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小班教案数学活动反思(精选12篇)
  • 小班教案数学活动反思

    发表时间:2023-03-21

    小班教案数学活动反思(精选12篇)。

    在实际教学中仍然离不开传统的教学模式,每个老师在工作中都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小班教案数学活动反思,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小班教案数学活动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2、对创编应用题感兴趣,学习创编减法应用题。

    3、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一元人民币、购物篮、糖果、水果若干、算是卡片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减法应用题的结构,理解减法的含义。

    活动难点:自编5以内数的减法应用题。

    活动过程:

    1、师幼问好

    2、问答游戏

    复习5以内数的加法。

    1+1=?2+2=?

    2+3=?1+4=?

    教师小结:孩子们真厉害啊!刚刚我们算的都是加法题,今天于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减法题。

    3、小猴卖桃

    引导幼儿学习2--4的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学习创编应用题。

    (1)出示课件,学习2的减法。

    师:猴妈妈有三个猴宝宝。老大拿了两个桃子到市场上去卖,卖掉了一个,老大还剩下几个桃子?(一个)。

    师:小猴子的桃子比原来的多了还是少了?(少了)。

    教师小结:像这种,变少了的题,就要用减法来计算。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应用题,并解答。

    师:谁可以用自己的话,把大猴子卖桃子的事情说一遍?

    师:最后剩下几个,不要告诉大家,把大猴子卖桃子的事情编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谁可以?

    师:在小篮子里有很多算式,请你找出能解答这个问题的算式,摆在桌子上。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以内和4以内数的减法,并尝试创编应用题、解答。

    5、游戏开心购物。

    (1)幼儿分组,介绍游戏规则。

    师:购物组小朋友每人有5元钱,超市组小朋友每人有5件商品。每一元钱可以买到一件商品。购物组的小朋友要用钱买商品,但是不能把钱都花光。超市组的小朋友要卖商品,但不能把商品都卖光。

    幼儿购物,教师指导。

    (2)幼儿介绍自己购物和出售情况,并创编应用题和解答。

    师:购物组(超市组)小朋友,谁来说说自己的购物(出售)情况?可以把它变成一个问题考考超市组(购物组)的小朋友吗?

    师:超市组(购物组)的小朋友可以解答吗?

    (3)引导幼儿发现互补规律。

    师:这里是小朋友购物和出售的算式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四个算式的减数有什么规律?得数有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减数越来越大,得数越来越小。这就是算式中的互补规律。

    6、结束活动

    师:刚才小朋友用钱买的商品。钱上面有很多细菌,活动结束了,咱们和评委老师说再见,回活动室洗洗手。

    活动延伸:

    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巩固练习。

    活动反思:

    利用这次活动足进幼儿的快速能力和集体合作能力,培养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把幼儿带到园内在外面进行游戏。这节课上幼儿的积极性很好还有很好的配合这节课的完成。

    小班教案数学活动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地按顺序点数4以内的事情并说出总数。

    2.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鱼卡、绿色、黄色、红色的小星星;。

    2.学具准备:绿色、黄色、红色的小星星;苹果树。

    3.蒙氏《操作册》

    4.轻音乐《初雪》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活动问候。

    走线,听音乐走线

    线上活动:师生一起做手指游戏

    游戏:一个手指点点、两个手指剪剪、三个手指捏捏、四个手指叉叉、五个手指拍一拍。

    2.集体活动

    ①教师出示小鱼卡,提问:有几条小鱼?教师从左到右点数,数完后,教师一边用手圈住一边问:一共有条小鱼?让幼儿体验点数的含义。

    ②教师出示绿色的小星星,提问:有几颗星星?教师从左到右点数,数完后,教师一边用手圈住星星一边问:一共有几颗星星?让幼儿体验点数的含义。

    3.分组活动

    第一组:请幼儿点数树上有几个苹果。

    第二组:请幼儿操作操作册

    第三组:请幼儿点数星星卡有几个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具收拾好、师幼共同总结

    5.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是数一数自己家里有几口人.

    活动反思:

    本节课选题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小朋友孩子在能力、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次活动,既帮助幼儿复习了颜色的认识又复习了三以内的点数,也让我了解了班中幼儿所存在的差异,更激发了幼儿的点数兴趣,整节活动幼儿们基本上都能跟着教师的指令点数不同颜色的星星。有个别幼儿点数时,存在着手口不一致的现象,在小班上学期尤其明显,孩子们往往手点得慢,嘴里数得快,有时叫他们数,还有些孩子数到了4,却不知道数量是4,还是说是3,所以,每次都叫他们手指头拿出来一个一个指着书本数,我也在益智区里投放了这一材料,旨在让幼儿们点点圆点有几个,再拿相同数量的吸管,从而培养他们能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课程的教育理念中指出,要为幼儿提供适时、适宜、适度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发展。而手口一致的点数,只有在实践操作中,让幼儿们去反复练习、反复操作,才能完成目标。从幼儿的操作中,我也感到,只提供圆点数量还不够,还要提供一些形象生动的动物,以提高幼儿的点数兴趣,再提供一些数字,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要。

    小班教案数学活动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

    2、愿意参与为家人送物品的活动。

    重点难点:

    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

    活动准备:

    1、教具:图片:手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一)、人物图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2、学具:幼儿操作纸、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一)、拐杖、女士包、领带等。(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了解物品与人的关联性。

    出示人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图片。

    师:看,谁到我们教室来做客?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进行观察并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从他们身上的不同物品就可以看出他们是谁了。

    师:看,家里的手套都乱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找不到自己的手套了,谁能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手套?

    小班幼儿已经初步具有观察的经验,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不同人物的不同特征,能通过人物身上的物品分辨出人物的不同身份。同时,教师的小结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了"物品与人的关联性"。

    2、宝宝送物品。

    (1)个别幼儿送物品。(3分钟)请个别幼儿送手套并讲述原因。

    师:你是怎么送的?为什么要这么送?

    教师小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手套是不一样的,我们从手套的不同特征就可以看出来了。

    用同一种物品--手套来引导幼儿通过细致观察、一一比较的方法来判断手套送给谁。

    (2)全体幼儿送物品。(12分钟)师:家里还有很多其他的物品,我们首先来看看他们是什么。

    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要求。

    师:我们一起来送一送,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东西放到他们下面,记住一边送要一边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送。

    幼儿送物品并讲述原因。

    幼儿集体操作时,教师所选材料有了递进,有一组(4双鞋子)同类的物品,还有一些其他特征比较明显的物品,如拐杖、领带等。引导幼儿在细致观察、一一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更全面的判断,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这一目标的达成。

    3、展示幼儿作业,集体检验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送的?为什么要这样送?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验、纠错。

    评价幼儿作业时,先选用操作正确,比较有序作业进行点评,再选用一些比较典型的作业,引导幼儿自评,利用幼儿间的差异资源进行互评。

    课后反思:

    本活动来源于主题《亲亲热热一家人》,目的是让幼儿按照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从而能增进宝宝与家长之间的情感。小班的孩子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较感兴趣,但是他们对这些常见物品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宝宝送物品》这一活动从幼儿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认一认、说一说、找一找、送一送进一步认识常见物品,并能给不同人物进行匹配。教师在教学具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在教具方面,首先选用一组同类物品,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方法--比较,同一组物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物品该送给谁。在幼儿操作材料方面,又有了递进,用了一组同类物品,另外还选了4个特征较明显的物品,难度有所提高,对幼儿更具挑战性,幼儿对判断物品的关联性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判断物品该送给谁,不仅可以通过比较,还应从实际生活出发,明白物品的用途,从而进行判断。

    小班教案数学活动反思 篇4

    设计背景

    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都会用各种方式,如照片、录像等,为孩子记录下人生最初的历程。孩子对照片非常感兴趣,每当同伴带照片来园时,大家都要围着观看。从照片来看,大多数5人以内的居多,非常适合进行5以内数量的感知;而且,通过照片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幼儿对家人的热爱之情。因此,我选择照片作为本活动的教具,希望在活动中孩子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也更希望孩子的情感能够得到满足。在活动准备的过程中,我注意教师、幼儿、家长三者的互相配合协作。老师将照片的要求告诉家长,家长一起帮助幼儿挑选自己喜爱的照片来幼儿园。有的幼儿带来的照片是从小到大(有1寸照、有2寸照、有5寸照等);也有有的幼儿带来的照片是数量上从少到多的(有1人照、有2人照、3人照、4人照等)。在准备过程中,孩子已经接触到了学习的教具,兴趣已经得到较好的激发,她们对活动充满了期待。

    活动目标

    1、学习感知4以内的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进一步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愉快心情,热爱自己的家人。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准备4张生活照(从小到大的4张照片或者按人数从少到多4张照片),活动前将照片贴在活动室内。

    2、人手4张生活照,操作板一块。

    3、苹果、梨、西瓜、蛋糕、糖的卡片若干。

    4、视频一台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的兴趣,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自由参观照片,互相介绍照片上的人

    (2)用视频仪介绍照片。

    师:请大家说说照片上有谁、有几个人?比一比,这些照片有什么不同?

    幼1:我的照片上3人,有爸爸、妈妈和我。

    幼2:这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公园里拍的。

    幼3:一张照片上有4个人、一张照片上有2个人。

    2、通过游戏给照片排队,进一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师:请你在活动室将你家的照片找出来。

    (2)师:你找到了几张照片?照片上有几个人?

    幼1:我找到了4张照片。

    幼2:我找到了一张照片,上面有4人。

    幼3:我的照片有一个人的、有2个人的、有3个人的、有4个人的。

    (3)师:请小朋友给照片排排队,请你在操作板上从小旗开始往后排。

    幼儿根据要求自由的给照片排队,老师进行辅导。

    (4)师:你是怎么排的?

    幼1:我是一张跟着一张排的,排的很整齐。

    幼2:我是最小的排在前面,大一点的排在中间,最大的排在最后。

    幼3:我排的第一张上面有1个人,第2张上面有两人,第三张上面有3人、第四张上面有4个人。

    3、通过游戏送礼物,初步学习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1)师:我们的照片上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我们的好朋友,见了照片就像看见他们一样,你喜欢他们吗?你想送他们礼物吗?

    我带来了许多的礼物(出示苹果、梨等实物卡片),看看都有些什么?(自由讨论)你可以选一样礼物送给照片上的人,把礼物贴在照片的后面。动一动小脑筋,你送的礼物,要让照片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

    (2)幼儿根据要求自由选择礼物进行操作。

    (3)讲评:鼓励幼儿互相猜一猜,给照片送了几个礼物。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他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无论是那个层次的操作,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认真完成,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在情感方面,幼儿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孩子们之所以能如此投入活动,就是因为有充沛的情感作为基础。这也是本活动与传统的数学教育最大的区别,总之,只要在活动中本着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孩子就一定会在活动中获得成功。

    小班教案数学活动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9和9的数量,了解数字9的形成。

    2.复习数字1-9及其所代表的量。

    3.学习准确投球。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旧报纸、胶带、箱子、彩笔、数字卡片1至9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做纸球:将旧报纸揉成球形后,用胶带固定。

    2.请每位幼儿做9个纸球,准备进行投球游戏。

    3.把9个纸球在地上排成一条直线,旁边放置数字卡片1至9。请一位幼儿数数纸球,然后找出适当的数字卡片。老师出示数字卡片9,与幼儿一起认读。

    4.教师说开始时,请每组第一个幼儿开始将球投进篮子里。每投进一球,老师出示相关数字卡片。投完后,幼儿一起数一数箱子里有多少个球,箱子外有几个球,再请他们找出相配的数字卡片。(若幼儿未能把球投进箱子里,可鼓励他不断尝试,克服困难。)

    5.请第二位幼儿继续进行投球游戏。

    6.游戏结束后,大家一起数数看,有几个人9个球全投进篮子,投进8个球的有几个人,让大家为他们拍拍手。总结分享请幼儿数数活动室中的物品,并找出适当的数字卡片。

    活动评价:

    1.能说出自己投进几个球,没投进几个球。

    2.能一一对应点数9以内的数量。

    活动建议:

    1.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观察、点数数量是9的物体,要提醒幼儿从左到右数口一致地点数,并尝试说出总数,如九棵树、九朵花、九个小朋友等,并丰富相关的量词。

    2.开辟美工区,投放各种报纸、皱纹纸、画有皮球轮廓的绘画纸等,供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做彩色大纸球,用彩色小纸球装饰皮球等。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要组织好一次数学活动,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幼儿的知识、能力都能在原有水平都能得到提高。

    小班教案数学活动反思 篇6

    活动目标

    1、学着按物体的规律一一进行排列。

    2、能认真完成自己操作活动。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范例:红色、黄色圆片片间隔排列图。

    2、幼儿每人两种颜色相同或大小相同或形状相同的图形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片片的摆放规律:

    1、出示范例:上面有什么?片片是怎样排队的?

    2、引导幼儿边指边说:红片片、黄片片、红片片、黄片片

    二、分组操作:

    1、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序可按形状相同、颜色不同;颜色相同、形状不同;颜色形状都不同等各种方法排序

    2、鼓励幼儿认真完成自己小组的操作活动。

    3、及时表扬排得又快又对的幼儿。

    4、帮助个别幼儿找出排错的原因。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排序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需要他们运用有限的数、量、形方面的知识,进行一番系统、连贯的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规律的东西。排序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小班教案数学活动反思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建立直的和弯曲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细铁丝,长度约20厘米,每个幼儿两根,其中一根保持平直,另一根折成弯曲的。

    2、塑料筐两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同时出示铁线两根,其中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曲的。让幼儿仔细观察,问幼儿:这两根铁丝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的。教师告诉幼儿:直的那一根,我们叫做直线(型)的;弯曲的那一根我们叫做曲线(型)的。教师在黑板上面几条直线和曲线,边讲边画。

    2、发给每个幼儿直的和弯的铁线各一根,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放在桌边比一比,感知直线和曲线的差别。启发幼儿说出:这一根是直的,这一根是曲线(型的)。

    3、让幼儿把铁线分别放在两个筐里。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小班教案数学活动反思 篇8

    活动背景:

    活动目标:

    1.能从众多图案中找到与指定目标对应的图形、物体,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重点)

    2.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喜欢数学活动。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将活动室布置成小形的服装店,服装小卡片若干

    2.天线宝宝和其他小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参观服装店,引导幼儿观看各种衣服,裤子,帽子的形状,对服装店有初步的认识;

    (情景的创设,是吸引小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有效办法。也是让活动更显生活化,更具生动性的手段)

    主要提问:商店里有些什么?它们一样吗?都是什么样的?(从类型和颜色上来回答)

    2.集体操作活动:选衣服,裤子,帽子

    A.买帽子:教师拿出一顶帽子,请幼儿去商店里寻找同样款式的帽子。(个别操作)

    B.买衣服:请一幼儿在商店里买一件衣服,其他幼儿按照这个款式在商店里找相同的衣服。(小组操作)

    C.买裤子:征求幼儿的意见,教师买来一条裤子,请全体去商店里寻找同样款式的裤子。(集体操作)

    (数学知识是从动作本身产生出来的,在数学活动中,让幼儿实际操作物体,让他们对物体施加动作,对他们学习数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小班幼儿通过外部动作可以感知到数学的概念属性。也符合他们适合在活动中学习的特点。)

    主要提问:这件衣服(帽子、裤子)是怎么样的?小朋友到商店里找出来好吗?

    3.和天线宝宝玩游戏

    A.请幼儿按照身上的颜色标志去寻找颜色相对应的天线宝宝,并排除其他物品的干扰(排除形状、颜色的干扰,找到和自己身上颜色相对应的物品,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主要提问:天线宝宝在哪里呢?抱一个和自己身上的图形一样的天线宝宝玩。

    4.请客人老师检验孩子们拿的天线宝宝是否和幼儿身上的颜色相对应。

    活动反思:

    1.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并创设情景贯穿活动始终,游戏化教学,生动,有趣;

    2.活动中幼儿充分动起来,人人有操作的机会,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

    小班教案数学活动反思 篇9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

    3、小虫若干。

    4、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小班教案数学活动反思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习3以内数与物的对应。

    2、能用点数的方式数物品并用数字1、2、3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大卡1-3,贴有3种不同小动物的房子,小老鼠奇奇。

    学具:幼儿人手一份数字卡片1-3,操作册20页。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数字1-3。

    1、集体游戏:《小鱼水里游》。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三条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提问:在刚刚的游戏中都出现了数字谁呀?(1、2、3)。出示数字卡片1、2、3复习巩固对其的认识。

    2、教师分发学具。

    师:小朋友在刚刚的游戏中表现都很好,小鱼有礼物要送给你们,请你们双手来接,有礼貌的说谢谢!

    提醒幼儿将礼物放在桌子上,不乱动。

    二、创设情景练习点数

    1,做客。听声音找到小动物的家,出示房子依次出现小动物的房间:看看我们先到谁家了?(小猪)几只小猪在家呢?(1只),依次是小羊(2只),小狗(3只),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2,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量对应匹配

    小动物们都住进自己的新房子里,可是它们都忘记挂门牌号了,我们大家来帮它们挂一下吧!请幼儿分别用数字卡表示门牌号,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个门牌号是**家的呢?

    (小猪的房间住着一只小猪,门派号是1)以此类推。

    三,完成操作册20页。

    师:小朋友看,在我们帮助小动物们挂门牌时谁悄悄来了?(小老鼠)。我们来听听小老鼠奇奇来做什么?哦1yuanl奇奇在整理玩具柜时也遇到了困难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帮助它吗?(愿意)

    小朋友取出操作册翻至20页,帮奇奇把夹缝中的数字1、2、3贴到相应的位置。

    活动结束:将操作册送回家。

    活动反思:

    活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游戏引出数字,通过游戏让幼儿复习数字宝宝,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第二部分,学习数与物的对应,通过点数并帮小动物挂门牌让幼儿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第三部分,完成操作册,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数与量的理解,同时检验幼儿是否真的掌握,是针对数与量对应的操作练习。

    整个活动思路清晰,过程安排完整,合理。活动从头到尾都是围绕目标进行,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最后的活动检验95%幼儿以掌握。针对目标一学习3以内数与物的对应,可将活动二中挂门牌改成按物取数则更为完美。

    小班教案数学活动反思 篇11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数量3,了解数字3的实际意义。

    2、体验寻找和发现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正确感知数量3,了解数字3的实际意义。

    难点:了解数字3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布置1、2、3车位的停车场,并标上相应的数字。

    2、玩具车每人一辆。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感知3以内的数量。

    游戏:朋友抱一抱

    教师发出指令,2个小朋友抱一抱或者3个小朋友抱一抱。幼儿听指令玩游戏,请幼儿相互检查是否正确。游戏可反复进行。

    2、观察、点数,进一步理解3的实际意义。

    (1)幼儿观察几个停车场有什么不一样?

    带幼儿到布置好的场地,观察并提问:请看看停车场的停车位有几个?(有1个车位的,有2个车位的,有3个车位的)

    (2)请将小汽车送回停车场。

    每个幼儿拿一辆小汽车,今天我们要送汽车回家。(请幼儿说说自己将汽车停在有几个车位的停车场)

    (3)请将停在3个停车位的汽车开出来。

    小结语:我们的停车场停的车的数量不一样,1个停车场只能停1辆汽车,2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只能停2辆小汽车,3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只能停3辆汽车。

    3、教师指导幼儿操作作业纸

    (1)幼儿人手一份作业纸。

    (2)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认识数字3的字形特点。

    师:这个数字宝宝3像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停车场上的数字3,鼓励幼儿大胆联想。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3以内的数量,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这个环节中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小班教案数学活动反思 篇12

    设计意图与背景:

    大小排序是一项很平常的数学活动,但是怎样引导幼儿学习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尝试以游戏的形式,在简单、轻松的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地探索,学习。活动的材料,我们采用蒙氏教育材料,通过感觉统合,促进幼儿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正确获得大小、差异变化的知觉。

    2、在活动中能大胆进行尝试。

    3、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方体玩具、包装盒

    活动过程:

    1、游戏:搭火车

    (1)幼儿尝试游戏。

    师:小朋友们瞧,老师带来了好玩的积木宝宝。

    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感知立方体及它们的不同。活动中,幼儿说出了上面有许多正方形、它们大小不一样!有小的、有大的!)

    你们想玩吗?我们玩一个搭火车的游戏吧!

    看看哪个宝宝能干,搭的火车漂亮!(老师先不提要求,让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参与幼儿的活动,注意发现是否有幼儿按规律进行排序。)(2)讨论小结。

    (在幼儿的活动中发现规律,既肯定了幼儿的探索,又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音乐集中幼儿、观察选择能按大小顺序排列的火车)

    师:**宝宝搭的这列火车真漂亮!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搭的。

    (丁政和蒋佳茜两位小朋友是按大小规律排列的,我们请他(她)说一说他们是怎样搭的,但是小班幼儿的表述能力还不行,所以他们不知道怎样说,于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边看边说:大大的火车头,身体越来越小。表扬了这两位幼儿,他们非常的开心。)

    (3)老师示范。

    师:老师也想玩一玩这个游戏。宝宝们看,老师也来搭火车!

    看看谁最大?让它做火车头!再找个大的做身体,找哪个?看看,还有谁大?搭上去。再找哪个?

    活动反思:

    一环又一环的情境创设抓住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会了能按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本节课幼儿操作的材料很多,能力差的幼儿有的操作没能完成,这需要教师课下帮助幼儿完成,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小班教案数学活动反思(精选12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