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肺的通气
  • 肺的通气

    发表时间:2022-03-27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写初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肺的通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主要功能,知道人工呼吸和肺活量。

    2、说明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解释肺通气的原理和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的挂图或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制教具,在课上演示,使学生对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再结合归纳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现场表演,让学生掌握人工呼吸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学会测定胸围差。

    4、通过将呼吸频率及胸围差测定结果量化、处理,培养学生数据处理能力。

    5、各小组通过课后测量的胸围差报告,做一个小报告并讨论锻炼身体增加胸围差的日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肺的结构和气体交换相适应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2、通过人工呼吸的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和助人为乐的教育,通过测定胸围差和学习肺活量的知识,使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

    3、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及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是本节学习呼吸运动的基础,也是本章学习呼吸的全过程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不仅可以使后面学习比较容易,还能使学生体会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有利于学生建立生物学观点。

    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既是基础知识的难点,又是培养能力的难点。该原理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后经过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来理解,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法建议

    讲解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可利用挂图结合模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观察猪肺或其他动物的肺(看实物),也可以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哺乳动物肺的永久切片,使学生对肺和肺泡的结构有感性认识。

    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的授课可以采用让学生自制教具,在课上演示、交流,使学生对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亲自验证呼吸运动,这样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可演示有关人体呼吸运动的动画型电脑软件,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此外,教师可设计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呼吸的频率,可安排学生实习活动:测试平静时与运动后的呼吸频率,来获得知识,同时也加强对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为什么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为16~18次的理解。人工呼吸让学生在课上练习,提高学生的救护能力。

    另外创造条件作好测定肺活量和胸围差的实验。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引入:前面讲了营养和营养的运输,我们人类能够正常生存,除了“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外”,还有什么东西我们不能离开呢?

    (学生随意答),对,这就是空气(O2)

    空气如何进入人体内?或人需要的O2通过哪一生理过程获得?—呼吸作用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进行新课:安排学生活动——憋气,让学生体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呼吸。

    让全体学生像游泳练憋气那样,吸上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同时,教师读秒,请学生自己记时。练习三次,看全班谁憋气的时间长?达多长时间不喘气,体会憋气的感受。

    不管你憋气的时间有多长,最终你还是得呼吸,人如果因特殊原因,几天不进食,人体还能维持生命活动,但无论有什么原因,几分钟不呼吸,人体将会窒息甚至身亡。可见,呼吸对人体非常重要。

    板书:第六章呼吸

    人通过呼和吸两个动作将空气送入人体内,又将体内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过程,离不开人的呼吸系统。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分析一下人的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出示呼吸系统组成的模式图,请学生分小组自学书中内容—呼吸系统组成,辨认各器官的形态及位置,并提问1—2名学生,让讲台在挂图上指出各器官的位置。

    (1)呼吸道(由上→下):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温暖和湿润吸入的空气等作用。

    (2)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让学生按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提倡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这是为什么?

    ②为什么吃饭不能高声谈笑?

    ③咽部如被东西堵塞,怎样急救才可挽救生命?(“T”形切口外插人工呼吸管)

    讨论2—3分钟后,请2~3个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补充,让学生理解呼吸道的作用。

    为什么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下面来看肺的结构。

    2、出示肺的内部结构模式图结合模型,边观察边讲解:

    肺的位置:肺在胸腔内,左右各一。

    肺的外形:(可安排观察实物)肺呈圆锥形,柔软而有弹性,新生儿的肺淡红色,成年人的肺由于吸入尘埃沉淀在肺内,所以是暗灰色。

    肺的结构:指导观察:先观察完整的肺器官(模型),再观察与极细微的支气管一簇肺泡的放大图,最后观察这簇肺泡中一个肺泡的放大图。随后,教师用计算机演示肺泡和包绕在外的毛细血管之间的关系。学习这部分知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身体,联想气体进出肺泡,联想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从大到小,从小(肺泡)到大(肺)反复认识肺的结构。

    教师可安排学生观察哺乳动物肺的永久装片。

    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总结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板书:肺泡的特点:(1)数量多:约8亿;(2)面积大:约100平方米;(3)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4)有弹性:肺泡壁外具弹性纤维;(5)外包毛细血管网。

    小结:肺泡的结构与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可以保证肺泡内的气体与毛细血管内的气体顺利地进行交换,也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关系。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人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如何?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气体交换?

    进行新课:肺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呢?它必须通过呼吸运动来完成。

    1、演示实验:有条件的学校用猪肺或羊肺做演示实验:教师将玻璃吹管插入与肺相通的支气管内,向吹管吹气,再停止吹气,请学生用观察肺的扩张和回缩。

    2、学生活动:体验呼吸运动,理解。

    ①做胸式呼吸动作。请学生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做深呼吸。提醒学生注意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推测胸腔体积的变化。

    ②做腹式呼吸动作。请学生将手放在自己的腹部,像在音乐课上练声时那样,深吸一口气,体验腹部的隆起;再渐渐呼气,体验腹部的恢复。然后请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推测腹式呼吸是否会影响胸腔体积的变化以及会引起怎样的变化。

    在体验呼吸运动的基础上,概括什么是?呼吸运动的概念。

    板书:

    —肺部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指胸廓有节律地扩大与缩小。

    那么,呼吸运动是怎样产生的呢?

    3、探究呼吸运动的原理

    (1)演示实验1:肋骨的运动

    ①请一个学生介绍教具哪些部件代表脊柱、肋骨、胸骨和肋间外肌。

    ②教师在前面用教具演示“呼吸运动与肋骨的运动关系”,学生分组用自备的教具模拟肋骨运动。

    ③观察和讨论:肋骨的运动与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如何相关?

    ④归纳总结:由于肋间外肌的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扩大;反之,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总之,肋间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牵引肋骨运动,从而引起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

    (2)演示实验2:膈的运动

    ①教师介绍模型各部分代表的部件:橡皮膜代表膈,两个气球代表肺,玻璃瓶代表胸廓。

    ②教师在前面用教具演示膈的运动。说明用手向下拉橡皮膜,使膈顶部下降,代表膈肌收缩;手松开橡皮膜,使膈顶部回升,代表膈肌舒张。

    ③学生观察并思考:膈的运动与胸廓的上下径的变化如何相关?

    ④归纳总结: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3)小组讨论:

    ①呼吸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②呼吸运动导致的什么最根本变化使肺通气能够顺利完成?(肺内气压的变化)

    (4)全班进行概括总结呼吸运动的原理并板书(见板书设计)

    人在平静状态,肋间外肌的收缩时,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扩大;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候,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的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候,胸廓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的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5)深呼吸动作的完成

    体验:作几个深呼吸动作,讨论除了有肋间肌和膈肌的舒缩外,还有哪部分的肌肉参与

    参与深呼吸的肌肉还有胸部的肌肉和腹部的肌肉,使吸气时胸廓扩得更大,呼气时胸廓缩得更小。

    由此可见: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因煤气中毒、触电、溺水而突然停止呼吸,这时候,就要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常用口对口吹气法)进行急救。人工呼吸就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或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的扩张和回缩,使患者恢复呼吸。每分钟内人工呼吸的次数应该与正常人的呼吸率一样。4、实验:练习人工呼吸的方法

    学生先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以掌握急救动作的要领。然后教师再示范讲解。

    使用人工呼吸的具体做法和步骤:①尽可能在空气新鲜的场所进行。②要使被救者的呼吸道畅通,事先要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内的污物。③让被救者仰卧,颈下垫高,使头后仰,并将口敞开,盖上一层纱布。④救护者深吸一口气后,对准被救者的口,用手捏住被救者的鼻孔,进行吹气。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每分钟内吹气的次数要与平时呼吸频率一样。⑤观察反应。气吹入后,如胸廓略有隆起,则为成功;如无反应,则应该检查被救者的呼吸道是否畅通,或者吹气是否得当等。

    进行人工呼吸,有时需要半小时,甚至数小时以上才有效果。因此一定要耐心,坚持,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挽救生命。

    讨论:为什么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为16~18次。

    人的呼吸频率为多少?

    5、学生实习活动:测试平静时与运动后的呼吸频率

    (1)、测试平静时的呼吸频率

    两人一组,轮换测试。被测者双手放于胸部两侧,感受到呼吸运动,每完成一次吸气动作和一次呼气动作为一次呼吸。然后,测试者计时,被测者记录1分钟的呼吸次数,连续三遍。测试结果记录于下表中。

    (2)、测试运动后的呼吸频率

    被测者做下蹲起立动作20~30次后,测一次呼吸频率。二人轮换。测试结果记录于实验报告的表中。

    [观察与记录]

    姓名

    平静时呼吸频率

    运动后呼吸频率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分析与思考]

    ①什么叫呼吸频率?

    ②运动后的呼吸频率为什么比平静时加快?

    ③比较同组两个人呼吸频率差异的大小,分析两人呼吸频率差异大小的原因。

    总结:单位时间(一般以1分钟计算)内呼吸的次数叫做呼吸频率。呼吸频率随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6~18次,儿童约为每分钟20次,女性一般为男性多1~2次。人体运动加强时,呼吸频率也随之加快,这样可以使人体获得更多的氧,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设计一表格统计记录班内男生、女生的呼吸频率,并计算出男生、女生和全班同学呼吸频率的平均值。

    设计并画出全班同学以及男生、女生呼吸频率的变化曲线。

    第三课时

    为了测定人体呼吸功能的强弱,常用什么做指标?(肺活量)

    什么叫肺活量?如何测定?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测量肺活量要测量三次,最大的一次就是肺活量的值。

    实验:学习测定肺活量的方法

    学生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然后实际操作,将自己的肺活量记录下来。

    记录全班的肺活量,统计全班总肺活量、男生总肺活量、女生总肺活量,及全班、男生、女生的平均肺活量如下列表格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做全班肺活量的分布曲线图。

    [观察与记录]

    1.个人肺活量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肺活量

    测定数值

    ml

    ml

    ml

    ml

    2.全班肺活量

    男生

    女生

    (毫升)

    总量

    [分析与思考]

    1、数据整理

    项目

    全班人数

    男生数

    女生数

    全班

    总肺活量

    全班

    平均肺活量

    男生平均

    肺活量

    女生平均

    肺活量

    2、全班肺活量分布曲线

    3、分析(1)造成男生与女生肺活量差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肺活量的大小与肺的呼吸功能有什么关系?

    肺的呼吸功能除了用肺活量来衡量,还可以用胸围差作测量指标。

    胸围差是尽力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与尽力深呼气时的胸围长度之差。

    实验:测定胸围差

    先让学生阅读此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

    教师找开朗、大方的学生做示范,然后请学生自己做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为什么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其胸围差比一般人的大?

    第六章呼吸

    第一节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二、: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实验——练习人工呼吸的方法

    实习——测平静时和运动后的呼吸频率

    三、呼吸的功能指标

    1、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实验:学习测定肺活量的方法

    2、胸围差: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与深呼气时的胸围长度之差。

    实验:测定胸围差。

    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体育锻炼对肺活量大小有影响吗?

    [提出假设]

    如果体育锻炼能增大肺活量,那么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的肺活量会明显高于经常不参加运动的人的肺活量。

    [设计并完成实验]

    设计:对比实验法。

    实验组:(A组):选5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

    对照组:(B组):5名经常不参加锻炼的同学。

    注意:两组同学性别、身高、体重应相近(想一想为什么?)

    [实验准备]将肺活量计的外筒盛水,水量约为外筒容量的80%,套上浮筒使其下降到外筒底部,将肺活量计的计量盘与指针调到零位。

    方法步骤:

    1、分别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同学的肺活量。其实验过程是:

    (1)、将肺活量计的标尺定在零位上(使浮筒零位刻度与外筒上缘平齐)

    (2)、先用75%酒精消毒吹嘴,防止疾病传播

    (3)、受测者站立,先尽力吹气,然后迅速向肺活量计的吹嘴内尽力吹气,直至不能再吹为止,立即关闭进气管的开关(或折叠橡皮管)

    (4)、浮筒平稳后,肺活量计上所显示的数值,就是受测者的肺活量数值

    (5)、重复三次,并记录每次肺活量的数值

    (6)、取三次中的最大值作为受测者的肺活量

    2、将测得的肺活量结果填入下表并求平均值。

    A组同学

    肺活量

    B组同学

    肺活量

    1次

    2次

    3次

    1次

    2次

    3次

    平均

    平均

    3、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讨论:

    ①A、B两组差异说明了什么?结果是否与预期相符?

    ②在选择参加实验的同学时,为什么两组同学性别、身高、体重等条件应尽量相似?

    [得出结论]体育锻炼能增加肺活量。

    对此问题就一个人来说还可以提出如下假设并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假设。

    [提出假设]如果体育锻炼能增大肺活量,那么经过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后,他的肺活量和胸围差将比原来有所提高。

    设计并完成实验

    设计实验:对比实验法

    对照组:测开始锻炼前的肺活量和胸围差

    实验组:测锻炼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后的肺活量和胸围差。

    Jk251.coM编辑推荐

    肺的通气教案模板


    教学目的:

    1.了解呼吸道的组或和功能,以及呼吸频率、肺活量和人工呼吸的内容。

    2.理解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知识,以及呼吸运动的原理。

    3.学会测定胸围差。

    教学重点:

    1.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2.呼吸运动的原理。

    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

    教具准备:呼吸系统挂图(或模型),肺泡的结构挂图。

    实验材料用具:演示肋骨运动和膈运动的模型(自制),圆筒式肺活量计,软尺。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与谈话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不仅需要进食,而且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常识。关于需要进食的问题,在《消化和吸收》一章中已经指出:人体生长发育和进行各种活动,不可缺少营养物质,而营养物质都来自食物。因此人人需要进食。关于人人需要呼吸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呼吸》这一章。

    提问:人体进行呼吸,首先要在外界环境与肺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也就是说,先要进行肺的通气。那么,肺的通气是由人体的哪个系统来完成呢?

    (回答:呼吸系统)

    提问: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观察:请同学们按照课本里“呼吸系统的组成”课文中[看一看,想一想]栏目的要求,进行观察、思考。

    (回答:由鼻腔、咽、喉、气管、右支气管、右肺、左支气管、左肺组成。)

    (教师出示呼吸系统挂图或模型。)

    教师归纳:回答得对。(边指挂图或模型边归纳)不过,左、右支气管可以统称为支气管;左、右肺可以统称为肺。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的这段结构,主要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可以叫做呼吸道。因此,关于呼吸系统的组成,可以这样列表归纳:(表见板书。)

    提问:呼吸系统中哪个器官是最主要的?

    (回答:肺。)

    讲述: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在板书的表中肺后填上“——气体交换的场所”)。

    观察:请同学们观察课文中“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提示:对此图的观察,应该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进行。)

    (在呼吸系统挂图旁,出示肺泡的结构挂图。)

    讲述:(边指挂图边讲述)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树枝状的分支。在分支的未端,形成了许多肺泡。同学们注意挂图(指肺泡的结构挂图),在肺泡外面,包绕着连成网状的毛细血管。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课本前面的彩图九,它所表示的肺泡和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更清楚。

    提问:肺泡与其周围的毛细血管有哪些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提示:仔细观察课文中“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中的右小图。)

    (回答:肺泡壁只有一层细胞,毛细血管壁也只有一“层细胞。)

    小结:对,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在肺泡与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取下挂图。)

    讲述:肺的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的通气是怎样引起的呢?这与呼吸运动密切相关。

    学生体验:请每位同学把手按在自己的胸部,仔细体验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

    提问:吸气时,胸廓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呼气时,胸廓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吸气和呼气与胸廓变化有何关系?

    (回答:吸气时,胸廓扩大了;呼气时,胸廓缩小了,吸气和呼气都与胸廓变化有关。)

    小结: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这说明吸气和呼气与胸廓有节律的变化有关。

    讲述:吸气和呼气这两个动作合起来就是呼吸运动。那么,呼吸运动是怎样产生的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教师从讲台里取出自制的演示肋骨运动的模型。)

    讲述:大家先看这个模型(边指边讲,这代表脊柱,这代表肋骨,这代表胸骨。)提问:大家想一想,肋骨与肋骨之间还应该有什么存在?(模型来表示。)

    (回答:肌肉。)

    讲述:我们在《运动》一章中已经讲过,肋骨与肋骨之间还有肋间肌。请看课文中:“肋间外肌和膈肌”插图,肋间肌的外面一层叫肋间外肌。

    演示、观察:教师一手拿在“脊柱”上,将模型靠近黑板,使“脊柱”固定,并且使“肋骨”处于向下倾斜状态,“胸骨”低于“脊柱”。请同学们以黑板为背景,注意胸廓后径的大小。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的指头,先分别放在上下肋骨处,然后慢慢地靠拢,示意肋间外肌收缩,再将肋骨上提,使其处于水平状态,同时“胸骨”也上移了。此时,请同学们注意胸廓前后径有何变化。接着用两指头示意肋间外肌舒张,同时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恢复原状。

    提问:当“肋间外肌”收缩时,“肋骨”上升,“胸骨”上移时,“胸廓”的前后径增大了还是缩小了?当“肋间外肌”舒张时,“胸廓”的前后径增大了还是缩小了?(教师再演示一遍,让同学观察)

    (回答:“肋间外肌”收缩时,“胸廓”的前后径增大了;“肋间外肌”舒张时,“胸廓”的前后径缩小了。)

    (教师肯定回答正确之后,放回模型,从讲台里另取出演示膈运动的模型,向同学们指出模型中哪是代表胸廓,哪是代表气管,哪是代表肺和膈肌。)

    演示、观察:教师一手握住瓶颈,一手向下拉橡皮膜,同时说明这示意膈肌收缩。此时,请同学们观察“胸廓”上下径的变化和“肺”的变化。然后,一手放开橡皮膜,同时说明这示意膈肌舒张。还请同学们观察“胸廓”上下径的变化和“肺”的变化。

    提问:当“膈”运动时,“胸廓”的上下径和“肺”有什么变化?(教师再演示一遍。)

    (回答:当“膈肌”收缩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也扩大;当“膈肌”舒张时,“胸廓”上下径缩小,“肺”也回缩。)

    教师小结:回答正确。通过实验知道:①肋骨和膈运动的结果,使胸廓扩大或缩小。②肋骨和膈的运动,与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有关。

    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呼吸运动的原理,以及人体是如何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肺的通气的。

    (边讲边板书列表)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使胸廓的前后径和上下径都增大。这时候,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的气压下降而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便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大家注意,关于胸廓左右径的变化,在上节课演示模型时看不出来。因此现在请同学们将两手分别按放在胸部左右两侧,再进行吸气和呼气,体验胸廓的左右径在吸气时是不是增加了?在呼气时是不是缩小了?

    (回答:是。)

    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的前后径和上下径缩小,这时候胸廓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的气压升高而高于大气压,迫使肺内的部分气体(注意:不是肺内的全部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体验:现在请同学用手按在腹部作一次深呼吸。

    提问:根据自己的体验,说一说在深呼吸时,除胸部肌肉参与活动以外,还有哪部分肌肉参与活动?

    (回答:腹部的肌肉。)

    讲述:可见,与呼吸有关的肌肉,不只是肋间肌和膈肌。不过,肋间肌和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和体验,说明呼吸运动是由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呼吸运动的原理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形成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气体能够进出肺泡。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肺的通气。

    提问: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呼吸运动的原理,那么大家想一想,平时我们听说过的人工呼吸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的呢?

    (学生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教师自答:(或对学生的回答作小结。)人工呼吸的方法,如口对口吹气法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使患者恢复呼吸。(至于怎样进行人工呼吸,在“课外读”中有所介绍,同学们可以在课外阅读。)不过,每分钟内人工呼吸的次数,应该与正常人的呼吸频率即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一样。

    提问:正常人的呼吸频率是多少呢?

    (请学生自测:分钟内的呼吸次数,教师报时。1分钟后,教师请四位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学生报出测得的呼吸次数,并记录在黑板上。)

    提问:刚才是在平静状态下测得的呼吸频率。那么,你们在100米短跑冲刺后,感觉自己的呼吸频率与平静状态时一样吗?

    (回答:不一样。短跑后呼吸急促。)

    小结:分析同学们测得的数据和不同状况下呼吸的情况,说明呼吸频率随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次~18次。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相应增加。随着呼吸深浅程度的不同,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肺的通气量也不相同。

    演示、观察:教师出示已校正好的圆筒式肺活量计。请一位身体强壮的男同学前来测量他的肺活量。要求他用力吸气,然后迅速通过吹嘴向肺活量计内尽力吹气(即尽力呼气),直到不能再吹为止。此时,教师关闭进气管的开关,待浮筒平稳后,读出肺活量计上所显的数值(单位是毫升),并记录在黑板上。这样重复测3次。请男同学回座位。接着,请一位体弱的女同学前来测量(做法与前相同)。

    提问:大家根据黑板上记录的数值,分析这两位同学的肺活量各是多少?

    (回答时,有的取三个数中的最大值,有的取三个数的平均值。)

    讲述:同学们回答的肺活量,有的取三个数中的最大值;有的取三个数的平均值。究竟哪个正确呢?应该说取三个数中的最大值作为受测者的肺活量是对的,因为这个数值说明在一次呼吸运动中肺的最大通气量,反映出一次呼吸运动中肺的最大的通气能力。

    提问:根据刚才测定肺活量的情况,谁来说一说什么叫肺活量?

    (回答:肺活量是指人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教师肯定同学的回答非常好,同时板书肺活量的概念。)

    提问:男女同学的肺活量不同,说明了什么?

    (回答:肺活量随着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不同而不同。)

    讲述:回答正确。据测定,成年男子的肺活量约为3500~4000mL,女子的肺活量约为2500~3500mL。总起来说,成年人的肺活量大约是2500~4000mL。

    由于肺活量的大小,可以反映肺的呼吸功能。因此,体检时常常要测定肺活量,以便了解受检者肺功能的强弱。

    提问:了解肺活量的大小,除了用肺活量计测定以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了解?

    教师自答:前面讲过,呼吸运动与胸廓的变化密切相关。而胸廓扩大或缩小到什么程度,可以通过测量胸围长度来了解。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与深呼气时的胸围长度之差,就叫胸围差,胸围差增大,表示肺内能够吸进更多的空气。肺活量较大的人,胸围差也较大。因此肺活量的大小,还可以通过测定胸围差反映出来。

    本节课我们就要测定胸围差,(教师先向全班学生说明实验八的实验指导中的方法步骤,再宣布男女生分批去医务室(或实验室)三人一组测定胸围差;后测或已测的同学在教室里完成练习题,填写实验报告。然后,教师去医务室(或实验室)与校医配合,指导学生测定胸围差。)

    经典初中教案肺的通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主要功能,知道人工呼吸和肺活量。

    2、说明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解释肺通气的原理和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的挂图或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制教具,在课上演示,使学生对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再结合归纳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现场表演,让学生掌握人工呼吸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学会测定胸围差。

    4、通过将呼吸频率及胸围差测定结果量化、处理,培养学生数据处理能力。

    5、各小组通过课后测量的胸围差报告,做一个小报告并讨论锻炼身体增加胸围差的日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肺的结构和气体交换相适应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2、通过人工呼吸的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和助人为乐的教育,通过测定胸围差和学习肺活量的知识,使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

    3、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及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是本节学习呼吸运动的基础,也是本章学习呼吸的全过程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不仅可以使后面学习比较容易,还能使学生体会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有利于学生建立生物学观点。

    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既是基础知识的难点,又是培养能力的难点。该原理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后经过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来理解,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法建议

    讲解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可利用挂图结合模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观察猪肺或其他动物的肺(看实物),也可以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哺乳动物肺的永久切片,使学生对肺和肺泡的结构有感性认识。

    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的授课可以采用让学生自制教具,在课上演示、交流,使学生对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亲自验证呼吸运动,这样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可演示有关人体呼吸运动的动画型电脑软件,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此外,教师可设计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呼吸的频率,可安排学生实习活动:测试平静时与运动后的呼吸频率,来获得知识,同时也加强对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为什么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为16~18次的理解。人工呼吸让学生在课上练习,提高学生的救护能力。

    另外创造条件作好测定肺活量和胸围差的实验。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引入:前面讲了营养和营养的运输,我们人类能够正常生存,除了“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外”,还有什么东西我们不能离开呢?

    (学生随意答),对,这就是空气(O2)

    空气如何进入人体内?或人需要的O2通过哪一生理过程获得?—呼吸作用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进行新课:安排学生活动——憋气,让学生体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呼吸。

    让全体学生像游泳练憋气那样,吸上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同时,教师读秒,请学生自己记时。练习三次,看全班谁憋气的时间长?达多长时间不喘气,体会憋气的感受。

    不管你憋气的时间有多长,最终你还是得呼吸,人如果因特殊原因,几天不进食,人体还能维持生命活动,但无论有什么原因,几分钟不呼吸,人体将会窒息甚至身亡。可见,呼吸对人体非常重要。

    板书:第六章呼吸

    人通过呼和吸两个动作将空气送入人体内,又将体内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过程,离不开人的呼吸系统。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分析一下人的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出示呼吸系统组成的模式图,请学生分小组自学书中内容—呼吸系统组成,辨认各器官的形态及位置,并提问1—2名学生,让讲台在挂图上指出各器官的位置。

    (1)呼吸道(由上→下):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温暖和湿润吸入的空气等作用。

    (2)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让学生按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提倡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这是为什么?

    ②为什么吃饭不能高声谈笑?

    ③咽部如被东西堵塞,怎样急救才可挽救生命?(“T”形切口外插人工呼吸管)

    讨论2—3分钟后,请2~3个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补充,让学生理解呼吸道的作用。

    为什么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下面来看肺的结构。

    2、出示肺的内部结构模式图结合模型,边观察边讲解:

    肺的位置:肺在胸腔内,左右各一。

    肺的外形:(可安排观察实物)肺呈圆锥形,柔软而有弹性,新生儿的肺淡红色,成年人的肺由于吸入尘埃沉淀在肺内,所以是暗灰色。

    肺的结构:指导观察:先观察完整的肺器官(模型),再观察与极细微的支气管一簇肺泡的放大图,最后观察这簇肺泡中一个肺泡的放大图。随后,教师用计算机演示肺泡和包绕在外的毛细血管之间的关系。学习这部分知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身体,联想气体进出肺泡,联想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从大到小,从小(肺泡)到大(肺)反复认识肺的结构。

    教师可安排学生观察哺乳动物肺的永久装片。

    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总结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板书:肺泡的特点:(1)数量多:约8亿;(2)面积大:约100平方米;(3)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4)有弹性:肺泡壁外具弹性纤维;(5)外包毛细血管网。

    小结:肺泡的结构与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可以保证肺泡内的气体与毛细血管内的气体顺利地进行交换,也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关系。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人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如何?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气体交换?

    进行新课:肺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呢?它必须通过呼吸运动来完成。

    1、演示实验:有条件的学校用猪肺或羊肺做演示实验:教师将玻璃吹管插入与肺相通的支气管内,向吹管吹气,再停止吹气,请学生用观察肺的扩张和回缩。

    2、学生活动:体验呼吸运动,理解。

    ①做胸式呼吸动作。请学生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做深呼吸。提醒学生注意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推测胸腔体积的变化。

    ②做腹式呼吸动作。请学生将手放在自己的腹部,像在音乐课上练声时那样,深吸一口气,体验腹部的隆起;再渐渐呼气,体验腹部的恢复。然后请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推测腹式呼吸是否会影响胸腔体积的变化以及会引起怎样的变化。

    在体验呼吸运动的基础上,概括什么是?呼吸运动的概念。

    板书:

    —肺部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指胸廓有节律地扩大与缩小。

    那么,呼吸运动是怎样产生的呢?

    3、探究呼吸运动的原理

    (1)演示实验1:肋骨的运动

    ①请一个学生介绍教具哪些部件代表脊柱、肋骨、胸骨和肋间外肌。

    ②教师在前面用教具演示“呼吸运动与肋骨的运动关系”,学生分组用自备的教具模拟肋骨运动。

    ③观察和讨论:肋骨的运动与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如何相关?

    ④归纳总结:由于肋间外肌的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扩大;反之,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总之,肋间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牵引肋骨运动,从而引起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

    (2)演示实验2:膈的运动

    ①教师介绍模型各部分代表的部件:橡皮膜代表膈,两个气球代表肺,玻璃瓶代表胸廓。

    ②教师在前面用教具演示膈的运动。说明用手向下拉橡皮膜,使膈顶部下降,代表膈肌收缩;手松开橡皮膜,使膈顶部回升,代表膈肌舒张。

    ③学生观察并思考:膈的运动与胸廓的上下径的变化如何相关?

    ④归纳总结: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3)小组讨论:

    ①呼吸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②呼吸运动导致的什么最根本变化使肺通气能够顺利完成?(肺内气压的变化)

    (4)全班进行概括总结呼吸运动的原理并板书(见板书设计)

    人在平静状态,肋间外肌的收缩时,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扩大;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候,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的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候,胸廓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的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5)深呼吸动作的完成

    体验:作几个深呼吸动作,讨论除了有肋间肌和膈肌的舒缩外,还有哪部分的肌肉参与

    参与深呼吸的肌肉还有胸部的肌肉和腹部的肌肉,使吸气时胸廓扩得更大,呼气时胸廓缩得更小。

    由此可见: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因煤气中毒、触电、溺水而突然停止呼吸,这时候,就要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常用口对口吹气法)进行急救。人工呼吸就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或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的扩张和回缩,使患者恢复呼吸。每分钟内人工呼吸的次数应该与正常人的呼吸率一样。

    4、实验:练习人工呼吸的方法

    学生先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以掌握急救动作的要领。然后教师再示范讲解。

    使用人工呼吸的具体做法和步骤:①尽可能在空气新鲜的场所进行。②要使被救者的呼吸道畅通,事先要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内的污物。③让被救者仰卧,颈下垫高,使头后仰,并将口敞开,盖上一层纱布。④救护者深吸一口气后,对准被救者的口,用手捏住被救者的鼻孔,进行吹气。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每分钟内吹气的次数要与平时呼吸频率一样。⑤观察反应。气吹入后,如胸廓略有隆起,则为成功;如无反应,则应该检查被救者的呼吸道是否畅通,或者吹气是否得当等。

    进行人工呼吸,有时需要半小时,甚至数小时以上才有效果。因此一定要耐心,坚持,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挽救生命。

    讨论:为什么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为16~18次。

    人的呼吸频率为多少?

    5、学生实习活动:测试平静时与运动后的呼吸频率

    (1)、测试平静时的呼吸频率

    两人一组,轮换测试。被测者双手放于胸部两侧,感受到呼吸运动,每完成一次吸气动作和一次呼气动作为一次呼吸。然后,测试者计时,被测者记录1分钟的呼吸次数,连续三遍。测试结果记录于下表中。

    (2)、测试运动后的呼吸频率

    被测者做下蹲起立动作20~30次后,测一次呼吸频率。二人轮换。测试结果记录于实验报告的表中。

    [观察与记录]

    姓名

    平静时呼吸频率

    运动后呼吸频率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分析与思考]

    ①什么叫呼吸频率?

    ②运动后的呼吸频率为什么比平静时加快?

    ③比较同组两个人呼吸频率差异的大小,分析两人呼吸频率差异大小的原因。

    总结:单位时间(一般以1分钟计算)内呼吸的次数叫做呼吸频率。呼吸频率随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6~18次,儿童约为每分钟20次,女性一般为男性多1~2次。人体运动加强时,呼吸频率也随之加快,这样可以使人体获得更多的氧,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设计一表格统计记录班内男生、女生的呼吸频率,并计算出男生、女生和全班同学呼吸频率的平均值。

    设计并画出全班同学以及男生、女生呼吸频率的变化曲线。

    第三课时

    为了测定人体呼吸功能的强弱,常用什么做指标?(肺活量)

    什么叫肺活量?如何测定?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测量肺活量要测量三次,最大的一次就是肺活量的值。

    实验:学习测定肺活量的方法

    学生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然后实际操作,将自己的肺活量记录下来。

    记录全班的肺活量,统计全班总肺活量、男生总肺活量、女生总肺活量,及全班、男生、女生的平均肺活量如下列表格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做全班肺活量的分布曲线图。

    [观察与记录]

    1.个人肺活量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肺活量

    测定数值

    ml

    ml

    ml

    ml

    2.全班肺活量

    男生

    女生

    (毫升)

    总量

    [分析与思考]

    1、数据整理

    项目

    全班人数

    男生数

    女生数

    全班

    总肺活量

    全班

    平均肺活量

    男生平均

    肺活量

    女生平均

    肺活量

    2、全班肺活量分布曲线

    3、分析(1)造成男生与女生肺活量差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肺活量的大小与肺的呼吸功能有什么关系?

    肺的呼吸功能除了用肺活量来衡量,还可以用胸围差作测量指标。

    胸围差是尽力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与尽力深呼气时的胸围长度之差。

    实验:测定胸围差

    先让学生阅读此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

    教师找开朗、大方的学生做示范,然后请学生自己做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为什么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其胸围差比一般人的大?

    第六章呼吸

    第一节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二、: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实验——练习人工呼吸的方法

    实习——测平静时和运动后的呼吸频率

    三、呼吸的功能指标

    1、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实验:学习测定肺活量的方法

    2、胸围差: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与深呼气时的胸围长度之差。

    实验:测定胸围差。

    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体育锻炼对肺活量大小有影响吗?

    [提出假设]

    如果体育锻炼能增大肺活量,那么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的肺活量会明显高于经常不参加运动的人的肺活量。

    [设计并完成实验]

    设计:对比实验法。

    实验组:(A组):选5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

    对照组:(B组):5名经常不参加锻炼的同学。

    注意:两组同学性别、身高、体重应相近(想一想为什么?)

    [实验准备]将肺活量计的外筒盛水,水量约为外筒容量的80%,套上浮筒使其下降到外筒底部,将肺活量计的计量盘与指针调到零位。

    方法步骤:

    1、分别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同学的肺活量。其实验过程是:

    (1)、将肺活量计的标尺定在零位上(使浮筒零位刻度与外筒上缘平齐)

    (2)、先用75%酒精消毒吹嘴,防止疾病传播

    (3)、受测者站立,先尽力吹气,然后迅速向肺活量计的吹嘴内尽力吹气,直至不能再吹为止,立即关闭进气管的开关(或折叠橡皮管)

    (4)、浮筒平稳后,肺活量计上所显示的数值,就是受测者的肺活量数值

    (5)、重复三次,并记录每次肺活量的数值

    (6)、取三次中的最大值作为受测者的肺活量

    2、将测得的肺活量结果填入下表并求平均值。

    A组同学

    肺活量

    B组同学

    肺活量

    1次

    2次

    3次

    1次

    2次

    3次

    平均

    平均

    3、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讨论:

    ①A、B两组差异说明了什么?结果是否与预期相符?

    ②在选择参加实验的同学时,为什么两组同学性别、身高、体重等条件应尽量相似?

    [得出结论]体育锻炼能增加肺活量。

    对此问题就一个人来说还可以提出如下假设并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假设。

    [提出假设]如果体育锻炼能增大肺活量,那么经过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后,他的肺活量和胸围差将比原来有所提高。

    设计并完成实验

    设计实验:对比实验法

    对照组:测开始锻炼前的肺活量和胸围差

    实验组:测锻炼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后的肺活量和胸围差。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二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2.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3.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能力目标1.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2.能动手操作本节课实验,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好处。●教学重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3.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4.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观察、总结能力●教学难点1.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3.分析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教学方法实验法、综合法、讲解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的)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是如何进入肺部的?在肺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气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学生:(猜测并假设)(1)当肺变大时外界空气就进去了;当肺变小时,肺内气体就排出。(2)当气体到达肺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发表看法,设置悬念)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测和设想,这种精神很好,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你们的假设是否正确,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讲授新课]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看肺的动画片)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教师:(让学生自己体会感觉)现在请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肋骨如何运动?胸廓如何变化?学生:(让学生看肺的动画: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同时仔细体会感觉,研究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当深深地呼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当深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变小。教师:刚才同学们仅凭感官感觉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准确呢?是否与科学事实相符呢?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借助什么工具进行准确的测量呢?学生:(动脑筋,提出实验办法及方案,对自己的感觉充满自信)用软尺测量吸气和呼气时胸围的长度。如果吸气时长度变大,呼气时长度变小,就说明我们的感觉是对的。教师:好,同学们想的办法很好。我们现在就可以通过测量胸围来探究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是否发生变化。现在请同学们参照课文中的实验方案,分组实验。(提醒学生要注意实验要领)1.测量时身体取自然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不挺胸,不憋气,呼吸要均匀。2.软尺的位置要合适。3.软尺不要有折转。4.作好记录数据:尽力深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尽力深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5.测三次记录好数据并设计表格,算出平均值。学生:〔实验活动:根据实验要求每3~4人一组(男女分开)。测三次后将胸围差数据记录在各小组设计的表格中,并算出平均值,各小组分别向老师汇报〕教师:(组织学生对胸围差数值进行分析,提出如下问题进行讨论)1.你的胸围差明显吗?同年龄同性别的同学胸围差有差别吗?如果有差别,原因是什么?2.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吗?除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还可能有什么变化影响胸廓的容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后得出)1.我们的胸围差(不)明显。同学间的胸围有差异,这与年龄、性别以及是否经常锻炼有关。2.胸围差并不能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除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隔肌的收缩和舒张也会影响胸廓的容积。教师:很好。同学们刚才通过准确测量,认真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和推测。教师:(播放多媒体,演示肋间肌收缩和舒张,膈肌收缩和舒张。让学生仔细观察)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讨论: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时肋间肌和膈肌是如何运动的?胸廓容积是如何变化的?学生:(边观察边讨论,互相补充后做答)当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胸腔容积变大;呼气时正好相反。教师: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是不是和同学们所描述的那样?是由于吸气后使胸廓扩大,还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学生:(1)是由于吸气后使胸廓扩大。(2)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教师:请会游泳的同学说说,刚下水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学生:会感到呼吸困难(吃力),胸廓受到水的挤压,胸廓扩张受到影响。教师: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身材,但是呼吸受到影响,体质下降。为什么?学生:胸廓的扩张受到影响,吸气受到影响,不能正常呼吸,体质下降。教师:通过以上两例,你能说出胸廓扩张和呼吸的关系吗?学生:胸廓扩张,胸腔容积变大,吸气;胸廓受压,胸腔容积缩小,呼气。教师:同学们说的是否正确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研究,(模拟膈肌的运动)你们从模型中看出两气球代表什么?橡皮膜代表什么?气球在什么情况下涨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学生:两气球代表两叶肺,橡皮膜代表膈肌;当橡皮膜收缩时,气球胀大;当橡皮膜舒张时,气球回缩。[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一个容器中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气体的总量没有改变,当容器的容积增大时,气体压力就小;容积缩小时,气体压力就大。胸廓也是这样,当气体压力低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被吸入;当气体压力高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被压出。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缩小,于是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排出。[巩固知识]教师:现在我们共同回忆一下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及过程。学生:回答(略)●板书设计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吸入气体的过程及原理,那么气体到达肺部以后发生什么变化?又是如何到达全身各处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内容。(板书: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讲授新课]气体扩散的原理:教师: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们在外面就能闻到炒菜的香味,为什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外面能闻到炒菜的香味,是菜的香味从厨房里飘到外面的缘故,说明了香味能由近及远地飘,即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教师:很好。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实现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在肺泡和血液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通过气体扩散的原理来进行交换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自学阅读“资料分析”,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分析”的目的和要说明的问题。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第50页表格中的数据,让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1.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2.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学生:(学生认真阅读“资料分析”,分析讨论实验数据,分组思考、讨论、互相补充后作答)1.甲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小,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大,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2.在实验中,甲瓶是这个实验的对照组,起到对比的作用。3.从数据表中看出: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氧气的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氧气含量较少。由此可以推测,在人体内也发生了类似植物呼吸作用一样的过程。根据对呼吸道和肺的结构的分析,可以推断这一变化发生在肺部。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为什么会在肺部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可能是肺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适合气体的扩散作用吧。教师:那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肺的结构特点吧。(播放多媒体展示肺泡的结构,让学生仔细观察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适合进行气体交换)教师:肺泡的数量很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肺泡这样的特点很适合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教师:(播放多媒体,展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动画图)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肺部的气体变化是否是因为气体的扩散作用。学生:(认真观看“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动画图,经过讨论补充,得出结论)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因此静脉血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便透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血液里;同时静脉血里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扩散到肺泡中,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么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的氧,怎样到达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学生: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教师:氧最后是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的?(播放多媒体,演示血液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和各组织器官进行新陈代谢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相互扩散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分析后作答)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氧最后是在组织器官中的毛细血管被利用的。[课堂小结]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展示这两节课所学的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所有内容。学生:互评和检查这两节课的学习情况,是否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以评价和鼓励。指导学生讨论课后练习,给予点拨、帮助、引导。答案:b●板书设计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

    经典初中教案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2、通过测量胸围差,该书费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3、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能动手操作本节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一)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是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有好处。

    教学重点: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

    4、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观察、总结能力。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3、分析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教学方法:实验法、综合法、讲解法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软尺、模型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让学生用手按住胸部两侧,深深吸气,在呼气,感觉胸廓变化?肋骨是怎样运动的?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演示模型:膈肌的收缩、舒张使胸腔上、下径发生变化。学生做深呼吸,说出自己的感觉,学生参照课文中的实验方案,分组实验1、你的胸围差明显吗?同年龄同性别的同学胸围差有差别吗?如果有原因是什么?2、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吗?除胸廓前后径、座幽静的变化外,还可能有什么变化影响胸廓容积?让学生说出肋间肌和膈肌是如何运动的?胸廓容积是如何变化的?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引导学生:走到饭店附近为什么就能闻到饭菜的香味呢?教师及时点评,并展示挂图,引导学生说出氧气、二氧化碳的扩散过程。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气体扩散的原理。让学生带着问题分析资料:1、甲、乙两瓶石灰水的混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2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学生总结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教师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与评价和鼓励。课堂练习:1.测定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a不挺胸、不屏气b挺胸、不屏气c挺胸、屏气d不挺胸、屏气2.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a肺b血液c细胞d心脏3.做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吹气时,每分钟吹气的次数应是()a12~14次b16~18次c60~70次d100次以上4.在学校体检中,强强同学的肺活量三次测试结果分别为3100毫升、3800毫升、3600毫升。请问肺活量应是()a3100毫升b3500毫升c3600毫升d3800毫升5.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6.人在溺水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煤气中毒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7.某夫妇被怀疑害死了一女婴,法医在鉴定时将死婴的肺部剪下一块,投入水中,结果肺部下沉,法医判断婴儿为产前死亡,这对夫妇无罪。法医判定的理由是()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b肺会吸水呈海绵状c肺泡充满了血液d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8.适应于肺泡与外界空气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a鼻腔内有鼻毛b气管、支气管都有软骨支架c肺泡壁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泡外保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9.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b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c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作业:书51页练习题1、2。板书设计: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肋间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大→吸气肺内压缩小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肺缩小肺内压扩大→呼气气体交换的原理: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血液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

    “种子的结构”一的教学设计的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种子的结构”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种子植物”一节的重要内容。教材以观察种子结构的实验为主展开的,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种子的结构,为下一章学习种子的萌发和植物的生长打下基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玉米种子和莲花(或菜豆)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力目标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观察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辨证观点,培养学生团结与互助的精神,体验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长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玉米种子和莲花(或菜豆)种子的结构,以及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难点:玉米种子的结构、胚的结构。课前准备教师浸泡过的玉米、花生、莲子和菜豆以及煮熟的玉米、碘液、解剖针、解剖刀、放大镜、硬纸板、多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多媒体课件等。学生自己收集的种子和果实。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一粒小小的种子竟能长成参天大树,它有如此神奇的本领的秘密在那里呢?猜想悬疑调动学生的探究知识的欲望实物展示交流合作1.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2.展示自己准备的果实和种子及图片,引导思考:a.一粒小小的种子能萌发成一株幼苗的,种子能萌发成幼苗可能和种子内部的什么结构有关呢c.怎样知道种子里有什么?拿出并观察自己收集的种子和果实并交流,发现认同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各具特色。。观察后思考,带着疑问进入后面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去感知种子在外形上的千差万别,激发学习热情和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开展实验1.先阐明:尽管各植物种子的形态大小上千差万别,但基本结构相似。2.1引导观察莲子(或菜豆种子)的结构:先学习观察的方法(按由表及里的顺序,先观察形态后观察结构,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观察)。再演示实验操作的过程(剥皮-分开子叶-显微镜观察)。2.2引导观察思考:莲子或菜豆的种皮有什么作用?它的子叶有几片?为什么特别肥厚?莲子或菜豆种子的胚由哪几部分组成?2.3播放多媒体课件,重点展示胚的结构。解剖时提醒注意:可以用解剖针轻轻拨动,以了解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之间的关系;使用放大镜时要注意规范操作。2.4引导大家总结莲子(或菜豆种子)的结构。课件演示。3.认识了莲子(或菜豆种子)结构,再看看玉米种子:“我们知道玉米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也能萌发成幼苗,那它应该包含哪些与(或菜豆种子)相似的结构呢?”3.1先引导大家思考,激发探究欲望。然后指导观察,实验。3.2先指导观察煮熟的玉米。指出小东西是胚,剩下的是胚乳。3.3.再指导观察浸软的玉米种子。重点指导剖向及安全使用双面刀(切时垫硬纸板,刀片一面封口)3.4播放多媒体课件,重点展示玉米的胚。并组织大家讨论:玉米的外面为什么有果皮?哪一部分被染成蓝色?能变蓝说明里面有什么?玉米的胚由哪几部分构成?它和莲子相比有何不同?最后引导大家总结出玉米种子结构。1.明确怎样进行简单的观察,熟悉方法和操作。取出一粒浸软的莲子(或菜豆种子),观察外形后再剥去种皮,然后轻轻分开合拢的两片子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各部分后思考、发现。结合多媒体课件介绍,谈谈自己的所见所想及发现并在小组交流。小组汇报总结交流思考后取出一粒煮熟的嫩玉米,观察外形,再剥去种子外面的果皮和种皮,用手指轻轻挤一下,会有一个白色船形的小东西分离出来,用放大镜观察。再取浸软的玉米种子,用刀片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注意染色部分和非染色部分。思考,讨论,总结并交流。在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时,利用课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解剖、交流、逐步深入进行探究,重点认识胚的结构。在指导工程玉米种子的结构时,一方面强调玉米实际是果实,另一方面把它同莲子的结构相比,注意了两者的区别。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细心观察、对比思考等,使他们从机械接受知识变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从学会转变为会学。课堂小结认识了玉米种子和莲子(或菜豆种子)的结构,再让大家回过头来观察分析自己收集的种子,看看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种子?指导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再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玉米种子和莲子(或菜豆种子),谈一谈各自有什么特点,并比一比谁的家族里成员多。最后给大家发准备好的表格,引导对照大屏幕上的结构图找出玉米种子和莲子(或菜豆种子)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后引导归纳总结。小组内讨论、交流。再两位同学表演,然后填表,再以组为单位汇报。在与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比较两种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表演让大家在轻松愉快中巩固所学知识。

    可爱的光明的教学方案


    光明小学六(2)班执教:何蓓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光明镇。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农村的感情。

    2、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明白自己是家乡未来的接班人,应该从现在做起,学好本领,建设家乡。

    二、活动说明:

    本次活动是针对六年级学生而开展的。六年级的学生活动能力、组织能力比较强。本次活动是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确立主题,之后学生分组找有关的资料,访问相关的人士,并且全班共同对光明镇进行了实地考察。这些准备工作都为活动奠定了基础。在以上各项准备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不仅使学生增长了见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那么,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主题呢?

    其一,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是奔向21世纪的宏伟工程,是当务之急。结合周围实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深入。通过本次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激发队员树立自强不息,勤奋学习,为国为家乡争光的远大志向和革命理想。

    其二,我个人认为:要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思想,首先必须做到热爱自己的家乡。而我们光明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还有可歌可泣的历史文化。勤劳勇敢的光明人改造自然,建设家园,振兴光明。作为光明的子孙后代,我们学生应充分了解家乡的美,只有知得多,才能爱得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进而认识到为了建设家乡的未来,我们必须把本领学好。

    因此本次不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而且还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农村教育的一次实践活动。

    三、活动过程:

    队仪式:(略)

    主:光明,位于上海市奉贤县中部,成陆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在这22.7638平方公里的地土上,河网密布,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景色秀丽。光明的人民是勤劳勇敢的,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推动社会前进,促进社会发展,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全镇人民意气奋发,改造自然,建设家园,振兴光明。

    主:瞧,这是一张光明镇地形示意图。今天,让我们全班同学跟随《少年报》小记者一起去采访光明镇,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生我养我的故土。

    主:首先,记者来到了第一站——继芳桥。

    继芳桥,俗称糖桥。位于光明镇东隅,金汇港东岸,是上海郊县罕见的三孔石拱桥,又是本乡重要历史古迹。下面请记者谈谈他看到的继芳桥。

    记:请看我拍摄的继芳桥照片(照片显示),虽然已残缺不全,但据资料显示,完整无缺的继芳桥应是这般图样。

    记:(投影显示)继芳桥桥高8米,宽2.5米,长40余米,有42石阶。中孔大,边孔小,工艺构造独特,边缘玛瑙榫拉接,雕刻对称,纹线雅致,中孔顶部图案和碑刻图文更为精致。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聪明的才智,精湛的手艺。

    主:那么继芳桥为什么又叫糖桥呢?传说建桥者是一位换糖人。同学们,这是不是真的?(学生议论)

    主:到底是不是真的?记者特地采访了一位老妈妈。

    (记者与老妈妈交谈,老妈妈述说民间故事。)

    记:原来,继芳桥背后还有这么一个美丽的故事,换糖人真是一位善良重诺言的人。

    主:随着记者的采访,让我们全班同学知道了继芳桥的建成,充分体现了我们的祖先勤劳能干善良的优良品德,作为光明的子孙后代,我们感谢祖先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财富。

    主:随后记者来到了光明镇的第二座古桥——杀人桥。

    记:(照片显示)杀人桥,其实也是一个俗称。在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在这座桥上斩杀了五六个地主,因此俗称杀人桥。其实它真正的名字叫宏济桥,是解放前光明至南桥必经之处。这座桥为石板结构,河面宽,桥身窄,地形险要。这座桥因此得名,是因为它背后还有一个真实的英雄故事。请看1949年四月某日发生的事:(小品:杀人桥缴枪)

    主:杀人桥不仅是历史古迹,桥上发生的故事更是体现我们的祖先富有光荣的斗争传统。像杀人桥中所述说的英雄人物在我们光明还有很多,让我们去烈士陵园看看。

    随后,记者来到了烈士陵园。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我县数以百计的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新生,为了人民的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记: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位于光明镇与齐贤镇接壤的烈士陵园,烈士陵园的建造是为了纪念包括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388位烈士。他是奉贤人民的骄傲和光荣,是我们子孙后代永远学习的楷模。

    这时我记载了我们光明镇的烈士录,请大家过目。(投影)

    主: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轻的烈士,有的只有十几岁,在他们短暂的生命中,为世界和平为国家献出了他们宝贵的青春,他们的一生是伟大的,是有意义的,是受人敬仰的。套用一句毛主席的话: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主:那么是怎样的家庭培养出了这些英雄儿女呢?记者特地采访了烈士胡士平的母亲夏凤英夏妈妈。

    (记者与夏妈妈的交谈,夏妈妈讲述了胡士平烈士生前的故事。)

    主:同学们,跟随记者来访至此,你们是不是对我们镇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深的感情?原来我们光明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有那么多的英雄人物、英雄故事,作为一个光明人,我感到自豪、骄傲。

    主:大家可知道我们光明镇还有什么引以为傲的地方?

    学生(齐):黄桃。

    主:对。因为我们镇盛产黄桃,因此被誉为“黄桃之乡”。我们的锦绣黄桃除自销外,还带着全镇人民的情、意销往香港、新加坡等地呢。我们的果园里,春季桃红桔白,鸟语花香;夏季枝叶葱绿,桃桔满枝;科季果实累累,一片丰收喜景。现在正是丰收季节,听,果园里传来了欢声笑语,记者迫不及待地赶去拍摄丰收喜景。(舞蹈:《庆丰收》)

    (农民们的甜蜜对话)(自编歌曲:《改革开放好》)

    主:我们光明镇的农民是勤劳勇敢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财富。农业如此发达,我们光明镇的工业也不落后,我们镇上有一家享有盛名的永恩集团,这家集团是我镇和台湾合资共建的。主要生产及销售各种鞋类,像有名的飘马运动鞋,达芙妮女鞋就是这家集团生产的。此行记者有幸采访了中方经理高经理。(记者与高经理的交谈,高经理介绍永恩集团。)

    记:今天的采访真有意义,我将把今天的采访写成文章刊登在《少年报》上,让更多的人认识光明,了解光明。

    主:同学们,今天我们全班同学一路跟随记者采访,对生我们养我们的这一片热土有了更深更近的了解,我们为自己生长在这一片土地上感到自豪!感到骄傲!请听同学们的心中之歌《夸夸我的家乡美》。(一组诗朗诵)

    主:我们是光明的儿女,是家乡未来的接班人,发展光明、振兴光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心火热了,我们的理想蒙发了,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学好本领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好更美。我相信光明镇的明天将前程似锦,一片光明。

    主:下面请辅导员讲话。

    主:中队主题会结束。队仪式(略)

    架起明天的的教学方案


    “金桥”

    江海二小六(1)班执教:徐铭浩

    一、活动目的:

    通过寻古桥,赏今桥,说心中桥,架金桥过程既丰富桥梁知识,开阔眼界,又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愫和创造精神,为振兴中华,开创辉煌,从小做好准备。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设计,音乐、五星帽、蔬菜、水果、鲜花、礼物等。

    三、活动过程:

    (音乐响起)

    主持人男:听,听!二十一世纪的钟声在敲击着我们的心扉。

    主持人女:跨越世纪的雏鹰将面临着跨世纪的挑战。

    合:让我们携起手来,肩负起祖国的重任,“金桥”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队仪式略)

    女:队员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我们班队会上的座位像什么?

    (学生自由答)

    男:对,像桥,像一座明天的“金桥””。

    女:好,让我们通过这大桥跨入新世纪。亲爱的队员们,走让我们一起进入新时代。

    全班:好,让我们一起进入新时代。

    男:别急,别急,你们对桥了解多少?

    女:桥,不就是为了缓解交通拥挤,方便人们的生活吗?

    男:那我要考考你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桥梁吗?

    (多媒体碰碰响游戏)

    女:怎么样,不错吧!

    男:不错,那你们可知桥和我们祖国的荣辱还有着密切的关系呢。

    第一篇章:寻古桥,自豪又辛酸

    男:(指媒体)你们认识这座桥吧?(抽队员回答)

    女:赵州桥真是太美丽壮观了,古代的劳动人民真是聪明能干!

    男:是的,赵州桥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被人久称赞为“奇巧甲天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桥又是我们中华民族屈辱史的见证呢!请看这座桥。(多媒体显示芦沟桥图片)

    女:哇!这桥上雕刻着维妙维肖的石狮子,真是栩栩如生呢。

    男:不错,这就是座落在北京西南永定河上的芦沟桥。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但使它更有名的并不只因为它有485个资态各异的石狮子,而是因为……

    队员:指多媒体介绍

    女:队员们,七七事变炮声响,日军侵华我猖狂,奸淫掳掠,样样干,国耻国难永不忘。(各小队发言)

    主持人合:历史是我们的昨天,艰难的昨天紧连着光辉的今天和明天,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创建着美好的家园。

    第二篇:赏今桥,欢畅且开怀

    女:在轰轰烈烈的祖国建设中,我国建桥工业一派欣欣向荣!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等,一座座彩虹飞架,长江天堑变通途。

    男:大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见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志。

    女:你说得真对。就说今日的上海吧,发展之快,变化之大。今天,让我们的各个雏鹰假日小队去上海走一走,看一看,好不好?

    小记者:今天,我也有个好机会呀,让我去准备。

    男:你也快呀,让我们一起参加。各个小队出发!

    (假日小队排桥型,各自表演介绍。)

    女:啊,大桥,你架在江河湖海上,连接着祖国与世界,你更应在我们心中架起五彩缤纷的桥。今天,让我们说说、做做、画画、谈谈我们心中之桥。

    第三篇:抒心桥,真挚又热烈

    (队员各自活动)

    男: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心中之桥。(各小队派代表交流)

    女:今天,我们聋哑学校的伙伴沙丽丽也来到我们中间,大家欢迎。

    女:沙丽丽,千言万语表达不尽我们的情,万语千言表达不尽我们的意,我们的深情厚意都浓缩在一份份礼物中。让我们的礼物带给你温暖,带给你信心和力量。

    (爱的奉献歌声响起,队员们赠送礼物。)

    女:沙丽丽,请你给我们同学说一句话,好不好?

    (半聋哑伙伴讲话)

    男:为了增进我们与聋哑伙伴的友谊,更加心息相通,携手共进,让我们以一曲《同心》手语献给生活的强者。

    全班:(手语)

    男:只要我们心连心,就能乘风破浪。

    女:只要我们心连心,就会实现理想。

    第四篇:架金桥自信而豪迈

    女:我们是展翅欲飞的雏鹰,

    男:我们是开创21世纪的合格主力军。

    女:为做跨世纪的合格接班人,让我们锻炼自己,充实自己,

    男:为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学会“五自”练本领。

    合:让我们展雏鹰之翅,摘五自七星,架起金桥,去拥抱太阳,去开拓未来。多媒体出现七星内容

    合:伙伴们,在我们的面前闪烁着七颗闪闪发光的星星,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去摘取星星!(队员各自活动)

    小记者采访

    合:今天,我们是五自能手。明天,我们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让我们架起金桥,放飞理想,奔向21世纪!集体舞《雏鹰之歌》

    女:请辅导员老师讲话。

    队仪式略

    合:我们——

    男:跨世纪的雏鹰

    合:我们——

    女:21世纪的主人。

    合:今天,文明知礼练翅膀,明天,架起灿烂的金桥。“金桥”题队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远古的呼唤的教学方案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前海中学宋颖瑶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在图书馆、网上搜集有关原始社会生活、生产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了解原始风情,感悟原始艺术。

    2.引导学生阅读《火种》剧本,分析角色,让他们能结合自己对原始社会的认识和了解,齐心协力动手包装具有原始风格的角色。

    3.通过搜集、制作、表演等活动,使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动手能力有所提高。

    4.投入地参与制作与表演,能充分感受创作的激情和乐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原始艺术,结合自己的了解,尽可能地在创作中体现原始风格。

    教学准备:

    1.师生在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并结合实物,布置一个图文并茂的展览。

    2.各种用来制作的材料,包括树叶、绳子、纸张、羽毛、布等。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收集、布展和参观

    1.布置学生通过阅读、网上查询等途径,收集有关原始生活的艺术图片、文字资料,并通过师生的合作,布置一个图文并茂的展览。

    2.寻找具有原始风格的实物,结合展览,营造氛围。

    3.收集包括原始陶器、建筑、雕塑、壁画、服饰等方面的图片、音像资料,制作师生演示用课件。

    设计意图:

    学生主动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布置展览,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通过这一系列课前准备活动,使他们对原始社会、原始艺术的了解从无到有,并能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感悟原始风情,为制作和包装角色做好心理和认知上的准备。此外,展示大量原始艺术品图片及具有原始味道的仿制品,也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种艺术的熏陶,为活动营造一种原始的氛围。

    二、课中——交流、制作和展示

    (一)谈话引入

    1.“课前我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布置成这个展览,相信大家在收集的过程中都学到了许多东西,对原始社会、原始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三个同学搜集的东西非常有特色,请他们给大家展示。”邮票(原始壁画)——文字(原始生活)——网络资源(原始壁画、雕塑、陶器、建筑等)

    2.“你通过寻找与搜集,对我们的先人有什么看法或感受?”

    3.“你喜不喜欢原始艺术,现代人喜不喜欢?为什么?”

    设计意图:

    1.展示三种不同途径搜集的不同种类的资料,肯定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起到示范作用。并通过学生的资料分类简要说明原始艺术的种类,为学生理清头绪;

    2.说说对先人的感受,为有这样的先辈而感到自豪;

    3.谈谈现代人对原始艺术的感受,说明原始艺术以它特有的质朴和粗犷吸引了大家,让人们有一种心灵的放松,情感的回归。

    (二)研究剧本,明确任务

    1.说明本节课,我们将了解一个《火种》剧本,分析角色,确定扮演者,并集体动手包装角色,尽可能地使角色和自己的外表具有原始风格。

    2,了解剧本——分析剧情——确定主、配角。

    3,说说怎样包装,从哪些方面入手——(看音像资料)头饰、服装、面具、首饰、文身等。

    4.以组为单位,分配角色。——集体包装角色,并简单装扮自己。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阅读剧本、分析角色,结合音像资料及自己对原始的了解,谈谈怎样大胆地进行创作,从哪些方面入手,使学生的制作不致盲目,并能基本符合角色的身份。

    (三)大胆制作,讲究创意

    1.说明要求——结合你对原始艺术的理解,大胆运用已有材料,进行有特色的包装,注意要符合角色的身份。

    2.学生动手创作,教师鼓励帮助并适当装扮自己。

    设计意图: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自由创造与制作的空间,不干涉他们的想法和制作,了解他们的创意,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乐趣。将自己适当地进行装扮,是拉近和学生距离的最好方式,热心参与进去,才能真正分享。

    (四)角色展示,说明创意并简单表演

    1.邀请装扮有特色的角色,上台展示,并说明创意。

    2.根据剧情,分角色简单表演,或在下一课时进行表演。

    3.师生一起欢呼,尽情释放激情,感受创作的乐趣。

    设计意图:

    展示大家的创作,说说创意,领略来自自己手下的原始风味。简单的表演是对本课的总结,具体的制作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演得到进一步的展示,发挥制作的实际意义。在展示和表演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三、课后——访谈、评价和延伸

    1.“你为什么这样装扮?”

    2.“通过这一堂课,对原始有了怎样的感受?”

    3.“会不会再去尝试?在今后的生活中,对具有原始风味的东西会不会特别留意或者收藏?”

    设计意图:

    学生兴致颇高的时候,叫他们安静下来说点什么,听点什么不太可能,所以把访谈和评价放在课后,实际上是想尝试一种新的评价方式。有时候,我觉得评价不一定是在课中,也不一定是全体,当大家安静地坐在一起,找几个有代表的人说说想法,也能基本上了解大部分人的思想。至于说到留意与收藏,不过是想让学生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主动地去留意“艺术”乃至“原始艺术”而已。——毕竟,参与制作是重要的,提高修养也是重要的。

    指导老师:深圳市南山区教研室戴高桃

    生物的变异的教学方案


    五节生物的变异教学目标:举例说出生物变异的实例,探究生物变异的现象及原因,意识到应该科学地描述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重、难点:举例说出生物变异的实例,探究生物变异的现象及原因。一、导入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遗传----亲子代间的相似性变异----亲子代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二、新授生物的变异导致不同种类的生物千差万别同种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观察p40图ⅶ-18~21说说你所知道或了解的变异的事例。变异事例:1.如牛的后代中有白化病的个体。2.紫茉莉中有黄色品种等,但个别枝头上花色不同。3.玉米的糯与不糯。探究一种变异现象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㈠提出问题本组提出的问题:㈡作出假设:本组作出的假设是:㈢制定计划并实施注意点:①随机取样,样品要有足够数量。②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测果实长轴并以四舍五入的方式记录,毫米为单位。①测量结果绘制成曲线图。㈣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①用语言描述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的数量分布状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②计算并比较两个品种花生果实长度各自的平均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③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种到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是怎么样呢?你作出推测的根据是什么?④从大花生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是在的吗?为什么?综述遗传和变异生物的遗传特征,使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变异特征,使生物个体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至形成新品种。三、练习p45练习1.2.四、小结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五、作业完成课课练相应练习教学目标:举例说出可遗传和不遗传的变异及原因,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及应用。教学重、难点: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方法及应用。一、复习举例说说可遗传和不遗传的变异及原因。举例说说生物的性状即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解析:可遗传的变异主要为遗传物质决定。不遗传变异主要是环境的影响。如:花生的大小,主要是遗传物质控制,同时肥力、土壤等又影响着花生大小。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新品种我国饲养家禽和家畜有悠久的历史,这与长期的驯化和选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想一想:野猪和家猪、原鸡和家鸡等之间有什么差异?现在的家禽、家畜是否与其祖先完全不一样?提示:外形、行为特征等方面。㈠高产奶牛的选育高产奶牛的选育过程,想一想该过程让你去处理的话会是怎样的?原理: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可以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㈡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培育为什么会培育出高产抗倒伏的小麦?原因: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㈢太空椒的培育观察普通甜椒和太空椒,有何区别。为什么有这么大区别?原因: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一、练习p45练习34二、讨论你认为还有哪些方式培育新品种?三、作业完成课课练相应练习板书:§2.5生物的变异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高产奶牛的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培育太空椒的培育

    【肺的通气】相关推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

    第 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难点: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