四、朗读

    1、自由读:

    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

    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

    (高兴、喜悦)

    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

    (失望)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展开联想,丰富语言积累,进一步体会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3、竞赛读:

    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

    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诗歌语言凝练,富于韵律感。多种形式的朗读,利于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培养语感。

    五、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六、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给学生提供二度创作的题材,不仅拓展延伸了文本,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棵奇葩,教师要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培养课外积累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七、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八、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

    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

    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学会评价 ,在互相学习、借鉴、欣赏同进步。

    〖词语解释

    离离:草木长的得很茂盛的样子。

    枯:枯萎。

    尽:完、全。

    宿:投宿。

    篱落:稀稀落落的样子。

    径:小路。

    寻:寻找。

    〖相关链接

    相传《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的一首应考习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一定要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阅读在线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诗《画》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

    2、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诗文画面课件或挂图、怀旧音乐带、相关古诗。

    学生: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古诗作者的情况。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首古诗《小池》

    (一)

    导入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从1册至今,我们已学过很多古诗,愿意把记得的古诗背一背吗?(抽学生背诵)这些古诗语言简洁,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今天,我们将学习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古诗《小池》。(板书课题)

    2?简介杨万里的情况。

    3?老师出示挂图或课件,旁白: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小池塘初夏时节的勃勃生机,表达出了对自然风光的一种喜爱之情。

    (二)

    初读诗句,学生质疑

    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学生读,分组读,齐读。

    3?再读诗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4?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初知诗句大意。

    (三)

    理解诗句,想象美景

    1、说说你欣赏的诗句及欣赏它的原因。

    2、交流品读情况,师相机点拨,体会作者用字的准确及选取了哪些初夏时节的景物。

    如:“泉眼无声惜细流”中“惜”,

    “树阴照水爱晴柔”中“爱”。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露”,

    “早有蜻蜓立上头”中“立”。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注意交流、补充。

    4、根据古诗和自己的理解想象美景,说说美景,画一画美景。

    5、看到这样的美景,诗人的心情怎样?你的心情又怎样?

    6、品味读古诗。

    (四)

    指导朗读,背诵诗歌。注意诗的停顿、节奏,试背,齐背。

    二、学习第二首古诗《泊船瓜洲》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随着杨万里的描写,欣赏了小池初夏时节的美丽景色,体会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体会诗人的另一种情感。

    2、学生交流所了解到的王安石的情况,老师注意补充。

    (二)

    初读诗句,学生质疑

    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反复读古诗,直到读流利。

    3、再读古诗,谈谈自己疑惑的地方。

    4、寻求组内合作,结合注释讨论解决提出的疑惑,粗知诗意。

    (三)

    理解古诗,体会作者感情

    1?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读诗,体会诗所表达的感情,其中哪些诗句集中表现了这种情感?

    3?品读古诗。

    (四)

    指导朗读,背诵诗歌

    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试背、全班齐背。

    (五)

    课外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思念家乡的诗句,读给大家听听,要是能说出所选诗句出自谁的作品就更好。(也可查找资料,完成这个环节)

    附: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细流树阴晴柔

    小荷露角蜻蜓早立

    初夏美景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江水——重山——春风——明月

    瓜洲夜景

    归心似箭

    借景抒情

    古诗《画》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出示课件2】(板书:浪淘沙)

    二、自主学习

    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出示课件3】

    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2.【出示课件4】自学提纲

    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

    ②簸:

    ③天涯:

    ④直上:

    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三、合作学习

    1.《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2.指名朗读古诗。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②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一直到达。

    4. 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家。)

    (适时板书: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

    5.【出示课件5】课文配套图片 借用图片理解。

    四、质疑探究

    1.【出示课件6】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品读,深化理解。

    牵牛织女:指牛郎星和织女星。神话传说中把它们说成牛郎和织女两个人。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生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适时板书:奋发有为的精神 豪迈浪漫的气魄)

    五、小结检测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余请大家再收集有关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

    古诗《画》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理解事歌意思。

    4.积累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词,从中感悟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赞美自然之情

    领悟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工具书、反复朗读、质疑理解诗歌意思,体会作者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赞美自然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诗词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具:

    录音机、幻灯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

    教学流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1.学生试读,诵读。

    2.听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古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从哪知道的?

    三、学法“引路”,自学古诗

    1.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古诗?

    2.归纳如下学习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入诗境―悟诗情

    四、“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

    1.指名简介苏轼。说说诗题怎样读?给了我们哪些信息?

    2.指名朗读诗句,注意咬音准确。

    五、“明诗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利用工具书理解诗意。同桌交流、讨论。

    六、“入诗境,悟诗情”

    1.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从诗句中体会到的?汇报、交流。

    2.诵读诗句,体会情感,感受意境。

    七、领悟作者巧用修辞,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1.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西湖景美的?

    2.品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八、拓展延伸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板书课题

    二、复习上节课的学法。

    三、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四、自查释疑,读懂诗意

    1.学生试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2.学生试讲,逐句理解。

    3.观察图片,感受画面之美。

    五、讨论探索,感受诗境

    1.结合诗题,引导质疑:诗人遥望洞庭湖,望见了什么?

    2.讨论探究,感受诗境。

    “湖光秋月两相和”(和谐之美)

    “潭面无风镜未磨”(朦胧之美)

    “白银盘里一青螺”(艺术之美)

    六、反复诵读,体会诗境

    1.轻声自读,想象诗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七、领悟作者巧妙的表达方法

    八、拓展延伸

    古诗《画》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

    教学重点:读议结合,理解诗句的意义,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悟诗境,指导朗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想听吗?(播放)。

    刚才听到的是李叔同的《送别》。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因为送别而忧伤落泪,并挥笔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图画,猜一猜这是哪一首诗的内容?出示:《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送别诗,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白去学习他的另一首送别诗。板书课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齐读课题)

    二、分析诗题,梳理信息

    1.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指导认识三个生字,学生讲识记方法。指导书写:孟。在田字格里范写,指出下面皿子底写时要内收,学生再练写一遍。

    2.借助注释“之”,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三、初读古诗,读出古韵

    学习自读;指名读,指出停顿;范读,声断气不断,读出古诗的韵味;学生练读。

    四、展开想象,体会情感

    1.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谁能通过读诗中的句子告诉我。(前两句)

    (1)板画地理方位图,了解黄鹤楼、扬州的方位。

    (2)借助注释,说说是怎么回事?(出示后两个注释)借助注释是理解诗意的好方法。识记“辞”

    (3)古诗中用“烟”来描述花草的颇为常见。请看:(出示诗句,以便积累,让学生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

    烟花山际重,舟楫(jí)浪前轻。 ——杜甫《泛江送客》

    2.说起“故人”,你知道他们之间的故事吗?(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之间友情的故事)。借助资料能帮助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古诗。

    3.送故人远行,这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出示后两句)自由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汇报,教师在学生基础上作以下点拨——

    (1)点红“孤帆”。自古长江就是交通要道,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有许多,为什么诗人只看到了一只船呢?( 因为诗人把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的身上了。)激情:老朋友正离我而去,我的眼里心里只有老朋友,就这么一直看啊,看啊!读出我的不舍吧!(指名读第三句,男生读,女生读,让学生读的时候,看着远方的那条孤帆!)

    (2)诗人一直看了有多久?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汇报后,点红“唯见”。是啊,最后只看见滔滔的江水,却看不见——(引说,让几位学生接着说)只看见滔滔的江水,却看不见——

    (3)出示文中插图:诗人就这么一直望向天的尽头,他的心里在诉说着什么?

    (4)说不尽的不舍与留恋,让滔滔的江水传达情意吧!(我们一起读后两句)

    4.结课:你瞧,后两句没有出现留恋、不舍等字眼,却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情意,这就是通过写景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在学习第二首诗时,你一定会有类似的发现,期待着你们的表现!

    板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板画) 扬州

    西辞 } 叙事

    黄鹤楼

    孤帆 (画画:孤帆到碧空尽)

    } 写景抒情

    唯见 (画画:长江流向天际)

    古诗《画》教案【篇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明确学法

    1.揭题。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我国古诗宝库中,尤以唐代的古诗最著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唐诗。

    2.回顾。过去,大家都学了不少古诗了,怎样来读古诗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3.小结。(可以根据注释、查工具书、查资料、请教等)

    【设计意图】

    开课伊始,通过“怎样来读古诗”一问,引发学生思考;再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启发,明确阅读古诗的基本方法,有助于顺学而导。

    二、合作学习,弄清诗意

    1.自由阅读两首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个别抽读,齐读。(师生共同纠正错误读音)

    3.自学古诗。(用小结的方法弄清诗句的意思,先个人自学,再小组内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检查学生对这两首诗内容的理解。

    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①说说题目的意思,哪个字是“到、去”的意思。②说说整首诗的意思。③齐读。

    ⑵《送元二使安西》。①说说这首诗的意思。②齐读。

    【设计意图】

    这个教学环节围绕一个“读”字进行:一是读准,二是读通,三是读懂。在读的过程中,采取了合作学习的方法。为了让合作学习更为有效,注意了以下三点:第一,先自学再合作,使合作学习的根基牢固;第二,合作学习有任务,有分工;第三,合作学习的效果有检测,这样的学习能落到实处。

    三、想象画面,深入玩味

    1.创设情境。伴随着古典乐曲,教师描述每一首诗的具体背景,声情并茂地范读这两首古诗。让学生闭目想象画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这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3.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捕捉阅读深入点“送”,因为“送”是两首诗共同的理解点。可在学生多元、零散思索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同样写“送别”,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指导学生抓住诗篇中的关键字词去品味。

    不同点:送别的地点不同;送别时天气、情景不同;送别时心情不同……

    相同点:同是写送朋友;同是写朋友离别时的依依难舍之情……

    (结合学生体会,启发、指导学生对比着入情入境地朗读,在理解中反复咏叹这两首诗)

    【设计意图】

    乐曲声由开始第一首时的明快、激越,转为第二首时的舒缓、低沉和悲凉,再加上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朗读,这样便可很快让学生入情入境。与此同时,把两首古诗放在一起朗读,在相互对比、相互映衬中形成了一种阅读磁场,有利于学生去品味、去研读。虽然两首诗有那么多不同的地方,但友情是相同的。让学生在不同中求相同,启发学生比较、研讨,在比较中发表真切感悟,反复咀嚼,品尝诗“味”,并通过学生的想象、朗读以及对字词的品味,来丰富学生内心的诗意世界,层层深入,读出情味!

    四、切己体察,余音绕梁

    1.背诵。播放古典乐曲,学生自由背诵。

    2.写话。李白和王维的这两首诗表达了朋友之间依依不舍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一份浓浓的友情。联系个人经历,说说自己对友情的感触,或亲身经历的难忘友情,再写下来。

    3.引入。这两首古诗仅仅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两粒很小很小的“沙子”,在中国古代还有许多情真意切的古诗名句,请看: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请大家课外去找找,去读读,再背一背。

    【设计意图】

    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读文本,而是读自己。因此,读书要切己体察,让学生联系个人经验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课文结束前,补充课外资源,让学生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热情,可谓回“味”无穷。

    古诗《画》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两首古诗,使学生感受到人民生活的艰辛,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从而教育学生热爱人民,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2、认识本课11个字,一个多音字“没mo”,会正确书写8个字。

    3、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背诵诗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

    2、理解古诗内容,会背诵两首诗。

    三、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韵律的同时,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

    同时,培养学生喜欢古诗、爱学古诗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电脑课件或图片、课前查找有关资料。

    五、教学时数

    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吗?

    (农民伯伯辛勤耕种出来的)请大家到田间看看他们是怎么种田的。(课件演示或出示图片)

    2、指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

    再仔细观察农民伯伯的动作、表情,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3、有位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有很多感慨,他就写下了一首诗。你们知不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写的是什么诗?(板书课题)悯:当同情讲。悯农是同情农民的意思。

    4、学生介绍课前查找到的资料,了解唐代诗人李绅。

    5、这首诗大家并不陌生,会背的同学请站起来背给大家听。

    (二)在朗读中理解诗句。

    1、对照拼音,自读古诗。

    2、同桌互读,读准字音:餐can、皆jie。

    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3、小组里互相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4、再次用课件演示农民耕作画面。

    边读边看图,理解第一句。

    (1)结合插图读一读第一句,说一说什么意思。

    (2)再看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

    (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人头戴草帽,手拿工具,正在田间锄草。中午的太阳挂在空中,天气十分炎热,汗水正一滴滴流到田里的禾苗上,农民伯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5、指导朗读。这句诗应该怎样读?自己练,在班里读。(饱含辛酸的语气。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范读、领读、指名读)

    6、学习第二句,领悟其义。

    (1)个人读句,小组讨论,说说读懂了什么。

    (2)理解词语的意思是:“盘”指吃饭的碗,“餐”指饭,“皆”是都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每粒都是农民用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

    (4)指导朗读,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吟诵全诗,联系实际。

    1、大声诵读,练习背诵。(采用诗句、单人背、互背等方式)

    2、学习这首古诗后,你想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你想对浪费粮食的人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古诗《画》教案汇总8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