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26夏天范例
  • 26夏天范例

    发表时间:2022-01-17

    【www.jk251.com - 地理教师总结】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一篇好的教案需要我们精心构思,小学老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那么如何写一份小学教案?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26夏天范例”。

    26夏天

    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8个:竿、葡、萄、纱、藤、奖、勤、爽;积累词语6个:爬竿、葡萄架、绿藤、勤劳、凉爽;能正确书写5个汉字:竿、葡、萄、奖、勤,并记住字形。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尝试读出人们对夏天的喜爱之情;能背诵全文。

    3.能了解诗歌内容,从诗的字里行间中体会人们对夏天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4.独立认识8个生字,用有效的方法识记。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中透露出的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媒体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课前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备注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比较组词:复—夏

    2.直接出示课题:夏天

    3.指名读,齐读。

    4.师:在你的眼中,夏天是什么样的?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你眼中的夏天。

    5.课文是一首儿童诗,采用拟人化的写法。这样的夏天又是怎样的呢?

    二、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你见到夏天了吗?它到底在哪里?

    2.交流、板书:树上、葡萄架上、墙上、小山坡上

    3.学习生字:葡萄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能力的同学,试着读流利。

    2.学习生字:竿藤奖爽勤

    注意:勤,前鼻音;

    爽,知道笔顺;

    比较:藤——腾

    3.把词语送入课文,指名分节读课文。

    4.读了课文,你找到夏天了吗?它到底什么样?

    5.交流:我像一个活泼的爱爬竿的绿孩子。

    6.我爱爬竿,爬到了哪儿?发生什么变化?

    爬呀,爬呀,

    给树添上绿叶,

    爬呀,爬呀,

    给葡萄架披上绿纱。

    爬呀,爬呀,

    给树添上绿叶,

    爬呀,爬呀,

    给葡萄架披上绿纱。

    (1)指导朗读

    (2)各种形式读

    7.你喜欢这个活泼的孩子吗?为什么?

    句式:我喜欢这个孩子,是因为

    因为,所以我喜欢这个孩子。

    8.大家都喜欢这个活泼的孩子,都在夸奖他。学习第4节。

    注意朗读指导:我们看她不见,摸她不着。

    四、复习与拓展

    1.再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一背。

    2.在你的眼中,夏天像什么?它给你带来了什么?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读课文理解词句。由于本文是阅读课文,内容也比较简单,所以课上我以学生自读自悟为重点。但是,文章也存在一些疑难。首先是诗歌讲述文本的变化,文章共5小节,其中4节都是“绿孩子”的自述,学生朗读时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是夏天,以第一人称的感觉去体验那种快乐;而第4节是夏天转述人们对他的赞美,但是,文章中并没有明显的符号或说明,只以一个冒号表示。因此我引导学生分清角色的变化,进一步去体会夏天的自豪。

    JK251.com延伸阅读

    水乡歌范例


    学校: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年级:二年级班级:1班人数:52人学科:语文课题:水乡歌设计者:白露日期:10月30日一、教学目标1.在画面感受、阅读体验和生活唤起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对诗歌内容和形式有所体悟的基础上背诵诗歌。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反复朗读吟诵,能随诗歌的阅读理解生字新词,如渠、驳,读懂句子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3.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在类结构学生中提高识字效率,并提升对汉字文化的情感。二、目标制定依据1.教材分析《水乡歌》这首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的水乡风光图。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的幸福美好的生活,在形式上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相比于本学期刚学过的两首《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和《一株紫丁香》的叙事性,以及《乡下孩子》的趣味性,《水乡歌》这首写景的诗歌对学生体会意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入境,莫过于改换视角,从旁观者变为诗歌的亲历者。常州就是江南水乡,帮助学生定位在水乡孩子学习歌颂自己家乡的诗歌上,期望能联系生活体验,激起学生作为水乡孩子的自豪感。从本课的生字来看,两个二会字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借助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四会主要是以形声字为主,有一定的构字规律,适合相对的集中教学。装的含义比较多,学生容易混淆,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语境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渗透汉字文化。在教学中,我试图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疑促思,以思释疑,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在读书过程中,力求借助画面的展示,音乐的渲染,语言的描绘,通过几个层层递进的朗读环节的设计,通过形式丰富的阅读,让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将朗读和理解词句于一体。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完成对文本深层次的解读。通过学生的质疑解释,让学生明白水乡的美不仅仅局限于景美,更在与水乡人民的勤劳,从而创造了美好的新生活。识字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也是本课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随文识字的最后相对集中识字把字词的教学与句子的教学和整篇课文的教学协调起来,将阅读、识字、理解、感悟、朗读能有机融合在一起。2.学生分析通过本单元前三首诗歌的学习,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以下能力:能正确划分诗歌段落;初步了解诗歌语言形式上的某些特点;通过联系生活想象,朗读体验品味,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模仿课文学写一句诗歌;四人小组合作朗诵。但有些能力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质疑能力还需要加强,这些在本课堂上都期待有所提高。学生刚刚进入二年级,普遍存在话说不完整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继续注重学生口头表达完整、规范性的训练,期望学生能得到锻炼的提高。本班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有表达自己想法的强烈愿望,有几个学生还分别具备了表达清楚完整、敢于质疑等良好的能力和习惯,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这一块资源引领和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基本上能掌握一些字音、字形和字义规律,知道了汉字学习过程结构,教师也逐步向他们渗透了一些汉字文化意蕴,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学生还通过各种识字方法认识了大量的基本字,并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自主预习的习惯,因此对本课的生字通过调查有一小半人在没有预习之前已经知道他们的读音,像清在学识字2的时候就已经作了具体的教学。本节课主要是对生字的字形特点进行归类,加深对形声字的理解,并在分析字形过程中知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常规积累诵读古诗(3)与学生一起诵读古诗诵读古诗通过有关江南水乡古诗的诵读,丰富学生的积累,营造出水乡特有的意境。二、欣赏图片导入课题(2)1.情境导入:河水清清、绿草茵茵、小船悠悠,江南水乡因为它的秀美典雅,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喜欢吟诵的对象。出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小结:这就是我们家乡常州的风光,常州就是江南水乡,我们都是水乡的孩子!2.揭示课题,板书。1.欣赏图片2.读题由江南风光图片入手,让学生对水乡有一个初步感性的认识,明确自己的家乡就是江南水乡。三、预习反馈提出疑问(5)1.课文中的水乡是什么样的呢?自由轻声地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反馈:指名都课文。3.你记住了水乡的什么多?(1)交流(相机板书:水多、船多、歌多)(2)指导学生把水乡的特点连起来说一说。4.在预习和读书过程中尼有什么疑问?1.按要求自读课文2.分小节读课文3.(1)能够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水乡的特点。(2)练习说话4.提出疑问在自读中准音通句。在反馈中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及时纠正指导。在朗读中检测学生划分诗歌段落的能力。在读中对水乡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在交流中练习把话说完整,说规范。鼓励孩子大胆质疑。四、朗读感悟解答疑问1.字词解疑2.句子解疑a水多:借助插图帮助理解和朗读。b船多:理解白帆片片像云朵这些船在忙些什么呢?c歌多:由箩入手。来体会水乡人的勤劳和幸福。3.组织齐读全文4.指导借助提示试背课文1.自读课文,想象画面,在朗读中释疑。2.交流(1)朗读课文(2)同伴评价(3)质疑解疑3.齐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在脉络。4.背诵课文留给学生空间,层层朗读,品味语言文字,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水乡的热爱之情。在点评中让学生加深对诗歌内容和表达形式的理解。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0)1.复习读音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3.引导有什么发现4.指导书写5.指导描红1.交流: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2.交流自己的发现3.描红归类识字,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蕴。六、布置作业(2)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背诵《水乡歌》。2.选取水乡的一个特点,同桌合作,仿作一首诗。背诵诗歌同桌合作仿作一段诗歌课内学习的课外延伸

    能说会写范例


    能说会写-看连环画,讲故事

    教材简析:

    《看连环画,讲故事》是第6单元“能说会写”中口语交际训练项目。教材提供了5幅图,主要表现的是:小老鼠和小老虎比本领,认识到自己都有超过对方的长处,又有不如对方的短处,进而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发师生间、生生间的双向或多向互动,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实践,自主发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看连环画讲故事,使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2、学会观察连环画的方法,能理解图意,并能创造性地讲述故事。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正确评价的能力,使学生与人交流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难点:

    1、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2、能发挥想象创造性的讲述故事。

    教具准备:

    1、根据教材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老虎、老鼠的头饰。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话题。

    1、同学们一定听说过有关小老鼠或小老虎的故事吧!谁能把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指名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小老鼠和小老虎比长处的故事。

    2、板书课题。

    二、看图练说,教给方法。

    1、指导学生整体看图。

    学生看图后指名说一说小老鼠和小老虎在做什么?比什么?其他同学可作适当的补充。

    2、指导学生逐图仔细观察,启发想象,生自由练说。

    引导学生看图的时候要求学生注意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3、师小结看连环画的方法。

    强调看图要仔细,先整体观察,再一幅一幅地观察,并根据图意展开想象,最后把一幅一幅的图意按顺序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三、多维互动,梯度训练。

    1、学生自主练说。

    2、同桌互说互评。

    3、小组合作交流。

    一人说,大家提建议,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谁说得流畅、完整、准确,并整理出自己组最满意的故事。

    4、小组汇报成果。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讲故事,其余小组听后进行评价。汇报前教师指名几生说一说汇报的要求,如说的同学应该举止大方,条理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等。

    5、出示课件,展示表演。

    各小组选派一人扮演“小老鼠”,一人扮演“小老虎”汇报表演,每表演完一组大家评议一组,最后评出最佳演员以及最佳搭挡进行适当奖励。

    四、评价总结。

    1、播放课件,然后指名说一说从连环画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师生总结性评价,并要求学生认真想想自己身上都有什么优点和不足,为下节课作准备。

    下雨了范例


    教材分析:

    本次写话有两部分内容:一段文字和四幅插图。一段文字提示了看、想、写的写话过程;四幅插图是雨前、雨中、雨后天气变化的情景。

    教学理念:

    教师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指导学生先说后写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写话,使学生清楚雨这种自然现象变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鼓励学生他细观察,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全叙述清楚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

    教具准备:

    录音带、挂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猜猜我们今天要写什么?(板书)

    2、观察图画,说清图意。

    (1)指导逐图观察,启发想像,把话说完整。

    (2)先个人练说,再同桌练说,在条理,是否完整、通顺。

    (3)评议:看说得是否有顺序,有条理,是否完整。

    3、指导写话

    (1)读书,明确写话要求。

    1先写题目,内容按三部分来写。

    2要使用标点符号。

    (2)教师巡视、指导。

    对学生的写话内容多少不做统一要求,允许自由发挥,合理想像,补充丰富的情节,甚至自已感受。

    4、指导评议,学一祉充修改。

    5、总结

    板书设计

    能说会写下雨了

    雨前:天昏地暗、狂风大起、乌云翻滚……

    雨中: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行人急走……

    雨后:彩虹高挂、太阳出来、空气清新……

    (可根据学生口述补充词语)

    能说会写

    24、乌鸦喝水范例


    课题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目标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4、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重点难点

    认字,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小黑板、挂图、瓶子,小石子、录音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乌鸦图片。谈话导入:老师曾经给同学们讲过关于乌鸦的一个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2、乌鸦不仅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还十分聪明可爱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另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

    3、出示课题,学习“乌,鸦,喝”三个生字,。

    1、明确学法:用感情朗读的方法感悟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

    5、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的生字和课文的朗读情况,然后汇报。

    2、指名读,学生评价,自己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3、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4、想办法:如果乌鸦旁边没有小石子,怎么能喝到水?

    学习三个独体字“石、可、办”注意“办”字的两个点的书写。(小乌鸦爱妈妈,乌鸦反哺的故事)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三个字3、学生回答:课文写了关于乌鸦的什么事?

    4、学生自读,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并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1、学生练读课文,认为给怎样读就怎样读,并想想为什么要这么读。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朗读课文

    二、实践活动

    三、识字写字

    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四、写字指导。1、探究活动。

    2、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体会“渐渐”一词的含义。

    3、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比乌鸦的好。

    2、指导”喝、渴“两个字的区分。

    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怎样记住?

    3、小结:我们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找一找,生字中还有哪些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字形相近?你能用这个办法学习其它生字吗?

    1、复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

    3、这几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小组进行,合作完成乌鸦喝水的小实验。

    同时也可随学生说的进行演示。1、学生自己在课文里找到要求会认的和要求会写的字,连词勾划,再读一读。

    (喝水需要用口,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点水旁)4、学生汇报。2、找一找,哪几个字写的时候是从左到右?

    (法、找、许)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复习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复习6~10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复习课.(复习2)

    二.综合练习。

    1.复习题6。

    1)出示第6题表格,仔细观察表格说说括号里的数应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2)学生填表,集体交流。

    2.复习题7.

    1)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不计算来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的?

    3.复习题8。

    1)出示第8题图,老师说明:“今天做了多少?”不是题目的问题,而是引出“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的对话.

    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求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

    2)_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集体口答。

    4.复习题9。

    1)出示第9题,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桌子40张,椅子4把,有48人来开会。)

    求什么?是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再搬几张桌子?再搬几把椅子?)

    2)学生列式计算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的?

    3)学生集体回答.

    5.复习题10.

    1)出示第10题,图中告诉我们什么问题?

    2)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集体算出结果,口答.

    三.作业布置.

    >复习(2)

    除法 小学教案范例


    学习内容:课本p3~4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算理,总结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总结方法。

    教学准备:配套课件、复习题小黑板或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

    400÷2500÷5

    200÷5300÷6

    *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最后两小题,当百位上不够除时怎么办?

    2、谈话:同学们,今天食堂买来一些鸡蛋(出示挂图并把每千克鸡蛋4元改成2元),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⑴估算:你能帮食堂阿姨估算一下,312元大约能买多少千克鸡蛋吗?

    先独立估算,再同桌交流。

    集体交流:你估算的结果是几百多?

    ⑵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板演。

    ⑶问: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

    ⑷小结算法:强调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假如每千克鸡蛋4元,请你估算一下,312元能买多少千克鸡蛋呢?同桌两人交流估算的结果。

    你是怎样估算的?

    2、自主探索,理解312÷4的计算方法和书写方法。

    ⑴独立探索:填写第3页的方框。

    ⑵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与组员交流,看意见是否一致。

    ⑶汇报交流,理解掌握。

    ①选一组学生的竖式,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②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可以体温,进行答辩。

    ③重点讨论:商的首位7应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

    ⑷检验刚才的估算结果。

    3、小结计算方法:这道除法计算时有何特点?把两题比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为什么第1题的商是三位数,而第2题的商是两位数?

    4、揭示课题。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重点检查除的顺序及首位商的书写位置。)

    2、想想做做2

    为了减少计算中的错误,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除了计算认真仔细,还要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出示第2题,每组练习一题,并验算。

    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3

    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说每题的商是几位数,再集体交流。

    组织交流,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两题的商哪一个大一些?

    4、想想做做4

    回忆这些图形的名称,同桌交流,并讨论计算边长的方法。

    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问:你发现这三题的计算结果怎样?(渗透被除数不变,除数大商就小的规律。)

    5、想想做做5、6

    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后再进行交流。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动脑,与同伴密切合作获得并掌握了除法的新知识,你能告诉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吗?还要提醒同学们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吗?

    五、作业

    想想做做3后两组。

    梯形 小学教案范例


    梯形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7册p71例二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教学难点: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梯形”教师导入:图3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梯子)这就是梯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书课题:梯形)(二)探究新知:1.认识梯形(1)出示图形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梯形实物图教师提问:①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②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出示下图(略)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测量书上144页此图.(2)交流测量结果.通过检查测量使学生明确: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3)概括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演示课件“梯形各部分名称”)结合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引导学生明确: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3.教学等腰梯形(1)教师演示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2)学生测量量一量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两腰相等)(3)概括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用图表示: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关系图(略)4.四边形的关系分组讨论: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你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每类各有什么图形?引导学生明确: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平行,其中包括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三)巩固练习1.用钉子板围成不同的梯形①任意梯形②倒立梯形③上底为3高为3的梯形2.用七巧板拼梯形.(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3.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练习小组讨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你能看图说出它们的关系吗?4.找出下图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四)质疑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和认识特殊的梯形)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鼓励学生质疑、解疑(五)布置作业1.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画出下面梯形的高.

    练习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及独立阅读能力,通过训练了解著名的作家及作品,会正确使用修改符号,能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解并掌握一些知识性的东西。

    教学难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在辩论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反应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力

    教学难点:有价值的争论

    教学过程:

    一、出示辩题:给家里做事要不要报酬

    二、学生准备发言提纲

    三、分组

    四、辩论开始

    五、小结(根据课堂表现而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教学重点:通过训练,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二题

    1、预习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

    4、集体交流

    参考答案:1、漫不经心挤眉弄眼前俯后仰无影无踪

    2、短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份:(1)我做完作业从不检查,因此常出错误。

    第二部分:(2—5)我写到错字很惭愧。

    第三部分(6)我养成了认真检查的习惯。

    3、题目:我培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我改掉了一个坏习惯

    我进步了

    爸爸说过的对

    爸爸笑了…

    二、第三题

    参考答案:

    巴金《鸟的天堂》《海上日出》

    安徒生《卖火柴的女孩》

    列夫托尔斯泰《穷人》《跳水》

    老舍《草原》《养花》《林海》《猫》《趵突泉》

    1学生自己做。

    2订正后记一记

    三、第四题

    1、自读短文,找出问题。

    2、小组讨论如何修改。

    3、班内交流

    4、订正

    5、读一读正确的

    四、作业:搜集作文素材

    习作 小学教案范例


    一、教材分析:

    《写一份植物的研究报告》教材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习作的要求,明确了本次习作的对象和内容。提示了本次习作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对此次习作提出了具体的要。第二部分是一位同学的习作《我家门口的植物》。

    二、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前的习作要求,通过讨论,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读懂例文《我家门口的植物》,了解例文的材料选择与安排。

    3.能按习作要求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能仿照例文,写一篇有关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课前准备:仔细观察一两种植物,认真研究,做好观察笔记。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前的习作要求,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了解例文的材料选择与安排。

    3.能按习作要求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具准备:图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同学们都仔细观察一两种自己喜欢的植物,给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学习第五篇作文,板书:习作五

    二、学习“习作要求”

    1.自己读读本次的习作要求,边读边想:习作要求说了什么?

    2.互相讨论,交流。

    3.小结:习作内容是“你的发现”“你的研究成果”,习作的对象是身边的一两种植物。写作的步骤:a、确定观察的对象。b、对选择对象仔细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可通过询问他人、查阅资料等方式搜集资料。c、把观察结果有条理地记录下来,还可配上图片或插图。

    三、学习例文

    1.这里有一位同学写的有关植物的研究报告,自己来读一读。

    2.指名读例文,想想:小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3.对照刚才我们总结的习作步骤,小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怎样安排的呢?

    4.互相讨论、交流。

    板书参考:第一、交待植物生长的位置。

    第二、植物的外形样子。

    第三、观察、研究后的发现。

    第四、自己对植物的态度、情感、等。

    5.那么,老师在课前已经布置的作业:你们选好的一两种植物,确定观察的要点、作用,你们读了例文,知道怎样安排写作的顺序了吗?

    四、练习习作

    1.对照习作步骤,你能简单说说你的研究成果吗?。

    2.四人一组相互讨论、交流。

    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4.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5.学生仿照例文,各自完成书面作文,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

    三、修改草稿。

    四、誊抄习作。

    单元 小学教案范例


    体现新课标思想: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化,欣赏祖国的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发表不同见解,并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写作习惯。

    教学内容:

    《古诗四首》、《詹天佑》、《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雨点》、练习1

    教学目标:

    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化,欣赏祖国的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发表不同见解,掌握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掌握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

    3、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养成积累古诗的习惯。

    教学难点:

    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感情,通过学习产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和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9课时

    【26夏天范例】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