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8课我的回顾
  • 第8课我的回顾

    发表时间:2022-01-07

    【www.jk251.com - 初中优秀的教案】

    做为高中教师,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如何才能写好高中教案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第8课我的回顾”,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8课我的回顾

    【美】爱因斯坦

    一、作者:

    爱因斯坦(1879-1955):生于德国,19xx年入瑞士籍,1940年入美国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二、词语:

    目瞪口呆桎梏(zhìgù)真知灼(zhuó)见毋(wú)庸置疑吞噬(shì)深邃(suì)窒息(zhì)内疚(jiù)弊病扼杀夭(yāo)折

    ※补充词解:

    真知灼见:正确的认识,透彻的理解。

    桎梏: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

    毋庸置疑:无须怀疑。

    深邃:深奥。(深)

    夭折:未成年而死,这里比喻事情中途失败。

    三、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四、研讨:

    1、理清思路,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指明顺序:

    ——一、说明写作的缘由和动机。

    二、回顾自己青少年时代的思想变化——如何走上研究物理学的道路。

    1、12岁那年,中止了宗教信仰,确立了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宏大志向。2、12-16岁,通过阅读,知道了当时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成果和方法。

    3、17岁进入大学,主要因为兴趣走上研究物理学的道路。

    时间顺序。

    2、作者为什么说:“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求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

    ——见第二自然段。“那些希望和努力”主要指物质方面(胃)。

    3、作者的宗教信仰在12岁那年突然中止的原因是什么?作者中止了宗教信仰后选择了一条什么道路?

    ——见课文:“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已失去了最初的尖锐性时感受也还是如此。”确立了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宏远道路。

    4、对文中“有类似想法的古今人物”,你对他们有何认识?请列举说明。

    ——提示:首先弄清“有类似想法“的含义。再列举有关人物。

    5、作者说:“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你同意这一看法吗?为什么?

    ——提示:①参见第55页课文最后一句话。②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五、概括主题:

    爱因斯坦在文中回顾了自己青少年时代如何走上研究物理学道路的过程,表现了他崇高的理想志向、伟大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

    六、讨论:

    爱因斯坦给了我们哪些宝贵的启示?

    ——提示:参见主题。

    六、练习:

    1、抄写生字词和你喜欢的句子。

    2、课外阅读爱因斯坦的传记。

    jk251.coM小编推荐

    高中教案回顾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知识;

    2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3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

    4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5了解本章的题目类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定和公理;难点是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设计过程

    一、本章的知识结构

    二、本章中的概念

    1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2线段的中点定义。

    3角的两个定义。

    4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的概念。

    5互余与互补的角。

    三、本章中的公理和定理

    1直线的公理;线段的公理。

    2补角和余角的性质定理。

    四、本章中的主要习题类型

    1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的理解。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延长射线OPB延长直线CD

    C延长线段CDD反向延长直线CD

    解:C因为射线和直线是可以向一方或两方无限延伸的,所以任何延长射线或直线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而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向两方延长。

    例2如图1-57中的线段共有多少条?

    解:15条,它们是:线段AB,AD,AF,AC,AE,AG,BD,BF,DF,CE,CG,EG,BC,DE,FG。

    2线段的和、差、倍、分。

    例3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AC=2BC,反向延长AB到D使AD=BC,那么线段AD是线段AC的()。

    A.B.C.D.

    解:B如图1-58,因为AD是BC的二分之一,BC又是AC的二分之一,所以AD是AC的四分之一。

    例4如图1-59,B为线段AC上的一点,AB=4cm,BC=3cm,M,N分别为AB,BC的中点,求MN的长。

    解:因为AB=4,M是AB的中点,所以MB=2,又因为N是BC的中点,所以BN=1.5。则MN=2+1.5=3.5

    3角的概念性质及角平分线。

    例5如图1-60,已知AOC是一条直线,OD是∠AOB的平分线,OE是∠BOC的平分线,求∠EOD的度数。

    解:因为OD是∠AOB的平分线,所以∠BOD=∠AOB;又因为OE是∠BOC的平分线,所以∠BOE=∠BOC;又∠AOB+∠BOC=180°,

    所以∠BOE+∠BOD=(∠AOB+∠BOC)÷2=90°。

    则∠EOD=90°。

    例6如图1-61,已知∠AOB=∠COD=90°,又∠AOD=150°,那么∠AOC与∠COB的度数的比是多少?

    解:因为∠AOB=90°,又∠AOD=150°,所以∠BOD=60°。

    又∠COD=90°,所以∠COB=30°。

    则∠AOC=60°,(同角的余角相等)

    ∠AOC与∠COB的度数的比是2∶1。

    4互余与互补角的性质。

    例7如图1-62,直线AB,CD相交于O,∠BOE=90°,若∠BOD=45°,求∠COE,∠COA,∠AOD的度数。

    解:因为COD为直线,∠BOE=90°,∠BOD=45°,

    所以∠COE=180°-90°-45°=45°

    又AOB为直线,∠BOE=90°,∠COE=45°

    故∠COA=180°-90°-45°=45°,

    而AOB为直线,∠BOD=45°,

    因此∠AOD=180°-45°=135°。

    例8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且小有的余角与大角的余角之差为20°,求这两个角的度数。

    解:设第一个角为x°,则另一个角为3x°,

    依题义列方程得:(90-x)-(90-3x)=20,解得:x=10,3x=30。

    答:一个角为10°,另一个角为30°。

    5度分秒的换算及和、差、倍、分的计算。

    例9(1)将4589°化成度、分、秒的形式。

    (2)将80°34′45″化成度。

    (3)计算:(36°55′40″-23°56′45″)。

    解:(1)45°53′24″。

    (2)约为8058°。

    (3)约为9°44′11″(第一步,做减法后得12°58′55″;再做乘法后得36°174′165″,可以先不进位,做除法后得9°44′11″)

    五、本章中所学到的数学思想

    1运动变化的观点:几何图形不是孤立和静止的,也应看作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如线段向一个方向延长,就发展成为射线;射线向另一方向延长就发展成直线。又如射线饶它的端点旋转就形成角;角的终边不断旋转就变化成直角、平角和周角。从图形的运动中可以看到变化,从变化中看到联系和区别及特性。

    2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几何的知识中经常遇到计算问题,对形的研究离不开数。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如微”。本章的知识中,将线段的长度用数量表示,利用方程的方法解决余角与补角的问题。因此我们对几何的学习不能与代数的学习截然分开,在形的问题难以解决时,发挥数的功能,在数的问题遇到困难时,画出与它相关的图形,都会给问题的解决带来新的思路。从几何的起始课,就注意数形结合,就会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联系实际,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数学的产生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因此学习数学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尤其是几乎何的学习更离不开实际生活。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线和角,都在生活中有大量的原型存在,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六、本章的疑点和误点分析

    概念在应用中的混淆。

    例10判断正误:

    (1)在∠AOB的边O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2)大于90°的角是钝角。

    (3)任何一个角都可以有余角。

    (4)∠A是锐角,则∠A的所有余角都相等。

    (5)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小于平角。

    (6)直线MN是平角。

    (7)互补的两个角的和一定等于平角。

    (8)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锐角,那么这个角就没有余角。

    (9)钝角一定大于它的补角。

    (10)经过三点一定可以画一条直线。

    解:(1)错。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而射线是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的,所以就不能再说射线的延长线了。

    (2)错。钝角的定义是:大于直角且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

    (3)错。余角的定义是: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因此大于直角的角没有余角。

    (4)对.∠A的所有余角都是90°-∠A。

    (5)对.若∠A<90°,∠B<90°则∠A+∠B<90°+90°=180°.

    (6)错。平角是一个角就要有顶点,而直线上没有表示平角顶点的点。如果在直线上标出表示角的顶点的点,就可以了。

    (7)对。符合互补的角的定义。

    (8)对。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锐角,那么这个角一定是钝角,而钝角是没有余角的。

    (9)对。因为钝角的补角是锐角,钝角一定大于锐角。

    (10)错。这个题应该分情况讨论:如果这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如果这三个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过这三个点就不能画一条直线。

    板书设计

    (一)知识结构(四)主要习题类型(五)本章的数学思想

    略例11

    ·2

    (二)本章概念·3

    略·(六)疑误点分析

    (三)本章的公理和定理·

    例9

    我的五样【推荐】


    【教学设想】教材建议边阅读边进行活动,不过我觉得若先活动再进行阅读,感受会更深刻。

    【教学目标】思考人生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毕淑敏最后的选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教师板书“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让学生在纸上一一列出。

    二、进一步展开。

    让学生在写下的五样中逐项批掉,只剩一样。

    三、让学生表达自己活动时的感受,并讲述自己选择的理由。(可以先用笔写下来)

    四、引导学生探究:毕淑敏为何最后的选择是笔?

    毕淑敏在舍弃其他几样的时候,感受如何?(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

    既然如此痛苦,为什么还要舍弃?(找出相关语句)

    毕淑敏的身份:作家。写作是一个作家生活下去的支撑和理由。尽管其他几样东西也很重要,但那是与别人具有共性的东西,只有写作,能使毕淑敏区别于其他人而成为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所以“笔”是她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东西。(引导学生逐步明确答案)

    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培养学生理解课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

    布置作业:

    从本专题或课外读物中选择两三首自己喜欢的讴歌青春的诗作,作好朗诵准备。

    我的空中楼阁【推荐】


    教学目标

    1、在景物描写中用两相对应的方法表现景物特点。

    2、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景物描写中两相对应的方法和比喻的手法。

    教学难点

    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座山间小屋,去欣赏李乐薇笔下“陋室”的意境

    二、作者简介

    李乐薇,江苏人,现代作家。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于感情。

    三、解题

    文章题目一语双关: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朦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从全文看,这小屋应是虚构的。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马暄”之意;文章的最后,作者又特意强调“这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装饰”,不必养鸟,无需挂画总之,不要人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四、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8自然段)立足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1、(1--3自然段)写小屋和山的关系。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给山川美景增添了“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这是立足于山外,是远观,看全景。

    2、(4--7自然段)写小屋和树的关系。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更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是立足山上,是近看,看局部。

    3、(8自然段)继续写小屋和树的关系。立足点又移到远远的山下,仰望远观,“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仿佛“凌空而起”,更加“姿态翩然”了。

    第二部分:(9--18自然段)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1、(9--10自然段)写小屋的花园和山上的云霞。花园极小,“领土”有限,可是小屋的“领空”却是无限的;花园里繁花绚烂,天上的云霞也如花一样绚烂。

    2、(11--12自然段)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因为在山上,空气特别清新,而光线则富于变化,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3、(13--14自然段)写小屋和外界的交通。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只有一条山路和外界交通,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

    4、(15--18自然段)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缥缈若“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点明了题意。

    五、写作特点: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拨、明确:

    虚实结合,由实到虚。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着丰富的联想、想象,但写的是确确实实的山、树、房屋的形势、情姿。后一部分则重在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明明是极小的“袖珍型”花园,有限的围墙,而“我”却因有无限的“领空”可供“游目骋怀”而陶醉;明明是小屋在“山的怀抱中”,晨暮昏晓光线变化,“我”则以为“如在花蕊中一般”,那“花蕊”会“绽开”,也会“收拢”;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我”却叫它“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夜幕深垂,小屋仍是小屋,“我”却觉得它仿佛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文章就这样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六、小结

    一篇优秀的散文,是一个美的综合体。我们鉴赏了课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情趣美,即感受到了形式外在的美,又领略到了内在的意蕴美。

    板书设计:

    高一英语(必修)Unit第时【精】


    三大段一中心五环节高效课堂—导学案高一英语(必修3)unit5第6课时class:name:date:课题unit5learningaboutlanguage

    学习

    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运用重点词、短语、句型。过程与方法:做习题、巩固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

    重点重点词、短语、句型的用法。

    教学

    难点在语境中,词形的变化。

    学法

    指导根据句义,如何变化词形。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问题发现自我检测:完成课本p36第1-3题。

    二、合作探究——问题生成与解决完成课本p70第1、2题。课堂检测:完成课本p70第3题。拓展训练——延伸巩固

    1)学习并尽力完成《专家伴读》p112learningaboutlanguage[学方法]词汇部分。2)完成《阅读训练》p24页b。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函数的对称性与周期性的探究”课例分析


    教学课例课例设计说明:《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章节,对函数性质的考察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对函数的周期性和对称性有了基本的了解,但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我设计这堂课是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需求,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需要为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生活实例作为本节课的导入,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就能够合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运用了“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研究策略,使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合理性、可持续发展性。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并及时反思,在交流和反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得以升华。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对数学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一堂有价值的数学课,来自教师的精心设计,来自同学们的热情参与。本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恰当的引入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从感性体验过渡到理性证明。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基本能实现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潜能的开发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程,我将在今后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以我的勤奋好学不断地完善自己,用我的才智和汗水培育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研组评价:李红老师在学生研究了函数单独性质的基础上,提出《函数的对称性与周期性的探究》,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问题产生冲突,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欲望。李红老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她先让学生自己设计的研究方案,亲自尝试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研究过程,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扩大研究成果,并及时纠正学生的研究偏差,从学生的研究策略和研究成果来看,李红老师平日的教学是十分到位的。

    说课—等差数列前n项的公式--精选版


    深圳中学白教授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公式的运用。

    B、能力目标:

    (1)通过公式的探索、发现,在知识发生、发展以及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分析、综合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2)利用以退求进的思维策略,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尝试、分析、类比的方法导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培养学生类比思维能力。

    (3)通过对公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剖析,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情感目标:(数学文化价值)

    (1)公式的发现反映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熏陶。

    (2)通过公式的运用,树立学生"大众教学"的思想意识。

    (3)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令人着迷的数学史,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树立学生求真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引导式。

    教具: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上几节,我们已经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有关性质,今天要进一步研究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提起数列求和,我们自然会想到德国伟大的数学家高斯"神速求和"的故事,小高斯上小学四年级时,一次教师布置了一道数学习题:"把从1到100的自然数加起来,和是多少?"年仅10岁的小高斯略一思索就得到答案5050,这使教师非常吃惊,那么高斯是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巧妙地计算出来的呢?如果大家也懂得那样巧妙计算,那你们就是二十世纪末的新高斯。(教师观察学生的表情反映,然后将此问题缩小十倍)。我们来看这样一道一例题。

    例1,计算:1+2+3+4+5+6+7+8+9+10.

    这道题除了累加计算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有趣的解法呢?小组讨论后,让学生自行发言解答。

    生1:因为1+10=2+9=3+8=4+7=5+6,所以可凑成5个11,得到55。

    生2:可设S=1+2+3+4+5+6+7+8+9+10,根据加法交换律,又可写成S=10+9+8+7+6+5+4+3+2+1。

    上面两式相加得2S=11+10+......+11=10×11=110

    10个

    所以我们得到S=55,

    即1+2+3+4+5+6+7+8+9+10=55

    师:高斯神速计算出1到100所有自然数的各的方法,和上述两位同学的方法相类似。

    理由是:1+100=2+99=3+98=......=50+51=101,有50个101,所以1+2+3+......+100=50×101=5050。请同学们想一下,上面的方法用到等差数列的哪一个性质呢?

    生3:数列{an}是等差数列,若m+n=p+q,则am+an=ap+aq.

    二、教授新课(尝试推导)

    师: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项数为n,第n项an,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如何来导出它的前n项和Sn计算公式呢?根据上面的例子同学们自己完成推导,并请一位学生板演。

    生4:Sn=a1+a2+......an-1+an也可写成

    Sn=an+an-1+......a2+a1

    两式相加得2Sn=(a1+an)+(a2+an-1)+......(an+a1)

    n个

    =n(a1+an)

    所以Sn=(I)

    师:好!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项数为n,则an=a1+(n-1)d代入公式(1)得

    Sn=na1+d(II)

    上面(I)、(II)两个式子称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公式(I)是基本的,我们可以发现,它可与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相类比,这里的上底是等差数列的首项a1,下底是第n项an,高是项数n。引导学生总结:这些公式中出现了几个量?(a1,d,n,an,Sn),它们由哪几个关系联系?[an=a1+(n-1)d,Sn==na1+d];这些量中有几个可自由变化?(三个)从而了解到: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三个就可以求另外两个了。下面我们举例说明公式(I)和(II)的一些应用。

    三、公式的应用(通过实例演练,形成技能)。

    1、直接代公式(让学生迅速熟悉公式,即用基本量观点认识公式)例2、计算:

    (1)1+2+3+......+n

    (2)1+3+5+......+(2n-1)

    (3)2+4+6+......+2n

    (4)1-2+3-4+5-6+......+(2n-1)-2n

    请同学们先完成(1)-(3),并请一位同学回答。

    生5:直接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I),得

    (1)1+2+3+......+n=

    (2)1+3+5+......+(2n-1)=

    (3)2+4+6+......+2n==n(n+1)

    师:第(4)小题数列共有几项?是否为等差数列?能否直接运用Sn公式求解?若不能,那应如何解答?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发言解答。

    生6:(4)中的数列共有2n项,不是等差数列,但把正项和负项分开,可看成两个等差数列,所以

    原式=[1+3+5+......+(2n-1)]-(2+4+6+......+2n)

    =n2-n(n+1)=-n

    生7:上题虽然不是等差数列,但有一个规律,两项结合都为-1,故可得另一解法:

    原式=-1-1-......-1=-n

    n个

    师:很好!在解题时我们应仔细观察,寻找规律,往往会寻找到好的方法。注意在运用Sn公式时,要看清等差数列的项数,否则会引起错解。

    例3、(1)数列{an}是公差d=-2的等差数列,如果a1+a2+a3=12,a8+a9+a10=75,求a1,d,S10。

    生8:(1)由a1+a2+a3=12得3a1+3d=12,即a1+d=4

    又∵d=-2,∴a1=6

    ∴S12=12a1+66×(-2)=-60

    生9:(2)由a1+a2+a3=12,a1+d=4

    a8+a9+a10=75,a1+8d=25

    解得a1=1,d=3∴S10=10a1+=145

    师:通过上面例题我们掌握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在Sn公式有5个变量。已知三个变量,可利用构造方程或方程组求另外两个变量(知三求二),请同学们根据例3自己编题,作为本节的课外练习题,以便下节课交流。

    师:(继续引导学生,将第(2)小题改编)

    ①数列{an}等差数列,若a1+a2+a3=12,a8+a9+a10=75,且Sn=145,求a1,d,n

    ②若此题不求a1,d而只求S10时,是否一定非来求得a1,d不可呢?引导学生运用等差数列性质,用整体思想考虑求a1+a10的值。

    2、用整体观点认识Sn公式。

    例4,在等差数列{an},(1)已知a2+a5+a12+a15=36,求S16;(2)已知a6=20,求S11。(教师启发学生解)

    师:来看第(1)小题,写出的计算公式S16==8(a1+a6)与已知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10: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有a1+a16=a2+a15=a5+a12=18,所以S16=8×18=144。

    师:对!(简单小结)这个题目根据已知等式是不能直接求出a1,a16和d的,但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求a1与an的和,于是这个问题就得到解决。这是整体思想在解数学问题的体现。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的运用一一剖析,引导学生观察当d≠0时,Sn是n的二次函数,那么从二次(或一次)的函数的观点如何来认识Sn公式后,这留给同学们课外继续思考。

    最后请大家课外思考Sn公式(1)的逆命题: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对于所有自然数n,都有Sn=。数列{an}是否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四、小结与作业。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来小结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生11:1、用倒序相加法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2、用所推导的两个公式解决有关例题,熟悉对Sn公式的运用。

    生12:1、运用Sn公式要注意此等差数列的项数n的值。

    2、具体用Sn公式时,要根据已知灵活选择公式(I)或(II),掌握知三求二的解题通法。

    3、当已知条件不足以求此项a1和公差d时,要认真观察,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有关性质,看能否用整体思想的方法求a1+an的值。

    师:通过以上几例,说明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所学性质,要纠正那种不明理由盲目套用公式的学习方法。同时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做一个有心人,去发现更多的性质,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本节所渗透的数学方法;观察、尝试、分析、归纳、类比、特定系数等。

    数学思想:类比思想、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

    作业:P49:13、14、15、17

    咬文嚼字学案(第二课时)【推荐】


    《咬文嚼字》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探究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分析评价文章的观点。

    学习方法:

    1、探究学习法。

    2、讨论交流法,具体采用诵读、改写、比较多种方法。

    重点难点:

    熟读文本,发掘教材文本内容,以课文为例子,通过诵读、改写、比较多种方法,探究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导学内容:

    一、“你是”和“你这”,哪句表现力更强?

    1、阅读剧本《屈原》,简述婵娟骂宋玉的相关情节。

    2、反复诵读比较下列两个句子,看看哪句表现力更强些?为什么?

    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b.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二、你支持谁,王若虚还是朱光潜?

    1、阅读理解《史记》太史公曰一段文字: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2、阅读《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前后文字: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3、参照《史记》原文细读王若虚《史记辨惑》中的观点、改法以及朱光潜先生的评论,对此你支持谁?你对改前与改后文字还有什么见解吗?

    三、“推”和“敲”,到底哪个好?

    1、阅读诗歌《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2、阅读课文:朱光潜先生认为“推”和“敲”,到底哪个好?其观点是否成立?

    3、联系全诗分析,你认为“推”和“敲”到底哪个好新课标第一网?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

    2.探究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

    【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中去理解;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合作探究】

    1.这篇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那么林黛玉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请从文中找出对林黛玉的描写,并谈谈对她的认识。

    2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她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掌权者。思考探究:课文是怎样浓墨重彩介绍王熙凤的?

    3、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思考探究: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贾宝玉的?

    【巩固提升】

    探究课后练习三。

    高中教案高一上册语文第一课劝学翻译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大,但听的人听得更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浆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雕刻一样物品但最后放弃了它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第8课我的回顾】相关推荐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

    关于电流教案示例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的1.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3.知道什么叫电源和电源的作用。(二)教具验电器两个,带绝缘柄的金属棒一根,橡胶棒一根,毛皮一块,带座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干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