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小学教案苏教国标册优秀模板
  • 小学教案苏教国标册优秀模板

    发表时间:2022-01-31

    【www.jk251.com - 小学优秀教案模板】

    按照惯例,小学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小学教案该怎么写?这篇《小学教案苏教国标册优秀模板》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小学教案苏教国标9册-《金蝉脱壳》教学后记

    刚上完《金蝉脱壳》,上课喜欢发言的小严就“哒哒哒”地来到讲台边,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苏老师,我知道这个金蝉是害虫。”我故作惊奇:“是嘛,那它吃什么的呀?”“我听别人说,它专门吃植物的汁液,可坏了!”只见他一脸的忿忿不平:“要是我看到它,准把它踩死!”

    见有戏可唱,我连忙转身对同学们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时候道听途说不一定是对的,你们说是吗?”有个孩子插嘴了:“老师,课文中的‘我’也是听叔叔们说金蝉是怎样脱壳的,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才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的。”一听到这句话,孩子们纷纷点头,我也顺着他们的话说:“是啊,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亲自查证才能确定事情的真实可靠性……”“我知道了,我一定去查资料,亲自验证别人的话!”机灵的小严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就抢着说道。“老师,我们帮他一起查!”其他孩子也来劲了,“这几天天很热,我家前面大树上就有蝉,我要去观察观察。”

    第二天早上,还没上课,就有好几个学生拿着资料给我看了。有手持《百科全书》的,有拿《昆虫世界》的,有的干脆从网上下载了好多蝉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面对此情此景,我真的很欣慰。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有关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课文,要求学生能养成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志趣,尽管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但是我的目的达到了。假如每一篇课文学完后,学生都能这样非常感爱好地查找有关资料,主动地去探索事物,我也就心满足足了。这不禁让我回想起昨天上完课的情景。是啊,其实这一点也不难,只要我像昨天那样能善于抓住教学契机,适时点拨,一切都将会水到渠成了。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册优秀模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学难点: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1、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3、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4、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我们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有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根据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按照“相交”或者“不相交”来分的话,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分?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2、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让学生质疑。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揭示课题)

    4、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5、学生试着说概念

    师归纳总结并板书。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一)折纸

    1、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生活中很多的平等线与垂线,那要是给每个同学一张这样的不规则纸,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这可有一定难度,愿意接受挑战吗?

    2、学生动手折垂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演示。

    (二)拓展练习:贴挂图69页7题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垂直和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走近海伦,有效体验教优秀小学教案海伦优秀模板


    走近海伦,有效体验——教《海伦凯勒》有感

    1、在教学第一自然段的时候,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交流完感受后,我让学生闭紧眼睛,然后所有的同学都不发一点声音,这样持续三到四分钟后,让学生睁开眼睛。此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感叹起来:

    “眼前一片漆黑,太可怕了!”

    “听不到声音,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说什么?这种感受太难过了。”

    ……

    在学生感叹之余,我马上让他们再次交流,如果此时你就是海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许多同学都说她可能会想到命运对自己为什么这样不公?会自暴自弃、会想到死等等?还有的同学说,她肯定很绝望、很无助……是啊!刚开始海伦就是这样想的?引读“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让我们带着这种复杂的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2、当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萨勒老师教海伦说话时,我又尝试着让学生闭起眼睛,然后同桌或者是前后的同学相互合作:一个同学张嘴发音,另外一个用手放在对方的脸上,通过感觉来判断对方所发的音是什么?一开始,学生跃跃欲试,认为这很简单,但不一会儿,一个个脸上就都呈现出困惑的神情。停止合作后,我问学生:“你们有几个能猜出对方的发音?”结果,没有一只手举起来。我马上又问他们有何感受?学生由衷地说,这怎么能学会说话呢?齐读“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接着让学生读海伦所说的话,从中感受到些什么?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这时学生基本上能结合刚才的感受来谈。

    总的说来,学生的阅历不深,有很多时候要让他们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就必须给他们营造一个相似的场景,让他们“亲自”有所体验,有所感受,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文章中蕴涵的“深意”,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习得。

    推敲教后记优秀模板


    陈冬云发表

    教完这篇课文后,我有三点体会:

    1、找“推敲”的近义词,积累词语。

    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积累词语。读了课题,我先让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它的近义词。学生先在书上找到了“斟酌”这一个词。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再查字典、词典,学生找到了“锤炼”、“琢磨”、“思索”等词。接着我让学生再找一找和它意思相近的成语,学生通过交流,又找到了“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等,学生学到这儿非常兴奋,因为他一下子学到了、积累到了这么多词,收获真大呀!当然很开心呢!

    2、学“推敲”,用“推敲”。

    学习了“推敲”的故事,我让学生也学一学贾岛,推敲一下文中的词语,看看用得是否准确。如:(1)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这里的“拜访”是否能换成“访问”;(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这里的“即兴”是否能换成“即时”;(3)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这里的“宁静”能否换成“安静”等,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字斟句酌,推敲到了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从中受益。

    3、养成“推敲”的习惯。

    课文讲的是贾岛“推敲”的故事,其实在文坛上,“推敲”的故事不胜枚举,善于“推敲”的文学大师、名人比比皆是。为此,我让学生搜集、讲讲名人写文章“推敲”的故事或细节或语录,营造浓浓的氛围,使他们内心有“推敲”,要“推敲”。还让学生翻开自己的作文本,和同学一起推敲作文中的词句,看看用词造句是否精当,这样,长期以往下去,让学生学以致用,逐步养成“推敲”的好习惯。

    【www.jk251.com - 小学优秀教案模板】

    按照惯例,小学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小学教案该怎么写?这篇《小学教案苏教国标册优秀模板》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小学教案苏教国标9册-《金蝉脱壳》教学后记

    刚上完《金蝉脱壳》,上课喜欢发言的小严就“哒哒哒”地来到讲台边,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苏老师,我知道这个金蝉是害虫。”我故作惊奇:“是嘛,那它吃什么的呀?”“我听别人说,它专门吃植物的汁液,可坏了!”只见他一脸的忿忿不平:“要是我看到它,准把它踩死!”

    见有戏可唱,我连忙转身对同学们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时候道听途说不一定是对的,你们说是吗?”有个孩子插嘴了:“老师,课文中的‘我’也是听叔叔们说金蝉是怎样脱壳的,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才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的。”一听到这句话,孩子们纷纷点头,我也顺着他们的话说:“是啊,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亲自查证才能确定事情的真实可靠性……”“我知道了,我一定去查资料,亲自验证别人的话!”机灵的小严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就抢着说道。“老师,我们帮他一起查!”其他孩子也来劲了,“这几天天很热,我家前面大树上就有蝉,我要去观察观察。”

    第二天早上,还没上课,就有好几个学生拿着资料给我看了。有手持《百科全书》的,有拿《昆虫世界》的,有的干脆从网上下载了好多蝉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面对此情此景,我真的很欣慰。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有关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课文,要求学生能养成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志趣,尽管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但是我的目的达到了。假如每一篇课文学完后,学生都能这样非常感爱好地查找有关资料,主动地去探索事物,我也就心满足足了。这不禁让我回想起昨天上完课的情景。是啊,其实这一点也不难,只要我像昨天那样能善于抓住教学契机,适时点拨,一切都将会水到渠成了。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册优秀模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学难点: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1、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3、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4、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我们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有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根据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按照“相交”或者“不相交”来分的话,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分?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2、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让学生质疑。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揭示课题)

    4、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5、学生试着说概念

    师归纳总结并板书。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一)折纸

    1、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生活中很多的平等线与垂线,那要是给每个同学一张这样的不规则纸,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这可有一定难度,愿意接受挑战吗?

    2、学生动手折垂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演示。

    (二)拓展练习:贴挂图69页7题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垂直和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走近海伦,有效体验教优秀小学教案海伦优秀模板


    走近海伦,有效体验——教《海伦凯勒》有感

    1、在教学第一自然段的时候,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交流完感受后,我让学生闭紧眼睛,然后所有的同学都不发一点声音,这样持续三到四分钟后,让学生睁开眼睛。此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感叹起来:

    “眼前一片漆黑,太可怕了!”

    “听不到声音,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说什么?这种感受太难过了。”

    ……

    在学生感叹之余,我马上让他们再次交流,如果此时你就是海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许多同学都说她可能会想到命运对自己为什么这样不公?会自暴自弃、会想到死等等?还有的同学说,她肯定很绝望、很无助……是啊!刚开始海伦就是这样想的?引读“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让我们带着这种复杂的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2、当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萨勒老师教海伦说话时,我又尝试着让学生闭起眼睛,然后同桌或者是前后的同学相互合作:一个同学张嘴发音,另外一个用手放在对方的脸上,通过感觉来判断对方所发的音是什么?一开始,学生跃跃欲试,认为这很简单,但不一会儿,一个个脸上就都呈现出困惑的神情。停止合作后,我问学生:“你们有几个能猜出对方的发音?”结果,没有一只手举起来。我马上又问他们有何感受?学生由衷地说,这怎么能学会说话呢?齐读“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接着让学生读海伦所说的话,从中感受到些什么?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这时学生基本上能结合刚才的感受来谈。

    总的说来,学生的阅历不深,有很多时候要让他们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就必须给他们营造一个相似的场景,让他们“亲自”有所体验,有所感受,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文章中蕴涵的“深意”,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习得。

    推敲教后记优秀模板


    陈冬云发表

    教完这篇课文后,我有三点体会:

    1、找“推敲”的近义词,积累词语。

    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积累词语。读了课题,我先让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它的近义词。学生先在书上找到了“斟酌”这一个词。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再查字典、词典,学生找到了“锤炼”、“琢磨”、“思索”等词。接着我让学生再找一找和它意思相近的成语,学生通过交流,又找到了“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等,学生学到这儿非常兴奋,因为他一下子学到了、积累到了这么多词,收获真大呀!当然很开心呢!

    2、学“推敲”,用“推敲”。

    学习了“推敲”的故事,我让学生也学一学贾岛,推敲一下文中的词语,看看用得是否准确。如:(1)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这里的“拜访”是否能换成“访问”;(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这里的“即兴”是否能换成“即时”;(3)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这里的“宁静”能否换成“安静”等,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字斟句酌,推敲到了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从中受益。

    3、养成“推敲”的习惯。

    课文讲的是贾岛“推敲”的故事,其实在文坛上,“推敲”的故事不胜枚举,善于“推敲”的文学大师、名人比比皆是。为此,我让学生搜集、讲讲名人写文章“推敲”的故事或细节或语录,营造浓浓的氛围,使他们内心有“推敲”,要“推敲”。还让学生翻开自己的作文本,和同学一起推敲作文中的词句,看看用词造句是否精当,这样,长期以往下去,让学生学以致用,逐步养成“推敲”的好习惯。

    ($1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推敲)

    新标小数册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08一109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小动物图片、“嘉年华”游乐园代币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3、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2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3)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4)反馈。(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

    二、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1、谈话: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情境出示)谈话:小动物们要来个交换大行动,它们规定: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

    3、谈话:动物们交换得正热闹,几个图形也来了,它们分别是“○、△、□”。你能求出○、△、□所代表的数吗?

    (1)△+□=240(2)○+□=91

    △=□+□+□△+□=63

    △=?△+○=46

    □=?○=?△=?□=?

    四、小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

    册习作教学设计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的见闻记下来,把自己所想的写下来。

    2、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事情的顺序,有条理地把招待客人的过程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接待客人这件事写下来。

    难点:按照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课前准备:

    ⒈例文的录音。

    ⒉可供学生表演的简单道具。如大人的眼镜,玩具电话等。

    ⒊准备一个小室内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来,推开窗子一看,呀,太阳公公已经笑眯眯在天上望着我了!我连忙穿好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哼着歌往学校走去。路边的小树好像在向我招手,我的耳边还不时传小鸟悦耳叫声,非常有趣。

    2.老师在说什么呀?

    3.对,告诉你们,这就是作文。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写作文了。写作文其实一点也不难,就像老师刚才说的一样。只要把你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想试试吗?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由读例文《好阿姨》,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

    (1)小小组讨论讨论。

    (2)大组交流,指名回答。

    2再读例文《好阿姨》,讨论写法。

    (1)我们来听听小作者是怎样介绍自己买牙膏时遇到那位好阿姨的。(放录音)

    (2)小作者先讲什么?然后呢?最后谈了什呢?

    (3)再读读这篇作文,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对,原来小作者只是把自己说的话写在纸上,就是作文啦!

    3.读懂例文《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启发想象。

    (1)学生自由读:同学们,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可爱,他很喜欢想象,常常把自己想的写下来,变成一篇篇小作文,我们来读一读吧!

    (2)指导模仿说话:

    如果你也有一支神笔,你想干什么?

    小小组交流。

    大组交流,指名说。

    册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教学重点: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15×2=15×3=25×4=15×4=15×5=25×8=

    2、笔算:326÷81294÷58721÷83

    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

    140÷26=5……10

    5

    26)140

    130

    10

    (1)学生试做,汇报作法。

    (2)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26看作30,算的对吗?帮助检查一下?

    问:如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还可以怎么试商?

    (3)可以把26看作25,用口算试商,5个25是125,接近140,所以商5。

    (4)把24、25、26都看作25来试商。

    2、练习:把24、25、26都看作25试商

    225÷25114÷24208÷26135÷15128÷16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三、巩固练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

    15×() 6525×() 12425×() 95

    15×() 12426×() 15016×() 100

    2、计算:405÷15192÷24728÷26496÷14

    四、总结:在做计算的时候,可以将14、15、16和24、25、26看作15、25来进行试商,提高试商速度。

    五、作业:课本86页第2、3、4题。

    负荆请罪教后记优秀模板


    这是一篇课本剧,我们第一次学习这样的题材!也许这个故事耳熟能详的缘故,也许这篇课文与以前学习的课文在题材上有所不同的缘故,同学们对它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相当浓厚,他们学习课文时对课文中的人物也相当喜欢。了解了课本剧的特点后,学生纷纷要求让他们表演一下,这也正是我的意思,于是我答应他们第二课时给他们表演的机会!

    于是,今天的第二课时,课堂教学主要围绕课文的表演展开,内容和层次也就显得简单明了多了!为了更好地演好课文,如何指导学生朗读也就成了这堂课最关键的一步!我按照人物顺序分别请学生将“韩勃”、“蔺相如”、“廉颇”这三位人物的台词读好!

    这里的主要人物肯定是廉颇,如何读好他的话呢?关键是要了解廉颇这个人物!因此,这里就出现了一个让我左右为难的棘手问题了:即廉颇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能勇于知错就改的高尚品格该何时理解呢?一般来说,都放在学完课文之后才揭示人物的品性,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这一难点在收尾处也就自然而然水露石出了!

    可是,这是一篇课本剧,如果学生不了解廉颇的内心世界,就无法深入体会他的高尚品质,那么怎么能有感情地读好这些台词呢?所有这一切应该为表演服务呀!再三思量后,我决定舍弃平时的教学方法,先引导学生了解廉颇负荆请罪后面的深层原因,即廉颇能放下老将军的架子与面子,光着身子,背着荆条,以负荆请罪这样有辱体面的方式诚心诚意地向蔺相如认罪,可见他需要多大的勇气与胸怀啊!而这一切为了什么?在这位让人敬重的廉将军心中,一切都是为了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呀!他能这样做,是多么了不起啊!他和蔺相如一样也是深明大意、宽容大度的人啊!——这一点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对廉颇也由厌生爱,对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朗读台词时,如何处理感情也就快速地迎刃而解了!为了让学生演好角色,背出台词也很重要,我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方式,请学生自己选择一种角色,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熟读成诵,便于表演时能得心应手一些!可是,由于时间还是比较匆促的原因,学生准备我下台巡视时,发现有些学生在表演时台词说得不够流畅,而使表演的效果大打折扣!

    今天,有两组学生有机会上台表演交流,学生的反映普遍不错,也给他们提了些意见,由于演前准备比较充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相当高涨。他们以组为单位,分配好各自的角色后,演得很热烈,还分别为自己小组内的成员指出不当的地方!今天的教学过程基本能够完成。由于时间的关系,表演的过程中交流的时间不够充裕,如果学生上台表演的面再拓宽一些,估计会更好!吉宇婷发表

    ($1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请罪)/oblog/more.asp?name=吉宇婷id=5342

    苏版语文上变色龙教学设计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五上语文第2单元

    6、变色龙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初步学习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层次。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修改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指名说。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出示变色龙的图片)二、初读感知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2、出示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名读,齐读。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三、细读第一部分小组学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指导朗读。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2、指读。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4、描红临写。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教后记

    语文册单元备优秀模板


    一、本单元内容:

    精读课文《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吁》《山沟的孩子》

    略读课文《春天的雨点》语文实践活动

    二、单元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本单元31个生字和新词,认识15个字;

    能用“贡献”、“呼吁”造句;

    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积累文章中好词佳句;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积累词语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制定的词语造句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力,背诵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了课文后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的能力;

    三、重点分析: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想象和联想。

    四、难点分析:

    理解:“金钥匙”指的是什么?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这些话的含义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

    本单元继续学习联系全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的意思。学生对此项学习内容比较熟悉,但缺乏灵活的掌握,因此还需要有针对性地练习。本单元由三篇写景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探寻写作方法、写作顺序等,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学生对修改短文是第一次接触,之前有修改病句的经验,还需在训练中强调整体,顾全大局的思想

    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修改病句,具有一定的方法和能力,此次单元练习中出现了让学生修改一篇短文,对学生来说比较有难度。应在回忆修改病句方法的基础上,有整体、大局意识地修改短文。另外,写作方面,学生写过关于春天的作文,有相通之处,可以借鉴本单元的三篇写景课文和学生以往的写作经验,自主创作。培养认真书写,自己修改的好习惯。

    七、课时分配:

    1《龙》2课时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吁》2课时

    2《山沟的孩子》2课时*4《春天的雨点》1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4课时

    册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1、复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让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80÷20320÷8040×70240÷6060×90

    270÷904×60210÷70350÷50

    2、脱式计算

    75×4+630376+280÷70

    9×60-3206400÷80-64

    3.笔算

    63÷20260÷80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并改错。

    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

    2、笔算

    310÷50170÷30643÷80406÷60285÷40

    111÷20478÷70163÷30294÷60

    3、应用题

    1)一个足球3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钱?

    2)有饲料100千克,这些猪每天要吃30千克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还剩多少千克?

    3)计划生产400台电视机,每月生产70台,半年内是否可以完成任务?

    4)每节车厢限乘60吨,有50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

    三、思考:

    如○是□的20倍,下面哪些是对的。

    ○×20=□□×20=○○÷20=□□÷20=○

    ○÷□=20□÷○=20

    四、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推敲)

    新标小数册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08一109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小动物图片、“嘉年华”游乐园代币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3、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2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3)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4)反馈。(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

    二、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1、谈话: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情境出示)谈话:小动物们要来个交换大行动,它们规定: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

    3、谈话:动物们交换得正热闹,几个图形也来了,它们分别是“○、△、□”。你能求出○、△、□所代表的数吗?

    (1)△+□=240(2)○+□=91

    △=□+□+□△+□=63

    △=?△+○=46

    □=?○=?△=?□=?

    四、小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

    册习作教学设计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的见闻记下来,把自己所想的写下来。

    2、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事情的顺序,有条理地把招待客人的过程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接待客人这件事写下来。

    难点:按照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课前准备:

    ⒈例文的录音。

    ⒉可供学生表演的简单道具。如大人的眼镜,玩具电话等。

    ⒊准备一个小室内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来,推开窗子一看,呀,太阳公公已经笑眯眯在天上望着我了!我连忙穿好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哼着歌往学校走去。路边的小树好像在向我招手,我的耳边还不时传小鸟悦耳叫声,非常有趣。

    2.老师在说什么呀?

    3.对,告诉你们,这就是作文。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写作文了。写作文其实一点也不难,就像老师刚才说的一样。只要把你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想试试吗?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由读例文《好阿姨》,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

    (1)小小组讨论讨论。

    (2)大组交流,指名回答。

    2再读例文《好阿姨》,讨论写法。

    (1)我们来听听小作者是怎样介绍自己买牙膏时遇到那位好阿姨的。(放录音)

    (2)小作者先讲什么?然后呢?最后谈了什呢?

    (3)再读读这篇作文,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对,原来小作者只是把自己说的话写在纸上,就是作文啦!

    3.读懂例文《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启发想象。

    (1)学生自由读:同学们,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可爱,他很喜欢想象,常常把自己想的写下来,变成一篇篇小作文,我们来读一读吧!

    (2)指导模仿说话:

    如果你也有一支神笔,你想干什么?

    小小组交流。

    大组交流,指名说。

    册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教学重点: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15×2=15×3=25×4=15×4=15×5=25×8=

    2、笔算:326÷81294÷58721÷83

    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

    140÷26=5……10

    5

    26)140

    130

    10

    (1)学生试做,汇报作法。

    (2)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26看作30,算的对吗?帮助检查一下?

    问:如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还可以怎么试商?

    (3)可以把26看作25,用口算试商,5个25是125,接近140,所以商5。

    (4)把24、25、26都看作25来试商。

    2、练习:把24、25、26都看作25试商

    225÷25114÷24208÷26135÷15128÷16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三、巩固练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

    15×() 6525×() 12425×() 95

    15×() 12426×() 15016×() 100

    2、计算:405÷15192÷24728÷26496÷14

    四、总结:在做计算的时候,可以将14、15、16和24、25、26看作15、25来进行试商,提高试商速度。

    五、作业:课本86页第2、3、4题。

    负荆请罪教后记优秀模板


    这是一篇课本剧,我们第一次学习这样的题材!也许这个故事耳熟能详的缘故,也许这篇课文与以前学习的课文在题材上有所不同的缘故,同学们对它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相当浓厚,他们学习课文时对课文中的人物也相当喜欢。了解了课本剧的特点后,学生纷纷要求让他们表演一下,这也正是我的意思,于是我答应他们第二课时给他们表演的机会!

    于是,今天的第二课时,课堂教学主要围绕课文的表演展开,内容和层次也就显得简单明了多了!为了更好地演好课文,如何指导学生朗读也就成了这堂课最关键的一步!我按照人物顺序分别请学生将“韩勃”、“蔺相如”、“廉颇”这三位人物的台词读好!

    这里的主要人物肯定是廉颇,如何读好他的话呢?关键是要了解廉颇这个人物!因此,这里就出现了一个让我左右为难的棘手问题了:即廉颇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能勇于知错就改的高尚品格该何时理解呢?一般来说,都放在学完课文之后才揭示人物的品性,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这一难点在收尾处也就自然而然水露石出了!

    可是,这是一篇课本剧,如果学生不了解廉颇的内心世界,就无法深入体会他的高尚品质,那么怎么能有感情地读好这些台词呢?所有这一切应该为表演服务呀!再三思量后,我决定舍弃平时的教学方法,先引导学生了解廉颇负荆请罪后面的深层原因,即廉颇能放下老将军的架子与面子,光着身子,背着荆条,以负荆请罪这样有辱体面的方式诚心诚意地向蔺相如认罪,可见他需要多大的勇气与胸怀啊!而这一切为了什么?在这位让人敬重的廉将军心中,一切都是为了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呀!他能这样做,是多么了不起啊!他和蔺相如一样也是深明大意、宽容大度的人啊!——这一点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对廉颇也由厌生爱,对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朗读台词时,如何处理感情也就快速地迎刃而解了!为了让学生演好角色,背出台词也很重要,我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方式,请学生自己选择一种角色,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熟读成诵,便于表演时能得心应手一些!可是,由于时间还是比较匆促的原因,学生准备我下台巡视时,发现有些学生在表演时台词说得不够流畅,而使表演的效果大打折扣!

    今天,有两组学生有机会上台表演交流,学生的反映普遍不错,也给他们提了些意见,由于演前准备比较充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相当高涨。他们以组为单位,分配好各自的角色后,演得很热烈,还分别为自己小组内的成员指出不当的地方!今天的教学过程基本能够完成。由于时间的关系,表演的过程中交流的时间不够充裕,如果学生上台表演的面再拓宽一些,估计会更好!吉宇婷发表

    【www.jk251.com - 小学优秀教案模板】

    按照惯例,小学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小学教案该怎么写?这篇《小学教案苏教国标册优秀模板》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小学教案苏教国标9册-《金蝉脱壳》教学后记

    刚上完《金蝉脱壳》,上课喜欢发言的小严就“哒哒哒”地来到讲台边,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苏老师,我知道这个金蝉是害虫。”我故作惊奇:“是嘛,那它吃什么的呀?”“我听别人说,它专门吃植物的汁液,可坏了!”只见他一脸的忿忿不平:“要是我看到它,准把它踩死!”

    见有戏可唱,我连忙转身对同学们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时候道听途说不一定是对的,你们说是吗?”有个孩子插嘴了:“老师,课文中的‘我’也是听叔叔们说金蝉是怎样脱壳的,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才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的。”一听到这句话,孩子们纷纷点头,我也顺着他们的话说:“是啊,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亲自查证才能确定事情的真实可靠性……”“我知道了,我一定去查资料,亲自验证别人的话!”机灵的小严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就抢着说道。“老师,我们帮他一起查!”其他孩子也来劲了,“这几天天很热,我家前面大树上就有蝉,我要去观察观察。”

    第二天早上,还没上课,就有好几个学生拿着资料给我看了。有手持《百科全书》的,有拿《昆虫世界》的,有的干脆从网上下载了好多蝉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面对此情此景,我真的很欣慰。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有关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课文,要求学生能养成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志趣,尽管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但是我的目的达到了。假如每一篇课文学完后,学生都能这样非常感爱好地查找有关资料,主动地去探索事物,我也就心满足足了。这不禁让我回想起昨天上完课的情景。是啊,其实这一点也不难,只要我像昨天那样能善于抓住教学契机,适时点拨,一切都将会水到渠成了。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册优秀模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学难点: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1、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3、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4、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我们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有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根据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按照“相交”或者“不相交”来分的话,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分?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2、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让学生质疑。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揭示课题)

    4、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5、学生试着说概念

    师归纳总结并板书。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一)折纸

    1、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生活中很多的平等线与垂线,那要是给每个同学一张这样的不规则纸,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这可有一定难度,愿意接受挑战吗?

    2、学生动手折垂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演示。

    (二)拓展练习:贴挂图69页7题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垂直和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走近海伦,有效体验教优秀小学教案海伦优秀模板


    走近海伦,有效体验——教《海伦凯勒》有感

    1、在教学第一自然段的时候,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交流完感受后,我让学生闭紧眼睛,然后所有的同学都不发一点声音,这样持续三到四分钟后,让学生睁开眼睛。此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感叹起来:

    “眼前一片漆黑,太可怕了!”

    “听不到声音,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说什么?这种感受太难过了。”

    ……

    在学生感叹之余,我马上让他们再次交流,如果此时你就是海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许多同学都说她可能会想到命运对自己为什么这样不公?会自暴自弃、会想到死等等?还有的同学说,她肯定很绝望、很无助……是啊!刚开始海伦就是这样想的?引读“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让我们带着这种复杂的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2、当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萨勒老师教海伦说话时,我又尝试着让学生闭起眼睛,然后同桌或者是前后的同学相互合作:一个同学张嘴发音,另外一个用手放在对方的脸上,通过感觉来判断对方所发的音是什么?一开始,学生跃跃欲试,认为这很简单,但不一会儿,一个个脸上就都呈现出困惑的神情。停止合作后,我问学生:“你们有几个能猜出对方的发音?”结果,没有一只手举起来。我马上又问他们有何感受?学生由衷地说,这怎么能学会说话呢?齐读“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接着让学生读海伦所说的话,从中感受到些什么?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这时学生基本上能结合刚才的感受来谈。

    总的说来,学生的阅历不深,有很多时候要让他们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就必须给他们营造一个相似的场景,让他们“亲自”有所体验,有所感受,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文章中蕴涵的“深意”,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习得。

    推敲教后记优秀模板


    陈冬云发表

    教完这篇课文后,我有三点体会:

    1、找“推敲”的近义词,积累词语。

    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积累词语。读了课题,我先让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它的近义词。学生先在书上找到了“斟酌”这一个词。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再查字典、词典,学生找到了“锤炼”、“琢磨”、“思索”等词。接着我让学生再找一找和它意思相近的成语,学生通过交流,又找到了“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等,学生学到这儿非常兴奋,因为他一下子学到了、积累到了这么多词,收获真大呀!当然很开心呢!

    2、学“推敲”,用“推敲”。

    学习了“推敲”的故事,我让学生也学一学贾岛,推敲一下文中的词语,看看用得是否准确。如:(1)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这里的“拜访”是否能换成“访问”;(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这里的“即兴”是否能换成“即时”;(3)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这里的“宁静”能否换成“安静”等,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字斟句酌,推敲到了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从中受益。

    3、养成“推敲”的习惯。

    课文讲的是贾岛“推敲”的故事,其实在文坛上,“推敲”的故事不胜枚举,善于“推敲”的文学大师、名人比比皆是。为此,我让学生搜集、讲讲名人写文章“推敲”的故事或细节或语录,营造浓浓的氛围,使他们内心有“推敲”,要“推敲”。还让学生翻开自己的作文本,和同学一起推敲作文中的词句,看看用词造句是否精当,这样,长期以往下去,让学生学以致用,逐步养成“推敲”的好习惯。

    ($1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推敲)

    新标小数册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08一109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小动物图片、“嘉年华”游乐园代币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3、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2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3)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4)反馈。(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

    二、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1、谈话: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情境出示)谈话:小动物们要来个交换大行动,它们规定: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

    3、谈话:动物们交换得正热闹,几个图形也来了,它们分别是“○、△、□”。你能求出○、△、□所代表的数吗?

    (1)△+□=240(2)○+□=91

    △=□+□+□△+□=63

    △=?△+○=46

    □=?○=?△=?□=?

    四、小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

    册习作教学设计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的见闻记下来,把自己所想的写下来。

    2、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事情的顺序,有条理地把招待客人的过程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接待客人这件事写下来。

    难点:按照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课前准备:

    ⒈例文的录音。

    ⒉可供学生表演的简单道具。如大人的眼镜,玩具电话等。

    ⒊准备一个小室内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来,推开窗子一看,呀,太阳公公已经笑眯眯在天上望着我了!我连忙穿好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哼着歌往学校走去。路边的小树好像在向我招手,我的耳边还不时传小鸟悦耳叫声,非常有趣。

    2.老师在说什么呀?

    3.对,告诉你们,这就是作文。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写作文了。写作文其实一点也不难,就像老师刚才说的一样。只要把你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想试试吗?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由读例文《好阿姨》,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

    (1)小小组讨论讨论。

    (2)大组交流,指名回答。

    2再读例文《好阿姨》,讨论写法。

    (1)我们来听听小作者是怎样介绍自己买牙膏时遇到那位好阿姨的。(放录音)

    (2)小作者先讲什么?然后呢?最后谈了什呢?

    (3)再读读这篇作文,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对,原来小作者只是把自己说的话写在纸上,就是作文啦!

    3.读懂例文《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启发想象。

    (1)学生自由读:同学们,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可爱,他很喜欢想象,常常把自己想的写下来,变成一篇篇小作文,我们来读一读吧!

    (2)指导模仿说话:

    如果你也有一支神笔,你想干什么?

    小小组交流。

    大组交流,指名说。

    册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教学重点: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15×2=15×3=25×4=15×4=15×5=25×8=

    2、笔算:326÷81294÷58721÷83

    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

    140÷26=5……10

    5

    26)140

    130

    10

    (1)学生试做,汇报作法。

    (2)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26看作30,算的对吗?帮助检查一下?

    问:如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还可以怎么试商?

    (3)可以把26看作25,用口算试商,5个25是125,接近140,所以商5。

    (4)把24、25、26都看作25来试商。

    2、练习:把24、25、26都看作25试商

    225÷25114÷24208÷26135÷15128÷16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三、巩固练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

    15×() 6525×() 12425×() 95

    15×() 12426×() 15016×() 100

    2、计算:405÷15192÷24728÷26496÷14

    四、总结:在做计算的时候,可以将14、15、16和24、25、26看作15、25来进行试商,提高试商速度。

    五、作业:课本86页第2、3、4题。

    负荆请罪教后记优秀模板


    这是一篇课本剧,我们第一次学习这样的题材!也许这个故事耳熟能详的缘故,也许这篇课文与以前学习的课文在题材上有所不同的缘故,同学们对它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相当浓厚,他们学习课文时对课文中的人物也相当喜欢。了解了课本剧的特点后,学生纷纷要求让他们表演一下,这也正是我的意思,于是我答应他们第二课时给他们表演的机会!

    于是,今天的第二课时,课堂教学主要围绕课文的表演展开,内容和层次也就显得简单明了多了!为了更好地演好课文,如何指导学生朗读也就成了这堂课最关键的一步!我按照人物顺序分别请学生将“韩勃”、“蔺相如”、“廉颇”这三位人物的台词读好!

    这里的主要人物肯定是廉颇,如何读好他的话呢?关键是要了解廉颇这个人物!因此,这里就出现了一个让我左右为难的棘手问题了:即廉颇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能勇于知错就改的高尚品格该何时理解呢?一般来说,都放在学完课文之后才揭示人物的品性,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这一难点在收尾处也就自然而然水露石出了!

    可是,这是一篇课本剧,如果学生不了解廉颇的内心世界,就无法深入体会他的高尚品质,那么怎么能有感情地读好这些台词呢?所有这一切应该为表演服务呀!再三思量后,我决定舍弃平时的教学方法,先引导学生了解廉颇负荆请罪后面的深层原因,即廉颇能放下老将军的架子与面子,光着身子,背着荆条,以负荆请罪这样有辱体面的方式诚心诚意地向蔺相如认罪,可见他需要多大的勇气与胸怀啊!而这一切为了什么?在这位让人敬重的廉将军心中,一切都是为了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呀!他能这样做,是多么了不起啊!他和蔺相如一样也是深明大意、宽容大度的人啊!——这一点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对廉颇也由厌生爱,对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朗读台词时,如何处理感情也就快速地迎刃而解了!为了让学生演好角色,背出台词也很重要,我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方式,请学生自己选择一种角色,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熟读成诵,便于表演时能得心应手一些!可是,由于时间还是比较匆促的原因,学生准备我下台巡视时,发现有些学生在表演时台词说得不够流畅,而使表演的效果大打折扣!

    今天,有两组学生有机会上台表演交流,学生的反映普遍不错,也给他们提了些意见,由于演前准备比较充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相当高涨。他们以组为单位,分配好各自的角色后,演得很热烈,还分别为自己小组内的成员指出不当的地方!今天的教学过程基本能够完成。由于时间的关系,表演的过程中交流的时间不够充裕,如果学生上台表演的面再拓宽一些,估计会更好!吉宇婷发表

    ($1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请罪)/oblog/more.asp?name=吉宇婷id=5342

    苏版语文上变色龙教学设计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五上语文第2单元

    6、变色龙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初步学习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层次。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修改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指名说。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出示变色龙的图片)二、初读感知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2、出示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名读,齐读。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三、细读第一部分小组学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指导朗读。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2、指读。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4、描红临写。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教后记

    语文册单元备优秀模板


    一、本单元内容:

    精读课文《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吁》《山沟的孩子》

    略读课文《春天的雨点》语文实践活动

    二、单元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本单元31个生字和新词,认识15个字;

    能用“贡献”、“呼吁”造句;

    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积累文章中好词佳句;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积累词语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制定的词语造句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力,背诵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了课文后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的能力;

    三、重点分析: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想象和联想。

    四、难点分析:

    理解:“金钥匙”指的是什么?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这些话的含义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

    本单元继续学习联系全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的意思。学生对此项学习内容比较熟悉,但缺乏灵活的掌握,因此还需要有针对性地练习。本单元由三篇写景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探寻写作方法、写作顺序等,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学生对修改短文是第一次接触,之前有修改病句的经验,还需在训练中强调整体,顾全大局的思想

    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修改病句,具有一定的方法和能力,此次单元练习中出现了让学生修改一篇短文,对学生来说比较有难度。应在回忆修改病句方法的基础上,有整体、大局意识地修改短文。另外,写作方面,学生写过关于春天的作文,有相通之处,可以借鉴本单元的三篇写景课文和学生以往的写作经验,自主创作。培养认真书写,自己修改的好习惯。

    七、课时分配:

    1《龙》2课时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吁》2课时

    2《山沟的孩子》2课时*4《春天的雨点》1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4课时

    册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1、复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让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80÷20320÷8040×70240÷6060×90

    270÷904×60210÷70350÷50

    2、脱式计算

    75×4+630376+280÷70

    9×60-3206400÷80-64

    3.笔算

    63÷20260÷80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并改错。

    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

    2、笔算

    310÷50170÷30643÷80406÷60285÷40

    111÷20478÷70163÷30294÷60

    3、应用题

    1)一个足球3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钱?

    2)有饲料100千克,这些猪每天要吃30千克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还剩多少千克?

    3)计划生产400台电视机,每月生产70台,半年内是否可以完成任务?

    4)每节车厢限乘60吨,有50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

    三、思考:

    如○是□的20倍,下面哪些是对的。

    ○×20=□□×20=○○÷20=□□÷20=○

    ○÷□=20□÷○=20

    四、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请罪)/oblog/more.asp?name=吉宇婷id=5342

    苏版语文上变色龙教学设计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五上语文第2单元

    6、变色龙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初步学习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层次。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修改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指名说。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出示变色龙的图片)二、初读感知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2、出示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名读,齐读。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三、细读第一部分小组学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指导朗读。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2、指读。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4、描红临写。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教后记

    语文册单元备优秀模板


    一、本单元内容:

    精读课文《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吁》《山沟的孩子》

    略读课文《春天的雨点》语文实践活动

    二、单元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本单元31个生字和新词,认识15个字;

    能用“贡献”、“呼吁”造句;

    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积累文章中好词佳句;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积累词语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制定的词语造句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力,背诵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了课文后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的能力;

    三、重点分析: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想象和联想。

    四、难点分析:

    理解:“金钥匙”指的是什么?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这些话的含义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

    本单元继续学习联系全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的意思。学生对此项学习内容比较熟悉,但缺乏灵活的掌握,因此还需要有针对性地练习。本单元由三篇写景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探寻写作方法、写作顺序等,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学生对修改短文是第一次接触,之前有修改病句的经验,还需在训练中强调整体,顾全大局的思想

    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修改病句,具有一定的方法和能力,此次单元练习中出现了让学生修改一篇短文,对学生来说比较有难度。应在回忆修改病句方法的基础上,有整体、大局意识地修改短文。另外,写作方面,学生写过关于春天的作文,有相通之处,可以借鉴本单元的三篇写景课文和学生以往的写作经验,自主创作。培养认真书写,自己修改的好习惯。

    七、课时分配:

    1《龙》2课时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吁》2课时

    2《山沟的孩子》2课时*4《春天的雨点》1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4课时

    册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1、复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让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80÷20320÷8040×70240÷6060×90

    270÷904×60210÷70350÷50

    2、脱式计算

    75×4+630376+280÷70

    9×60-3206400÷80-64

    3.笔算

    63÷20260÷80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并改错。

    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

    2、笔算

    310÷50170÷30643÷80406÷60285÷40

    111÷20478÷70163÷30294÷60

    3、应用题

    1)一个足球3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钱?

    2)有饲料100千克,这些猪每天要吃30千克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还剩多少千克?

    3)计划生产400台电视机,每月生产70台,半年内是否可以完成任务?

    4)每节车厢限乘60吨,有50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

    三、思考:

    如○是□的20倍,下面哪些是对的。

    ○×20=□□×20=○○÷20=□□÷20=○

    ○÷□=20□÷○=20

    四、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小学教案苏教国标册优秀模板】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