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安全用电教案一【精】
  • 安全用电教案一【精】

    发表时间:2022-02-13

    【www.jk251.com - 安全用电教案】

    大家对教案都很熟悉了吧,教案可以围绕我们教学的多方面来写,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好的高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安全用电教案一【精】》,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一)教学目的

    1.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教具

    幻灯机,有关电的应用方面的几张投影幻灯片,自制课本图10—11、图10—13的投影幻灯片(或插图),课本图10—14的挂图一幅。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实例,讲述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现代生活中已离不开电。接着用幻灯机打出几张电的利用的幻灯片:如夜晚的教室里灯光明亮,同学们在灯下读书;节日的天安门城楼,被灯光点缀得格外辉煌;大型电网等,用来激发同学们的情绪。

    教师再将话锋转到接连不断发生的触电事故,给国家、给个人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触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们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并严格按照用电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以驯服电,让它做我们的好朋友,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服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讨论的。

    2.进行新课

    (1)问:你们知道触电是怎么回事吗?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一个问和答。然后教师指出因为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这就是触电。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2)问:人触电一定会死亡吗?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二个问和答。然后让学生讨论下列问题:①根据欧姆定律知道,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什么有关?②用两手分别触摸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为什么没有发生触电事故?③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什么?④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教师小结:①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②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③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④触电事故是由于过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且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通电的时间越长,越危险。

    (3)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引导学生看课本的第三个问和答。明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再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10—10,并请学生指出图甲和图乙中电流的回路,然后教师指出触电的两种形式:

    单线触电(图甲):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则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地,经地线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跳转《电子课文》

    双线触电(图乙):站在绝缘体上的人若同时触到两根电线时,电流将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另一根线(零线)而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指出:为了安全用电,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

    (4)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

    引导学生看课本的第四、第五个问和答。然后问:生活用电中要特别警惕什么?

    学生答:要特别警惕本来是绝缘的物体导了电,本来是不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

    教师用幻灯片打出课本上的图10—11的4个图(或出示挂图),指图提问。如用幻灯片打出甲图,教师指图提问:这是什么现象?生活中还有哪些这类现象?应当怎样防止?由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小结:①注意防止绝缘部分破损。②保持绝缘部分干燥,不用湿手扳开关,不在电线上晾衣服。③有人触电,要先切断电源,或者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拨开电线。④架设电视天线时,注意不要触及电线。

    (5)家用电器的安全用电

    请一位同学读课本第六个问,请另一位同学读第六个问的答,请第三位同学回答。学习了第六个问和答,你知道了什么?(为了安全用电,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请同学们回到家里检查哪些用电器有金属外壳,把没有接地的,想办法接地。

    继续请一位同学读第七个问,另一位读第七个问的答。然后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图10—12。最后教师指出:在高大建筑物上,室外天线一定要装避雷装置。

    (6)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用幻灯打出课本上的图10—13,问学生有没有见过这个标志?让学生记住这个标志,然后讲述第八个问和答,使学生知道高压危险。

    让学生看课本的第九个问和答。出示课本上图10—14的挂图,讲解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高压电弧触电:当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高压带电体和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这时有电流通过人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输电线落在地面上,地面上与电线断头距离不同的各点存在着电压,当人走近断头时,两脚位于离断头远近不同的位置上,因而两脚之间有了电压(跨步电压)。这时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强调指出:为了安全用电,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

    (7)触电的急救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十个问和答。知道生活中人触电、发生火灾的一些急救方法。

    3.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l)安全电压值。

    (2)触电的原因及触电的四种形式。

    (3)安全用电的常识。

    (4)触电急救的方法。

    4.组织学生讨论课本上“观察·实践·调查”的第4点,问:同学们,你们的家庭电路中有没有违反安全用电的地方?你有没有发现学校的电路中有违反安全用电的地方?

    让学生讨论回答,对提出问题的同学给以表扬,鼓励他们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让同学们对刚才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5.布置作业

    (l)总结安全用电的要点,并编成口诀,看谁编得好。

    (2)本章习题3、4。

    Jk251.coM编辑推荐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精】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知道电阻的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

    3.理解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三)教具

    1.学生实验:自制电阻定律演示器,一节干电池,一只学生电流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2.演示实验:自制电阻定律演示器,一节干电池,一只演示电流表,一个开关,废日光灯管的灯丝(图1),或固定在胶木板上的用直径0.3毫米以下的铁丝绕成的螺旋状线圈(铁丝线圈),酒精灯一个,小灯泡一只,电源一个,导线若干.

    自制电阻定律演示器,是在长木板上固定的四条金属线,其中AB为锰钢(或炭钢)线,CD、EF,GH都是镍铬合金线.导线AB、CD、GH均长1米,导线EF长0.5米,导线AB、CD、EF的横截面积相等,导线GH的横截面积是上述导线横截面积的二倍(参看图2)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将一只灯泡、一个演示电流表、一节干电池和一个开关连接成电路,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一位学生到前面来连接电路,其他同学审查连接过程是否正确)

    2.引入新课

    用电阻定律演示器做演示实验.将导线AB代替灯泡连入上述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再将导线CD代替AB,接通电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两次示数不同.

    提出问题:上述两次实验,用的都是一节干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那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大小为什么不同呢?

    3.进行新课

    原来,导体能够通过电流,但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以金属导体为例,金属导体中定向移动的电子跟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而形成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在相同的电压下,导线AB中通过的电流大,表明AB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导线AB的电阻小;导线CD中通过的电流小,表明CD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导线CD的电阻大.不同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这部分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引出电阻的概念,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为讲授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作好准备,并说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板书:〈一、电阻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表示.

    二、在国际单位制里,电阻的单位是欧母,简称欧,符号是Ω.〉

    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既然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你猜一猜它跟哪些因素有关?

    你能不能设计一组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提示:电阻是否跟材料、长度、导线的粗细有关)

    在学生提出猜想的基础上加以归纳,用图2所示的装置做下面三组学生实验.

    (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制作它的材料是否有关.

    交代新课开始的实验所用的导线是锰铜线AB和镍铬合金线CD,将电流表示数填入表1内.

    表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

    提问: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2)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是否有关.

    用镍铬合金导线CD和EF做实验,将实验测出的电流表示数填入表2内.

    表2:研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

    提问: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3)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用镍铬合金线CD和GH做实验.将实验测出的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3内.

    表3:研究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

    提问: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导体的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人在街上行走作比喻,街道越长,街面越窄,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多.同理,导体越长、越细,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受到碰撞的机会就会越多.

    导体的电阻还跟什么因素有关?请大家看下面的演示实验(图3).

    演示实验:把铁丝线圈(或日光灯管的灯丝)按图3接入电路,用酒精灯缓慢地对灯丝加热观察加热前后,演示电流表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提问: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得到什么结论?

    (导体被加热后,它的温度升高,电流表示数变小,表明导体的电阻变大,这说明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板书:〈三、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导体的电阻由它自身的条件决定,因此,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所以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为了表示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应取相同长度,相同的横截面积的不同材料在相同温度下加以比较,课本上的表列出了一些长1米、横截面积1毫米2、在20℃时的不同材料的导线的电阻值.

    提问:从查表,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导电性能好?

    (银的导电性能最好,因此,在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情况下,它的电阻最小.其次是铜,再次是铝.)

    看课本中的小注,介绍电阻率的概念.

    练习题:

    (1)电阻的国际单位是什么?0.2兆欧=______欧.

    (2)为什么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3)有两条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长20厘米,另一条长1.3米,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

    (4)有两条长短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横截面积0.4厘米2,另一条2毫米2,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

    (5)“铜导线比铁导线的电阻小.”这种说法对吗?应当怎么说?

    4.小结(略)

    (五)说明

    突出阐述了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进一步引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这种编排既有利于学生弄清电阻的概念,理解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也有利于教学.

    2.课本上的“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伏,通过的电流是1安,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欧”,这句话说的是电阻单位“欧姆”的物理意义,这一内容只做简单介绍.

    3.有关“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教学,最好采用实验探索的方法.先由学生猜测,再由学生做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这样做可使学生学到一些研究物理的方法,也可使学生加深对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理解.

    4.关于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在初中阶段,只要求定性了解,不做定量的研究.但由于导体的电阻跟诸多因素有关,研究电阻跟其中之一因素的关系时,其它因素应保持相同,这要在实验前先交代清楚.

    用电压表测电压教案示例之一


    (北京第八中学章浩武)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2.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三)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每组一个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一只学生电压表,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演示实验:教学电压表一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1)怎样区分电压表和电流表?

    (2)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规则上,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

    2.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教学电压表通过开关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见图①。

    提问:

    (1)这种接法行不行?测出的是哪个元件两端的电压?

    (2)在接线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注意:开关断开;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量程的选择和试触。)

    (3)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这个示数就是电源的电压。

    3.进行新课

    介绍这堂课的实验目的和所研究的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

    (1)练习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和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次实验分两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测干电池电压,研究干电池串联、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一、先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再将这三节干电池按图②串联成电池组,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到表1内。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二、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③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内。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表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

    表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一、按图④将L1、L2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灯泡L1与L2串联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二、按图⑤,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实验完毕,断开电源,整理仪器,进行讲评。

    4.小结

    由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得到的结论。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练习题:(1)一个小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6伏,要用几节干电池,怎样连接?

    (2)在图⑥甲中,VA=6伏,VB=______,VC=______,在乙图中,V1=2伏,V=6伏,V2=______。

    (四)说明

    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1.严格要求学生按电压表使用规则进行实验操作。

    2.培养能力,其中包括:按要求画电路图,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相关资源加到收藏夹添加相关资源

    家庭电路教案一【精】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连接方法。知道什么是火线和零线。

    2.理解保险丝的作用及其安装方法。

    3.知道电能表、插座、家用电器接地的作用。

    4.知道测电笔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二)教具

    用实物制成的如课本图10-1的家庭电路示教板一块,收录机一只,螺丝口灯座、卡口灯座、闸刀开关、三孔插头插座各一个,测电笔二只,灯座挂图二幅,自制的如课本图10-3、图10-4、图10-5投影幻灯片三张,保险丝,铜丝,铁丝,火柴,写有例题的小黑板。学生用器材:每张课桌发一只测电笔,学生自带的灯座,保险盒等。

    (三)教学过程

    1.提问,引入新课

    问:我们教室里各盏灯是怎样连接的?教师依次通断教室里各盏灯,使学生知道是并联。

    问:那么我们家里的灯又是怎样连接的?家里的插座和台灯又是怎样连接的?我们家里的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

    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家庭电路。

    2.进行新课

    (1)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

    出示如课本图10-1的的示教板。让学生逐个观察每一部分,并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器材的名称。当学生说到灯座时,教师出示卡口和螺丝口灯座实物和挂图。让学生拿出自带的灯座并旋开,对照两只灯座的挂图听教师讲解,了解灯座的结构,知道灯泡是怎样装到灯座上而连入电路的。

    教师给示教板通电,并闭合、断开开关,让学生观察到灯和开关是串联,灯与灯之间是并联。同时将一收录机的插头插到插座上,打开收录机,听到了优美的音乐,使学生知道,插座和灯也是并联。

    最后提出下列问题,请同学逐一回答:

    ①家庭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答:(按照接线顺序)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盒、插座、灯座、开关。

    ②开关与电灯是怎样连接的?(答略)

    ③插座是怎样接到家庭电路上的?插座和灯是怎样连接的?(答略)

    (2)家庭电路的几个主要部分

    ①火线和零线

    问:家庭电路的电源是什么?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多少?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各叫什么?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二自然段和图10-2后回答:家庭电路由外面的低压供电线路供电,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一根叫零线,另一根叫火线。

    ②电能表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看书后回答:

    电能表接在电路的什么地方?它有什么作用?如何读数?电能表上标着一个电压值和一个电流值是什么意思?电能表允许安装的家用电器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讨论回答完上述问题,教师出示写有例题的小黑板和学生共同分析计算。例题:某电能表上标着“220V2.5A”字样,电路中接入40W的电灯5只,70W的彩电一台,100W的电冰箱一台,500W电热器一个,这些用电器若同时使用,电能表是否能安全工作?(不能)

    ③保险丝

    问:电路中的电线和其它设备都是按照一定的工作电流设计的,若超过这个电流将发生什么?引导学生用Q=I2Rt来分析可能会发生的事故。

    问: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事故的发生?学生答:在电路里安装保险装置——保险盒,里面有保险丝。

    问:保险丝的作用是什么?

    演示:给示教板通电,并闭合开关使灯亮,用一火线与零线相碰即已短路的插头插入插座中。

    学生观察到:保险盒火花一闪,灯熄。再拔出保险盒盖给学生看,保险丝已熔断。(拔出短路的插头)

    指出保险丝的作用是:当电路中电流增大而超过线路设计的允许值前,能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保险)的作用。

    问:保险丝为什么能在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呢?选什么材料做保险丝呢?

    指出:选做保险丝的材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电阻率大,这样电流通过保险丝时发热多。温度能迅速上升。B.熔点低。演示用点燃的火柴可烧断保险丝,而不能烧断铜丝、铁丝。

    问:保险丝安装在什么地方?

    指出:保险丝应串联在电路里,在插入式保险盒中保险丝装在盒盖上,有些闸刀开关的下方也装有保险丝。

    教师教给学生怎样给保险盒、闸刀开关安装保险丝。把刚才保险盒盖上烧断的保险丝去掉,重新装上新的,插到示教板上,看到灯亮。可再请一同学上讲台给一保险盒盖安装保险丝,学生安装好后,把这个保险盒盖插到示教板上检查他是否接对,当学生看到灯亮了,自己接对了,一种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溢于言表。

    问:怎样选择保险丝?

    指出:保险丝越粗,使它熔断的电流越大。使用保险丝时,必须用规格合适的保险丝,指出用较粗的,用铁丝、铜丝代替合格保险丝的危险性。

    ④插座接地

    A.出示三孔插座、三脚插头,演示把三脚插头怎样插到插座上。

    B.用幻灯打出课本图10-3、图10-4,讲解三孔插座和插头及作用。作用是: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

    C.用幻灯打出课本图10-5,讲解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要接地。

    D.最后让学生记住三孔插座的三孔分别表示:l—接地,2—接火线,3—接零线。

    ⑤测电笔

    指出:辨别火线和零线要用测电笔。

    让学生拿起桌上的测电笔,打开,对照课本图10—6,弄清测电笔的构造。再请一同学起来说出它的构造。

    教师讲解、示范如何使用测电笔:手一定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请同学握住测电笔,教师检查,当众纠正错误的握法。再分别请两个同学用测电笔辨别教室墙上的插座,哪一个孔里是火线,哪一个孔里是零线。

    3.讨论:

    1.课本节后的练习1、2。

    2.本章末习题5(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4.小结(略)

    5.布置作业:课后完成本章末“观察·实践·调查”中的1、2、3点。

    (四)说明

    1.课前布置学生尽可能多带一些灯座、插座、保险盒、闸刀,课堂上可边听讲解,边观察手边的实物,边练习安装。也可把几个班同学带来的收集到一起用。

    2.该节课实验器材多,演示实验也多,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按照上课的顺序把器材、挂图、幻灯准备好。若缺乏实验器材,没有幻灯的学校,可引导学生多观察课本上的图。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教案之一【推荐】


    (一)教学目的

    1.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器材:

    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件,待测电阻一只(5欧或10欧,其电阻值用不透明白胶布粘封,并标以Rx字样。要求学生暂不揭开。),导线若干条。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请叙述欧姆定律的内容,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学生回答略)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引出本节。板书:〈第三节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2.进行新课

    (1)问: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答:学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2)问: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它的电阻。

    (3)问:谁能设计一个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实验电路?

    学生板演(参见课本上的图8—1)。教师讲评。

    (4)问:用伏安法测电阻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学生回答,接着检查和认识自己小组的实验器材。注意认清哪个元件是待测定值电阻Rx。

    (5)问: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步骤?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接正确。电压表使用0~3伏量程,电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压表的示数为l伏、2伏和3伏时电流表的读数;将三组电压和电流的对应值填入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中。

    ③根据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算出未知电阻的三个值。为了减小误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即

    ④实验要求:积极动手,按要求操作,记录数据、计算结果要实事求是。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

    以上内容,边讲边板书,只写提纲、内容留待学生课后作业填写。

    板书:

    2.实验原理:

    3.实验电路:

    4.实验器材:

    5.实验步骤:

    6.实验记录:

    7.测量结果:Rx=〉

    (6)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

    (1)学生报告测量结果。揭开定值电阻Rx上的封条,核对自己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思考:你测量的电阻值为什么和定值电阻上标出的数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实验电路和仪表造成的误差。

    要求实验结果与待测电阻值相差较大的学生,下课后留下,教师帮助分析解决问题。

    (2)进行实验讲评,表扬实验认真的小组和个人,指出巡视中发现的问题以教育全体及当事人。(注意:应以表扬为主。)

    (3)检查仪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摆放。

    4.布置作业:完成本节实验报告。

    (四)说明:本节实验要引导学生按实验的目的,完成电路设计、器材选用、实验步骤、设计表格等项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教案示例之一 精选版


    (一)教学目的

    1.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器材:

    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件,待测电阻一只(5欧或10欧,其电阻值用不透明白胶布粘封,并标以Rx字样。要求学生暂不揭开。),导线若干条。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请叙述欧姆定律的内容,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学生回答略)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引出本节。板书:〈第三节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2.进行新课

    (1)问: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答:学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2)问: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它的电阻。

    (3)问:谁能设计一个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实验电路?

    学生板演(参见课本上的图8—1)。教师讲评。

    (4)问:用伏安法测电阻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学生回答,接着检查和认识自己小组的实验器材。注意认清哪个元件是待测定值电阻Rx。

    (5)问: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步骤?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接正确。电压表使用0~3伏量程,电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压表的示数为l伏、2伏和3伏时电流表的读数;将三组电压和电流的对应值填入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中。

    ③根据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算出未知电阻的三个值。为了减小误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即

    ④实验要求:积极动手,按要求操作,记录数据、计算结果要实事求是。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

    以上内容,边讲边板书,只写提纲、内容留待学生课后作业填写。

    板书:

    2.实验原理:

    3.实验电路:

    4.实验器材:

    5.实验步骤:

    6.实验记录:

    7.测量结果:Rx=〉

    (6)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

    (1)学生报告测量结果。揭开定值电阻Rx上的封条,核对自己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思考:你测量的电阻值为什么和定值电阻上标出的数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实验电路和仪表造成的误差。

    要求实验结果与待测电阻值相差较大的学生,下课后留下,教师帮助分析解决问题。

    (2)进行实验讲评,表扬实验认真的小组和个人,指出巡视中发现的问题以教育全体及当事人。(注意:应以表扬为主。)

    (3)检查仪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摆放。

    4.布置作业:完成本节实验报告。

    (四)说明:本节实验要引导学生按实验的目的,完成电路设计、器材选用、实验步骤、设计表格等项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教案示例之二


    教学目的

    1.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综合使用电学仪器进行电学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伏安法测电阻。

    教具

    学生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1.5A),电键,绕线电阻(5Ω、10Ω各一个),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l)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分别是什么?

    (2)欧姆定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测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什么?

    本节课将通过分组实验,学习用伏安法测定导体的电阻。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

    (板书)1.实验原理

    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侧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板书)2.实验电路。

    问:(1)采用伏安法测定某一导体的电阻,需要使用哪些器材?每种器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2.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3.要比较方便地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以获得三次不同的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电路中应安装什么装置?怎样将它连入电路?(此问题机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图(如右图)。

    讲解学生分组实验的注意事项:

    (1)为便于实验操作,要考虑器材在桌上的码放位置。

    (2)实验时,电源电压取4伏,电压表的量程取3伏,电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为5欧的绕线电阻做被测电阻进行实验,调节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伏、2伏和3伏,观察每次的电流值,以求出各次电阻值和电阻的平均值,然后换用阻值为10欧的电阻重做上述实验。

    (4)其它注意事项同往常一样。

    出示实验数据记录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检查。

    实验完毕,整理仪器。请几个实验组的同学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讨论:

    (1)观察表中的数据,在测定某一个被测电阻的实验中,电压、电流、电阻的数据各具有什么特点?

    (2)加在某一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通过它的电流也不同,但三次测定的电阻值却相同(或基本相同),这说明了什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三)巩固知识

    1.有的同学根据公式R=U/I得出下面的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若不对,错在哪里?

    2.某导体两端加2伏的电压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4安,该导体的电阻是多少欧?若将此导体两端的电压加大到5伏,这个导体的电阻多大?若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多大?此时导体电阻多大?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

    2.课本习题。

    3.预习: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和电压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曹广建)

    【评析】

    这个实验教案是完整的,可行的,行文和讲课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伏安法测电阻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以后的应用也比较多,因此要进一步强调这个实验的重要性和用这个方法测电阻的实用性。

    2.要通过这个实验进一步说明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实验中要向学生说明自己联好电路后一定要经过教师检查方可按下电键实验。

    4.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电阻值不随U,I变的物理实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中的公式和物理中的公式不能等同理解,要强调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不要犯电阻的大小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的错误。

    简单的线性规划(一)【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2)了解线性规化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化问题、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3)了解线性规化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教科书首先通过一个具体问题,介绍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再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介绍了线性规化问题及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及一种基本解法-图解法,并利用几道例题说明线性规化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

    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是一个比较陌生、抽象的概念,按高二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难以透彻理解,因此学习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分为两个大的层次: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首先通过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地给出概念.明确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不包含边界直线(画成虚线).其次再扩大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包含边界直线且要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在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含义的基础上,画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找出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这是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以及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难点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

    对许多学生来说,从抽象到的化归并不比从具体到抽象遇到的问题少,学生解数学应用题的最常见困难是不会将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问题,即不会建模.所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作为本节的难点,并紧紧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然后利用图解法求出最优解作为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

    对学生而言解决应用问题的障碍主要有三类:①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弄清各元素之间的关系;②不能分清问题的主次关系,因而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无法建立数学模型;③孤立地考虑单个的问题情景,不能多方联想,形成正迁移.针对这些障碍以及题目本身文字过长等因素,将本课设计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从而将实际问题鲜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利于理解;分析完题后,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从而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线性规划问题.另外,利用计算机可以较快地帮助学生掌握寻找整点最优解的方法.

    三、教法建议

    (1)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不象二元一次方程表示直线那样已早有所知,为使学生对这一概念的引进不感到突然,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自然地给出概念

    (2)建议将本节新课讲授分为五步(思考、尝试、猜想、证明、归纳)来进行,目的是为了分散难点,层层递进,突出重点,只要学生对旧知识掌握较好,完全有可能由学生主动去探求新知,得出结论.

    (3)要举几个典型例题,特别是似是而非的例子,对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含义是十分必要的.

    (4)建议通过本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尽管侧重于用“数”研究“形”,但同时也用“形”去研究“数”,这对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猜测、归纳等数学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5)对作业、思考题、研究性题的建议:①作业主要训练学生规范的解题步骤和作图能力;②思考题主要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完成;③研究性题综合性较大,主要用于拓宽学生的思维.

    (6)若实际问题要求的最优解是整数解,而我们利用图解法得到的解为非整数解(近似解),应作适当的调整,其方法应以与线性目标函数的直线的距离为依据,在直线的附近寻求与此直线距离最近的整点,不要在用图解法所得到的近似解附近寻找.

    如果可行域中的整点数目很少,采用逐个试验法也可.

    (7)在线性规划的实际问题中,主要掌握两种类型:一是给定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问怎样运用这些资源能使完成的任务量最大,收到的效益最大;二是给定一项任务问怎样统筹安排,能使完成的这项任务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最小.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会作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

    重点难点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都表示直线上的点集,那么在平面坐标系中,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是什么呢?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1.先分析一个具体的例子

    我们知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经过点(0,1)和(1,0)的一条直线l(如图)那么,以二元一次不等式(即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都是1的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什么图形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有点被直线l分三类:①在l上;②在l的右上方的平面区域;③在l的左下方的平面区域(如图)取集合A的点(1,1)、(1,2)、(2,2)等,我们发现这些点都在l的右上方的平面区域,而点(0,0)、(-1,-1)等等不属于A,它们满足不等式,这些点却在l的左下方的平面区域.

    由此我们猜想,对直线l右上方的任意点成立;对直线l左下方的任意点成立,下面我们证明这个事实.

    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过点P作垂直于y轴的直线,在此直线上点P右侧的任意一点,都有∴

    于是

    所以

    因为点,是L上的任意点,所以,对于直线右上方的任意点,

    都成立

    同理,对于直线左下方的任意点,

    都成立

    所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点.

    是直线右上方的平面区域(如图)

    类似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直线左下方的平面区域.

    2.二元一次不等式和表示平面域.

    (1)结论: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

    把直线画成虚线以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若画不等式就表示的面区域时,此区域包括边界直线,则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判断方法:由于对在直线同一侧的所有点,把它的坐标代入,所得的实数的符号都相同,故只需在这条直线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以的正负情况便可判断表示这一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特殊地,当时,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

    【应用举例】

    例1画出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解;先画直线(画线虚线)取原点(0,0),代入,

    ∴∴原点在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内,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例2画出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

    分析:在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点集的交集,因而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解:不等式表示直线上及右上方的平面区域,表示直线上及右上方的平面区域,上及左上方的平面区域,所以原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的阴影部分.

    课堂练习

    作出下列二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1)(2)(3)

    (4)(5)

    总结提炼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2.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哪个平面区域的判断方法.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布置作业

    1.不等式表示的区域在的().

    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

    2.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3.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4.直线右上方的平面区域可用不等式表示.

    5.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整点坐标是.

    6.画出表示的区域.

    答案:

    1.B2.D3.B4.5.(-1,-1)

    6.

    高中教案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精】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内容标准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以及实行意义;效率、公平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深入村镇或社区,实地考察、调研、收集分配中讲求效率的表现与维护公平的表现;分组讨论讲求效率的意义和维护公平的意义;或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学会分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微观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议。结合现实生活和课堂所学基本观点撰写政治小论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二.知识纵横本单元继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谁来生产”的问题之后,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看,本单元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因而是全书的重点之一。本单元包括三课内容,主要讲两大问题:一是个人收入分配(第七课);二是国家收入分配(含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和第九课“征税和纳税”)。除了上述内容,另设置一个“综合探究”栏目,使学生围绕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展开调查和讨论。在第七课中,先是学习作为我国经济制度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产品分配制度,这是与第四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一个内容。从生产关系角度,这两部分内容是不可分割的,理应放在一起来学习。本教材打乱了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按照“为何生产”(消费)———“是谁生产”(生产)———“为谁生产”(分配)———“怎样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发展观)的体系安排了全书四个单元,才将这两者活生生拆解开来。虽然体系变了,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丝毫没有因此而改变。只有讲清讲透、学会学好这部分内容,才能使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把握。接下来的第二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则是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关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虽然由来已久,但在党的xx大上又有新的发展。只有学好这一节,才能使学生做到与时俱进地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何”【精】


    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何”

    【何】。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如,①“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②“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③“大王来何操?”《鸿宴门》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③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④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释: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②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③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例释: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例释: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

    【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高一英语(必修)Unit第时【精】


    三大段一中心五环节高效课堂—导学案高一英语(必修3)unit5第6课时class:name:date:课题unit5learningaboutlanguage

    学习

    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运用重点词、短语、句型。过程与方法:做习题、巩固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

    重点重点词、短语、句型的用法。

    教学

    难点在语境中,词形的变化。

    学法

    指导根据句义,如何变化词形。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问题发现自我检测:完成课本p36第1-3题。

    二、合作探究——问题生成与解决完成课本p70第1、2题。课堂检测:完成课本p70第3题。拓展训练——延伸巩固

    1)学习并尽力完成《专家伴读》p112learningaboutlanguage[学方法]词汇部分。2)完成《阅读训练》p24页b。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安全用电教案一【精】】相关推荐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

    关于电流教案示例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的1.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3.知道什么叫电源和电源的作用。(二)教具验电器两个,带绝缘柄的金属棒一根,橡胶棒一根,毛皮一块,带座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干电池...