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当代中国之歌教案模板
  • 当代中国之歌教案模板

    发表时间:2022-04-04

    【www.jk251.com -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读后感】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高质量的教案对初中生的成长有促进作用,对于初中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中国之歌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的:

    一.感受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时代精神,并用歌声表现之。

    二.合唱时做到二部和声既独立又和谐

    教学重点:

    用多层次,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表现歌曲中精神气质。

    教学难点:

    二部合唱独立、和谐、均衡。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

    三.复习乐理知识

    四.授新课

    1.导言:利用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谈谈改革开放后家乡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化。

    2.结合学生的谈话,播放课件《家乡多么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学生受感染说感受。、

    4.聆听,让学生说出歌曲的风格——进行曲

    5.学生画旋律线体会歌曲的情绪——抒情、激昂、欢快、悲伤

    6.分声部视唱旋律,加强#G的音准练习。

    7.教师一个声部,学生一个声部,互动练习,提高学生的兴趣,

    8.填词演唱,注意气息的控制,把握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五.板书

    进行曲速度,刚柔兼济,节奏鲜明。

    作者:李幼容词希贤曲

    学生画的旋律线: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和声训练

    三.继续学习

    1.分声部练习注意音准,

    2.教师弹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然后反之。让学生耳朵里始终有两个声部的旋律。

    3.合唱此歌,1—3遍,注意声音的和谐统一。

    4.用其他的形式表现此歌:

    朗诵,舞蹈,绘画……

    四.音乐活动:

    一、请选择符合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的式

    A+B+AA+B+尾声

    二、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五.板书

    请选择符合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的图式

    A+B+AA+B+尾声

    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课后小结

    《鼓浪屿之波》

    教学目标:

    1.学唱《鼓浪屿之波》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真实情感。

    2.使学生能过自然流畅的演唱歌曲。

    3.通过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表演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的演唱歌曲,准确地表达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真挚情感。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

    三.复习乐理知识

    四.授新课

    1导言:播放课件引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2学生受感染说感受:说说你对台湾的了解

    3聆听,让学生说出歌曲的风格

    4.再次聆听歌曲,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5.视唱歌谱

    6.填词演唱注意情绪的把握

    7.完整演唱。

    五.板书

    学生画旋律线体会歌曲的情绪——

    抒情、激昂、欢快、悲伤

    六。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3.继续学习

    4.用其他的形式表现此歌:

    朗诵,舞蹈,绘画……

    5.音乐活动:

    找出这首歌曲的最高音和最低音,并指出在键盘上的位置。

    找出这首歌中的旋律相似处。

    这首歌应用什么情绪来演唱

    板书

    《鼓浪屿之波》

    节奏训练

    6.音乐活动:WWw.jk251.CoM

    找出这首歌曲的最高音和最低音,并指出在键盘上的位置。

    找出这首歌中的旋律相似处。

    这首歌应用什么情绪来演唱

    课后小结

    jk251.coM小编推荐

    游击队之歌教案模板


    课题

    一、创设课堂氛围。

    互动(一):

    听一听,教师利用课前的几分钟预备时间,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地道战》。上课一开始,教师再请唱《大刀进行曲》。

    互动(二):

    想一想,这些歌曲反映的是哪个年代的什么事情。学生回答(略)。

    师:同学们回答很好。这些都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事情。那么同学们除了以上我们听的外,还能唱哪些反映抗日时期的歌曲。

    学生纷纷学唱(略)。

    二、声情并茂,感悟新知识

    互动(三):

    师:同学们听了不少反映抗战时期的音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板书:

    在微机上播放音乐画面。

    学生思考:根据音乐和画面,这道歌曲刻画了什么、反映了什么?回答(略)

    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略)

    教师教唱两次,学生跟着风琴吟唱。

    互动(四):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首歌曲与前面所学过的歌曲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教师试唱1一8节作停,让学生感悟,随后再唱9一16节,由学生作答。

    学生回答(略)。

    师:同学们对这首曲于理解很好,边讲边板书(1一8节,弱起拍)本节演唱的情绪应是有力的轻声。这样就能反映游击战士机智、灵活、顽强。

    板书:(9一16节与前面形成对比,在唱法上应是豪迈、乐观、坚定。)

    值得注意:弱起拍,应把握好后半拍起始的节奏。(|××)根据时间可反复给学生演示几次。

    师: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这首歌曲就构成了两段,所以我们在演唱中一定要注意这种情感的把握。请同学们再听一下这首曲子。

    互动(五):

    师生共同演唱,或跟着画面一起唱。

    作业布置:每个小组找一首反映战争年代的歌曲,准备在下次的活动课中演唱。

    课后反思:

    本节通过一系列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悟音乐内在的表现力和表达力,显然学生活动成了本节课的主线,同时在学生的自我探索中,达到理解音乐的结构及表现形式,使学生获得了对音乐的进一步理解。

    中国的地形教案模板


    教案示例(一)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第一节地形慨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了解我国大陆架的分布。

    3.培养学生进一步阅读各类地形图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明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教学重点】

    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教具准备】

    1.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挂图)

    2.我国三级地势阶梯概况的空格表(见下表)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可安排1.5课时(四年制可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讲述“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后面半个课时(或一课时)讲述“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和“比较法”讲述。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提问〕我们在初一地理课中已经学过有关亚洲和东亚的地形知识。亚洲的地形和地势有什么特点?东亚大陆部分有哪些大的地形区?地势高低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

    (让学生稍加议论后回答,教师再作简要的补充和归纳。)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我国的地形。先请同学们阅读“中国地形图”。

    〔挂图〕在黑板前挂出“中国地形图”

    〔板书〕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第一节地形概况

    (讲授新课)

    〔读图指导〕在图上找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的大高原——青藏高原(可由学生齐答,下同),这个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由青藏高原向东、向北,找到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它们的海拔大约在1000—2000米之间。再由黄土高原向东,找到华北平原,它的海拔在100米甚至50米以下。

    〔读图提问〕通过以上读图,从“中国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地势自西向东是怎样变化的?(教师提示:(1)说明地势的概念,即地势是指地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2)提示学生从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海拔变化来得出结论。学生回答:我国自西向东地势降低。)再阅读课文中的两幅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示意图(图3·1),请同学们看这两幅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不同?哪一幅图比较接近我国地势的实际状况。(教师提示、启发学生回答)

    〔归纳〕我国的地势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大致呈三个阶梯。

    〔板书〕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读图印证〕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的“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看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范围、界线,以及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

    〔指图讲解〕请同学们看黑板前的中国地形挂图。第一级阶梯,是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它的边缘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请同学们在课文中的图3·2上,用红笔描出这条边缘线。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深褐色表示它。

    〔板书)1.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

    〔指图讲述〕第二级阶梯,在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下降到1000—2000米,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深浅不等的黄色表示。第二级阶梯有两条边界:一条是前面所讲述的青藏高原边缘;另一条由东北斜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也请同学们在图3·2上用红笔描绘这条界线。

    〔板书〕2.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海拔1000—2000米

    〔指图讲述〕第三级阶梯在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大部分海拔都在500米以下,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主要用绿色和极淡的黄色表示。

    〔板书〕3.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海拔500米以下

    〔指图讲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了我国近海宽广的大陆架。同学们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看到这片淡蓝色的部分,就是我国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以及南海的一部分。

    〔板书〕4.近海大陆架——渤海、黄海全部,东海大部,南海一部分

    〔提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对降水和交通有什么影响呢?(学生议论,发言)

    〔板书〕5.地势西高东低的意义

    〔讲述〕经过议论,我们认识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两个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第二,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练习〕完成课文中的“想一想”:长江、黄河在从地势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段时,河流落差有什么变化?水流产生什么现象?这为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提供了什么便利?(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应注意提示)

    完成课文中的“做一做”:让学生填出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也可叫学生到黑板前指图回答。

    〔总结〕出示空格表,用提问法口头填出三级阶梯的分布范围、海拔、主要地形类型。

    〔提问〕请同学们判读课文中的“等高线地形图”(图3·3),说出两图各代表什么地形?(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强调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都大的地形叫“山地”)

    〔讲述〕我国山川壮丽,境内有绵延不绝的山岭,有气势磅礴的高原和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和起伏和缓的丘陵。

    〔板书〕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山川壮丽地形多样

    〔讲述〕不同的地形上,可以发展不同的农业生产项目(举例说明)。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提问〕请同学们读P25图3·4,按照图上标出的百分比数字,说说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重。(学生一一回答,教师重复“山地占1/3,平原只占12%)。

    〔讲述〕按照人们的习惯,把山地、丘陵、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的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板书〕山区面积广大(接板书“地形多种多样”)

    2.山地占1/3山区占2/3

    〔讲述〕一般说来,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资源不足。但山区有其他资源,例如森林、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因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又具有优势。既然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我们就应该很好地利用山区、建设山区。

    〔总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认识到,中国地形有两大特点,这就是“地势西高东低,大到呈三级阶梯”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复习巩固)

    1.你能说出我国地形的若干类型吗?

    2.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3.学校所在地的地形(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化)对人们交通、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布置作业)选做复习题2。(如果时间允许应让学生在课内完成。)

    【板书设计】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第一节地形概况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4.近海大陆架—渤海、黄海全部,东海大部、南海一部分

    5.地势西高东低的意义

    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l.山川壮丽地形多样

    2.山地占1/3山区占2/3

    经典初中教案长江之歌


    教学目的:

    1、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史上的荣辱兴衰;文学史诗人咏长江的名言佳句,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把视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汇贯通,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2、《长江之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典型的创作方法。(重复与对比)它们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们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课前音乐:播放录像专题电视连续节目《话说长江》插曲《江河万古流》

    二、组织教学(略)

    三、导入新课

    1、导入: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以前我们接触过描绘黄河的作品。(提问:请学生抢答是哪一部作品,作者是谁?[《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2、提问: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结合学生对亲历长江边的感受,穿插两首唐代诗人漫步长江边时吟诵的诗句。

    其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其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其中穿插放映两张摄影作品(幻灯片)

    3、点题并板书:长江之歌

    4、集体朗读歌词

    5、在歌词的第一句中唱到:“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并加以必要的补充)。(打开投影仪,放下银幕,打出“万里长江图”投影片)。

    备知识点:

    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

    河流全长634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

    附:世界河流的排名

    第一,尼罗河(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

    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南宋时,长江以北被金人占领,当时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忧愤、抑郁之情下写下诗一首“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解:京口:镇江。一水:长江。数重山:金山,樵山等。

    6、完整的欣赏《长江之歌》(录音、磁带)听完之后,凭记忆唱一唱,哪一句印象最深刻看谱视唱,在书上标记出有几处出现这一句(4处)

    7、此曲典型的音乐创作手法采用了音乐素材的重复与对比。

    知识点: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区别:音乐:时间的艺术。绘画、摄影、雕塑、建筑等;空间的艺术。

    音乐是转瞬即逝的,它有时间限制,美术作品可以一览无余,整体到细部反复欣赏。其有很大的自由性,而音乐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地由局部到整体按顺序欣赏。这便增加了欣赏理解的困难,作曲家为了统一作品风格,加深主题印象,常常使用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手法。

    但如果只有重复便会给人以单调乏味的感觉(好处:统一)。例:《长江之歌》中的两句,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反之一味地进行对比,只会让人觉得花哨琐碎,没有主体。如进行适当的对比,则会给人以一种新鲜感,(统一中见变化)。对比例:第二段(B)第二句在旋律、节奏和句法上都有所改变,第一句与第二句形成了对比。

    课堂提问:音乐素材发展的两种重要基本手法是什么?重复统一加深印象,对比变化新的感觉(动力)通过段落,句法,节奏的平衡和变化。

    8、歌曲分析

    中国的气候类型教案模板


    本学期总第20课时本单元第20课时授课日期10、24课题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类型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2、认识我国气候的优越性。3、通过对气候特征的分析、概括、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我国气候资源的优越性的认识和利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重点难点重点:我国气候的分布以及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难点:气候特征。教具电脑、投影仪教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气温和降水在我国的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现在就请大家用自己已有的地理知识来分析、解释、回答几个问题:一、出示图表:地点纬度1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那么由此可见,我国的气候具有哪些特征:结论:(1)我国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2)冬季我国要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1、1月份我国的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2、7月,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4、我国冬季和夏季的降水量有何不同?1030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

    世界同纬度地区大。二、那么为什么我国的气候具有这样的特征呢?(一)季风气候显著总结:冬季,我国盛行偏北的冬季风,来自中、高纬度大陆的气流寒冷干燥;夏季,我国主要盛行偏南的夏季风,来自低纬度太平洋、印度洋的气流暖热并且含有丰富的水汽,因此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这种气候叫季风气候。(二)气候复杂多样总结: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区,西北距海远,为非季风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属于高原气候区。东部季风区由于所跨温度带较多,又分别以秦岭—淮河一线和北回归线为界,自北向南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全课总结:我国气候具有三大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1、在世界图上指出中国的位置,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2、在亚洲季风图上画出我国冬夏季风的源地、风向。3、我国季风气候有什么特点1、我国有几个温度带2、我国有几个干湿地区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在哪里。5板书设计: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教后记:

    音乐教案-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史上的荣辱兴衰;文学史诗人咏长江的名言佳句,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把视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汇贯通,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2、《长江之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典型的创作方法。(重复与对比)它们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学唱《长江之歌》

    三、课时:两课时

    四、教具:磁带、录音机、幻灯片、幻灯机、投影片、投影仪、录像带、录像

    机、黑板、钢琴、银幕。

    五、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们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

    第一课时

    一、课前音乐:播放录像专题电视连续节目《话说长江》插曲《江河万古流》

    二、组织教学(略)

    三、导入新课

    1、导入: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以前我们接触过描绘黄河的作品。(提问:请学生抢答是哪一部作品,作者是谁?[《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2、提问: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结合学生对亲历长江边的感受,穿插两首唐代诗人漫步长江边时吟诵的诗句。

    其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其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其中穿插放映两张摄影作品(幻灯片)

    3、点题并板书:长江之歌

    4、集体朗读歌词

    5、在歌词的第一句中唱到:“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并加以必要的补充)。(打开投影仪,放下银幕,打出“万里长江图”投影片)。

    备知识点:

    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

    河流全长634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

    附:世界河流的排名

    第一,尼罗河(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

    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南宋时,长江以北被金人占领,当时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忧愤、抑郁之情下写下诗一首“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解:京口:镇江。一水:长江。数重山:金山,樵山等。

    6、完整的欣赏《长江之歌》(录音、磁带)听完之后,凭记忆唱一唱,哪一句印象最深刻看谱视唱,在书上标记出有几处出现这一句(4处)

    七子之歌


    本文作者:yy发表时间:-7-11

    作者单位:中学联系方式:05784132631

    《七子之歌——澳门》3

    教学目标:1.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能够用歌声表现企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能在理解《七子之歌——澳门》的基础上,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及情感内涵。教学难点: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现歌曲。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课件见配套课件中学一)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课件展示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师:孩子们谁能告诉我这是发生在什么时间的什么事情?生:这是发生在1999年,澳门回归时的交接仪式现场。师:非常正确!在过去的日子里,先后曾经有七个孩子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你们知道是哪七个吗?生:有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二、简介澳门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师:对,大家看一下,(展示“七子”的地理位置图,介绍七子)这就是“七子”的位置图。澳门地区位于珠江口西恻,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面积约16平方公里。澳门三面临海,北与珠海市接壤,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现有人口40万,其中95%以上为中国血统。(展示澳门的旧颜、新貌)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借口爆晒水浸货物,进入澳门。1557年,通过贿赂守澳中国官员,得以在澳门定居。鸦片战争后,不断扩大其侵略地盘,于1851年、1864年又先后侵战凼仔岛和路环岛。大家请看——这就是曾经满目创痍的澳门。(指澳门被侵略后的凄惨场面)为收复澳门,我国政府与葡萄牙政府进行了多次谈判,1987年4月13日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了对澳门的行使主权,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澳门回归时的盛况历历在目,尤其是那个小女孩演唱的《七子之歌——澳门》震撼了全世界华夏儿女的心,让我们再次回顾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再次聆听那动人的歌声!(板书课题:七子之歌——澳门)三、学习歌曲1、教师范唱,多媒体展示音乐画面,引导学生拍手或晃动感受音乐的情绪。2、带着问题听赏歌曲:你感觉这首歌曲的情绪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心情?(师带表情指挥)师:歌曲欣赏完了,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生:(经过讨论后自由发言)深情、激昂……表达了盼望回到祖国怀抱的急切心情,思念祖国妈妈等。师: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生:(积极举手发言。)师:大家说的非常好!那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演唱一下这首歌好吗?生:(情绪饱满的演唱歌曲。)四、实践创造师:在歌曲中曾几次出现了呼唤母亲?每一次有什么意义?生:(小组讨论后回答)三次。第一次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第二次表达了盼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最后一次表达了盼望回归的急切心情。板书:思念、急切、激动。师:那你认为这首歌曲用什么样的力度和速度演唱才能表达出这种感情呢?生:(根据自己理解自由发言。)师:那我们就按照自己的处理方案分组演唱一遍歌曲。生:(一组演唱第一乐段,二组演唱第二乐段。)师:迄今为止,离开祖国妈妈的七个孩子已经回来了六个,还有一个仍在外漂泊,大家知道是什么地方?生:台湾。师:是啊!台湾自古就属于中国,总面积约36000平方公里,它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西南望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隔海相望,它是我国东南方的海上门户,也是海防的重要屏障。近几年我们也听到过很多台湾歌曲。如:《童年》、《鼓浪屿之波》、《故乡的云》等,你还知道哪些?生:(自由回答并演唱)五、即兴创编歌词师:当其他六子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安然入睡时,台湾正隔着台湾海峡孤苦的望着自己的母亲,台湾回归是亿万炎黄子孙的愿望。大家运用你手中的笔,在“七子之歌”的旋律基础上把我们盼望台湾回归的心情抒发出来好吗?生:(小组讨论创编。)师:(把学生推荐的好的歌词一起唱一唱。)六、小结尽管祖国还没有完成统一大业,但是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从来不会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祖国永远和他扯着筋连着脉,他们比谁都更能体会到祖国大家庭的深刻含义,让我们一起为了祖国的统一而努力!(师生齐唱《爱我中华》,拍手走出教室。)

    七子之歌—澳门初中教案精选


    课题:

    课型:综合课

    教材分析:这是CCTV专题片《澳门岁月》主题歌,它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歌词选自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全曲分为三部分:1,天真可爱的童声独唱,倾诉“不忘生母”的无限深情。2,中间的高潮合唱声部重复演唱“三百年来........”达到全曲高潮。3,最后反复吟唱“我要回来”反映澳门同胞迫切回归的依恋之情和爱国心。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有表情,自然的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了解4/4拍的强弱关系,把握好切分音的节奏。2.歌曲的情绪体验,用优美纯净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歌曲中五,六度音程的把握。2.歌曲情绪,格调的把握。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卡片,钢琴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进入教室。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听的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啊?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表现了人民不畏压迫,起来反抗的精神。

    师:很好,由这首歌曲可以看出他们的坚定信念,他们这样奋起抗战,为的是保护自己的家园,收复失地。

    在历史上,我们国家有名的七个地方都曾被帝国主义侵略者占领,至今有的地方还未回归。,闻一多先生

    在1925年还专门为这七个地方创作了《七子之歌》组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的歌词就出自组诗,歌曲的

    名字是〈七子之歌--澳门〉。出示歌曲卡片。

    2,欣赏歌曲,让学生欣赏后回答:歌曲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情感来演唱的?(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是用朴实

    深情的情感来唱)

    3,朗读歌词。(结合刚刚说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并说明全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人

    民对祖国母亲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回归的爱国之心。)

    4,模唱。(1),播放音乐〈七子之歌〉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轻声哼唱,熟悉其中的旋律。

    (2),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用“拉”模唱。

    5,学唱歌曲。(1),师:同学们唱的很好,下面老师范唱一遍,大家感受以下其中的强弱关系。(教师演唱)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对,这是一首4/4拍的歌曲,那么它的强弱关系呢,也就是强、弱、次强、弱。

    (教师板书强弱关系)

    师:全曲呢还有一个典型节奏,大家找一找看它在哪里?(生回答第五小结)

    师:对,它是一个切分节奏。。。(讲解切分节奏的拍子几强弱关系)

    (2),找出学生喜欢的歌曲先教唱。

    (3)教唱全曲。

    (4)带领学生完整的唱一遍。

    三,复习巩固:

    1、分组接唱歌曲。(男女组)

    2、师:同学们唱的真好,下面把全班分开四组,你们根据自己对歌曲的不同理解,分别用多种形式把它表现

    出来。(可以有演唱打击组、朗诵节奏组等)

    3、师:同学们表演的非常好,,下面呢大家带上歌曲的情绪情感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

    四、小结:这首歌曲在澳门回归的日子里,响遍了大江南北,那满怀深情的主旋律,几乎家喻户晓。今天咱们学习这

    首歌曲,告戒大家在有一颗爱国心的同时,还要有爱国的能力。怎样才有爱国的能力呢?这就要求大家立足

    现在,努力学习,增长知识、才能,将来用大家的能力报效祖国,建设祖国!

    【当代中国之歌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

    第 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难点: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