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教案必备] 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 [教案必备] 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发表时间:2022-10-30

    有关25的倍数特征教案导入。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按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只有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你不是否正为教案课件而苦恼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教案必备] 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3~34页例5、“练一练”和“你知道吗”,第36页练习五第8~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点,能判断或写出3的倍数,并能说明判断理由。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和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规律的活动,获得探索数学结论的成功感受;体验数学充满规律,体会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研究并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

    准备计数器教具和学具。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

    1.复习回顾。

    提问:2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

    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板书:找出倍数——观察比较——发现特征)

    2.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上节课通过找2和5的倍数,对找出的倍数进行观察、比较,分别发现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按照这样的过程,探索、寻找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提出猜想,引导质疑。

    引导:我们知道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O.那你能猜想一下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吗?为什么这样想?说说你的想法。(按思维惯性,可能许多学生会猜测个位上是3的倍数)

    许多同学认为,3的倍数可能是个位上是3.6.9的数。(板书:3的倍数,个位上是3、6、9)

    质疑:利用以前的经验学习新内容,是不错的学习方法。今天大家联系2和5的倍数的特征这样猜想,想法是很好的,数学学习经常可以这样类推。那这一次的猜想还对不对呢?大家来看几个数:13是3的倍数吗?26和49呢?(根据回答擦去板书内容后半部分)

    2.利用经验,组织探究。

    (1)找3的倍数。

    (2)探索特征。

    3.学生归纳,强化认识。

    追问:现在你能告诉大家,经过找出倍数、观察比较,我们发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让学生读一读板书的结论。

    强调: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发现了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反之,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不是3的倍数。

    4.阅读“你知道吗”。

    启发:当你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时,你对数学有什么感觉?

    谈话:是的,数学很神奇、神秘,3的倍数居然和它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数学有许多神奇、有趣的规律,只要我们具有一定基础,认真探究,这一条条神奇的秘密和规律就会被发现和应用。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34页的“你知道吗”,看看会有什么神奇的规律告诉你。

    交流:你知道了什么?什么样的数叫完全数?举例说一说。(结合举例6和28,先板书因数,再板书表示完全数的等式) 现在发现的完全数都有什么特征?

    三、练习巩固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五第8题。

    4.做练习五第9题。

    5.做练习五第10题。

    四、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和判断2、5的倍数不同在哪里?

    jk251.coM小编推荐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目标预设:

    1.让学生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与偶数的含义,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在观察、猜测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迅速作出判断。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到目前,你认识了哪些数?请举例说明。

    2.怎样能迅速找出一个数的倍数?你能很快说出下列各数的倍数吗?

    二、探索新知

    1.5的倍数的特征

    (1)5的倍数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教科书第4页的数表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上记号,找出5的倍数。

    (2)观察、思考

    刚才画出来的数都有什么特点?

    (3)合作交流

    先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语言不要做统一要求。

    (1)验证

    (2)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较大数,对观察、发现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正确。

    2.2的倍数

    (1)独立学习

    (2)汇报交流,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

    (3)验证

    3.揭示奇数和偶数

    结合2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奇数与偶数的含义。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猜数游戏。

    规则:同桌两人一组,一名同学说一个数,另一个同学说出是否为2或5的倍数还是奇数、偶数。

    2.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具备什么条件?

    3.用0、5、8组成三位数

    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

    这个三位数有因数5

    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又有因数5

    四、全课小结

    一、作业

    课本相关练习。

    板书:

    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学习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比较、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自主探索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2.使学生在具体的探索活动中,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4.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2、难点: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自主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准备:小棒、计算器、数位表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前面同学们已学习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们能用3、4、5这三个数字来组成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吗?(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组数,教师板书出学生组数的情况:354、534。)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这样组数呢?同样用这三个数字,你们能组成是5的倍数吗?(教师根据学生组数的情况板书出:345、435。)你们是怎样想的呢?(设计意图:这样采用组数的方法,既复习了2和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又可为下面学习新的内容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新知学习(一)设疑引入如果仍用这三个数字,你们能否组成是3的倍数的数吗?请同学们试一试。(教师根据学生组数的情况板书出:543、453。)这两个数是3的倍数吗?(学生通过试除验证,得出这两个数都是3的倍数。)从这两个是3的倍数的数来看,你想到了什么?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在研究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时,会很自然地想到看个位上的数。这里正是把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作为教学资源,巧妙地通过对比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促使学生自觉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二)制造认知矛盾刚才同学们是从个位上去寻找3的倍数的特征的,那么个位上是3的数,它就一定是3的倍数吗?(我紧接着举出13、23、46、126、49等数让学生试除判断,从而由此引导学生推翻假设。)同学们,注意观察一下这几个数个位上的数字,个位的数字都是3的倍数,但它们的结果有的是3的倍数,但有的数却不是3的倍数,那么我们能从个位上找出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吗?(三)设问激趣我们再看看刚才的那3个数字,你们还能利用3、4、5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然后再看看它是不是3的倍数,好吗?(学生再通过3、4、5这三个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三位数,通过试除发现:所组成的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通过刚才的发现,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有没有规律可循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教学小陷阱,引导学生提出3的倍数的特征的假设,然后推翻假设,引发认知矛盾,并再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这样的设计不仅有效地避免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且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四)操作中发现规律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活动,要求同桌之间互相合作完成。1.活动一: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些小棒和一张数位表,先请同学们拿出其中的3根小棒,在数位表上摆出一个两位数或三位数,然后再用计算器进行验证(例如:用3根小棒摆出两位数:个位摆1根,十位摆2根,组成21)请把摆出的数填在下面的表中:

    小棒的根数摆出的数3的倍数不是3的倍数

    学生完成操作并填写表格。问:你摆了哪些数啊?(根据学生回答,填表)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吗?(请在表里画 )追问:用3根小棒能摆出一个不是3的倍数的数来吗?(通过这样的设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有学生认为能摆出一个不是3的倍的数来,就请他自己在下面摆一摆,然后一起验证,再下结论。2.活动二:再请同学们拿出5根小棒,按刚才的方法在数位表上摆出几个两位数或三位数,看摆出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合作操作并填写表格。)问:用5根小棒摆出的数是3的倍数吗?追问:用5根小棒能摆出一个是3的倍数吗?(学生验证后回答)(设计意图:用实验操作的方法来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改变了以往先列举几组3的倍数和不是3的倍数的数字,然后引导学生归纳特征的教法。这样做,不但提高了数学知识本身的趣味性,而且让学生更好地经历了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先让学生用3根小棒摆出3的倍数,学生非常投入地去摆数,结果成功了。再用5根小棒去摆,可就是摆不出3的倍数来,从而产生了很大的困惑。学生的困惑越大,继续研究的欲望就越强,从而为探索出结论打下坚实的基础。)3.活动三: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小棒的根数摆一摆,再按照刚才的摆法把结果填在表格里,并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从摆小棒的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合作完成活动,并在小组里交流。)问:你选择的是用几根小棒摆的啊?结果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如果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如果小棒的根数不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不是3的倍数)4.活动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3的倍数的一些特点,谁能归纳一下是3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吗?得出结论: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任意选取小棒数量来进行实验和全班学生的汇报,让学生自主地操作、观察、比较、交流,进一步丰富前两次活动得出的结论,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规律,从而更好的获得相应的知识。)5.看书质疑(通过活动总结了结论,再让学生看书,来发现问题,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认识。)三、达标检测:通过实验,我们现在已经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你能运用这一规律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吗?1、完成课本第51页的做一做的第4题。(简单说说理由)2、说一说。(同桌间合作,一问一答,1人随便说一个数让另1人猜该数是否是3的倍数。要求所说的数尽量别超过4位,然后调换角色。)3、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它们各有几种不同的填法?□74□5□4465□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填数方法:(1)先看已知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多少;(2)如果已知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那么未知数位的□里最小填0,要填的其它数字可依次加上3;如果已知数位上的数字和不是3的倍数,那么未知数位的方格里可先填一个最小的数,使它能与已知数位上的数字的和凑成是3的倍数,要填的其它数字可在此基础上依次加上3。4、玩学号小游戏(上课前已分工好,按顺序一个号码代表一个学生,即学号)同学们刚才的题目完成得很精彩,最后我们再来玩一个小游戏。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学号是多少吧?那我们就来玩一个关于学号的游戏。请听:如果你的学号是2的倍数请你站起来;如果你的学号是5的倍数请你站起来;如果你的学号是3的倍数也请你站起来。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好象站起来2(3)次哦?你为什么要站起来2(3)次呢?请你用一句话说明理由。(重点突出30号、60号)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小结,得出新的结论。(设计意图:通过各种趣味性强的练习,既让学生内化了3的倍数的特征,又让学生能从游戏中轻松的获得知识,而且内容一层层深入,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延伸性。另外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乐趣。)四、学习小结通过这节课,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啊?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满意吗?

    的倍数的特征基础练习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1、填一填:

    (1)个位上是()个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的数,都是5的倍数。

    (2)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零也是()。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

    (3)在三位数中,最小的奇数是(),最大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最大的偶数是()。

    (4)能同时被2、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

    2、判断:

    (1)是5的倍数的数个位上不是0就是5。()

    (2)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3)最小的两位偶数是12。()

    (4)同时是2、5倍数的数的个位上一定是0。()

    3、下面的方框内填几有因数2?填几有因数5?

    35□

    填()有因数2;填()有因数5。

    4□0

    填()有因数2;填()有因数5。

    2、5的倍数的特征组数、猜数游戏

    (1)用2,4,0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三个数。

    ①是2的倍数。

    ②是5的倍数。

    ③同时是2、5的倍数。

    (2)猜数。

    ①一个三位数,它是最大的,而且是2的倍数。

    ②一个三位数,它同时是2和5的倍数。(请写出三个)

    2、5的倍数的特征拓展练习

    我们家的门牌号是5的倍数,而且是与408相邻的偶数。

    你知道我们家的门牌号吗?

    数学教案-平行线的特征的教学方案


    课题:平行线的特征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教材设置了一个通过测量探索平行线特征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尽可能地发现有关事实,并能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一些问题,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平行线的特征的探索

    运用平行线的特征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学生在实际操作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思考,使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得到培养。

    一、巩固旧知,问题引入。

    巩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平行线的判定是由一些角的关系得出平行的结论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交换判定中的条件与结论,能否由“两直线平行”得出“同位角相等”等一些角的关系,从而引入课题。

    二、实验验证,探索特征。

    1、教室的窗户的横格是平行的,请看老师用三角尺去检验一对同位角,看看结果怎样?(教师用三角尺在窗户上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

    2、学生实验(发印好平行线的纸单)

    (1)已知,a//b,任意画一条直线c与平行线a、b相交。

    (2)任选一对同位角,用适当的方法实验,看看这一对同位角有什么关系

    (要求学生多画几条截线试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

    3、实验结论: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识记该性质,并讨论在这个特征中,已知的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它与前面学过的“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有什么不同?

    4、问题讨论:

    我们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不但形成有同位角,还有内错角、同旁内角。我们已经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呢

    如图,已知直线a//b,思考∠1与∠2、∠2与∠3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小组讨论,给予充足的时间交流,可引导学生

    与同位角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关注学生在

    此能否积极地、有条理地思考)

    结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归纳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及三个判定

    三个性质:

    三个判定:

    三、例题学习,实践运用。

    (一)找找看:

    如图所示,AB∥CD,AC∥BD,分别找出与∠1相等或互补的角。

    (学生可通过讨论交流找到所有的答案,

    并标注在图中)

    如图,一束平行光线AB与DE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2,∠3=∠4,

    (1)∠1、∠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与∠4呢?

    (2)反射光线BC与EF也平行吗?

    (1)AB∥CD→∠1=∠3→∠2=∠4

    (2)∠2=∠4→BC∥EF

    如图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考古中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工作人员从玉片上已经量得∠A=115°,∠D=100°。已知梯形的两底AD//BC,请你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

    生物的特征


    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课前准备:1.生物的录像。2.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3.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录像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补充:8.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9.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10.生物体能遗传变异11.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能力训练:可用书上练习p6(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教学后记:本节课我的安排主要集中在除书本上举出的生物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特征这一问题来让学生讨论,所以很多学生对生物的特征包括哪几方面了解得不够深入。教学反思:这节课可以先安排课后练习钟乳石是否生物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就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举例(主要是举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深入了解了书本的六个特征后,再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有一个总的认识,再引导他们举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特征。对于学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征应该逐一分析,并让学生举出反例子来论证其观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征,真正分清楚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然后再由学生来解答钟乳石是否生物,让他们用刚学的知识解答一开始可以理解错的问题。

    小学数学因数倍数教学反思 关于教案的范文精选


    小学数学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一.数形结合减缓难度

    《因数和倍数》这一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在导入中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用不同的乘法算式来表示自己脑中所想,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放手让每个同学找出36的所有因数,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怎样才能找全36的所有因数呢?这个问题,去寻找36的所有因数。由于个人经验和思维的差异性,出现了不同的答案,但这些不同的答案却成为探索新知的资源,在比较不同的答案中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思考方法。既留足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导,避免了学生的盲目猜测。通过展示、比较不同的答案,发现了按顺序一对一对找的好方法,突出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在最后的环节中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层次是先找因数朋友,再找倍数朋友,最后为两个数找到共同的朋友。

    这堂课我还存在许多不足,我的教学理念很清楚,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合作者。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地方还是不由自主的说得过多,给学生的自主探索空间太少。

    必备!《狼》的教案设计(3篇)


    《狼》的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深入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狼的凶恶、狡诈、不讲道理;小羊的天真、善良的形象;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词语,会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推理,发展思维。

    3.领会寓意对像狼一样本性凶恶的坏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勇敢、机智地作斗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狼?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羊?

    反馈:A:(凶恶、凶残、残忍、不讲理、狡猾、爱吃小动物)

    B:(温柔、温和、善良、可爱、柔弱、有礼貌、可怜)

    2.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出示课题------读题。

    3.过渡: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温和的小羊在一起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二.朗读理解第一自然段

    1.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2.交流体会:狼要吃小羊了,危险吗?

    3.自由读:请小朋友在读读这句话,把当时紧张、危险的味道用朗读来表现出来。

    4.抽读:谁的朗读能让大家一听,就觉得危险正在一步步靠近小羊。

    5.齐读(配乐)。

    三.体会非常

    1.狼看见小羊就想把它吃掉,想到了怎样的程度?课文第二自然段里有一个词,谁能把他找出来?(板书:非常)

    2.谁能把非常换个词语?出示句式:

    狼(真、可、极、特别)想吃小羊。

    3.你们能看图说说狼当时的样子吗?

    4.从狼的这副嘴脸我们可以猜测,它在想什么?

    5.好,现在谁能看图,把狼当时的样子和它的心理连起来说说。

    四.体会借口

    1.小羊已经处在危险中,但他并没有做得罪狼的事情,那狼怎么可以吃小羊呢?(找借口-----板书)

    2.什么叫找借口?(找理由、找刺儿、找麻烦)

    3.是啊,狼有意找毛病,存心编造理由,说明狼不仅凶残,还十分狡猾。

    4.狼为了吃小羊,找了几次借口?请你找一找,课文那几段是写狼找借口要吃小羊?(三次)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自由读读课文第2、4、6三个自然段,看看狼找了哪些借口,有横线划出有关句子。

    5.反馈:

    (1)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2)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3)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的爸爸,反正都一样。

    ①是这三个句子吗?请你们轻轻地读读,你发现了什么?

    ②那应该加上什么标点呢?能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分别加什么吗?其他同学要仔细听。

    ③狼非常想吃小羊,所以语气一次比一次急,一次比一次凶,在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读读。

    ④教师引读。

    6.那你们认为狼找的借口能成立吗?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想为什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仔细研究一下,为什么这些理由不成立?

    7.全班反馈交流:

    A:①(出示句子)经过研究,你们相信小羊会弄脏狼喝的水吗?

    ②理解上游,引出下游;从图上看,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

    ③所以,我们可以帮助小羊得出这样的饿结论:

    水是从上游流到下游的,

    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

    所以(小羊不会弄脏狼喝的水。)

    ④谁再用坚定的语气说说你们得出的结论。

    ⑤谁能连起来说说。

    ⑥所以小羊对狼说的第一句话是(课件出示句子),你认为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要这样读?(点评:抓标点、抓提示语、抓理解)

    ⑦指名读,男女分开读。

    B:①小羊希望和狼讲道理,但是狼竟然又怒气冲冲地找了另一个借口(课件出示),你们相信小羊在背地里说过狼的坏话吗?你们研究出的结论是什么?

    ②谁能用因为所以替小羊说一句话吗?

    ③是啊,可怜的小羊听到这样的话,都喊起来了,为什么?

    ④这时小羊的话该怎么读?

    C:①狼一次又一次地找借口,结果都被小羊驳回了,我们一起读读第6自然段,想想,你有什么感受?

    ②全班交流。

    五.小结拓展

    1.小结:看来狼凶恶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对狼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2.假如你是小羊,你也遇到了这只狼,你会和它讲道理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对付它?

    六.板书设计:

    非常

    狼──────→小羊

    借口

    《狼》的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设想】

    《狼》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一篇,也是初一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后的一篇自读课文,既不能像教读课文那样教学,也不能像现代自读课文那样放手,主要采用引导学生朗读、品读、讨论及强化训练等方式,强化整体导读功能,注重文言词语积累。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就会想起它的狡诈和凶残。我们都学过《狼与小羊》,哪位同学愿意帮我们回忆一下这个故事。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文言文《狼》,看看这其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朗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

    注意:缀 窘 苫蔽 弛 眈 瞑 隧 黠 尻 寐。

    2、个别同学朗读,其它同学听,评字音,停顿。

    3、全班齐读。

    4、结合文中注释了解文章大意,并请一位同学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注意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三、品读

    1、分析狼的特点,从文中找出描写狼行为的句子,结合这些句子,以“这是( )的两狼”来回答。

    贪婪、凶狠:缀行甚远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结合句子分析字词。)

    狡诈: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结合句子分析字词。)

    小结:这么贪婪的两狼,它们想吃的不仅是骨头,还想吃什么?

    (屠户。)

    这么狡诈的两狼,结果有没有吃到屠户呢?

    (没有。)

    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一看,这个屠户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析屠户的特点:

    从文中找出描写屠户行为的句子,结合这些句子,以“这是( )的屠户”来回答胆怯:怎么办?

    投以骨,倒装句,以骨投之。

    结果呢?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这个时候屠户心理怎样?

    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机智: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具体分析,看到了什么,怎么做)

    勇敢、果断: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年刀毙之。

    细心:转视积薪后……

    结合句子分析字词。

    小结:假如狼得到骨头后就停下来,这个故事就不会发生了。一开始屠户以为狼只是想吃东西,就给他骨头,当他意识到狼不仅想吃骨头时,还想吃人时,才奋起反抗,表现出他的机智与勇敢。换句话说,屠户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敢是被狼给“逼”出来的。

    四、分析主题

    1、对于这样一个故事,作者有没有进行点评?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哪位同学愿意帮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

    3、作者对狼特点的评价是什么?

    黠。

    结果呢?

    顷刻两毙。

    所以作者才会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言下之意是什么?

    禽兽的欺骗手段并没有多少。

    作者对狼的评价怎么样,是高还是低?

    低。

    4、狼其实也有很多美好的品质。可作者为什么给它们这么低的就的评价?

    生思考,回答。

    出示文字: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给予他极高的评价。《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些文字。结合这些文字,来回答我们刚才的问题,看看从中会有什么启发?

    狼:欺压百姓的官吏。

    屠户:与其斗争的百姓。

    小结:看了这些文字,我们知道,理解一篇文章的主题,我们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其写作背景去谈。

    五、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读全文

    【教学反思】

    1、对于初一学生而言,阅读文言文起步不久,能力尚在初级阶段,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阅读文言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文言的方法,应该作为文言教学的主要目标。

    2、对于这篇文章,我把狼与屠户给分开来分析,各自的特点得到充分的分析,但是整个故事被我给割裂开来,这是本次课的最大不足。

    《狼》的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重点词语的解释,关键句的解释。

    2.体会狼的狡诈和屠户的机智。

    3.体会本文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4.体会本文简洁的叙事方法,体会屠户的内心心理。

    教学重点:

    1.重点词语的解释,关键句的解释。

    2.体会狼的狡诈和屠户的机智。

    教学难点:

    1.体会狼的狡诈。

    2.体会屠户的心理活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说说有关狼的成语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请你用“这是一篇的文章。”句式说一句话,来说说你读这篇文章的印象。如:这是一篇蒲松龄写的文章。

    这是一篇写人与狼作斗争的短篇文言小说。

    2.词语注音,读两遍。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分钟尽量多读。)

    4.听课文录音,教师提示,然后学生集体朗读。

    重点:两狼之(轻读)并驱如故

    其一/犬坐/于前

    5.理清故事情节。

    屠户狼

    三、分析课文的内容。

    1.体会狼的狡诈的性格(在分析中同时领会词语的含义)。

    (1)提问:文章中的狼是怎样的两只狼?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表达,应该是哪个字?

    归纳:黠

    (2)提问:那么文章中的狼究竟“黠”在哪里?

    归纳:“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缀行”,是在伺机而动,一黠也;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这叫分工协作,二黠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叫欲置之死地,三黠也;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这叫变换策略,四黠也;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麻痹敌人,五黠也;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这叫攻其不备,六黠也。

    2.领会文章的主旨。

    (1)提问:作者笑谁?你从狼自取灭亡得到怎样的启示?

    笑世间奸诈、狡猾之人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2)走进蒲松龄

    以鬼狐神怪的拟人化来间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聊斋志异》的一个特点。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清初著名文学家。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作者由于科场失意,生活贫困,深知人民群众的疾苦。对科举制度的弊端、官场的腐败、社会的黑暗有较深的体察,激发了他愤世嫉俗的感情,积20年时间写成《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借以抨击和讽刺当时社会中的种种黑暗现象,曲折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3.分析屠户的勇敢和机智。(过渡语:狼最终结果被两毙,屠户的机智和勇敢起来很重要的作用,很值得我们学习)

    假如你路遇歹徒,你会从屠户杀狼中得到什么启示?

    四、体会文章文笔简练和情节曲折。

    (过渡语:狼阴险狡诈,手段变化多端,使故事的发展一波三折,曲折离奇,屠户的心理活动也是波澜起伏,现在我们来体会一下。).

    假如在文中加一个“啊”应该放在什么地方?用怎样的语气读?

    五、布置作业

    请你以屠户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要求发挥想象,补充课文中省略的地方。

    第地形地势特征教案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地形的特点,知道我国五种地形的分布比例。2、了解我国地势的特点,知道三级阶梯的分界线。3、理解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和交通等的影响。【教学重点】我国地势的特征,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教学用具】我国地势剖面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新课导入,上一单元学习了我国的人口,今天学习我国自然环境,先学一下地势和地形的特征。2、看中国地形图,完成22页活动内容。板书:一、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总结:我国地形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读23页表格,完成扇形图,说明我国地形的构成。讲述:我国地形类型齐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原狭小。有利于发展旅游,开矿等,不利于发展交通,农业。读24页图,体会我国山地对于发展经济的利弊。(转承)观察地形剖面图,分析我国地势有什么特征。板书:二、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读24页课本内容,总结每个阶梯上主要的地形和海拔高度的不同。根据地形剖面图,分析我国地势对于航运,水电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加强的东西的交通,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图片,找家乡,说家乡。根据图表完成画图,同组相互帮助,讨论我国地形和构成,说明其优点和缺点。观察地形剖面图,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征。找出各个阶梯的分界线:一、二阶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分析讨论,第一阶梯号称世界屋脊,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海拔1000米-xx米之间,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作业设计】描画地形剖面图

    单元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

    1、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3、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吗?”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自学教材p2—p5页,结合p2页讨论题,对比各幅彩图,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

    自学提示:

    (1)绿豆和金钱豹的营养方式有什么区别?

    (2)鲸产生的水柱说明是进行的哪种生理活动?该生理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3)人体出汗和排尿的意义是什么?

    (4)病毒是怎样的生物?举例说出你所知道的病毒。

    2、小组讨论,交流讨论题和自学提示内容。

    3、师生归纳:

    (1)出现的问题。(2)生物的共同特征。

    三、系统总结

    四、尝试应用

    1、珊瑚、钟乳石都能慢慢长大,它们是生物吗?为什么?

    2、结合屏幕上的图片,按生物和非生物进行分类。

    五、诊断评价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慢慢长大的钟乳石b、光芒四射的礼花

    c、缓缓游动的蜗牛d、千姿百态的珊瑚

    2、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现象?()

    a、蜘蛛结网捕虫b、小鸡破壳而出

    c、海浪拍打堤岸d、晰蜴遇故断尾

    3、用手轻轻触动含羞草的叶,它的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

    a、能从外界吸收营养b、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能进行生长和繁殖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一般来说,生物的生活需要,生物能进行,生物能排出,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用,生物能,除外,生物都由组成。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教学实录及反思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实录:

    一.公倍数的意义

    师:出示问题: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两个边长6厘米和8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正好铺满哪几个正方形?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因为边长6的正方形面积是36平方厘米,长方形面积是6平方厘米,36÷6=6个,用6个正好铺满。

    师:那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为什么不能正好铺满?

    学生沉默。

    师:我们接着他刚才的想法往下想。

    生:正方形面积64平方厘米,64÷6=10……4,还多4平方厘米。

    师:好的,还有别的想法吗?

    学生沉默,教师引导。

    师:我们一起来想想这6个长方形怎么铺,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

    生:每排2个,摆3排。

    生:6÷3=2个,6÷2=3个

    师:很好,长3宽2的长方形除了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还能铺满边长几厘米的正方形?

    生:12、18、24、36……

    师: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生: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师揭题。像6、12、18、24、3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现在再来说说为什么能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而不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

    生:6是2和3的公倍数,8是2的倍数但不是3的倍数。(师:所以……)8不是2和3的公倍数。

    二.找公倍数的方法

    师:找出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

    学生独立思考如何找公倍数,学生交流。

    生:6和9的公倍数有18、36、54、72……

    师:你是怎么找的?

    生:先找18,再十位上加2,个位上加2……

    师:这方法是能找出公倍数来,可总觉得不太保险,会不会有遗漏,有没有其他方法了。

    生:找出6和9的倍数,再从中找出一样的。

    师生共同找,(略)

    师:这方法是保险了,但有点烦,有简单点的方法了吗?

    学生思考。

    生:找9的倍数,再从中找出6的倍数,因为先找6的倍数的话,比如第一个是6,比9小,肯定不是9的倍数。

    师:大家觉得这方法怎样。老师觉得至少有两个优点,第一,比刚才的方法简单了,而且不会遗漏。第二,大家想,在一定的范围里,9的倍数可定比6的倍数要…(少)这样,考虑的数也就……(少)

    师生一起找,先找9的倍数再找6的倍数。

    生:还有方法,先找9的倍数,第一个是9,第二个是18,18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那么以后的公倍数就只要依次加18.

    师:刚才他提到的最小公倍数大家懂吗?

    生:就是公倍数中最小的那个

    师:哦。那我们来一起试试看。

    三.教学韦恩图(略)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中,除了开始部分由于教学准备不足,学生思维有点跟不上外,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围绕着为什么能铺满,还能铺满边长几厘米的正方形,丰富学生对公倍数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公倍数的意义。能围绕着找公倍数的方法展开方法优劣的比较,让学生从中较为主动地自主学习有关公倍数的一系列知识点。本课上完后的体会是:一是教师的问题不宜过多,要有重点的设置几个即可,有益于学生在课堂学习总思维的连贯性和思考的深度。二是备课除了思路清晰外,一些细小的地方还应完善做得充分点。

    【[教案必备] 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