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关于扑克牌中的欧洲历史人物的高中教案推荐
  • 关于扑克牌中的欧洲历史人物的高中教案推荐

    发表时间:2022-03-02

    【www.jk251.com - 扑克牌中的欧洲历史人物】

    高中教师在上课之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每一位老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自己的高中教案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扑克牌中的欧洲历史人物的高中教案推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7世纪的欧洲,皇家宫廷中盛行打扑克娱乐。在英国有一套专为国王查理一世制作的扑克,印制精美,

    将小牌上的点数画成树上的果实,而大牌则印上欧洲各国国王、王后或重要人物的肖像。那么,扑克牌

    中欧洲历史人物的原型是谁呢?

    黑桃k画的是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他喜欢戏剧,因此,他的画像穿的是戏装。

    红桃k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他是欧洲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君主,人称“太阳王”。

    梅花k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他用武力征服了欧洲不少地区,使他的国家成为笃信新教的国家之一。

    方块k是奥伦治亲王威廉三世,他是英国第一位君主立宪的君主。

    黑桃q是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的王后埃莉诺,利奥波德与这位德国公主结婚,以此来阻止德国贵族从帝国独立出去的企图。

    红桃q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王后,她提倡道德修养,力图改变宫廷奢侈腐败的风气。

    梅花q是瑞典女皇克里斯蒂娜,她以行为古怪而震惊整个欧洲。

    方块q是英国女王玛丽二世,1668年革命后,她在她的父亲詹姆斯二世被废黜后,在人民的欢呼声中继承了王位。

    黑桃j是捷克贵族瓦伦斯坦,他在统率军队与新教徒作战中取得许多胜利。

    红桃j是路易十四的王子康德,他富有军事才能而受人称颂。

    梅花j是弗雷德里克,他在30年战争(1618—1648)的第一个冬天成为波希米亚的国王。

    JK251.com延伸阅读

    关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带电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时,做匀速圆周运动.

    2、会推导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周期公式,并会用它们解答有关问题.

    3、知道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

    通过推理、判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质谱仪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认识先进科技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重点是研究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规律:半径以及周期,通过复习相关力学知识,利用力于运动的关系突破这一重点,需要注意的是:

    1、确定垂直射入匀强电场中的带电粒子是匀速圆周运动;

    2、带电粒子的重力通常不考虑。

    教法建议

    由于我们研究的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研究的是磁场力与运动的关系,因此教学开始,需要学生回忆相关的力学知识,为了引导学生分析推导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原因、规律,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引入,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结合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积极思考、讨论例题,对规律加深理解、提高应用能力.最后通过例题讲解,加深知识的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带电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时,做匀速圆周运动.

    2、会推导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周期公式,并会用它们解答有关问题.

    3、知道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推理、判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理解高科技的巨大力量.

    (四)美育渗透点

    用电子射线管产生的电子做圆周运动的精美图像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对物理学图像形式美的审美感受力.

    二、学法引导

    1、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法引入,复习提问法引导学生分析推导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原因、规律.通过例题讲解,加深理解.

    2、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结合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积极思考、讨论例题,对规律加深理解、提高应用能力.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半径和运动周期.

    2、难点

    确定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的带电粒子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

    3、疑点

    带电粒子的重力通常为什么不考虑?

    4、解决办法

    复习力学知识、引导同学利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讨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演示用特制的电子射线管。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先通过演示实验引入,再启发引导学生用力学知识分析原因,推导规律,通过例题讲解,学生思考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略)

    (二)整体感知

    本节教学首先通过演示实验告诉学生,当带电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一结论,然后试着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粒子为什么做匀速圆周运动,再由学生推导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和周期,根据力学知识,重点是理解运动半径与磁感应强度、速度的关系;运动周期与粒子速率和运动半径无关.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引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洛仑兹力的概念,我们知道带电粒子垂直磁场方向运动时,会受到大小,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的洛仑兹力作用,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受洛仑兹力作用的带电粒子是如何运动的?

    2、粒子为什么做匀速圆周的运动?

    首先通过演示实验观察到,当带电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时,粒子的运动轨道是圆.

    在力学中我们学习过,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当带电粒子垂直于匀强磁场方向运动时,通常它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请同学们讨论),可看作只受洛仑兹力作用,洛仑兹力方向和速度方向在同一个平面内,由于洛仑兹力方向总与速度方向垂直,因而它对带电粒子不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运动粒子的速度大小不变,再由可知,粒子在运动过程中所受洛仑兹力的大小即合外力的大小不变,根据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得出带电粒子垂直匀强磁场运动时,作匀速圆周运动.

    3、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和周期公式

    带电粒子垂直于匀强磁场方向运动时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等于洛仑兹力,请同学们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带电粒子的运动半径和周期公式.

    经过推导得出粒子运动半径,运动周期。

    运用学过的力学知识理解,当粒子运动速度较大时,粒子要离心运动,其运动半径增大,所以速度大,半径也大;当磁场较强时,运动电荷受洛仑兹力增大,粒子要向心运动,其运动半径减小,所以磁感应强度大,半径小.由于带电粒子运动速度大时,其运动半径大,运动轨迹也长,可以理解粒子运动的周期与速度的大小和轨道半径无关.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半径和周期公式的理解,举下面的例题加以练习.

    [例1]同一种带电粒子以不同的速度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可知

    (1)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速度值有几个?

    (2)这些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3)三束粒子从O点出发分别到达1、2、3点所用时间关系为.

    4、质谱仪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例题的分析求解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带电粒子垂直于匀强磁场运动的情况,经过实验演示和理论分析得出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出粒子运动的半径公式和周期公式.最后我们讨论了它的一个具体应用——质谱仪.

    但应注意的是如果带电粒子速度方向不是垂直匀强磁场方向时,带电粒子将不再是作匀速圆周运动.

    八、布置作业

    (1)P156(1)~(6)

    九、板书设计

    五、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

    一、运动轨迹

    粒子作匀速圆周运动.

    二、半径和周期

    运动半径:

    运动周期:

    三、质谱仪

    关于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课题:第24课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欧共体的成立、《罗马条约》的内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欧盟的性质、欧洲一体化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利用图表资料等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和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进取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及影响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欧洲一体化中整体利益与各国出让部分国家主权的关系

    教具、资料:

    多媒体课件

    史料

    图片

    视频教学过程

    主导调控

    主体活动导入新课哪一种货币使用的国家最多呢?(屏幕显示欧元)用欧元导入xx年欧盟的50华诞之际,世界再次把目光投到这片大陆,今天也让我们通过欧盟揭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神秘面纱,回顾昨天,了解今天,畅想一下欧洲,乃至世界的未来!学习新课什么是经济一体化呢?以知识卡片的形式阐述概念.一背景欧洲经济一体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呢?(板书背景)看这组材料(屏幕显示)是什么为欧洲一体化提供了可能?(板书共同的文化)有什么共同的思想文化?近代又共同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思想的洗礼。这为欧洲一体化提供了可能性。我们来看下一组资料:(屏幕显示)从这组材料中你看到了什么?战争、死亡、仇恨和痛苦,(板书战争的灾难)再看下组材料(屏幕显示材料)美苏争霸,冷战中却加强对欧洲的控制,在欧洲陈兵对峙,(冷战中的尴尬)法德和解为欧洲的联合奠定了基础。欧洲的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二过程1950年的5月9日,二战后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启发学生学生分析(屏幕显示材料)提问:为什么要把煤钢工业共同管理呢?“舒曼计划”得到了法、德、意、荷、比、卢几个国家的支持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步伐,1957年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请看大屏幕:(屏幕显示)有人说《罗马条约》是欧洲一体化的第一个里程碑甚至我们今天说欧盟50华诞也从这一年算起,为什么?《罗马条约》签定后到1992之前,欧洲一体化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呢?我这里有一个表格并不完整,请大家参照教材为我补充一下。1992年欧共体的12个成员国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请看大屏幕(屏幕显示《马约》内容)大家发现欧洲一体化的什么趋势?欧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呢?(屏幕显示盟旗)根据〈马约〉欧盟成立后第一项任务就是什么?用憨豆先生的故事导出欧元的启动。思考欧元诞生的意义?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欧盟也在忙着另一件事情。看这样一幅漫画,它反映了什么?(屏幕显示护照、驾照、欧洲杯、电影节等图片)

    课前探究一体化对世界的影响?小组展示探究成果1对成员国2对美国:3对亚洲课后探究1、1946年9月,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提议建立“欧洲合众国”。你认为他的梦想会实现吗?谈谈你的想法。2、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冲击下,你认为国家会消亡吗?说明理由。教师小结用欧盟盟歌欢乐颂结课里程碑1启发学生学生分析学生思考归纳填充里程碑2学生分析里程碑3显示变化的地图教师点评板书设计:背景:昨天过程:今天影响:明天共同的文化《罗马条约》……战争的灾难《马约》冷战的尴尬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

    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

    以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

    [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板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过渡]化学反应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①操作方法;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③总结实验结论;④写出化学方程式。

    (1)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化学反应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结论]

    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如CH4(g)+2O2(g)CO2(g)+2H2O(l)

    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如C(s)+H2O(g)CO(g)+H2(g)

    [讨论]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

    结论:现代人利用化学反应主要是①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②利用化学反应制取或合成新物质。

    [板书]二、燃料燃烧的条件和环境保护

    [学生分组讨论](1)燃料充分燃烧条件?(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缺点?

    [结论]

    (1)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两点: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空气不足:①浪费资源;②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空气过量:过量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浪费能源。

    增大接触面:改变燃料的状态。如固体燃料粉碎、将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固体燃料液化等。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①能引起温室效应;②会造成化石燃料蕴藏量的枯竭;③煤燃烧排放二氧化硫,导致酸雨;④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

    [板书]三、现代能源结构和新能源展望

    [讨论]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

    结论:人类所需要能量,绝大部分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燃烧所产生的。

    [讲述]现代能源结构。

    1999年我国化石燃料和水电能源的消耗结构:

    能源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比例

    76.2%

    16.6%

    2.1%

    5.1%

    [讲述]我国化石燃料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对比。

    石油储量/1×1010t

    天然气储量/1×1010m3

    煤炭/1×1010t

    北美

    5.6

    8.4

    262.9

    西欧

    3.4

    6.1

    99.3

    日本

    0

    0

    1.0

    前苏联

    8.3

    42.5

    241.0

    中东

    54

    24.2

    0

    中国

    2.4

    0.8

    99.0

    [讨论]我国能源结构的缺点和新能源展望(环保、防止能源危机)。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结论]得出以下结构。


    [阅读]能源与人类进步。

    请学生阅读教材22——23页。

    [本节课的总结和评价]——根据实际完成的情况和教学效果而定。

    [尾声]《太阳能》05/34

    教学手段:

    设计思想:教师应从课堂的知识传输者和灌输者,变为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

    板书设计:

    [1]

    【关于扑克牌中的欧洲历史人物的高中教案推荐】相关推荐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

    关于电流教案示例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的1.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3.知道什么叫电源和电源的作用。(二)教具验电器两个,带绝缘柄的金属棒一根,橡胶棒一根,毛皮一块,带座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干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